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92
回覆列表
  • 1 # 小喵影片剪輯

    起因是劉表病故,其子劉琮投降曹操,曹操本想率軍接受荊州,但依附於劉表的劉備起兵反曹,並聯絡東吳,引發赤壁之戰

  • 2 # 斷鷹攀崖

    一部三國史,赤壁聞於世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一段大分裂時期,延康元年(220年)曹丕篡漢標誌著曹魏、三國的開始,泰始元年(280年)西晉滅吳標誌著東吳、三國的結束。

    建安十三年(208年)發生的赤壁之戰則開啟三國的雛形,小說和電視劇《三國演義》把赤壁之戰描述的跌宕起伏——赤壁之戰不愧是三國三大戰役之一。

    那麼赤壁之戰爆發的原因有哪些呢?

    本人認為有以下原因:

    一、直接原因:

    1、曹操雄心壯志。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統一北方後,南下伐劉表、孫權,實現統一中國的夢想。

    2、劉琮投降。建安十三年(208年)荊州劉表病逝,其子劉琮不戰而降,曹操佔領襄陽,孫權、劉備面臨威脅,促成孫劉聯盟的形成。

    3、長江天塹阻擋曹操南下。

    二、間接原因 :

    這主要和曹操、劉備、孫權三人優勢有關。建安十二年(207年)劉備三顧茅廬於南陽臥龍崗,諸葛亮為劉備謀劃興復漢室的戰略《草廬對》。

    諸葛亮這樣說:

    1、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2、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3、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4、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

    諸葛亮刻意突出荊州的重要性,因此爭奪荊州的大戰不可避免的要爆發了。

    這戰役就是一年後的赤壁之戰。

  • 3 # 闊談龍五

    起因是曹操統一北方平定中原後,志在天下。恰巧此時劉表病逝,次子劉琮統領荊州,劉琮此人過於年幼寡弱,這正是南下荊州平定江東一統天下的好時機。結果是劉琮投降,劉備聯合江東孫權,孫劉聯手抗曹,東吳大都督周瑜火燒赤壁,致使曹操兵敗赤壁,有生之年統一天下無望,從而導致劉備孫權與曹操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

  • 4 # 一顆明珠臥滄海

    經過官渡之戰,曹操消滅了袁紹軍事集團後,基本上統一了北方大片國土。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發兵五十萬,向南方水陸並進,企圖一舉消滅南方的兩大軍事勢力:荊州劉表集團和江東的孫權集團,從而逐步統一天下。

    當時,荊州集團的劉表去世,由其幼子劉琮繼承了刺史之位。劉琮年幼,大權掌握在蔡夫人及蔡瑁、張允手中,面對曹軍大兵壓境早已嚇破了膽子,於是開門投降,使曹操不費一兵一卒拿下了荊州,20萬荊州水軍歸於曹操麾下。當時依附於劉表的劉備只能撤軍至江夏一線自守,根本無力與曹兵抗衡。

    其時曹軍已擴大至80萬,號稱百萬大軍,浩浩蕩蕩殺奔江東而來,在長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一說今嘉魚東北)沿線紮營,隨時準備進攻孫權。

    當時割據江東的孫權集團,內部分為兩派。以張昭為首的文官認為實力懸殊主張投降,而以周瑜、魯肅為首的武將們主張應戰。一時爭論不休,和戰難定。

    孫權派魯肅過江來請諸葛亮前往江東,一為孫劉兩家聯合抗曹,二借諸葛亮之口打壓東吳內部的投降派。諸葛亮過江後舌戰群儒,一舉堅定了孫權聯劉抗曹的決心。

    當時的形勢是:曹操百萬大軍沿長江與孫權人馬隔江對峙。由於曹軍士兵多為北方人,不熟悉水戰,加之水土不服,因此曹軍將船用鐵索連線在一起,上鋪木板,如履平地。這就為東吳大破曹軍創造了有利條件。

