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之前大部分人的交口稱讚相反,我為這部電視劇感到遺憾。
與市面上光怪陸離的國產劇相比,《孔子春秋》無疑是一部精品之作。這部戲的攝影、表演、佈景、道具、服飾都極盡精雅,看得出是花了一番苦心的。編導在敘事設計方面也別出心裁,以孔門弟子對先師的追憶為視角,以孔丘從小到大的經歷為主線,兩個時空之間來回跳躍,形成文字內部的對話性,使得整部戲張弛有度,並且蕩氣迴腸。
然而,對於古裝劇大宗師張黎而言,這部戲的水準遠遠不夠格。
孔子是流芳千古聞名東亞的“大賢至聖文宣王”,張黎則是古裝劇乃至國產劇導演第一人,這兩人在穿越千年面目相對的那一刻,本應激盪而出驚心動魄的烈火霹靂,光耀四野、響徹九天。不幸的是,《孔子春秋》充其量只算是一撮精緻的二踢腳,滋呲嗶啦地響了一陣兒,僅此而已。
張黎曾坦言,他在接手《孔子春秋》時,倍感壓力。我們可以理解他的感受。孔子這個題材,拍得好的話,那可以追根溯源探尋神州華夏兩千五百年道統的精神淵藪;拍得出了岔子,那導演就得揹負上數典忘宗有辱先哲的“漢奸”罵名。更何況,無論拍的好不好,《孔子春秋》一出世,就勢必要承受無窮的爭議和口水——顯然,這一切都與張黎的低調作風背道而馳。
從結果上看,黎叔已經盡心盡力了,《孔子春秋》延續了他精雕細琢、鬼斧神工的鏡頭風格,不要說與電視劇相比,即便是與電影相比,《孔子春秋》的視聽語言都堪稱是先鋒的。事實上,若不是有黎叔驚才絕豔的鏡頭語言,我或許根本沒有耐心把這部片子完整地看下來。
原因有二,一曰演員,二曰劇本。
先說演員。《孔子春秋》配備了極其強大的卡司,比如王學圻與小宋佳,比如孫淳,比如劉鑑,比如張志堅,比如倪大紅,連出場沒幾集的老子,都是請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學院的院長來客串的。陣容不可謂不強大。
但是,本劇的男一號,男主角,也就是孔子的扮演者,朱剛日堯先生……
……我真不知該說他什麼好
這麼說吧,在我有限的觀影史中,朱剛日堯先生的演技就算不是最差的,至少也是倒數前十。誠然,他的眉目與孔夫子的畫像不無肖似之處,可這憋屈的演技與氣質,去演孔鯉都夠嗆,怎麼敢挑大樑演孔聖人啊!
當然,我們可以說,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孔聖人也是人,說不定還是個貌不驚人的人。夫子自道:“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再加上週遊列國累累若喪家之犬,所以一副工農子弟兵的形象也不無可能。但朱君的演技也太讓人捉急了些,在長達三十八集的表演中,他的表情不超過三種(微笑、咆哮、痛哭),別說是跟王繪春、周潤發這些老前輩比較,即便是作為電影學院期末作業小品表演,這種水平也是不合格的。不知道向來以對錶演要求嚴苛著稱的張黎導演,在面對這個怎麼都調教不出來的男主演時,是抱著怎樣一種心情……
朱剛日堯是白族人,在出演《孔子春秋》男一號之前,只演過一部電視劇的配角。據製片人說,為了避免給觀眾一個先入為主的印象,才在孔子一角的選擇上大膽啟用新人。但毫不客氣地說,這一選角失敗得一塌糊塗,若不是後期請趙立新老師進行配音,這個孔子根本沒法看。
同樣是青年演員,週一圍的子貢,袁文康的少正卯,都很精彩。尤值得稱道的是週一圍對子貢的詮釋,恂恂儒雅、溫潤如玉,又帶點兒商賈的油滑氣,讓人壓根認不出他在《繡春刀》裡還演過流氓氣十足的丁修。
事實上,在《孔子春秋》這部戲裡,最引人注目的是劉鑑老師飾演的齊景公。編劇把齊景公塑造成了一個昏聵好色之君,形象十分單薄,但一經劉鑑老師的表演,簡直是化腐朽為神奇!大家可以細細品味一下齊景公與晏嬰、孔丘的幾場對手戲,在一般情況下,齊景公的雙眼都是半闔半張之間,頭微微昂起,雙手籠著袖子,佝僂著身子,說話略帶些漫不經心,底子裡卻透著股君王的傲慢與威嚴。而氣急敗壞的時候,齊景公鬚髮飄動,揮袖頓足,甚至聲線在因急躁而尖促的同時,還摻雜了灰敗喑啞!
