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南陽獨玉
-
2 # 講故事的小馬
好多年前在電視上看到易中天教授說過:中國古代實行的不是一夫多妻制,而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妻和妾是有很大區別的所謂“娶妻”“納妾”。娶妻需要經過父母同意,要有三媒六聘。納妾就簡單多了。
妻生的子女稱為“嫡子”“嫡女”
妾生的子女稱為“庶子”“庶女”
兒子和女兒的排行是分開的。
兒子之間的排行是按照長幼的順序來排的,不分嫡庶均以兄弟相稱。不過在祖宗祭祀和地位繼承以及社會地位上是有嚴格區分的,以嫡子為尊。
-
3 # 影視叨叨濤
過去幾千年,除了清朝,對於嫡庶都有很明確的規定,也有很明確的地位順序。
先解釋一下什麼叫嫡子。一般說古代男人三妻四妾,其實這個說法是錯的,只有一個妻,其他都是妾。皇帝的妻就是皇后,只有皇后生的兒子,才能叫嫡子。其他嬪妃生的孩子叫庶子。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妾轉妻,地位升級的,升級前生的就是庶子,升級後生的才是嫡子。商紂王帝辛就是他媽升級之後生的帝辛,帝辛還有兩個同父同母的哥哥,是他媽升級之前生的,就是庶子,這兩個哥哥就沒有皇位繼承權。
除了清朝的其他朝代,皇子地位都是按照嫡長子繼承製。嫡長子地位最高,然後是其他的嫡子,按照年齡排序。再然後是其他的庶子,其他的庶子地位雖然按年齡排序,但是,這個地位只是禮節上的,如果皇帝沒有嫡子,那麼所有的庶子是都有機會的,不講究年齡了。這個地位順序,基本上也是皇位繼承權的順序。嫡長子 > 其他嫡子 > 庶子,一般情況下,嫡長子不犯大錯,最後當皇帝問題不大。唐太宗李世民,如果不發動政變,是沒有一點機會的,他哥哥是沒有明顯問題的,最後肯定要順位當皇帝的。唐太宗的嫡長子李承乾就是因為犯了大錯,才被廢,讓其他嫡子有了機會,也是因為嫡次子接著犯大錯,才輪到李治,李治的兩個哥哥輪流作死,才把皇位讓給他了。
最後說說清朝,雖然也分嫡庶,但是地位上差別並不大,主要原因就是康熙皇帝的嫡長子,就是那個二兒子,被封太子又被廢了,最後也沒有當成皇帝,然後,整個清朝,皇位接班人就再也不是嫡子獨佔了,所有皇子都有機會,但是皇后的兒子還是優勢大一點。
-
4 # 晚來收
古代嫡子和庶子之分,是宗族制度的最典型體現。是古代為了傳承有序,所設立的最基本的制度之一。
在古代,等級制度森嚴。正妻,正室或者原配所生的兒子稱做嫡子,側室,外室,小妾,側妃所生的兒子叫做庶子。
正妻,正室,原配所生的第一個兒子,無論在兄弟姊妹中排行第幾,都被稱作嫡長子,第二個兒子就是嫡次子。
正妻所生的第一個女兒,就是嫡長女,第二個女兒就是嫡次女。
而側室、小妾、外室、側妃所生的第一個兒子無論在兄弟姊妹中排行第幾,都被稱作庶長子,第二個兒子就是庶次子,依次排列。
側室所生的第一個女孩,就是庶長女,第二個女孩就是庶次女。
如果是在皇家,也是有嫡庶之別的,皇后所生的孩子就是嫡公主,嫡皇子,皇后以下所生的孩子就是庶公主,庶皇子。如果妃嬪成功逆襲,成了皇后,那麼她的孩子,就由庶子搖身一變成了嫡子。
在古代,如果家裡有重要的事情,一般也是由嫡長子或嫡子出面,庶子是沒什麼地位的,也上不了檯面,他們只是比家僕高階一點的存在。
在古裝劇裡面,我們經常看到,有人罵人的時候喜歡說:“庶子安敢無理?”意思就是說,你一個上不了檯面的人敢對我無禮嗎?這是借用庶子的身份辱罵對方。也側面說明了,庶出子女地位的低下。
有的庶女,只能作為嫡女的陪嫁被送出去。可見她們毫無地位可言。
如果庶出子女,比嫡出子女有出息,則有可能會出現嫡庶之爭。但是一般情況下。都會被本族宗親所鎮壓。
-
5 # 長安說書人
很多人以為古代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古代是一夫一妻制,只不過可以光明正大的找小三小四,還能領回家。但妻妾的地位差距是很大的,所以生的孩子同樣地位不同。
一般的正經人家寧可下嫁也不會選擇給人做妾,不僅對自己是恥辱,以後對子女也有很多的不公平。
正妻生的叫嫡子嫡女,妾室生的叫庶子庶女。就拿繼承權來說,有爵位的都是留給嫡子,特別是嫡長子是最吃香的。而庶出根本沒有繼承權。在分財產的時候,不管排行老幾,都優先考慮嫡子,然後才有庶子的份,哪怕庶子是排行老大,他的地位也不如嫡子。
在唐宋之前這種情況比較嚴重,之後開始有了好轉,庶子也享有繼承權。
拿宋朝時兒子們“繼承大統”來說,順序一般是:嫡長子、嫡長孫、嫡幼子、庶子、嫡幼孫、庶孫。可見,嫡庶之分依然還是有非常大的區別。
當然,也有“寵妾滅妻”的老爺,不過是寵愛的分別,嫡子只要沒有大問題,他的地位也是不可撼動的,否則傳出去就是禮法不容的笑話。
在婚姻的選擇上,兩家聯姻都會優先選擇嫡子嫡女,有嫡出一般人都不願意選擇庶出,畢竟地位在那擺著。
回覆列表
首選我們要知道,古代跟現在一樣也是一夫一妻制,但古代是一夫一妻多妾制,也就是說一個男人只有一個妻子(或者說夫人),但可以有幾個妾,妻子的地位是僅次於丈夫的,而妾的地位遠低於夫人的,古代一般講究門當戶對,所以妻子基本都是家世比較好的,而妾就不講究了。
我們來看看妾的古意,根據尚書與周禮注,地位低下卑賤者,男稱臣而女稱妾,戰國策也說,在戰爭中流亡的,也是男稱人臣,女稱妾,根據說文解字,妾即為有罪女子,所以妾的地位遠不如妻的地位。
長子是按照行第排列,是相對於所有的兒子來說,第一個出生的兒子就是長子;
嫡子加入身份特徵,嫡子是相對於庶子而言,是否是嫡子取決於生母,只有嫡妻所生的兒子才稱為嫡子,嫡妻以外庶妻或者妾所生子均為庶子,嫡子的地位要高於庶子;
嫡長子是將前二者結合,既是嫡子又是長子,是相對於嫡子來說,即有多個嫡子時,按照行第排列,嫡子中的老大即嫡長子,老二即嫡次子,依此類推。
舉個例子,就是漢代開國皇帝劉邦,他的妻子呂雉所生的兒子為劉盈,他就是嫡長子。他的同父異母的哥哥劉肥,則是庶長子,劉肥年齡比他大,但是他是沒有機會做皇帝的,他只能被封地方做齊王。
事實上,歷史上也有不少不服氣老大的,嫡庶之爭、長幼之別而紛起的爭戰不在少數,說起來,原因不外乎兩個,一是為名,二是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