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工程人強子
-
2 # 水城小林哥
1: 空心琉璃丸子、空心琉璃丸子是一道集美味、營養於一身的魯菜。為陽穀縣的特色名吃,通常陽穀民間喜慶宴席中都少不了。此菜宛如一顆顆鑲金裹玉的珍珠,玲瓏剔透,形圓如珠,顏色金黃,酥脆香甜,百食不厭。
2: 武大郎燒餅,魯西名吃。始源於北宋景佑年間。始稱“炊餅”,後改稱“武大郎燒餅”。因在《水滸傳》《金瓶梅》兩部古典名著中均有描述而名揚四海。武大郎燒餅金黃酥香,造型美觀,誘人食慾。多年來,經過歷代廚師們的不斷創新與改進,使之成為做工精細,香脆可口,便於攜帶,饋贈親友之佳品。
3:潘金蓮鹹菜、其主料取材於魯西特產五香疙瘩,切絲去鹹味,放入配料:蔥段、薑片、八角、老抽、味精,特製花生油,上籠蒸40分鐘即可,其特點是,鹹味適中,悠香味厚,嫩而不柴,香而不膩。配武大郎炊餅食用為佳。
4: 陽穀布袋雞:陽穀傳統名吃。陽穀城內北街張家世代相傳。做法獨特,整雞脫骨,將五臟抽去,腹內裝入海參、魷魚、海米、竹筍、香菇、火腿,脖頸裝入水氽丸子,雞蛋煮熟剝皮放於腹後,加料物蒸煮,清蒸後湯白如奶,稱奶湯布袋雞;過油蒸湯呈紅色,稱紅扒布袋雞。成品菜“折翅彎脖如打戀(如雞打戀窩),無骨完整背豐滿,吃時用筷輕一按,當眾即可下雞蛋”,故又名“鸞鳳下蛋”。
5: 五更爐燻雞、相傳明朱洪武年間,黃河發水,連年戰亂,全國各地災荒連連、人煙稀少,尤以山東等地更甚。於是官府決定從沒有遭受戰亂的山西洪桐縣等地移民,集結到老鴰窩大槐樹下遷往山東、河南、安徽等地。有張姓兄弟也在遷徙之列,由於官府規定同族同姓不得遷往同一地方,於是弟弟改姓劉,並如願一同遷往山東陽穀。次年仲秋,弟弟五更起床打算煮只雞去看望十里之外的兄長,後忽見廚房有梨木,頓生想法,用梨木做柴支爐生火將雞燻蒸起來,以寄離鄉之情、思親之苦。結果到兄長處吃將起來別有一番風味。這一做法逐漸被人們仿效起來,將梨木燻雞作為走親訪友的禮物,以示思親之情,大吉大利之意,後來當地漸漸演變成了仲秋節送燻雞的風俗。後人在此基礎上改進工藝和配方,演變成了一種地方名吃。五更爐系列燻雞,秉承傳統工藝,八百年的熏製秘方,採用現代先進的食品加工工藝,使傳統食品達到工業化生產,既保持了傳統燻雞的獨特風味,又營養衛生,是現代人時尚新型的食品。五更爐燻雞,以優質的鄉村草雞為原料,精選20種天然中草香辛料醃製,煙燻,真空包裝,殺菌等工序精製而成。雞肉質細膩,色澤金黃、味道芳香入骨,聞之薰香濃郁,食之頰齒留香,實為自食或饋贈之佳品。
6: 陽穀蒸碗、在魯西、魯西北的婚喪嫁娶大宴中,蒸碗是必不可少的。將掛麵糊炸制好的肉塊、排骨、雞塊、魚塊或用油炸熟的肉丸子,盛在一隻只黑釉小碗中,加蔥、薑末及花椒麵,上蒸鍋蒸至極爛,骨肉脫離,取出後反扣在大碗裡或者湯盤中,澆上用醋、醬油、骨頭湯兌制的沸湯,淋上幾滴香油,撒上香菜末,吃起來,軟爛脫骨,味入肌裡,鹹酸撲鼻,齒頰留香,令人久久難忘。
7: 張秋燉魚、此菜為陽穀地方傳統名 吃。最早始於張秋南街李文端師傅之手,李文端過世後,其兒子李登誠繼承父親傳統工藝,取名“張秋燉魚”。由於李登誠膝下無子,祖傳工藝被侄子李學敏所繼 承,一直延續至今。京杭運河漕運時期,雅號“小蘇州”的張秋鎮,“繁華壓兩京,舟車似潮湧,河中魚蝦鱗如玉,兩岸鵝鴨白如雲。”張秋鎮又鄰黃河堤岸,據 《陽穀縣志》記載,清順治年間,黃河幾次決口流潰張秋,大小河流與黃河相通,這就為魚類的滋生提供了優越的條件。李學敏幾代人就在這種條件下研製出倍受食 客歡迎的“張秋燉魚”。經他們燉出的魚,風味與眾不同,骨酥肉嫩,口味鮮香,回味無窮。
8: 張秋壯饃、顧名思義,壯饃,壯者也。有民諺為證“上面烘,下面燒,女人吃了不撒嬌,男爺們吃了好槓腰”。壯饃是乾糧中巨無霸,其“味”之香、其“勁”之足,非親口品嚐,難知滋味,真是越嚼越香,越香越嚼,而且香在口裡,美在心裡。
其實還有很多地方美食、郭屯燉雞、陽穀烏棗、大布驢肉等等就不再一一列舉了。大家還能說出來陽穀美食嗎?
回覆列表
有空心琉璃丸子,布袋雞,劉家燒雞,郭屯燉雞,五更爐燻雞,張秋燉魚,陽穀蒸碗,南街肉盒,吊爐燒餅,武大郎炊餅,潘金蓮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