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蔡談古今
-
2 # 小龍女5505
歷史上功高震主卻能很好處置君臣關係的君臣有:漢武帝和衛青,唐太宗和李靖,唐肅宗和郭子儀,清咸豐帝和曾國藩。
-
3 # 時光永作渡
在歷史上,功高震主而又能保全自己全身而退的臣子不多,我認為郭子儀是其中表現傑出的一個。
郭子儀,是唐朝有名的軍事家、政治家。他少年時入軍,成為了一名軍官,但卻一直沒機會施展手腳。等到安史之亂後,郭子儀與廣平王一起收復長安,因功勳卓著被封為“代國公”。後來,相州兵敗,郭子儀需承擔管理責任被免除兵權。公元763年,長安被攻陷,政府不得不啟用郭子儀,讓他去平定戰亂。
郭子儀的權力越來越大,皇帝身邊的奸臣,也都說郭子儀肯定會造反的,但是郭子儀一聽皇帝徵召,都是二話不說就進京。
他對皇帝永遠誠惶誠恐,但是權宦、宰相都小心翼翼的與他相處。而且皇帝也得謙虛的說,如果郭子儀想當皇帝,就輪不著他當皇帝了。
-
4 # 愛妮品歷史
功高震主卻處理君臣關係得以善終的功臣
一:曾國藩
晚清中興名臣曾國藩也是功高震主,卻得善終之人,但比起郭子儀,曾國藩的自保之道多少顯得太處心積慮,太糾結,沒有郭子儀來的坦蕩,更缺少郭子儀的赤膽忠心,君子風範。
當然,曾國藩稍遜一籌也是有原因的,一者郭子儀是武人出身,曾國藩是文人領兵,兩人骨子裡秉承的東西不同;二者唐朝的君臣關係也是清朝無法比擬的,大唐可以做到君臣同德,大清卻無法實現滿漢同心。但歸根到底,還是因為郭子儀有大胸襟、大智慧。
二:郭子儀
唐朝名將郭子儀。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這句話就說的是郭子儀,一個武將能做到這個份上也是很好了。歷史上名將多死於功高震主,而郭子儀無論功勞多大,都不會被懷疑,這和他自己善於用政治角度思考問題有很大關係,既能在戰場上立不世之功,又能在官場上以全功保身。
他是以武狀元的身份進入官場的,後來在平定安史之亂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他參與指揮了攻克河北這些的戰役,收復兩京之戰還有鄴城之戰等重要戰爭之中。後來安史之亂平定之後,他還參與了各種戰爭,如:平定河北、二復長安等等。
三:韓世忠
除了岳飛、韓世忠也是北宋當時有名的民族英雄,和西夏對陣,岳飛攜手韓世忠把西夏軍隊打的落花流水,和後金打,也是屢屢戰勝,與岳飛可以說是兄弟之情,可岳飛後來被子虛烏有的罪名殺害了,韓世忠也對朝廷傷心欲絕,最後辭官潛心修佛。也是善終,死後朝廷追封國公。
四:劉禪
公元263年鄧艾從陰平入,克綿竹,殺諸葛瞻父子,劉禪投降。蜀漢滅亡後,劉禪及一些蜀漢大臣被遷往洛陽居住,受封為安樂公。一次司馬昭見到,便問劉禪:“安樂公是否思念蜀?”劉禪答道:“此間樂,不思蜀也。”司馬昭遂對其不再猜疑。劉禪後在洛陽去世。當然,劉禪這個不算功高蓋主,只是單純說滿足現狀這個例子。
-
5 # 僧一塵
能保命的都不多,然後還要和平相處就很難了。主要還是看君王的賢與不賢。君主賢明且絕對自信的不多。唯一同時具備這兩個條件的只有秦始皇。
始皇帝手下功高震主的人比較多。
首推呂不韋,有擁立之功,被尊為仲父。秦王政九年九月,受嫪毐事件牽連,被逐。後來各諸侯國賓客寫信給呂不韋說:你對秦國有何功勞居然食邑十萬戶?你與秦王並無血緣關係而敢稱仲父?你跟家屬都一概遷到蜀地去吧!
