-
1 # 崔小先生
-
2 # 史全十美
這個應該好理解,雍齒最初背叛劉邦投降了魏王,後來戰敗又歸順劉邦,跟著劉邦一起抗擊滅秦,滅項羽,雍齒的功大於過,而作為左司馬的曹無傷則沒這麼幸運了,背叛劉邦第二天就被殺掉了,讓我們從歷史記載中來探尋一二。
沛父兄皆頓首曰:“沛幸得復,豐未復,唯陛下哀憐之。”高祖曰:“豐吾所生長,極不忘耳,吾特為其以雍齒故反我為魏。”沛父兄固請,乃並復豐,比沛。——史記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劉邦對雍齒的恨可是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在劉邦衣錦還鄉時,為了報答父老鄉親,把沛縣所有鄉親的徭役和賦稅全部免除,但是劉邦的故鄉豐邑卻不免,原因就是因為曾經跟著雍齒一起背叛自己,劉邦懷恨在心啊,最後還是沛縣鄉親替豐邑求情,劉邦不得已才同意跟沛縣一樣,全部免除,這時的劉邦已經進入生命的最後時刻了,對雍齒叛變還是記在心上,難以釋懷。
劉邦那麼恨雍齒為什麼不殺了他?一、雍齒作為最初跟著劉邦進行起義的一員戰將,也是劉邦同鄉,同是沛縣人,而雍齒出身豪族,一直看不起劉邦,但是自從歸順劉邦後卻是立有功勞的,劉邦在統一天下後,進行論功行賞,就故意不封雍齒為侯,還是因為張良的緣故,才被迫封了雍齒為什邡侯,但是劉邦還是痛恨他。二、劉邦不殺雍齒是為了自己的統治著想,跟著自己打天下,如果再因為私仇而殺了功臣,這樣的話,其他功臣就人人自危,不會效忠於劉邦,大漢王朝,政治影響太大了,所以劉邦不會選擇殺掉雍齒。三、劉邦也曾說,我最恨雍齒這人,要不是因為他功勞太大,早殺他一百次了,劉邦恨雍齒真是恨到骨子裡了,可以看出劉邦是為了政治需要,可以容忍不殺雍齒,而且在張良的建議下,還首先封了雍齒為侯,另一方面說明劉邦確實有容人的氣量,不過不殺雍齒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因為雍齒的戰功赫赫,而另一個人左司馬曹無傷,則完全不同了,他只是一個在職官員,中級官員罷了,在鴻門宴之前,他高密項羽,背叛劉邦,最後還是被項羽出賣了,所以劉邦在返回營中,第一件事就是殺掉曹無傷。
史料沒有關於曹無傷更多的記載,那麼他的功勞也必定沒有多大,作為劉邦的職業經理人,如果背叛劉邦,當然會選擇直接殺掉,因為劉邦可以隨時任命人員來幹這個司馬官職,曹無傷對劉邦來說已經沒有價值了,殺了他不會產生任何政治上的不良影響,而且還會對其他人對背叛劉邦產生威懾作用,這就是劉邦為什麼可以立即殺掉告秘的曹無傷,而卻殺不掉背叛自己的雍齒的原因。
-
3 # 槐蔭樹下的老曹
雍齒是組織外部的統戰物件,曹無傷是組織內部的文武官員。
統戰物件之所以要統戰,是他具有超出他自身個體能力之外的社會影響力。
內部官員不需要統戰,是因為他除了自身的個體能力,沒有更大的社會影響力。
另外,組織外部的統戰物件,不需要忠心,他即使背叛,對組織的影響也是外部性的,不能傷及根本。
而組織內部的文武官員,必須忠心,內部文武官員一旦背叛,對組織的影響,是毀滅性的。
-
4 # 莽原文士
雍齒與曹無傷,這兩個人都是在劉邦最關鍵的時候實施了背叛行為。對劉邦而言,這兩個叛徒都該食肉寢皮,立刻清除掉的。但是,最終劉邦卻採取了截然不同的處置方式——封賞雍齒,誅殺曹無傷。小牛想,上述忍與不忍的抉擇,是劉邦在充分權衡利弊後做出的最合理的決策。
一、雍齒投降魏人,是在劉邦背後捅刀子,劉邦一直想殺掉他。對於雍齒,劉邦一直是耿耿於懷的。後來,他得了天下,一直沒有給予家鄉豐邑特殊待遇,就是因為父老鄉親與雍齒一起背叛了自己。直到漢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冬十月,劉邦衣錦還鄉高唱《大風歌》時,要不是沛縣鄉親苦勸,他依然不肯免除豐邑百姓的賦稅。