    建安十三年十一月,孫權命周瑜、程普率水陸精兵3萬,聯合進駐樊口的劉備共計5萬人馬,溯江西進,在赤壁與曹軍相遇。

    周瑜採用部將黃蓋利用曹軍戰船相連的漏洞,在甲子日東風初起時,用火攻之計,燒燬曹軍戰船大部,火勢隨即漫延至岸上營寨,孫劉聯軍乘勢出擊,曹軍死傷過半,遂率部北退,只留徵南將軍曹仁固守江陵。孫劉聯軍乘勝擴張戰果,兩軍分佔荊州各處,尤以劉備集團佔據了荊州大部分戰略要地。

    赤壁之戰,曹操在有利形勢下,輕敵自負,指揮失誤,終致戰敗。孫權、劉備在強敵進逼關頭,結盟抗戰,揚水戰之長,巧用火攻之計,終於以弱勝強、以少勝多。

    赤壁之戰後,曹操一時無力南下,劉備集團經此一役,終於發展壯大,有了立足之地。為日後魏、蜀、吳三國鼎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 5 # 鄧眼看世界

    赤壁之戰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之一,也是歷史上首次進行的長江水戰,對歷史程序具有分水嶺作用——此戰之後,三國鼎立的局面形成。

    曹操挾平定北方之勇武,殺氣騰騰而來,為什麼會敗給臨時拼湊起來的孫劉聯軍?

    對此,有曹軍“舍陸戰,打水戰”導致戰鬥力銳減的說法;有曹軍“過冬衣物、草料不足”導致兵馬飢餓戰鬥力銳減的說法;有江北兵士水土不服、軍中疫病流行導致戰鬥力銳減的說法……

    在民間和《三國演義》中,曹操的失敗是由舌戰群儒、草船借箭、蔣幹盜書、周瑜打黃蓋苦肉計、借東風等孫劉二家的智謀決定的。所謂"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圍繞赤壁之戰的故事都極具趣味性。

    曹操究竟為何而敗?其實,從他向孫權下戰書時已註定,原因就在戰書裡。

    1、曹操的戰書裡寫了些啥

    曹操平定北方後,率大軍殺向東吳。按照傳統,先給孫權下了一封戰書,根據《三國志》記載,戰書原文是——近者奉辭伐罪,旄麾南指,劉琮束手。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

    戰書寫得很有文采,也很含蓄。曹操說,之前我跟那些有罪之人打架,不是師出無名,兜裡揣著皇帝聖旨哪,其中最熊包就是劉琮,看到我的軍旗就投降了。這次我來找你,可不是為了打架,而是打獵,只是我帶的幫手多了點兒,有80萬人。孫兄,你做好迎客的準備哈。

    2、戰書中隱含了失敗因子

    這封戰書一下,其實就已註定曹操的赤壁失敗。為什麼?因為戰書中隱含了一個失敗因子:水軍80萬。這說明曹操所帶的兵確實夠多,但縱觀歷史你會發現,歷史上的兩軍交戰,通常誰的兵多誰就會失敗。這幾乎成了一個常態!

    究其原因也很簡單:古代行軍打仗,軍事部署和軍令,全憑口授人傳。傳令兵再多,也難以把統一的軍令快速、準確地宣貫到底,從而使號令出現偏差,軍事部署思想也不能完全統一。

    最重要的一點是,領兵打仗的人認為自己兵多,因此在謀劃和計策使用上會大意草率,反正我人多,兩個或三個打你一個,難道打不贏?同時,士兵也會覺得人多勢眾,少用點兒力就能打勝,何必拼命,而且人都有攀比心理:那麼多人來打仗,憑什麼衝鋒時我要跑到前面去?

    3、以少勝多是常態而不是特例

    讀史之人對以少勝多的戰爭常有感慨。其實,以少勝多在歷史上是常態而不是特例!