要知道,齊景公一角原本是敲定讓黃品沅(《人間正道是滄桑》裡的範班長,後來在《孔子春秋》裡演晏嬰)來演的,結果後來晏嬰的演員因故離職,才讓黃品沅頂晏嬰,劉鑑老師頂齊景公。臨危受命,還能奉獻出教科書般的表演,不禁讓人歎為觀止。
演員說完了,再說劇本。我認為,《孔子春秋》一劇未能臻至化境,完全要歸咎於劇本的缺陷。
一言以蔽之,《孔》劇劇本的缺點在於:浮光掠影、走馬觀花。
《孔子春秋》的編劇是張挺,他最近的一部作品更有名氣,
《道士下山》……
《孔》與《道》在劇本結構上有驚人相似的缺點,那就是情節碎片化、斷裂化,每一個故事都是片段性地呈現出來,零零碎碎,前後根本銜接不起來。
平心而論,編劇的態度還算認真,起碼用心研究過相關史料,對孔子、老子、端木賜、南子、三桓等歷史人物都有獨到的理解。劇本也創作得很工整,每一集的內容比較緊湊,不像大多數注水劇那樣不講良心。但無論如何,劇本也僅限於“工整”而已,基本上就是把歷史情節磕磕絆絆地複述出來,一板一眼、呆板生硬,沒有絲毫的靈氣。要不是有黎叔的攝影撐著場子,完全就流於俗套了。
是編劇想象力匱乏,不會開腦洞嗎?顯然不是。編劇的腦洞開得蠻大的,比叔梁紇、顏徵在跨越生死階級的悽美戀情;比如孔丘、陽虎、少正卯義結金蘭,三人還為一個“小姜”爭風吃醋;比如少正卯做接盤俠喜當爹……
所以,不是編劇不會開腦洞,而是腦洞開得太爛俗。市面上言情戲那一套牛黃狗寶屎尿棍,一股腦兒全給用上了。到了該開腦洞的地方,比方說”受教老聃“”誅少正卯””子見南子“”受困陳蔡“”編刪詩書“,卻又老老實實地平鋪直述起來。
可以看出,編劇是用力而沒用心,許多戲劇衝突塑造得幼稚而又拙劣。前一幕三桓或者少正卯想出一條奸計,下一幕轉眼就被孔門弟子三下五除二化解了。剛有人對儒家學說提出質疑,孔子三言兩語就嘴炮得對方啞口無言了。在情節和邏輯上,根本不具有信服力,更不具有戲劇張力。最讓人難以忍受的是,劇本刻意營造出一系列的戲劇高潮,愣是搞出了種種迷之感動,莫名其妙地自我煽情起來。比如說顏回之死,顏回這位最能繼承孔子衣缽的高徒,在之前數十集中幾乎一點戲份都沒有,結果一出場不久就死了。緊接著就是哀樂大作,朱剛日堯一把鼻涕一把淚大喊回啊回啊,搞得很催人淚(niao)下的樣子,折騰了足足大半集。整部劇活脫脫像是為了表現孔子的偉大而刻意編排的獨角戲,顯得孔子因“必須偉大”而偉大,讓觀眾因“必須感動”而感動。
誠然,這部劇確實把孔子從”神“還原成了”人“,可惜這個”人“是個”完人“,他唯一的缺點,也只是”固執“”嚴格“而已。孔子歷史形象中的很多缺點,包括”禮教“等儒家學說中的糟粕,全都給隱去了。這實際上不過是偉人傳記式電視劇的另一種拍法,只是披上了古裝這層外衣而已。
不知道是否是因為江蘇廣電、湖南廣電聯手參與此劇製作的關係,才讓這部劇顯得那麼偉光正。
同樣是因為劇本呆板生硬的緣故,劇中的人物,也顯得單薄片面,甚至變得臉譜化、漫畫化。
比如說陽虎、公山不狃、仲梁懷這三個人,還有魯國三桓這三兄弟,完全成了功能性的角色,不是陰險狡詐,就是野心勃勃,跟革命戲裡的黃世仁差不多,壞得一點特點都沒有,還陰陽怪氣的,換誰吹鬍子瞪眼都能演,浪費了那麼多優秀的演員。
再比如說李耳、季札、子產這些當世俊傑,每個人曇花一現,裝一裝b,接著就下場了……讓我瞠目結舌,不知所對。
再比如說孔門弟子,除了花大篇幅展現的子貢還有些神采外,子路、子夏、冉有、伯牛,甚至是伯魚、顏回、曾子,給人的印象還不如《史記》《論語》中的隻言片語來得形象鮮明。
這還是當年呈現出慈禧、李鴻章、袁世凱;嘉靖、嚴嵩、趙貞吉;楊立仁、楚材、董建昌這些立體多面、血肉豐實的形象的張黎作品嘛?