雍齒是在關鍵時刻關鍵位置上背叛了劉邦,險些葬送了後者的前途。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秋,劉邦響應陳涉起義,攻下沛縣,被蕭何曹參樊噲等人推為沛公。但是,劉邦還是把家鄉豐邑作為大本營,每當打完一場戰事後,他都回豐邑休整。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秦軍包圍豐邑,沛公出城迎戰。大敗秦軍後,劉邦率兵向西北方向,攻打薛地。他把守衛豐邑的重任交給了雍齒,因為後者是自己的同鄉,而且很有守城與野戰的能力與經驗。
誰想到,知人知面不知心,雍齒居然背叛了沛公。想來這也是必然的,一是雍齒從來看不起劉邦寒酸的亭長出身,二是周市提供的投降條件太有誘惑力了。於是,雍齒城頭易幟,叛投了魏王,替魏國守豐邑。
劉邦的肺都氣炸了,一定要擒殺雍齒!他離開率軍攻打豐邑,沒有能打下來;後來又從項梁處借兵,終於攻下豐邑,可是,雍齒早就撒丫子,逃到魏王豹的身邊了。此後,劉邦忙於西向攻秦,也就無暇向雍齒復仇。
二、劉邦東征項羽,雍齒隨魏王豹一起來投降,劉邦不便於殺掉他。漢王劉邦聽從了韓信的建議,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趁著天下亂勢,要與項羽逐鹿中原。漢二年(公元前205年),他剪除了雍王塞王翟王的勢力,大赦天下,立大漢社稷,向楚霸王項羽發起挑戰。
這年三月,劉邦在臨晉渡過黃河,勢不可擋。魏王豹見勢不妙,離開向劉邦投降。雍齒也跟隨魏王歸順了漢王。
此時,劉邦剛剛進入中原,勢單力薄,需要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共同對付項羽。所以,縱然他對雍齒懷恨在心,也一定要忍耐住。若是殺了雍齒,就可能使脆弱的反項同盟土崩瓦解。
誰知道,劉邦這一忍,忍到了消滅項羽、剪除異性王之後。
三、劉邦得天下後,將心不穩,劉邦聽從張良建議,封仇人雍齒為侯。漢六年(公元前201年),劉邦大封功臣,然而,有許多將領爭功不已,且憤憤不平。張良發現了危險的苗頭:您布衣出身而奪取天下,靠的是這些人的力量。然而,他們看到您封賞的都是蕭曹這樣的故舊,誅殺的都是平素的仇人。他們擔心僧多粥少,不但封不到自己頭上,反倒因為自己以往的過錯而被您殺掉。所以,他們聚到一起,準備謀反。
劉邦憂心忡忡:“我該怎麼辦呢?”張良不慌不忙地問:“您平素最恨誰?”劉邦不假思索地答道:“雍齒與我有舊交,可是多次陷我於絕境中。總想殺掉他,只是因為他功勞多,而沒有動手。”張良勸劉邦封雍齒來示範給大家,以消除他們的後顧之憂。劉邦從善如流,把雍齒封為什方侯。眾將一見皇上如此大度,連往日的仇人都得到善待,都吃了定心丸。於是,他們徹底放棄了反叛的念頭,鐵了心跟定劉邦了。
四、曹無傷向項羽告密,劉邦立即誅殺之,在處理內奸問題上顯示出堅定果決的態度,以儆效尤。劉邦殺曹無傷,則沒有那麼多複雜因素制約。曹無傷一叛變,就註定了劉邦殺了他來祭旗的結局。
漢元年(公元前206年)冬十二月,項羽大軍氣勢洶洶地攻破函谷關,浩浩蕩蕩地開抵戲下。楚軍不僅在兵員數量上數倍於沛公,更在戰鬥力上勇冠諸侯。劉邦的左司馬曹無傷被項羽的氣勢嚇到了,開始盤算另投新主了。
曹無傷添油加醋地向項羽告密:“沛公想要再關中稱王,任命了秦王子嬰做丞相,完全佔有了秦朝的珠寶……”對於劉邦捷足先登到咸陽,項羽本已出離憤怒了,曹無傷的話無疑是火上澆油,讓項羽恨不得馬上吞掉沛公。在敵強我弱危機四伏的情況下,曹無傷這種機會主義者的危害性太大了,可能帶來可怕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劉邦是斷然不能留下他的。
在成功化解鴻門宴危機回到營地後,劉邦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果斷地誅殺曹無傷,及時地遏止住動搖分子反水的勢頭 ,收到了殺一儆百的效果。
-
5 # 歷史百川
雍齒和曹無傷都曾經背叛過劉邦。但是,兩個人的情況並不一樣。
公元前208年,劉邦命雍齒駐守豐邑,自己領兵赴薛,周市攻打豐邑,以雍齒為突破口,遊說外加要挾迫使雍齒背叛劉邦。《史記》中是這樣記載的:
雍齒雅不欲屬沛公,及魏招之,即反為魏守豐。