    吳起的魏武卒與齊軍、趙軍作戰無一失敗,並在陰晉之戰中大破秦軍50萬,創下"大戰72,全勝64“,其餘不分勝負的戰績。而魏武卒巔峰時不過5萬人,常備軍不過3萬人。齊技擊、秦銳士、趙飛騎均不以人數為重,這些戰國時代的特種兵,多的有萬人,少的只有數千人。

    至於閼與之戰秦軍8萬人敗退;長平之戰趙軍40萬人被坑殺;劉邦5路諸侯56萬人伐楚,被項羽3萬人打敗;龍且20萬人救齊被韓信打敗;吳王劉濞20餘萬人起兵被周亞夫打敗……儘管部分資料記載缺失,但均是以少勝多。三國時期還有個官渡之戰,曹操1萬人擊敗袁紹10萬兵。

    可也有強調兵力優勢的名將,比如王翦滅楚非60萬人馬不行,韓信垓下之戰非60萬人馬不行……赤壁之戰,曹操帶80萬馬仔找孫權打獵,80萬人好湊,80萬顆心捏到一塊太難了。因此,當曹操自傲地下了戰書後,其實已意味著預訂了自己的失敗。

  • 6 # 文史不假

    作為三國時期“三大戰”中最著名的一場戰役,赤壁之戰被後世屢屢提及,幾乎到了耳熟能詳的程度。

    一旦提起三國曆史,很少有人會不知道這場戰役的。尤其是,羅貫中透過在《三國演義》中濃墨重彩的生動刻畫,使得這場鏖戰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故事。

    一場赤壁之戰,不僅結束了曹操一家獨大的局面,終結了他如火如荼的統一趨勢,初步確立了三國鼎立的格局。

    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赤壁之戰,也就不會有後來的三國曆史。而且,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發生在長江流域的大型水戰,標誌著中國歷史的不斷演進,政治和軍事的影響力開始向南大幅擴充套件,由黃河流域移動到了長江流域。

    但是,後世對於赤壁之戰的各種爭論卻從來沒有停止過。比如,關於此戰的背景、規模、指揮、地點、起因和結果等方面,都存在著許多爭議之處。

    接下來,我們一起走近赤壁之戰,努力探究這場戰役方方面面,努力還原真實的赤壁之戰。

    一、戰爭的背景

    隨著一系列的征伐,曹操逐漸崛起。他在政治上“挾天子以令諸侯”,掌握了正統地位的話語權;軍事上秣馬強兵,尤其是官渡之戰中擊敗了袁紹,接著平定了北方的少數民族烏桓,基本統一了黃河流域。

    基本上,除了西北的馬騰以外,曹操在北方再無敵手。而且,隨著戰亂的逐漸結束,北方地區的農業生產和人口規模逐步恢復,曹操將下一個目標選定為長江流域的劉表。

    208年,也就是建安十三年,曹操在準備妥當後親率大軍南下,準備大舉攻擊劉表的荊州。結果,曹操的大軍還沒到達荊州地界,劉表就病逝了。於是,荊州開始由劉表的幼子劉琮執掌。

    劉琮自然不是曹操的敵手,在蔡氏的主導下,很快就選擇開城投降,將富庶肥沃的戰略要地荊州拱手讓給了曹操。

    此次舉兵南下,曹操已經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畢竟,兵精糧足而且依託天塹長江,荊州之戰無論如何都會僵持半年以上的時間。可是!隨著劉表的過世和劉琮的投降,荊州之地竟然唾手可得。

    面對戰場形勢的空前利好,面對戰役目標的輕易實現,曹操一時間陷入了兩難的境地。是繼續南下,消滅劉備和劉琦的殘餘,進而威逼江東的孫權?還是選擇就此止步,先行安定荊州後再圖南下?