呂不韋害怕日後被殺,飲毒酒自殺了。後來家人及門客都被允許遷回京城。
呂不韋在嫪毐事件之前,與秦王政相處的還是不錯的。
第二個王翦。王翦父子帶領的軍隊滅掉了除已滅亡的韓國之外的其他五國,絕對是功高震主!天下一統後被封武成侯,功成身退。得以善終。與之相比的白起就沒他幸運。可以看出王翦與秦王政相處的還是不錯的。
-
6 # 東哥聊文史
正所謂“功高震主者身危,名滿天下者不賞”。
縱觀整個歷史,歷朝歷代的功臣是數不勝數,功高震主的也是多如芝麻粒。可是能夠善終的功臣就寥寥無幾了。因為他們的能力太強,往往會引起皇帝的猜忌。秦有白起,漢有韓信、宋有岳飛、明有袁崇煥,雖然都沒有謀反之心,但是卻下場悽慘。
因此,歷史上的大多數功高蓋主之臣都是悲劇的。得以善終者寥若晨星,戰國末年的秦將王翦算是其中一位。這位名將在歷史上非常有名。與白起、李牧、廉頗齊名,同為戰國四大名將。
王翦的主要功績就是幫助秦始皇一統六國。這樣的功績足以達到功高震主的情況了。但王翦居功不自傲,更是深知功高震主的局面不好收場,所以處處小心謹慎。
在徵楚之戰之前,秦始皇召開軍事會議,讓大家發表意見,滅亡楚國需要多少兵力。有個將軍叫做李信,他說有二十萬人就夠了。秦始皇又問王翦,王翦說至少得六十萬。秦始皇覺得王翦老了,沒有年輕人有衝勁兒,有熱情,敢想敢幹。於是任用李信為將,帶兵攻打楚國,王翦一看,就請了病假,準備回鄉養老。後來李信徵楚兵敗,秦始皇不得不再次啟用王翦,並答應他統兵六十萬的要求。
王翦知道自己的情況已經極度危險了,所以他多次向秦王索要良田、豪宅,故意裝得貪戀財物。就是這些舉動,才讓秦王對他有所放鬆,覺得他胸無大志,只是個會打仗的貪財之輩。
秦統一後,王翦受封美應侯,王翦卻在此時掛印隱退,不再參與任何政事,隱居於錦川莊園。最終在自己的家鄉壽終正寢,享年九十。
毫無疑問,王翦的高情商是他能得以善終的訣竅,最主要的體現便是王翦謹記君臣之界、文武之界。
王翦可以說是完美吸取了白起賜死的教訓。秦軍攻打邯鄲失敗後,命白起率軍上前線,白起稱病不起,最終被憤怒的秦昭襄王賜死杜郵。白起死後,王翦內心的感觸想必十分巨大。好傢伙,這麼厲害的老大哥居然被賜死了,啥情況啊。王翦反思後,深深知道了"界限"一詞的重要性。
秦昭王為何重用王翦,因為秦昭襄王在王翦面前感受到了自己是君主而王翦是部下。秦昭王向王翦諮詢戰議,王翦歷次都是以建議的形式向秦昭王彙報,並仔細分析戰事。看著王翦畢恭畢敬的樣子,秦昭王身為一代君王那是肯定舒服,對於王翦的提議,秦昭王也是欣然答應,好好好。王翦這態度跟之前的白起簡直天壤之別,白起是,老大,你錯了,你這樣肯定得輸,你得用我的才能贏。王翦是,老大,咱們的優勢在於...,敵軍的優勢在於...,所以咱們最好...,老大將戰術稍作調整定能起到奇效。這兩種態度,你要是君主,你喜歡誰想必不用思考很久。
秦始皇為何重用王翦,也是因為王翦令秦始皇感受到了自己的帝王之氣。秦始皇於王翦來說簡直就是孫子輩的人物。但是王翦對待秦始皇從未因為秦始皇是一個小輩而以教訓的口吻來與其交流,而是非常講究君臣之分,這更是對秦始皇的尊重,也滿足了秦始皇身為帝王對於自己臣子最為基本的要求。
王翦除了劃清君臣之界外,另一個重要的點就在於王翦還十分清楚文武之界。就拿王翦與丞相李斯的關係來說。王翦與李斯雖談不上十分要好的朋友,但是雙方可以說從未有過任何矛盾,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王翦很好地處理了文武關係。王翦是武將,李斯是文將,二者理應各司其職,不相互搭界。因此在歷次上朝之時,王翦對於李斯等大臣間的政事從不參與,也不接觸朝中的黨爭,而是專心於前方戰事。這一點也是秦始皇所看重的,因此無論何人來非議王翦,秦始皇都處以重刑。在戰爭結束後,王翦當機立斷隱退,這也是他知道文武之界的體現。一旦自己回到朝野,在戰時平定的年代,自己勢必去處理政事,而又有軍功的他也定會惹來黨爭之禍。