不欲屬沛公,也就是不願意跟著劉邦。這有兩方面的意思,一方面,雍齒是沛縣世族,也是一個豪強,心中多少有自己的尊嚴,而劉邦雖然是個沛縣泗水亭的亭長,從其行事風格來講倒像是個地痞流氓,所以,雍齒從心裡瞧不起劉邦,也就不願意跟隨。另一方面,秦末局勢動盪,正是英才輩出的年代,作為一起生活、共事的同鄉人,雍齒並不認為劉邦會有什麼成就。
無論從哪方面講,雍齒都不願意跟隨劉邦,所以,背叛就是遲早的事。那劉邦又為何能夠容忍背叛自己的雍齒呢?原因也很簡單,為了保住剛剛安定下來的大漢江山。
陛下起布衣,以此屬取天下,今陛下為天子,而所封皆蕭、曹故人所親愛,而所誅者皆生平所仇怨。
辛辛苦苦打天下,事業終於有成,到了算賬的時候了,劉邦大封親信,誅殺仇敵,本無可厚非。但是,跟隨劉邦打天下的人形形色色,身為皇帝,安撫人心是必須要做的。世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當所有人都覺得劉邦只封親信的時候,為了堵住眾人的口,劉邦迫不得已先封雍齒,這個讓自己恨得要死的人。
事情很簡單,連自己最恨的人都能原諒,眾人又怎麼會擔心賞賜輪不到自己呢?於是,雍齒成為一個十分特殊的存在。劉邦恨他麼?毋庸置疑,一定恨得要死。但是,劉邦能讓他死麼?並不能,殺了雍齒會寒了跟隨劉邦打天下的人的心,得不償失。
也就是說,劉邦對雍齒殺意最濃的時候,雍齒並不在劉邦的手下。而到了可以殺雍齒的時候,時局又讓劉邦不得不保下雍齒,甚至封賞。
而曹無傷則不同,鴻門宴,這場刀光劍影的宴會我們都知道。造成這一歷史事件的人物就是曹無傷。《史記》中這樣記載:
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聞項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項羽曰:“沛公欲王關中,令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欲以求封。
這是典型的告密行為,曹無傷的行為不僅僅是想要封賞,明顯是想置劉邦於死地。雖然,先入關中者為王是事實,但是,劉邦與項羽交戰無異於以卵擊石。曹無傷為了一己私利,差點將劉邦害死。最重要的是,曹無傷與雍齒不同,雍齒判出劉邦,手裡有豐邑作為掩護。而曹無傷做出背叛之事後依然在劉邦的勢力範圍。豈不是你為刀俎我為魚肉,豈有不殺的道理?
在劉邦最困難的時候,雍齒獻出了豐邑投靠了魏國周市;而曹無傷僅僅因為,項王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沛公至軍,立誅殺曹無傷。
回覆列表
有以下幾點原因
背叛的結果不同雍齒:秦二世皇帝元年,雍齒隨劉邦起兵反秦,曾被委以重任,秦軍在豐邑圍攻劉邦。劉邦打敗秦軍後,命雍齒駐守豐邑。雍齒向來輕視劉邦,第二年,經魏國人周巿誘反,雍齒獻出了豐邑投靠了魏國周市。劉邦大怒,二次攻打豐邑而不下,只好到薛投奔項梁,項梁後借兵給劉邦,才得以打敗雍齒。
雍齒雖然是在劉邦最困難的時候背叛的,但是劉邦剛剛起兵,有項梁的幫助,再差的結果是重新開始。
曹無傷:在劉邦和項羽對峙的時候,向項羽告密“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劉邦只得赴鴻門宴,很有可能就死在宴上。而且,雍齒算是被人引誘背叛的,曹無傷是一種呂布行為,是一種想要故主死的投機行為。
張亮的勸說和權謀的需要公元前202年,劉邦平定天下,恩賞功臣封為列侯。他聽說有人不服,天天發牢騷,劉邦問計於張良,張良建議最恨誰就厚賞誰,這樣讓所有人都有得賞的希望。劉邦於是封雍齒為什邡侯(食邑2500戶)。
這是一種安撫諸將的策略,雍齒是在楚漢之爭中楚就要失敗的時候投靠劉邦的,而且雍齒有一定的能力。劉邦的軍中有很多這樣的將領,為了緩和諸將,劉邦不得已封賞雍齒。
曹無傷就沒這幸運了。二五仔在哪都是被討厭的,史書上也沒有曹無傷的功績記載。
綜上,劉邦能夠容忍雍齒的背叛,卻不能容忍曹無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