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魑魅涅磐
-
2 # 科技之重
東風-100被定義為“遠端超音速巡航導彈”,一般來說,對陸攻擊巡航導彈中能夠做到“遠端+超音速”組合的是少之又少,迄今為止也只有東風-100做到了。俄羅斯的匕首高超音速導彈是空射彈道導彈,而非巡航導彈。
既然東風-100被定義為超音速巡航導彈,那麼他巡航時全程都是超音速的,並不會是像鷹擊-18那樣,巡航亞音速,攻擊超音速,而是像鷹擊-12這種的全程超音速。東風-100超音速巡航導彈的整體佈局就像將彈體前部拉長,加了四片彈翼,後部增加大直徑火箭固體發動機助推器的鷹擊-12,簡單來說,更像是紅旗-16防空導彈與鷹擊-12反艦導彈的合體。其中段制導系統估計是“北斗導航+地形匹配+慣性制導”,複合制導方式。由於東風-100是對陸攻擊,而非對海攻擊,那麼其末段制導應該用的是“景象匹配”,也就是事先將需要攻擊的目標景象輸入導彈的控制系統中。
東風-100巡航導彈的動力系統從上到下應該是“固體火箭發動機+超然衝壓發動機+固體火箭發動機”在其彈體的後部明顯可以看到一個直徑較為粗壯的助推器,這就是在東風-100導彈垂直髮射時用的固體火箭助推器。緊接著上面就是超然衝壓發動機了,因為在彈體彈翼的下部有4個類似鷹擊-12反艦導彈那樣的進氣道,估計是給衝壓發動機提供空氣用的。在向上就是最後的火箭固體發動機了,用於導彈最後的攻擊。這部分彈體上就是類似紅旗-16防空導彈那樣的長條形彈翼。
東風-100超音速巡航導彈的飛行彈道估計是“高拋彈道”,先由火箭助推器將導彈以超音速送入高空,在飛行一段時間後,火箭助推器脫離,由衝壓發動機接替,最後再由火箭發動機推動導彈完成最後的攻擊。整體來看,東風-100巡航導彈的彈徑要比第一代東風-10,第二代東風-20的彈徑要粗上三分之一。在射程上要超過長劍-10和長劍-20,射程達到3000千米是可以的。
東風-100超音速巡航導彈一改以往攻陸巡航導彈速度慢的劣勢,使用超音速,不僅僅縮短了打擊時間,還提高了導彈的突防機率,使得攻擊效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要知道長劍-10巡航導彈可以從從窗戶鑽進建築物內,那麼就證明了其命中精度至少在2米以內。而作為升級型號的東風-100,命中精度肯定要比長劍-10要高,達到1米也是可以的。
自從東風-100導彈服役後,我國巡航導彈家族已經發展了三代,第一代是長劍-10/10A,第二代是長劍-20,第三代就是東風/長劍-100。從此可以針對不同國家的防禦情況,選擇不同的導彈。對於防空能力較強的,就選擇東風-100,較弱的就選擇長劍-10/10A/20。不過隨著海軍實力的發展,研發艦載版,潛射版的東風-100也勢在必行。
-
3 # 武器前沿視角
2019年國慶閱兵首次亮相人們面前的東風100巡航導彈許多人還不熟悉,這是一款什麼樣的導彈,在國際上處於什麼地位,在我國戰略中又發揮著什麼樣的作用,下面為大家一一解讀。東風100是一款巡航導彈,同躍入數百公里高空而後直擊而下的彈道導彈不同,巡航導彈全程在大氣層內飛行,無論是飛行速度,打擊距離還是末端突防能力上都不及彈道導彈,但巡航導彈卻有著彈道導彈無法比擬的優勢,其一是任務的多樣性,其二是體積的小巧,其三是打擊的精度性。