另外,唐朝開國功臣李靖也是歷史上少數的功高蓋主能夠善終的人。李靖,自由飽讀兵書,本為隋朝將領。當初李靖被李淵俘獲,後來李淵被李靖的膽識所感動,於是李靖追隨了李淵。李靖的功勞不在秦瓊、尉遲恭等人之下,他生平幾乎是百戰百勝,一人平定兩湖、兩廣、吳越、突厥、吐谷渾諸地,為大唐建下不世之功。
在遠征突厥和吐谷渾時,兩次在戰後都有人誣陷李靖謀反。第一次,唐太宗說:“隋朝的將領史萬歲打敗了達頭可汗,朝廷不予以獎賞卻殺了他,因此導致滅亡。朕就不是這樣,我要赦免你的過失,記錄你擊敗突厥的功勳”,並賜絹兩千匹,加封尚書右僕射。第二次,唐太宗則在弄清真相後,流放了誣告李靖的人。然而李靖從此深知其中利害,憂讒畏譏,急流勇退,並主動協助唐太宗進行軍事改革,因此才能深得唐太宗信任,得以安度晚年,以七十九的高齡辭世,而且死後被賜陪葬昭陵。
可是歷史上的諸葛亮不僅沒有受到劉備的懷疑,反而讓劉備託孤給他。可惜的是蜀漢的後主劉禪根本不懂治理國家,讓蜀漢在三國中第一個滅亡。諸葛亮也是在北伐的過程中病亡的,北伐沒有完成諸葛亮就死了,成為了他的遺憾。
-
7 # 栗子書生
“太平本是將軍定,卻無將軍享太平”。鳥盡弓、藏兔死狗烹,這幾乎成為了一個歷史定律,功高蓋主的人因為功勞太大,他們雖然為國家立下功勞卻得不到君王的信任,還會遭到君王的猜忌,最後大多淪為政治的犧牲品。但是歷史上還是有功高蓋主,最後卻得以善終的人存在,我們來看看他們是誰,又是如何做到的。
一、秦國的名將王翦戰國七雄中,有三個國家被王翦滅國,分別是燕國趙國和楚國。秦國一統天下有一半的功勞是王翦的,王翦此等成就完全蓋過了自己的君上嬴政,但是王翦並沒有因為功勞大受到嬴政的猜忌而被殺害,這並不是秦王嬴政有多麼的賢明,而是王翦非常的聰明。當年嬴政發動第二次滅楚戰爭時派出了王翦,王翦在出徵之前向嬴政提出一個請求,希望在滅楚成功之後嬴政能賞賜他一些房子個土地,作為自己養老和子孫基業,而且王翦在滅燕國趙國前也是隻要求嬴政承諾賞賜他金銀寶物,這就是王翦的智慧。每次出征王翦都手握國家近一半的兵馬,這種情況下他肯定會受到君上和他人的猜忌,他透過提出這樣的要求是想讓秦皇放心,也正是這樣的王翦才能立下蓋世功勞的同時又被嬴政猜忌而保全自身。而亡楚之後王翦和兒子王賁徹底遠離了朝政,二人也得意安享晚年。
二、東漢名將吳漢吳漢是光武帝劉秀的屬下,雲臺二十八將的第二位,一生征戰無數,他橫掃漠北、征討關東、攻伐隴右、平定蜀地,為劉秀光復漢朝,建立東漢立下汗馬功勞。但吳漢卻從不居功自傲,為人質樸忠厚,很懂得謙讓之道,所有即使他功勞很大,劉秀對他沒有猜忌,而且還十分寵信吳漢,在吳漢死後,劉秀還下詔厚葬。
三、再造大唐的郭子儀歷史上能做到“功高蓋主主不疑,權侵朝野臣不忌”的人,郭子儀是唐朝的中興名將,他戎馬一生平定安史之亂又收復兩京,為大唐屢建奇功,可以說是大唐的再創者。但郭子儀這人又非常謙遜,從不居功自傲,朝廷的命令,他沒有不遵從的,功成名就後他又急流勇退,主動交出兵權,還政於皇帝,政治上不參與任何事。郭子儀的兒子娶了公主,有一次夫妻倆吵架,公主用皇帝壓他,而郭子儀的兒子卻說皇帝怎麼了?他的江山都是我父親為他打下來的,結果公主將此話告訴了皇帝,皇帝卻說他說的沒錯,如果郭子儀想當皇帝,根本就沒我們李傢什麼事了,並沒有因為這番大逆不道的言論責怪郭子儀家,由此可見郭子儀雖然功高蓋主卻深的皇帝的信任。
四、中興名臣曾國藩曾國藩是晚清的名臣,在收復金陵後,曾國藩常和人說的一段話就是:“處大位大權而兼享大名,自古曾有幾人能善其末路者?總須設法將權位二字退讓少許,減去幾成,則晚節漸漸可以收場耳。”由此可見曾國藩深懂為人為臣之道。在攻破天京,剿滅太平天國之後,曾國藩給朝廷寫戰報時將他和曾國荃的功勞全部讓給他人,而後立馬裁撤湘軍,並和曾國荃一起稱病還權於朝廷,朝廷對此非常滿意,慈禧還誇獎曾國藩為有史以來最識大體的功勳之臣。由此可見曾國藩的智慧確實高於常人!