    很快,曹操選擇了繼續南下。不過,他南下的目的僅限於消滅劉備和劉琦所部。對於江東的孫權,曹操還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與其開戰。據《三國志·賈詡傳》記載:

    太祖破荊州,欲順江東下而追。

    其中,這個“追”字用的特別準確,充分說明此時的曹操並沒有一舉消滅孫權的圖謀。假如孫權與劉備沒有結盟的話,個人判斷曹操在短期內不會攻擊江東。

    所以,赤壁之戰的爆發完全就是一次偶然事件,是一次不期而遇的遭遇戰,絕非蓄謀已久的大型戰爭。

    二、戰爭的規模

    關於赤壁之戰的規模,歷來就是最被人爭議之處。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講述,曹操佔據荊州後,所俘獲的原荊州水軍和陸軍,聯同自己原先所帶的北方兵馬,號稱有八十萬之眾。這個數字太過誇張,沒有人會真正相信。

    那麼問題來了,歷史上赤壁之戰的規模究竟有多大?據《三國志·周瑜傳》記載:

    彼所率之眾,不過十五六萬。

    筆者個人認為,這個數字大致應該是可信的。因為,曹操在基本平定北方後,他的總兵力大致應該在二十萬以上。南征荊州時,曹操必須在後方留出足夠的兵力防備大本營,同時,還要考慮當時的糧草和軍需等後勤補給能力,因此出征荊州的軍隊應該不會超出十萬人。

    本以為的一場相持戰,卻因為劉琮的不戰而降落幕。於是,曹操在兵不血刃的情況下獲取了荊州,以及大量的荊州兵馬。據《三國志·周瑜傳》記載:

    曹公入荊州,劉琮舉眾降,曹得其水軍,步軍十萬。

    在佔領荊州後,曹操一共所統轄的兵力應該增加到了二十萬的規模。他對現有全部兵力進行了重新部署,命徐晃親率三萬人馬駐紮於樊城,因為此地新得,沒有民意基礎,安排大將徐晃分兵留守是絕對有必要的;命曹仁親率三萬人馬鎮守江陵,作為荊州中南郡的首府,江陵戰略位置突出,南連長沙等郡,西接劉璋的地盤,派曹仁坐鎮也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曹操遠來作戰,荊州各郡皆新得,必須分兵去駐守。這樣算下來,大致又得分出兩三萬兵馬。

    於是,能夠繼續隨曹操攻擊赤壁的兵馬,最多也就十萬出頭而已。而且,在這十萬兵馬中,多數都是荊州的降兵,缺乏戰鬥力。因為一向疑人的曹操,斷不會使用剛投降的荊州兵留守後方,只有帶在身邊戰前消耗才是上策。

    說完了曹操一方的參戰人數,再來分析孫權和劉備的參戰兵馬。據《資治通鑑》記載:

    備乃乘單舸往見瑜問曰,今拒曹公,戰卒有幾?瑜答曰:三萬。

    另據《三國志·吳主傳》也有記載:

    瑜、普為左右督,各領萬餘人,與備俱進,大破曹軍。

    根據以上記載大致可以推斷出,孫權的參戰兵力應該在三萬左右。而劉備和劉琦方面,據《三國志·蜀書》的記載:

    曹親率精騎五千,日行三百里追趕,先主不足萬人,退走夏口。

    也就是說,在曹操的追擊下,劉備殘部已經不足一萬。逃到夏口後,加上之前劉琦的一萬人馬,夏口的駐軍總計不會超過兩萬,再加上孫權的三萬人,孫劉聯盟合計不足五萬人。

    整個赤壁之戰,孫劉聯軍以五萬的軍力,對抗曹操的十萬人馬, 雖沒有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描繪得那麼誇張,可也絕對算得上是一場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

    三、戰役的指揮者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太過於“崇劉抑曹”,將赤壁之戰的首功歸到諸葛亮名下,又是舌戰群儒,又是說服孫權,又是鼓勵周瑜,又是草船借箭,甚至還要借東風……。