東風100使用固體火箭發動機作為起飛段推力來源,但不同於全程使用火箭發動機的彈道導彈,東風100的火箭發動機僅僅負責將導彈托起送入高空,隨後超燃衝壓發動機啟動,維持約兩馬赫的速度飛行,並全程維持發動機開機,當導彈抵達目標上空時,透過北斗導航系統確定導彈位置,地形匹配系統開始作用,將下方地圖與預先偵察的目標區地形進行匹配,當匹配一致時,導彈戰鬥部啟用,並向下方預設位置進行攻擊。任務的多樣性是指在導彈飛行的整個過程中,既可以放棄打擊自動銷燬,也可以更改目標,甚至可以在空中盤旋待擊,同一錘子買賣的彈道導彈相比更適合處理複雜任務。由於巡航導彈對比彈道導彈,彈體擁有更多的氣動設計,而在大氣層內飛行也無需攜帶氧化劑,衝壓發動機或之前的渦扇渦噴發動機對比火箭發動機也減少了更多的油耗,因此巡航導彈對比同規模同射程的彈道導彈擁有更小的體積,如在國慶閱兵中的東風一百與打擊距離大致相同的東風17彈道導彈相比彈體至少小了一百,也因此實現了一臺發射車搭載兩枚導彈,提高了打擊密度。彈道導彈的導航一般是依靠慣性(即陀螺儀)和星光以及全球定位系統,精度只能滿足對一些大規模目標實施覆蓋性打擊,而巡航導彈的導航系統,既有針對陸地固定目標的地形匹配模式,也有針對海上目標的雷達制導等方式,其定位精度要遠遠高於彈道導彈,能更精確的打擊地敵方目標,實現“斬首”攻擊。作為最新亮相的一款巡航導彈,東風100在國際上處於最先進水平,是目前全球已經服役的巡航導彈中唯一一款超音速巡航導彈,俄羅斯最先進的3M-54巡航導彈只能實現在末端約2.9馬赫的衝刺速度,而美國一直服役的戰斧式巡航導彈則只能實現亞音速飛行,可以說東風100的超音速巡航實現了巡航導彈發展歷史上史無前例的突破,憑此一點即可認為其已經居於世界最強巡航導彈。東風100巡航導彈在我軍打擊武器中,大致上與東風17、東風21D、東風10A共同構成對我國領土1500-2500千米範圍內的戰略威懾和戰術打擊,東風17主要負責打擊陸基目標,,東風21D主要負責打擊海面艦艇,而兩款巡航導彈則同時兼顧打擊艦艇和陸基目標,其中東風100更注重突防,而東風10A則更注重火力密度。四者共同構成我國打破島鏈封鎖突入太平洋的戰略法寶。東風100作為一型新型巡航導彈,對於我國軍隊加速現代化,實現戰略均衡,維護國家安全,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更多的新型武器進入我國軍隊,我國的和平崛起會得到更多的保障,使得我們更快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4 # 梁老師說歷史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東風?大傢伙都熟悉,就是個送快遞的,使命必達嗎?說真格的這老哥們的業務也真是夠廣的,這都整到100了。
那麼東風100是整啥快遞業務呢?專業術語巡航導彈!
說道這裡估計有一小部分小夥伴不明白:“啥叫巡航導彈?”
咱先簡單的瞭解一下。您瞅這名——巡航,這就意味著這貨可以進行遠端投送。按照人家官方的解釋是,必須在大氣層之內進行飛行,貌似這句話是廢話,咱可以忽略。
接著呢?這火箭推進器整出來的推力要和空氣所產生的阻力達成一個平衡。聽到這裡大傢伙就明白,這傢伙在水平方向上合力是為零的。
而且,在豎直方向上,要求彈翼提供的升力和重力也達到一個平衡。
所以牛頓的理論告訴咱,他是可以一直飛下去,除非撞到什麼東西,或者攜帶的燃料耗盡,自己掉下來。
所以他的耗油量是很少的,也就是說飛的遠,這也是他為嘛叫巡航導彈呢?