其實我們不難發現,功高蓋主卻能善終的人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首先是為人聰明謙虛,深得信任。聰明的人往往都知道君主忌諱的是什麼,而他們也會讓自己避免收到猜忌,同時在君主和同僚面前時刻保持謙虛的態度,才能使他們不管立下多大的功勞,主子對他們都非常放心;其次不持功自傲,謀取政治地位。自古政治鬥爭都是險惡的,像王翦、郭子儀和曾國藩,雖然有功但是不過度要求君主滿足他們的政治需求,也可以說他們都沒有太大的政治慾望,最終都會主動交出兵權,不過問政治,所以才沒有成為犧牲品得以善終;最後在封賞上不會讓君主賞無可賞。當臣子讓君主賞無可賞時,那他離死也不遠了,一個臣子讓君主在封賞上為難時,他肯定會遭受到君主的忌憚,試想當你的功勞大到君主權力範圍內的賜賞都無法匹配時,難道要讓他把自己的江山封賞給你嗎?這裡王翦就特別聰明,他表現出只愛財物的表象,嬴政永遠能滿足他的喜好,那樣嬴政就永遠會對他放心;郭子儀從不接受皇帝賜予的實權職位,只接受不掌權的虛職,所以皇帝才會從來都不懷疑他。所以想要做到功高蓋主還能善始善終是有很大學問的!
-
8 # 講電影的劉二狗
要說功高震主,大將軍、大司馬衛青一定是跑不了的,他首次出征就打到了匈奴的政治中心龍城,對匈奴作戰七戰七勝,收復河朔、河套地區,擊破匈奴單于。衛青絕對算得上是功高震主的代表人物,一般像這樣的功臣很多都被皇帝殘害了,而衛青卻憑藉著自己的為人和情商,穩住了自己的位置,直到公元前105年病逝。因此才有人說“因為漢武帝的胸懷,成就了衛青;因為衛青的忠誠,成就了漢武帝。”
衛青,出身豪門家奴,並且是個私生子,整個童年和青少年時期都處在屈辱和歧視中。這樣不美好的同年,讓他對人情冷暖和世態炎涼有著很深的體悟,也在某種程度上磨練了他深沉、堅忍而寬宏的精神氣質和心理品質。在平陽侯家做護衛的騎奴期間,衛青跟隨別人來到甘泉宮,一位囚徒看到他的長相後說:“你現在窮困,將來定為貴人,官至封侯。”衛青笑道:“我不過是人奴之子,只求免遭笞罵,已是萬幸,哪裡談得上立功封侯呢。”
建元二年春,衛青迎來了命運的轉折,他姐姐衛子夫由平陽公主家的歌女被漢武帝選入宮中,受到漢武帝的寵幸,自己也被召到建章宮當差,有機會接近最高權力中心。後來,衛子夫有了身孕,而陳皇后無子,這引起了陳皇后的嫉妒。陳皇后的母親館陶大長公主為了給女兒出氣,意圖謀害衛青。她抓住衛青,準備將其處死。所幸衛青的好友公孫敖聽說了這事,馬上召集了幾名壯士,把衛青救了出來。這事讓漢武帝非常不爽,於是他任命衛青為建章宮監、侍中、太中大夫,冊封衛子夫為夫人,數日間給衛青的賞賜便達到千金之多。
但是,真正讓衛青名垂青史的,還是漢武帝徹底改變對待匈奴的戰略決策造成的歷史機遇。漢武帝即位之初,儘管西漢立國已有六十餘載,但一直對匈奴採取帶有屈辱色彩的和親政策。但此時,經過文帝和景帝的勵精圖治,漢朝已經具備反擊匈奴的實力,再加上,漢武帝血氣方剛、心雄天下,實在無法忍受匈奴的欺凌。但是,當漢武帝提出要武力抗擊匈奴時,朝中大臣大多被匈奴打怕了,幾乎全部堅決反對漢武帝的決策。當時雖有抗匈名將李廣、程不識等堅決主戰,但他們的才華和威望都有很大侷限,擔當不起整個抗匈大局。為了堅決貫徹武力抗擊匈奴的決策,漢武帝果斷地任用衛青為車騎將軍,後拜為大將軍。
這個看似瘋狂的任命,一方面緣於漢武帝的無奈,因他的決策意圖得不到群臣的有力迴應,一線將領中缺少擔當這種重任的帥才,不得不借助於任人唯親的方式來貫徹自己的既定方針,但另一方面也是漢武帝對於衛青具有軍事統帥才能的深切洞察和高度認同。衛青雖然沒有經歷過軍旅的鍛鍊,但他先後擔任過平陽侯和漢武帝衛隊的騎士,“善騎射,材力絕人,遇士大夫以禮,與士卒有恩,眾樂為用,有將帥才”。等到衛青屢立戰功後,“天下由此服上之知人”。這說明,漢武帝知人善任,衛青也沒有辜負這份信任。