    事實上,這裡幾乎都是杜撰的橋段,因為諸葛亮壓根沒有參加過赤壁大戰。或者說,諸葛亮只進行了結盟的構想和外交接洽,正式的戰役沒有參加過。

    《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

    先主至於夏口,亮曰,事急矣,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遂允之。

    可見,聯合孫權共同抵擋曹操的構想的確是諸葛亮最先提出並接洽的,這是諸葛亮的一件大功。不過,隨著孫劉聯盟的形成,諸葛亮就到後方去搞後勤保障工作去了。

    結合當時雙方的實力,劉備被曹操追得丟盔棄甲,幾無立錐之地;而孫權據守江東,雖談不上兵精糧足,可也是武備齊全,在孫劉聯盟中孫權一方必然處於主導地位。

    加之,孫權的參戰兵力遠勝過劉備,所以聯軍的統帥只能是孫權的大將周瑜。關於這點,是毫無疑問的。

    難怪,北宋大文豪蘇軾會在《念奴嬌》中對周瑜有這樣的感慨: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四、戰役的經過

    整個赤壁之戰,以曹操獲得荊州後繼續追擊劉備為序幕。

    在曹操的追擊中,劉備沒有能夠抵達江陵,只得轉道前往夏口投靠劉琦。但是,由於追擊非常倉促,曹操只親率了五千精銳,自己的大部隊沒有及時跟上。

    最關鍵的一點,曹操所率的精銳騎兵都不善於水戰,因而被劉備軍小勝一場,在江上燒燬了一部分戰船。

    劉備成功渡江抵達長江南岸後,終於在夏口和劉琦合兵一處,準備據江而守;曹操雖追至長江北岸,但剛小敗一場,戰船部分被燒,只得在此休整,等待後續部隊到來。

    這樣,雙方形成了暫時的相持局面。利用這段期間,劉備安排諸葛亮出使江東,終於說動孫權參戰,並派遣周瑜率領三萬人馬抵達抗曹前線,促成了孫、劉兩家聯盟的形成。

    而曹操的大部隊也終於陸續抵達,由荊州趕到了長江北岸。不過,由於北方士兵水土不服,荊州降兵積極性不高,而且短期內沒有籌集到渡江戰船。

    就在這段空擋期,曹軍中爆發了大範圍的疾病,尤其是北方計程車兵,減員非常嚴重。這種情形,嚴重影響到了曹軍的戰力和穩定。

    利用這個天時地利人和的良機,周瑜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迅速發起水戰,向對岸的曹操發起進攻,並且利用風勢燒燬了曹軍在江面上的大部分戰船。

    當曹操發現自己士兵患病且減員嚴重後,已經萌發了主動退兵的打算。而當週瑜主動發起攻擊後,曹操便立即下決心後撤。於是,歷史上關於赤壁之戰最大的懸念產生了。

    赤壁之戰中火燒戰船不假,但究竟是周瑜引燃了曹操的戰船?還是曹操主動燒燬自己的戰船?如果是周瑜燒燬曹操的戰船,那麼曹軍必定損失慘重,而如果是曹操主動燒船後撤的話,那他的兵力損失就沒有多少。

    《三國志·吳主傳》記載:

    士卒飢疫,死者大半,曹公遂燒其餘船引退。

    而另據《三國志·郭嘉傳》記載:

    後太祖徵荊州還,於巴丘遇疾疫,燒船。

    綜上,筆者個人認為是曹操眼見戰況不力而主動燒船北撤,他的戰場犧牲並不算大。雖然赤壁之戰的確是一場以少勝多的戰役,但曹操的傷亡和損失並沒有我們通常所認為的那麼慘重,並沒有傷筋動骨。

    六、戰役的結果

    在赤壁之戰前,東漢的割據勢力已經所剩不多,大都已經被曹操逐一消滅。尤其是北方的黃河流域,基本已經被曹操完成了統一。說白了,曹操南下攻擊荊州,也是為了完成國家的大一統。

