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流嶺
-
2 # 淺笑南吟
有些很偏僻的深山地區,山溝裡只有幾戶人家,那裡的群眾同外界接觸很少,高達千仞的山巒,使他們和外界隔絕起來,形成了一個獨立的世界。象房山、宛平和淶水、淶源交界的“野三坡”,那一溜幾十個村子,一直過著與世隔絕、自給自足的生活。他們長時間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到民國十八年(一九二九年)才知道清朝已經滅亡了。“野三坡”的群眾說:“就是燕王掃北的時候,也沒有到過我們這兒。”他們推舉三位老人管理這一地區的事情,老人去世一位再替補一位。這裡的男人不剃頭,女人不裹腳,清朝的統治始終沒有能進入這一地區。象這種什麼外人也沒有進去過的地方,我們都深入進去了。又如易縣的楊家臺,舊政權時代,幾十年間都沒有行政管理人員去過,老百姓沒見過當兵的,不知道軍隊是個什麼樣子。這些偏僻的山溝,要不要去做發動群眾的工作?有的同志聽到傳聞,說那裡民性強悍,不敢進去開展工作。我當時提出過一個要求:“要把每一條山溝的工作做好”。因為,山溝裡的工作是很重要的,要開展游擊戰爭,要進行反“掃蕩”鬥爭,每一條山溝,都是我們的迴旋之地,沒有群眾的支援,不用說別的,進山出山都十分困難。我們進去以後,經過深入細緻的發動群眾工作,老百姓對我們很好。“野三坡”和楊家臺那些地方,都成了我們可靠的根據地。反“掃蕩”的時候,我帶軍區機關鑽進那些深山溝,老百姓很熱情,他們說: “我們也是中國人呀!以前哪朝哪代的政府都不把我們當人看,只有八路軍來了,才有了做人的資格。”
-
3 # 一程山水一程歌
最後的明朝人於我之見,不一定是明朝的最後一位皇帝,不一定是崇禎死了以後一直在抵抗的領兵將領,也不一定是逃到臺灣的鄭氏族人。那些明朝滅亡以後終生不仕的同樣可以稱為明朝人。
張岱就是其中的一位。初識張岱,源於課本上的《湖心亭看雪》,驚歎於這篇小品文勾勒出的意境。
待年齡稍大,明白讀文章要結合作者生平,才能對文字中傳達的情感有更深的體會。
張岱出生於書香世家,張家在明朝世代為官,自高祖輩起便以文章學識聞名於世。同其他明末清初的文人一樣,張岱也是很難接受故國破碎山河滅的事實,但是又無力去改變這種天下大勢。於是選擇終生不與清朝合作,並深刻反思了明朝滅亡的原因。並把他反思的結果記錄下來。
不仕的日子裡,他相繼著述了《石匱書》《史闕》《明易》《四遇書》《陶庵夢記》等著作,為文學史上留下了不朽的豐碑。
武力上的抗爭與文字思想上的抗爭同樣承載了不屈服忠於故國的情懷,只不過文字思想上的抗爭更加能打動人心罷了。
-
4 # 情緣曾經
寧靖王朱術桂雖然是宗室疏屬,一生也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蹟,在臺灣還要自己辛苦勞作,以為生計,但他最後明明可以當順民而苟且,卻甘願殉國的風骨,不愧為一代傳奇英雄朱元璋的子孫,也給大明王朝劃上一個悲壯的句號。”
從具備足夠文化和政治意義的角度,那麼於公元1683年,清軍攻入臺灣後,選擇上吊自盡的寧靖王朱術桂,大概可以稱得上“最後的明朝人”。
如當時還在世的“船山先生”王夫之這類遺民,雖然自認明潮人,但心理上的文化認同更多一些,政治上他們自己也清楚,大明早已亡國,自己不過是緬懷故國,遺民畢竟也突出一個“遺”字。
而寧靖王朱術桂由於大明宗室的特殊身份,他在東寧政權投降清軍前的殉節行為,就具備了一定的文化和政治意義。首先他是南明隆武帝承認的寧靖王,在鄭成功時期留在鄭軍駐地,作為宗室代表觀禮軍國大事,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明朝的政治權威。