衛青共七次出擊匈奴,斬捕首虜五萬餘級,其麾下的校尉、裨將跟著封侯的有九人,成為將軍的有十四人。經過衛青和霍去病的多次打擊,從根本上改變了西漢與匈奴的攻守地位,從此匈奴退守漠北,“漠南無王庭”。而衛青這個人,之所能名流千古,讓世人敬仰,並不單是因為他的豐功偉績,更重要的是他對待功績和名利的清醒態度,以及顧大局、識大體,謙謹、禮讓、本分的處世風骨,也正是這樣的品質,讓他能夠在漢武帝這樣雄才大略的君主手下善終。
元朔五年春,衛青為車騎將軍率三萬騎出高闕進擊匈奴,大敗匈奴右賢王,右賢王僅帶著愛妾和數百騎逃竄,俘獲右賢裨王十餘人、匈奴部眾一萬五千餘人、各種牲畜千百萬計。衛青領兵回到邊境時,漢武帝派特使捧著印信到軍中拜衛青為大將軍,所有兵將都歸大將軍指揮,加封食邑六千戶。當時衛青的三個兒子還很小,也被漢武帝封為列侯。衛青堅決推辭說:“我有幸到軍中效命,仰仗陛下的神靈,取得大捷,都是諸校尉力戰之功。陛下已加封了我的食邑,我的兒子尚在襁褓之中,毫無勤勞,陛下卻給他們裂地封侯,這樣恐怕有違激勵將士奮力作戰的本意,他們三人怎敢受封!”漢武帝表示:“我沒有忘記諸校尉的功勞,同樣要給他們嘉賞。”於是衛青三子和隨從衛青作戰的公孫敖、韓說、公孫賀、李蔡、李朔、趙不虞、公孫戎奴、李沮、李息、豆如意等都被封侯。功高不驕,推功於下,衛青為將之德令人感佩。
元朔六年夏四月,衛青從定襄出擊匈奴,斬獲匈奴軍一萬多名。但是,右將軍蘇建和前將軍趙信與匈奴打了一場遭遇戰,漢軍死傷慘重,蘇建突圍逃回,趙信本就是匈奴降將,兵敗後就又投降了匈奴。在討論如何處置蘇建敗軍逃歸的罪過時,議郎周霸說:“大將軍自領軍以來,還沒有斬過裨將。這次蘇建亡軍逃歸,可以法斬之,以明將軍之威。”但軍正和長史說:“蘇建雖然兵敗,但忠誠無二。如果殺了他,以後有敗兵責任的將領有可能萌生反意,不應該斬首。”衛青說:“我與當今皇上有肺腑之親,不患無威;周霸讓我強化威權之說,不合我的本意。自己論職權可以斬殺部將,但不能仗恃尊崇在境外擅殺屬將,應該將其遣送國內由天子親自決定處置,以顯示作為人臣的不敢擅操威權。”眾將聽後,多認為這種處置方式最為妥當。於是把蘇建用囚車送回長安由漢武帝處理,漢武帝赦免了蘇建的死罪,令其交納贖金後貶為平民。這件事的處理反映了衛青對待下屬仁厚的心胸,不諉過,不推責,不操弄威權,令人敬仰。
衛氏一門顯赫後,京城中有歌謠說:“生男無喜,生女無怨,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意思是說,衛氏一門的顯貴全靠衛皇后。其實不然,在兩漢時期,左右朝政的外戚大多是靠裙帶關係竊居高位的,而衛青、霍去病靠的卻是出生入死,浴血沙場。正因為如此,即使後來衛皇后失寵,二人在朝廷的地位也未受多大影響。
衛青因功被封為大將軍後,地位顯赫,公卿以下都以下屬之禮趨奉他,只有汲黯不卑不亢。有人對汲黯說,天子有意讓群臣都尊崇大將軍,您見他應該下拜。汲黯說:“大將軍地位尊崇還有人與他平禮相待,不是更能彰顯他禮賢下士的名聲嗎?”衛青聽說後,對待汲黯更加尊重,經常向他請教處理國政的疑難問題。後來,漢武帝對霍去病恩寵日盛,霍去病的聲望超過了衛青,過去奔走於衛青門下的許多故舊,都轉投到了霍去病門下,衛青門前頓顯冷落,可他卻毫不在乎,認為這是人之常情,心甘情願地過著平靜的生活。
據記載,衛青的老部下右將軍蘇建曾經勸衛青說,他的功勞與名聲不相稱,應廣招門客賢士,以傳揚自己的美名,擴大自己的影響。衛青辭謝說:“過去魏其侯竇嬰、武安侯田厚遇賓客,結黨耀勢,天子常切齒。那種親附士大夫、招賢絀不肖的行為,是人主才應該掌握的權柄。人臣奉法遵職就夠了,何必要招賢納士呢?”此外,衛青待人還非常仁厚。李廣自殺後,他的兒子李敢怨恨衛青沒有任用李廣為先鋒,導致李廣無功、行軍誤期而自殺,於是打傷了衛青。衛青理解他的心情,沒有追究,還盡力替他隱瞞,保護他。但霍去病知道後,就以狩獵為名射死了李敢。這也反映了二人為人心胸的不同。