咋說呢?東風100,咱官方就沒有公佈什麼資料的,咱就是在電視裡頭70週年閱兵慶典上瞅見過,那彈體老長,印著一個DF——100,大傢伙才知道,原來咱還有這個。
但咱可以從過去研製的巡航導彈,來推測一下。咋說呢?東風100這算是咱的第三代的巡航導彈了,頭兩代是長劍系列,長劍10和長劍10A,這兩款巡航導彈,是以亞音速進行巡航的。
那麼咱東風100呢?這哥們是超音速,可以達到3到5倍音速,按照國際慣例,這叫3到5馬赫。
那麼導彈突防,最講究的就是快,快到你還沒有反應過來,咱的導彈就砸到你家門口了。
當然您要想讓導彈隱身,這很困難的,他可不是您整個啥塗料就成的。
那麼這種超音速的飛行速度,顯然要比前兩代有一種大跨度式的進步,所以東風100突防能力特別強勁,射程也遠的很,作為一個殺手鐧啥的,這就一點不是問題。
那麼這就完事了嗎?顯然不是,咱這東風100,他可不是一直以一個速度進行飛行的,差不多到地了的時候,一傢伙就給你加速了。
這是啥?也就是說,對方這雷達發現了咱東風100,透過雷達什麼的,進行捕捉引數,輸入他們的電腦裡頭,進行攔截,結果咱進行了一次有效欺詐,速度突然加速,得咧,你之前做的引數準備這就不趕趟了,一傢伙就突破你的防線,砸向你的目標。
這就是為嘛咱說東風100的速度是3到5倍音速呢?沒法子這小夥子鬼的很。
咱的鷹擊18反艦導彈就具有這樣的能力,先是以亞音速低空飛行,然後甩掉第一節發動機,開啟火箭發動機,以超音速接近目標。
這樣做不僅速度加快了,而且這個頭還變小了,好東西!
接著說再說咱的長劍10A巡航一下,能夠打一座大樓的窗戶上鑽進去,您就說牛不牛吧!
那麼東風100作為一款三代巡航導彈,這點能耐顯然是不夠看的吧,估計鑽窗戶這應該不算啥,在這窗戶裡頭找個大一點的目標應該不是問題。
長劍10最大攜帶量是五百公斤,咱的東風100個頭就被長劍10大多了,所以攜帶的戰鬥部,就算是達不到一噸,七八百公斤也該是有的。
您可以看照片,長劍10一個車能裝三發射筒,而東風100就裝倆,在多就塞不進去了。
所以東風100的破壞力還大。
東風100的制導系統,是混合制導,有慣性制導,也就是說他可以直接關閉所有聯絡,形成一個自我的封閉系統,不受外界的干擾奔著目標前進。
再有就是衛星制導,也就是說透過咱的北斗進行調整飛行,牛吧!
總之東風100又是一款咱手上的殺手鐧!
-
5 # 狼煙火燎
去年國慶閱兵可謂是讓人眼前一亮,各種新裝備看得是眼花繚亂,東風41、東風17、攻擊11、新的短突擊步槍等等,尤其是作為世界第一款真正服役的高超音速武器,東風17頭上那個乘波體彈頭可謂是倍受關注。
東風17雖然是第一次亮相,但整個彈體都擺在外面看了一個精光,自然也就沒有了神秘性。而與之亮相的另外一款東風100(也叫長劍100)看起來普普通通,但至今卻保持著神秘,官方也沒有披露過多資訊,確實讓人遐想連篇!下面我們就根據有限的資訊來分析一下這款東風100巡航導彈。
從閱兵式上我們可以瞭解到,東風100的個頭上比東風10導彈大了,因為東風10一個作戰單元列裝3個發射筒,而東風100只有2個。至於內部導彈什麼樣子?其實疑似東風100導彈在官方影片出現過,雖然沒有說明是東風100,但從底盤車體和2單元的發射筒來看,與閱兵式上出現的東風100差不多。從圖片我們可以瞭解到,一是東風100採用熱發射,二是導彈分兩節,上面一節應該為巡航導彈本體,尾部好似衝壓發動機構造,下面一節為火箭推進器。
只是火箭推進長度較一般巡航導彈長很多也粗得多,這又是何意呢?雖然我國官方從來沒有公佈過,但美國媒體卻有過一些資訊,只是不知道這些資訊是否可靠,且看下圖:
這是美國的國家利益雜誌的某篇文章截圖,大致翻譯意思是:匿名人士透露,CJ-100是一種“近空間”飛行的遠端超音速巡航導彈,速度達到音速的3~4倍。分析人士表示,導彈本體底部不同尋常的構造,可能是衝壓發動機推進系統的進氣入口,能夠保證導彈持續超音速飛行。