    但是,經過赤壁一役的失敗,曹操的統一程序遭到了重大的挫折,給孫權和劉備以及西川、漢中等地贏得了喘息的機會。當然,也為最後三國格局的形成創造了條件。

    雖然說,赤壁之戰是一場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應該被載入史冊。不過,從推動國家統一和社會發展的程序來看,這場戰役不僅沒有起到積極的作用,反而起到了極大的消極作用。因為,此役延緩了國家完成大一統的趨勢,更為日後中國的長期大分裂,帶來了不利的影響。

    三國格局正式形成後,各自相互攻訐戰亂,造成了國家的內耗不斷。

    三國之間傾盡全力對抗,使得周邊的少數民族崛起,以至於完成統一後的西晉朝根本就無力阻擋北方胡人的攻勢,造成了中國的長期南北朝分裂局面。

    回答完畢。

  • 7 # 秋天燦爛

    公元208年曹操與孫權、劉備在今湖北江陵與漢口間的長江沿岸地區進行了一次戰爭,歷史上稱為“赤壁之戰”,對造成三國分立的形勢起了決定作用。在這次戰爭中,孫、劉以五萬兵力,密切協同,以長擊短,擊敗了了號稱八十萬的曹軍。

    戰爭的起因實際上是曹操企圖統一南方。當時的情況是官渡之戰後,曹操統一了北方,佔據幽、冀、青、並、兗、豫、徐和司隸(今河南洛陽一帶)一共八個州的地方,基本上統一了黃河流域地區,形成了獨佔中原的局面。曹操在爭奪中原的戰爭過程中,實行了一些改良政策,改編和鍛鍊了一支戰鬥力較強的軍隊,擁有兵力數十萬,實力超過了當時任何一支割據勢力。曹操在結束對烏桓的戰爭後,後方基本穩定,便積極作向南進軍的準備。他在鄴城訓練水軍,又派人到涼州去拉攏馬騰,以避免向南進軍時,陷入兩面作戰。

    曹操南下的第一個戰略目標就是荊州。這是因為荊州不僅物產豐富,而且地居長江中游,是南北的交通要道。佔據了荊州不但可以控制湖南、湖北,還可以順江東下,從側面打擊東吳,向西還可以奪取富饒的益州(今四川)。

    當時曹操輕易得佔領了荊州,收降了劉表的步、馬、水軍八萬多人,獲得了大量的軍用物資,兵力增至二十多萬,產生了驕傲輕敵的情緒,沒有采納賈詡建議的“修養軍民,鞏固新佔地區,在強迫東吳投降”的策略,也為他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戰爭的結果當然是曹操失敗了,魯肅在長坂坡會見劉備,說明聯合抗曹的意圖,諸葛亮赴柴桑會見孫權,舌戰群儒,促成孫權聯合抗曹的決心,周瑜向孫權分析了曹軍不善水戰,進入南方地區水土不服,必然生病(曹軍在戰爭過程中染上瘧疾的傳染病),而且中原來計程車兵,長途跋涉,非常疲勞,劉表的降兵,又對曹操心存戒懼,軍心不穩。從而使孫權更加堅定了抗曹的決心(當時還有以張昭為首的主降派)。

    終於,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十月,周瑜率軍沿江西上,到樊口同劉備會合繼續前進,在赤壁與曹軍遭遇。初次交鋒,曹軍戰敗,退回長江北岸,屯軍烏林(今湖北嘉魚西),與孫權聯軍隔江對峙。後來的故事就非常熟悉了,龐統獻連環計,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使得曹軍戰船被燒,並一直延燒到岸上的聯營,這就是著名的“火燒赤壁”。曹軍潰不成軍,曹操被迫倉惶經華容道逃跑,曹軍死傷大半,赤壁之戰就此結束。

  • 8 # 吳鉤越劍

    赤壁之戰歷來為兵家津津樂道,是役,從軍事角度上說是以弱勝強。戰爭的起因不外乎三國中最強魏國南征,以圖統一大業。分久必合,本是大勢所趨。但因吳蜀兩國聯盟,最終是借得了"東風",大敗曹操,得以成三國鼎立之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大師們指點一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