元封五年,大司馬、大將軍衛青去世,諡號烈侯,取《諡法》“有功安民曰烈,以武立功、秉德尊業曰烈”之意。漢武帝命人在自己的茂陵東邊1000米左右的位置,為衛青修建了一座像陰山的墳墓,以彰顯衛青一生的赫赫戰功。衛青出身奴僕,雖以裙帶關係出將,但慨然出塞,指揮若定,奮不顧身,以功封侯,榮寵致盛。但他深知為將之德、為臣之道,躬行不苟,善始善終,壽終正寢,保全了自己的功名富貴,贏得了史家的讚譽和後世的推崇,千古以來親信之臣難有與其比肩的。
-
9 # 崔小先生
我來舉幾個
范蠡——激流勇退范蠡輔佐越王勾踐滅吳後,激流勇退,化名姓為鴟夷子皮,遨遊於七十二峰之間。期間三次經商成鉅富,三散家財。後定居於宋國陶丘,自號“陶朱公”,善終。
王翦——索取田宅王翦率軍攻破趙國邯鄲,掃平三晉地區,攻破燕國都城薊,又消滅楚國,戰功赫赫。
王翦攻楚時向秦王“請美田宅園池甚眾”、“以請田宅為子孫業耳”;出關前,又連續五次求賜美田。秦王嬴政生性多疑,如今秦國全國士兵盡交到自己手中,此時唯有向秦王諸多要求,才可以表明自己除了金錢以外別無他求,藉此消除秦王怕他擁兵自立的疑懼,善終。
蕭何——自汙名節劉邦長年在外征戰,國內大事都由蕭何決斷。官至丞相,為避免劉邦猜忌,蕭何採用了自汙名節的辦法。透過向百姓強取賄賂自汙名節,消除了劉邦的疑慮,避免了韓信的下場,善終。
張良——避世隱居楚漢之爭中,張良運籌帷幄,功勞很大。劉邦令張良自選齊國三萬戶為食邑,張良辭讓,請封與劉邦相遇的留地,劉邦同意了,故稱張良為留侯。
之後張良激流勇退,在朝政上很少發表意見,避世隱居,專心修道,善終。
衛青、霍去病——從不養士衛青擊敗匈奴,戰功赫赫,官至大將軍,姐姐衛子夫還是皇后,霍去病是衛青的外甥,官至大司馬,與衛青同掌軍權。
蘇建曾經勸告衛青養士人門客以得到好名聲,衛青認為養士會讓天子忌諱,作為臣子只需要奉法遵職就可以了。霍去病也跟舅舅衛青抱有同一種看法。
李靖——闔門自守李靖從李世民平王世充和竇建德,又南平蕭銑和輔公祏,北滅東突厥,西破吐谷渾,為唐王朝的建立及發展立下赫赫戰功。
《舊唐書》記載李靖“乃闔門自守,杜絕賓客,雖親戚不得妄進”。直接從根源上杜絕了與朝臣交流的方法,讓李世民很放心。
石守信——杯酒釋兵權石守信先後參與高平之戰、淮南之戰,累遷殿前都指揮使、義成軍節度使,與趙匡胤結為異姓兄弟,北宋建立後,出任馬步軍副侍衛都指揮使、侍衛親軍馬步都指揮使等職,列在六位主要開國元勳之首,升任侍衛馬步軍副都指揮使,並改兼歸德軍節度使。
建隆三年,經過杯酒釋兵權,石守信自己上表請求解除兵權,被免去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之職,專任天平軍節度使,善終。
湯和——交權乞老作為明朝開國元勳中僅存的幾個,湯和採用了交權的辦法。
-
10 # 鳳凰音訊
郭子儀,是唐朝有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安史之亂後,郭子儀收復長安,因功勳卓著被封為“代國公”。公元763年,長安被攻陷,朝廷再次啟用郭子儀,讓他去平定戰亂。可以這樣說郭子儀是晚唐基石和支柱居功至偉。但郭子儀功成身退,處事謹慎獲得善終。
-
11 # 資深近代史專家
曾國藩。
剿滅太平軍後,曾國藩主動裁撤湘軍,接受朝廷調遣,遠離自己的大本營,到中國北方擔任直隸總督。
這一切,都減少了清廷對漢人做官,尾大不掉的忌憚。最終,曾國藩和滿清政權和平共處,雙方相安無事,獲得皆大歡喜的圓滿結局。
-
12 # 希隆466
趙普和趙匡胤,劉邦 和張良,姚廣孝和朱棣,這些都是典型的例子,尤其是姚廣孝,布衣和尚卻幫助朱棣奪得天下,然而又是善終,這不但與朱棣之間的關係有關。更重要的是,姚廣孝能夠很好的處理與朱棣之間的君臣關係。要知道伴君如伴虎,朱棣也是一個超級厲害的皇帝。
能夠處理好君臣關係的大臣其能力絕非一般,智慧也絕非一般。他們能夠或急流勇退,或在情商方面可稱英傑。另外還有鄭和和朱棣,這也是不容易的,鄭和楊威海上,永樂皇帝卻始終懷疑他,卻也難能可貴。
-
13 # 平陽狐狸說水滸
平陽狐狸,回答問題。
此人,最符合題主之意,卻極易被大家忽略不提。其面對兇惡環境而採取的詭異手段,令人驚歎!