從以上資訊我們可以得到如下幾個資訊,也就不難理解火箭推進器為何如此巨大了,首先導彈是臨界空間(近空間)武器,也就是在20公里~50公里區間飛行,這個空間會讓防空反導系統很難受,防空導彈最大射高差不多在20~30公里,屬於防空攔截邊緣區域,反導系統則更多跟蹤50公里以上甚至100公里以上的目標實施攔截,兩者在20~50公里這個臨界空間攔截效率自然會大打折扣;
第二以3~4馬赫超音速飛行,較大的火箭推進段就是要將導彈推高到一個較大的高度,燃料耗盡後脫離再由衝壓發動機工作(從東風100發射圖片中,隱隱約約能夠看到導彈本體尾部構造類似鷹擊-12進氣裝置),巡航導彈高空飛行有好有壞,好處是空氣稀薄阻力小,有利於導彈保持3~4馬赫的超音速飛行,而且在下墜過程中以勢能轉換動能的優勢保持住速度;但壞處就是空氣稀薄,不利用衝壓發動機的吸氣,因此個人推測東風100高空巡航飛行不會太高,應該在30公里高度左右。
第三射程較遠,東風100本身導彈就比較大,更何況推進到高空後阻力變小,射程自然小不了,至於到底有多遠的射程,這個就不好推斷了。
另外在央視採訪的某期節目中,更有火箭軍某導彈旅發射營長表示,我國的巡航導彈還具備了隱身技術?但是這個隱身技術不知道是不是說 的東風100,高空突防本身就容易被發現,輔以隱身設計也確實很有必要,不過從上面圖片來看好像這個導彈並沒有任何隱身特性,也許這個導彈營長透露的是我國正在研發的隱身巡航導彈吧,這裡就留一個懸戀了。
但不管怎麼說,東風100的至少具備了三大特徵:高空、高速、遠端,還疑似具有隱身突防能力。高空也就是在臨界空間飛行,高速能達到3~4馬赫超音速,遠端目前不知道,應該至少達到1500公里以上的距離,至於到底有沒有隱身能力,這個就要更多的資訊來佐證了,目前不敢妄下斷言,也可能是我國正在研發一款更或者已經有類似產品但還在保密的隱身巡航導彈,類似下圖:
-
6 # 海事先鋒
東風100導彈是一種很難攔截的對地打擊神器,不但精度高,而且速度快,是我國新研發的超音速巡航導彈,主要用於對地打擊,也叫作長劍-100導彈。隨著美國的戰斧式巡航導彈在幾次區域性戰爭中的亮眼表現,巡航導彈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但是也因為戰斧式巡航導彈樹立的技術標杆,世界各國都以亞音速、遠端巡航導彈作為自己主要的研發方向。
圖為東風-100超音速巡航導彈發射畫面。
長期以來,我國也一直都只裝備一種陸基遠端巡航導彈,也就是長劍-10巡航導彈,該導彈外形類似於美國的戰斧式巡航導彈,都是平直彈翼,十字形尾舵,不過他的個頭要稍大一些,射程達到了2500公里以上,全程高亞音速飛行,低空突防。該導彈打擊精度極高,命中精度在10米以內,在獲得衛星導航+地形匹配支援下,甚至可以實現“打窗戶”級別的射擊精度。
圖為東風-100巡航導彈。
然而,亞音速巡航導彈雖然確實很有用,也很先進,一直以來也在幾次區域性戰爭中發揮了“第一槍”的作用,但是他的缺陷也很明顯。比如,他的突防能力較差。過去,各國都沒有現代化的反導攔截手段,對於個頭較小、且低空飛行的巡航導彈沒有太好的攔截辦法,比如在伊拉克戰爭中,美國發射的巡航導彈幾乎沒有被攔截的例子,除了故障射失的,其餘全部命中了目標,取得了很好的戰果。
圖中上數第二個是東風-100巡航導彈。
但是隨著技術的進步,小口徑、多管的速射火炮出現,類似於密集陣這樣的近防系統對巡航導彈形成了很好的攔截效果。同時,防空導彈的技術也在進步,過去的防空導彈都比較笨重,比如英國的“海蛇”“海標槍”等防空導彈,雖然有80年代先進水平,但是機動過載不夠大,射程不遠,對導彈的攔截能力較差。現在不同,防空導彈用上了先進的主動雷達制導,對付亞音速的目標幾乎是一打一個準。
圖為發射後的東風-100導彈。