鄭經時代,雖然鄭氏在事實上已不再尊奉明室,但對外依然打著“大明詔討大將軍”的旗號,對東南亞地區和西歐殖民者,才會用“東寧國主”的頭銜,並且很多時候依然在使用明朝永曆紀年。那麼理論上說,寧靖王朱術桂就依然活在明朝治下,並且是明朝在臺灣政治存在的一部分。
之後,當鄭克塽選擇投降清軍的時候,東寧政權的絕大部分人包括殘存的明宗室都選擇預設,那實際上就放棄了自己身為明人的身份認同,甘為清臣。
此時身為大明正牌郡王,大明衣冠和宗室東渡代表人物的朱術桂,選擇殉國而死,無疑宣示自己不認同清的統治,至死都要身為明臣。而他的死也確實成了一個符號性的事件,續臺灣縣誌和福建通志的記述都是“明朱術桂自經”,自此之後,大明衣冠在華夏疆土之內再無實際意義上的存在。
話又說回來,1683年的這段悲歌,這也不過是明朝滅亡的最後尾音而已,真正的絕響是1662年永曆帝昆明被殺、李定國嘔血而亡、鄭成功憂憤而死。其後,李來亨投火自焚是遺韻,朱術桂自盡則是這樂譜上最後一個句點。
附一段朱術桂自盡的記載,確實有一個時代最終結束的感覺:
【常言:『臺灣有變,我再無他往,當以身殉』!已而清師克澎湖,克塽議降。術桂告其剩妾曰:『我死期已至,汝輩可自便』!僉對曰:『王能全節,妾不失身;王生俱生,王死俱死。願賜尺帛』!遂各冠笄,同縊於中堂。術桂大書絕命詞於壁;次日,冠裳束帶,佩其印綬,拜辭天地、祖宗,招耆舊從容飲別,以家財分贈之。又書五絕一首,結帛於梁,自經而絕。】
-
5 # 這些歷史要讀
說到“最後的明朝人”,或許很多人會想到南明的延續——臺灣明鄭政權,或是在川、鄂一帶堅持抗清二十餘年的夔東十三家,甚至是明亡後私底下繼續沿用“崇禎”年號、傳承明朝衣冠的李氏朝鮮。
其實,這些都不是。真正能稱得上“最後的明朝人”的,應該是一條叫“忠明村”的村子。這條位於江西的偏僻小山村,至今還保留著不少明朝的遺風,某種程度上算得上是活在現代的“明朝人”!
說起“忠明村”的歷史,其實跟前文提及的夔東十三家抗清義軍有很深的淵源。清軍入關後,一部分李自成的闖軍餘部投到了南明的旗下,在農民領袖劉體純、李來亨等人的率領下,輾轉川、鄂地區展開抗清鬥爭,這便是夔東十三家。
公元1664年,在清廷的大舉圍攻下,李來亨兵敗,於茅麓山焚其妻子後自縊而死,十三家的抗清鬥爭宣告失敗。之後,有少數人輾轉流落至江西圭峰山地區,他們躲入山中,誓死不剃髮,過上與世隔絕的生活,這便是“忠明村”。
與世隔絕的“忠明村”始終保留著明朝的衣冠和髮飾,以至於一度被人們誤以為是“道士莊”。時至今天,據說當地尚有少數老人還留著明代的髮髻,依舊穿著沒有釦子的明代服飾,保留著明代的風俗禮議......
-
6 # 柳莊筆談
我認為是“西湖三傑”之一的張煌言。他生不逢時,出道於明朝將亡之時。他畢生為挽救大明而奮鬥,戰鬥到了最後一刻(康熙三年),堪比明朝之文天祥。
張煌言,字玄著,號蒼水,鄞縣(今浙江寧波)人,漢族,南明儒將、詩人,著名抗清英雄。他16歲考上秀才,23歲中舉,但此時已是崇禎末年了。在南明弘光政權覆滅後,南明殘餘勢力隆武政權在鄭氏扶持下退守福建。杭州城破,二十五歲的張煌言隨魯王據守舟山,這一守就是十九年。這期間,舟山數次陷於敵手,但張煌言沒有放棄,只要一有機會,就指揮水師入長江作戰。張煌言一生最高光的時刻是聯合鄭成功水師夾攻南京,在這場戰役中,張煌言表現出卓越的軍政才能,他以三入長江作戰的經驗向鄭成功建言:先佔據崇明島作為根據地,可惜鄭成功並未採納;張煌言攻入瓜州,再次建議進攻鎮江,但鄭成功進軍緩慢,結果錯失良機,導致大敗,鄭軍損兵折將,黯然退回福建。南京戰役的失敗,客觀上促成了臺灣的收復,但與此同時也基本宣告了南明主力在大陸的覆滅,實在可惜!