有人說功高震主得善終,主要看君主賢明與否。假如碰巧遇到瞪眼就殺人的主,比如劉邦。再來一個瞪眼就殺人的女主子,比如呂后,該如何相處?
此人就是「漢初三傑」之一的蕭何,準確的說是「大漢第一功臣」。功勞之大,可想而知。那麼他是如何處理與劉邦及呂后兩個了瞪眼就殺人的主子的關係而得善終的呢?
(一)搞臭自己,領導才放心大漢建立後,作為大漢第一功臣的蕭何,擔任相國,人稱「蕭相國」。愛惜百姓,體察民情,深得關中百姓愛戴,劉邦也賞賜有加,蕭何也十分高興。
有次有位門客提醒蕭何恐怕要大禍臨頭,你的名聲太好,百姓愛戴你。皇帝在外平叛,你若是有二心,皇帝將進退失據,豈能不對你疑心?
蕭何聽後嚇出一身冷汗。便在民間低價強賣房屋,收受商人賄賂。百姓告狀,蕭何雖因此下獄,名譽有所受損,卻落的平安無事。
職場一理,如果你在部門中,所有人對你要不洛口,交口稱讚,你很受用,你的直接領導怕是坐不住了。劉邦就是蕭何的直接領導,不妨學學蕭相國,不要讓領導感受到你的威脅。
(二)送禮一定送大禮,送到領導心坎裡楚漢戰爭時,劉邦在前線與項羽對質,蕭何在後方關中籌措糧餉,補充兵源,全力支援劉邦。
劉邦對蕭何逐漸產生猜疑。為此蕭何給劉邦送了一份大禮,徹底打消了劉邦的猜疑之心。
這份大禮就是人質,還不止一個,而是一群人質。蕭何組織族中子侄,打著上前線服務劉邦的旗號,其實就是當人質。
你看蕭何的這份禮物,不但是一份大禮,而且送到劉邦的心坎裡去了,領導十分受用。
(三)聽老闆娘的話,就是聽老闆的話千萬不要把老闆娘的話不當回事兒,特別是呂后這種老闆娘,更要小心在意。
當時韓信被軟禁京中,有人舉報韓信謀反。呂后欲殺之,但韓信畢竟是隻猛虎,必須將其誘至宮中。這個任務自然落單蕭何身上。
因為韓信是蕭何保舉的,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千古流傳。韓信雖有防備,但蕭何來請,遂一同前往。蕭何不辱使命,成功將韓信引誘到宮中,立刻被殺,這也是典故「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由來。
在劉邦和呂后兩座大山面前,蕭何採取一系列超常規的手段,壞名聲,送人質,賣友人,成功笑到了最後。
-
14 # 歷來都會意
在我看來,唯此一人,那就是郭子儀。
“功蓋一代而主不疑”形容的就是郭令公。
安史之亂造成的山河破碎,百姓流離想必大家都清楚,郭子儀可以說幾乎是以一己之力扭轉乾坤,這樣震主的功勳沒有受到主上猜忌,讓我們不得不佩服郭令公處理君臣關係的手段。
不戀軍權在古代,凡是功臣勢必會遭到同僚的妒忌,也少不了讒言,郭子儀每次被誣擁兵自重,唐肅宗詔他回京自述的時候,與其他節度使君命不受不同的是,郭子儀都是先請解除兵權,然後立馬回京,並且要求唐肅宗對他留京任職,一來二去,唐肅宗便徹底打消了疑慮,讓他放心領軍,任誰在耳朵邊吹陰風也不起作用的讒言也不再信。而郭子儀也跟皇帝暢開心扉,幾次談話都是“涕泗橫流”。
我不否認郭令公有耍手段,有演的成分,但是這種手段確實起到了效果。
自汙消疑皇帝從來怕的不是大臣有缺點,怕的是大臣有貢獻卻沒有缺點。
所以郭子儀把自己裝扮成一個好逸惡勞、貪圖享受的人,《舊唐書·郭子儀傳》記載:
“良田美器,名園甲館,聲色珍玩,堆積羨溢,不可勝紀”
除此之外,郭子儀經常在家裡弄各種大型奢華聚會,每每喝酒縱歌到天亮,他越是如此,肅宗對他越是放心。