比如俄羅斯的9M96E系列點防空導彈,最大機動過載超過了50G,幾乎沒有什麼攻擊導彈比他更為靈活的,而且使用了主動雷達制導+被動指令指令制導兩種制導模式,雙資料鏈系統。類似的導彈還有美國的ESSM BLOCK 3防空導彈,以及我國最新的HQ-16B防空導彈。這些防空導彈可以輕鬆的實現對巡航導彈的攔截。
典型的例子發生在敘利亞,2017年,美國向敘利亞發射了30枚巡航導彈,結果大部分被攔截,後來,美國又一次向敘利亞境內的空軍基地發射巡航導彈,也被攔截大半,事實證明,巡航導彈如果單純依靠低空亞音速突防,是沒有前途的,已經走到了死衚衕。必須要對巡航導彈的技術進行升級,才能再次在戰場上發揮出明顯作用。
圖為東風-17高超音速導彈。
於是,各國都把目光投向了超音速巡航導彈領域。俄羅斯的P-800反艦導彈,出口到印度變成了布拉莫斯巡航導彈,可以對地打擊,飛行速度超過了音速,射程290公里,可以說是較早的對地打擊超音速巡航導彈,而我國出口巴基斯坦的CM-400AKG導彈,更是有超過4馬赫的飛行速度,接近高超音速導彈級別,現有防空系統是無法攔截的,該導彈是我國對超音速巡航導彈的探索之一。
圖為東風-10,也就是長劍-10導彈。
東風-100巡航導彈則是我國剛剛列裝的新一代超音速巡航導彈,據悉,其飛行速度超過了3馬赫,射程雖然不長,但是也超過了500公里,該導彈具備對目標精準打擊能力,在高速突防的基礎上,還有著不俗的精準度。他的射擊圓機率誤差為5米以內,這意味著該導彈幾乎可以做到對小型點目標的精確殺傷,這在這一級別的巡航導彈中,是非常罕見的。
圖為發射中的東風-100導彈。
東風-100巡航導彈有一個彈帽,發射出去後,彈帽可以脫離彈體,漏出發動機的進氣口。他的發動機有很多種,有2級火箭助推器和1級超燃衝壓發動機,在火箭助推器的幫助下,他飛到超音速,然後在超燃衝壓發動機的幫助下,加速到接近4馬赫。整體設計在全球獨樹一幟,也是俄羅斯之外第二個裝備國產超音速巡航導彈的國家,只不過比起俄羅斯的導彈,我們的東風-100射擊精度更高、飛行距離更遠,意味著他的技術要先進的多。
-
7 # 天下布武
和東風-17高超音速導彈一樣,東風-100(DF-100)導彈也是19年國慶大閱兵上的“一匹黑馬”,同樣是在首次公開亮相前幾乎沒有一點訊息傳出,亮相後直接“震驚”眾人。但不同的是,東風-17可以透過其氣動外形大致判斷出它的型別,而東風-100導彈卻更為神秘,裝在發射筒只聞其名不見其身。
閱兵式上的東風-100
首先,東風-100是火箭軍的叫法,空軍則將其稱之為長劍-100(未來可能還有海軍版東海-100),那在命名上與眾不同的東風-100是什麼導彈?它又有著怎樣的效能呢?
根據19年國慶大閱兵上的解說詞來看,東風-100屬於“遠端超音速巡航導彈”。放眼全球,巡航導彈的種類並不少,但是為了射程更遠一般都是亞音速飛行,而同時做到“超音速”和“遠端”的東風-100導彈應該是第一個,其實單就這一點就足以表明東風-100導彈的效能之先進。
東風-10巡航導彈發射
而在東風-100之前,我國已經研製出了兩型對陸攻擊巡航導彈,分別為東風-10和東風-10A(其他名字還有長劍-10、長劍-20以及東海-10),這兩型巡航導彈是為了對比“戰斧”巡航導彈而研製的,最大射程2000-2500公里,後來一次穿過窗戶打擊大樓內部的試射也證明了東風-10A已經不遜於“戰斧”的水平。
“戰斧”巡航導彈
從尺寸上來看,東風-100導彈要比東風-10/10A大上不少,但因為超音速所需要的燃料更多,所以體型尺寸更大的東風-100在射程上相比東風-10A應該不會高出多少,採用高彈道的情況下最大射程應該在2500公里左右,這一點也符合東風-100“遠端超音速巡航導彈”中“遠端”的定位。而為了實現超音速,東風-100導彈應該採用了衝壓發動機,使其的最大速度可以達到3-4馬赫,會有著不俗的突防能力。