縱觀順治一代,清軍和義軍在中國南方土地上一直進行有大有小的,頻繁的戰鬥。而到康熙繼位後,隨著桂王與李定國前後殉國、鄭成功和魯王相繼病死,全國範圍內,高舉反清大旗的只剩下閩浙沿海和臺灣。
而當時張煌言所率領的義軍,是清廷心頭最後的隱患。當時浙江總督趙廷臣透過多種渠道多次招降張煌言,儘管南明王朝大勢已去,而張煌言的多次嚴正拒絕了張的誘惑。“古今來何代無廢興”,張煌言在信中承認改朝換代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而“有志之士,尚謂人定可以勝天”,表現了自己如於謙一樣“挽狂瀾於既倒”的雄心。到康熙年間後,張煌言眼見大勢已去,民心思定,不得不遣散部隊,隱居南田懸岙島(今象山境內)。後來由於部下的出賣,他於康熙三年七月被捕。
康熙三年九月七日,清廷數次勸降失敗後,決定將張煌言押往杭州弼教坊行刑。張煌言遙望鳳凰山一帶,叫一聲“好山色!”從容挺立受刑。口賦絕命詩一首:“我年適五九,偏逢九月七。大廈已不支,成仁萬事畢。”其對故國之忠誠,堪比被忽必烈俘虜的文天祥。
“西泠橋邊嶽武穆 ,八盤嶺下於忠肅 ,一片孤忠兩地同 ,與公鼎峙成三足。”這是清後期詩人吳鼎元《南屏山謁張忠烈公墓》中的詩句。他將張煌言與岳飛、于謙相併列,並非僅僅因為他們墓穴相近,更重要的是他們所共有的那一份忠誠。
張煌言畫像
-
7 # 天行九歌2020
李定國吧,他一死,南明再無翻盤可能,一句“寧死荒外,勿降也”說明一切了吧!天地有正氣,把帶頭就跪的衍聖公、吳三桂之流的臉打的啪啪響。
-
8 # 眾史千言
顧名思義,最後的明朝人其實就是明朝遺民,最初見到這個詞語是在小時候的《湖心亭看雪》這篇課文中。也第一次知道朱舜水這個名字。
他本名叫朱之渝,是明代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人,明末貢生。因在明末和南明曾三次被皇帝特徵,未就,人稱徵君,明朝學者、教育家。
舜水一號,是他在日本所取,並流傳至今。在日本期間,被後醍醐天皇尊為老師,開創江戶學派,對日本的儒學研究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也奠定了後來明治維新的思想基礎。
1644年,祟禎上吊、滿清入關,神州淪喪後,他一直在積極聯絡各路抗清義軍,利用海路優勢,來往舟山、日本、安南等地,為義軍籌款籌糧。
同時他作為明朝遺民,在明末那個眾多明朝官員投清的時代背景下,氣節令他的敵人都折腰,清軍劉文高部俘虜過他,逼他剃髮降清,朱之渝寧死不屈,劉文高被感動,因而偷偷放了他。在輾轉到安南的時候,安南王連殺數十人,要朱之渝下跪,安南大臣用樹枝在他面前沙地上寫了個“拜”字,朱之渝搶過樹枝加了個“不”,挺身受刑。安南王終感其忠,沒有再為難他。
從此在日本,不斷傳播華夏文化,一直到1682年逝世於大阪,其死後按照明朝禮儀入葬,墳墓也是明朝式樣,以表達他對故國的懷念。
這才是我認識的朱舜水,少年從官不媚權貴;中年明亡奮起抗清;老年為了故國奔走他鄉。
俱往矣,皆風流人物!正是朱舜水這樣的歷史人物,方才推動中國歷史不斷向前,使我華夏成為傳承數千年的文明古國。
日月昭昭,唯有大明。
明亡後,也正是因為有朱舜水這樣的明朝遺民,才能堅持抵抗清朝三十八年之久,他們氣節昭然於史書,精神影響後來人於千古。
回覆列表
誰能稱得上最後的明朝人,我們不得不說是抗清名將——鐵血丹心李定國
他生於1621年,陝西榆林人。從小因為家庭貧苦,經常吃不飽飯,崇禎三年,農民起義軍領袖張獻忠發動農民起義,招兵買馬,少年李定國參加,並被張獻忠收為養子。並跟隨四處張獻忠轉戰。李定國英勇善戰,為張獻忠所喜愛。張獻忠死後李定國歸順南明政權,成為一名反清名將。
永曆六年初,李定國率兵八萬攻湖南。先取沅州、靖州,繼攻廣西桂林,大敗清軍,清軍主帥、定南王孔有德自殺,一時震驚朝野,李定國七月初佔領桂林,隨後,直下柳州、衡州等四州,兵鋒指向長沙。清廷聞訊大驚,增派十萬大軍馳援。為避清軍銳氣,李定國暫時撤離長沙外圍,退守衡州。清軍主帥、親王尼堪率軍尾追,李定國設伏將清軍團團包圍,四面猛攻,清軍大潰,尼堪被陣斬,全軍覆沒。但是南明名將孫可望因爭名奪利到長沙投降了清軍,將整個貴州出賣給了清軍。負責前線工作的劉文秀便要求永曆帝到貴州前線來督戰,這樣有利於光復這塊地盤,但李定國考慮貴州危險拒絕了。從此南明就剩雲南棲身。
永曆十六年,吳三桂將永曆帝從緬甸要回,在昆明弓殺,南明滅亡。李定國悲憤交加,不久病逝,時年4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