不得罪肅宗近臣這一點其實非常關鍵,古代功臣怕的不是政見不合的人,最怕的就是那種在天子耳邊吹耳旁風的近臣,肅宗的近臣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權宦魚朝恩。
郭子儀初有功勳,遭魚朝恩妒忌,大曆二年十二月,郭子儀父親的墳墓突然被人挖掘,朝野譁然,雖然沒有捕獲到掘墓者,但是大家幾乎都知道是魚朝恩指使的。
此時的郭子儀,正在前線率軍與吐蕃交戰,聽聞訊息之後迅速從涇陽趕回朝中,此時滿朝文武惶惶度日,他們擔心郭子儀盛怒之下舉兵叛亂。誰知郭子儀回京後,流著眼淚對肅宗說:
“臣馭下不嚴,兵卒常毀人墓,臣未阻,此乃天譴,怨不得人"
郭子儀心裡很清楚這事是誰幹的,但他這一席話,讓皇帝心安,也更是向魚朝恩示好,表達自己並沒有與他作對的意思。
在令公看來,寧得罪君子,勿得罪小人,尤其是天子身邊的小人。
當然,能正確處理關係也要看關係的另一方讓不讓你這麼處理,比如岳飛碰到那麼一個昏庸無恥的趙構,又比如於謙碰到一個敗家奪門的朱祁鎮。
偶爾也有那種不用你去刻意處理關係的,比如李靖。在李世民眼裡,啥叫“功高震主”?不存在的,最大的功是我,最大的主也是我。於是李靖解了兵權後理都不理李世民就跑去享福修仙去了。
回覆列表
在歷史上,功高震主而又能保全自己全身而退的臣子不多,我認為曾國藩是其中表現傑出的一個。
歷朝歷代,對於統治者們來說,讓他們感到頭疼的不是那山河破碎的國家,而是那些功高震主的功臣們,他們手握一方重兵,並且在朝廷和軍隊中威望極高,於是屠戮功臣成為了統治者的首要任務。
像西漢高祖劉邦,在建國兩年後就開始了大規模屠殺功臣的活動,將他親自封的所有異姓王全部殺死,並且立下了非劉氏子孫不得封王的命令。而明太祖朱元璋更是如此,利用黨政累死劉伯溫,殺死李善長,用結黨營私弄死胡惟庸和藍玉,一時間南京城中天天人頭落地,血流成河。
而在清末征討太平天國立下大功的曾國藩,卻沒有因為功高震主而被清朝統治者所害死,原因當然不可能是統治者大發慈悲,良心發現了,而是曾國藩早在與太平天國作戰時便已經想好以後如何面對清王朝的狡兔死,走狗烹。
在對抗太平天國初期的曾國藩就發現了朝廷的用心險惡,朝廷對於他們所組建的湘軍是又用又怕,既要使用湘軍作為太平天國的主要力量,又要是不是的削弱打擊湘軍,這些用心從朝廷對曾國藩的態度上就可以知道,多次都是給予曾國藩兵權,但是不給予曾國藩相應的職位。
於是曾國藩早年間就和胡林翼、左宗棠達成共識,他們三方都手握湘軍大權和地方軍政,隨著情勢的變化,他們可以相互制衡對方,等到朝廷打擊湘軍的時候,他們便一同對抗朝廷,雖然這種形式看似鬆散,但以整個湘軍作為紐帶,其實才是堅不可摧的聯盟。
這種聯盟形式持續的很久,但隨著胡林翼的去世,使得湘軍高層出現了崩塌,遠在京城的朝廷開始準備大刀闊斧的裁剪湘軍,在這種危急的情況下,曾國藩想到一個計策以保全湘軍。
一方面他自覺的裁撤湘軍部隊,除了一切手握重兵的官員和戰略要地的湘軍士兵外,剩下的大部分士兵統統退伍回鄉,他甚至讓他的在軍中頗有威望的弟弟曾國荃在家養病,這種種動作使得清朝統治者對他揮舞的刀慢慢落了下來。
同時他又幫助李鴻章組建淮軍,一方面使得李鴻章的地位大大提升,從而彌補之前胡林翼南方高層的空缺,另一方面讓朝廷認為湘軍在南方並非沒有對手,可以讓淮軍與湘軍相互制衡,保障清王朝統治者的安全。
與其朝廷裁撤湘軍,不如自己裁撤湘軍,與其朝廷給自己樹立對手,不如自己給自己找個對手,化被動與主動,這才是曾國藩在晚清政局立於不敗之地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