除了“遠端”和“超音速”之外,東風-100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效能,就是精度高。根據閱兵式後對東風-100巡航導彈方隊副隊長採訪中:“東風-10打的是小範圍內的面目標,東風-10A則可以命中面目標中的點目標,東風-100打的則是點目標中的點目標”,可以看出東風-100的打擊精度比東風-10A還要高出不少。
第二個為東風-100導彈
綜合來說,東風-100(長劍-100)遠端超音速巡航導彈不僅有著不錯的射程(約2500公里)和速度(3-4馬赫),還有著超高的打擊精度(打擊點目標中的點目標),有這樣的效能指標相結合,所以將東風-100稱為目前全球最強巡航導彈也不為過。
回覆列表
東風100是我國最新裝備的戰略巡航導彈,該新型巡航導彈自2019年國慶70週年閱兵慶典首次公開亮相以來,已經批次裝備多個戰區和軍隊的同時,也將我國戰略巡航打擊能力提升了一個新高度。雖然官方沒有公佈最新的東風100戰略巡航導彈具體效能如何,但是作為東風家族巡航導彈系列的最新成員,此次公開亮相的東風100首先在外觀和體積上相比之前的東風10A亞音速巡航導彈有很大不同,且該巡航導彈雖然公開亮相於國慶70週年閱兵慶典儀式上,但是外界對於其內部導彈的真實氣動佈局並不清楚。不過作為中國第三代巡航導彈,僅僅10來年的時間中國就發展了三代巡航導彈可以說是發展速度迅猛,第一代和第二代就是大家熟知的長劍-10和長劍-10A兩款亞音速巡航導彈,而這次公開亮相的東風100巡航導彈作為第三代戰略巡航導彈,按照官方的說法是該新型巡航導彈將成為中國精打要害、克敵制勝的“撒手鐧“武器,最大的技術優勢就是射程遠、突防能力強、作戰威力大和命中精度高以及飛行速度快等優勢。其實對於東風100戰略巡航導彈的效能先進與否可以可以大致推斷一下,我們知道之前的長劍10和長劍10A和美國著名的戰斧巡航導彈一樣都具備超過2000公里以上的超遠射程,不過兩款巡航導彈一樣都屬於亞音速巡航導彈,且不具備末端機動突防的能力。所以第三代的東風100巡航導彈肯定不會繼續走這一條老路了。那麼可以可以理解為最新的東風100巡航導彈走了前兩代不具備的高速飛行路線,也就是能夠超音速飛行。所以外界一直在推測最新的東風100戰略巡航導彈是一款重型超音速遠端巡航導彈,在具體配置上也採用了更先進的衝壓發動機來實現超音速飛行和超遠射程的兼顧。而且根據東風100試射的畫面來看,東風100巡航導彈新奇的氣動佈局不僅意味著其能夠超音速飛行,而且末端更是具備超音速突防能力。比如對於突防最大的挑戰就是飛行速度,所以東風-100戰略巡航導彈全程飛行速度不僅能夠達到三馬赫左右,在未端高空機動灌頂攻擊時速度可能高達4-5倍音速。這樣的速度不但讓敵方沒有多少時間進行有效的攔截,就算組織了攔截也很難攔得住。而且相比此前的東風10A單輛發射車具備搭載三枚長劍10A巡航導彈而言,最新的東風100只能搭載兩枚體積碩大的導彈發射筒,這意味著作為巡航導彈的東風100不僅具備超音速巡航和高超音速突防能力,而且其更大的彈體和衝壓發動機的使用也為其幾千公里的射程奠定了基礎。同時作為一款超音速戰略巡航導彈,東風100不僅突防速度快、作戰距離遠,而且突防精度高、作戰威力大,比如此前的長劍10A巡航導彈已經可以直接從大樓的窗戶精準進入,那麼最新的東風100戰略巡航導彈想必不光能精準的從窗戶進入,甚至能精準的擊中大樓內的某個物體的能力吧。同時其碩大的彈頭部位意味著東風100搭載的戰鬥部重量想必此前的長劍10A更強,作戰威力更大。用一句話總結來說,回頭看看國慶70週年閱兵慶典我們可以看到,我國能將世界上第一款裝備服役的東風17高超音速導彈核心的彈頭部分都能公開亮相在世人面前,但是卻只讓世人看到了東風100碩大的導彈發射筒,對於內部卻不像以前公開亮相長劍10A一樣,所以可想而知東風100的真實作戰能力有多強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