所以說,這是一部立意很高,格局不大的作品,一部因主角、劇本二宗罪而淪為平庸的神作。
另:很多人物的離場臺詞太齣戲了。
比如季孫氏臨死前的臺詞是:”魯國若沒有我,不知早已有幾人稱霸、幾人稱王?“(曹操)
子路臨死前的臺詞是:”人生五十年,如夢亦如幻,有生斯有死,壯士何所憾?“(織田信長《敦盛》)
孔子臨死前的臺詞是:”我的《春秋》《詩》編纂已成,無論天地震怒,還是山崩地裂,都不能把它化為無形!
與之前大部分人的交口稱讚相反,我為這部電視劇感到遺憾。
與市面上光怪陸離的國產劇相比,《孔子春秋》無疑是一部精品之作。這部戲的攝影、表演、佈景、道具、服飾都極盡精雅,看得出是花了一番苦心的。編導在敘事設計方面也別出心裁,以孔門弟子對先師的追憶為視角,以孔丘從小到大的經歷為主線,兩個時空之間來回跳躍,形成文字內部的對話性,使得整部戲張弛有度,並且蕩氣迴腸。
然而,對於古裝劇大宗師張黎而言,這部戲的水準遠遠不夠格。
孔子是流芳千古聞名東亞的“大賢至聖文宣王”,張黎則是古裝劇乃至國產劇導演第一人,這兩人在穿越千年面目相對的那一刻,本應激盪而出驚心動魄的烈火霹靂,光耀四野、響徹九天。不幸的是,《孔子春秋》充其量只算是一撮精緻的二踢腳,滋呲嗶啦地響了一陣兒,僅此而已。
張黎曾坦言,他在接手《孔子春秋》時,倍感壓力。我們可以理解他的感受。孔子這個題材,拍得好的話,那可以追根溯源探尋神州華夏兩千五百年道統的精神淵藪;拍得出了岔子,那導演就得揹負上數典忘宗有辱先哲的“漢奸”罵名。更何況,無論拍的好不好,《孔子春秋》一出世,就勢必要承受無窮的爭議和口水——顯然,這一切都與張黎的低調作風背道而馳。
從結果上看,黎叔已經盡心盡力了,《孔子春秋》延續了他精雕細琢、鬼斧神工的鏡頭風格,不要說與電視劇相比,即便是與電影相比,《孔子春秋》的視聽語言都堪稱是先鋒的。事實上,若不是有黎叔驚才絕豔的鏡頭語言,我或許根本沒有耐心把這部片子完整地看下來。
原因有二,一曰演員,二曰劇本。
先說演員。《孔子春秋》配備了極其強大的卡司,比如王學圻與小宋佳,比如孫淳,比如劉鑑,比如張志堅,比如倪大紅,連出場沒幾集的老子,都是請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學院的院長來客串的。陣容不可謂不強大。
但是,本劇的男一號,男主角,也就是孔子的扮演者,朱剛日堯先生……
……我真不知該說他什麼好
這麼說吧,在我有限的觀影史中,朱剛日堯先生的演技就算不是最差的,至少也是倒數前十。誠然,他的眉目與孔夫子的畫像不無肖似之處,可這憋屈的演技與氣質,去演孔鯉都夠嗆,怎麼敢挑大樑演孔聖人啊!
當然,我們可以說,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孔聖人也是人,說不定還是個貌不驚人的人。夫子自道:“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再加上週遊列國累累若喪家之犬,所以一副工農子弟兵的形象也不無可能。但朱君的演技也太讓人捉急了些,在長達三十八集的表演中,他的表情不超過三種(微笑、咆哮、痛哭),別說是跟王繪春、周潤發這些老前輩比較,即便是作為電影學院期末作業小品表演,這種水平也是不合格的。不知道向來以對錶演要求嚴苛著稱的張黎導演,在面對這個怎麼都調教不出來的男主演時,是抱著怎樣一種心情……
朱剛日堯是白族人,在出演《孔子春秋》男一號之前,只演過一部電視劇的配角。據製片人說,為了避免給觀眾一個先入為主的印象,才在孔子一角的選擇上大膽啟用新人。但毫不客氣地說,這一選角失敗得一塌糊塗,若不是後期請趙立新老師進行配音,這個孔子根本沒法看。
同樣是青年演員,週一圍的子貢,袁文康的少正卯,都很精彩。尤值得稱道的是週一圍對子貢的詮釋,恂恂儒雅、溫潤如玉,又帶點兒商賈的油滑氣,讓人壓根認不出他在《繡春刀》裡還演過流氓氣十足的丁修。
事實上,在《孔子春秋》這部戲裡,最引人注目的是劉鑑老師飾演的齊景公。編劇把齊景公塑造成了一個昏聵好色之君,形象十分單薄,但一經劉鑑老師的表演,簡直是化腐朽為神奇!大家可以細細品味一下齊景公與晏嬰、孔丘的幾場對手戲,在一般情況下,齊景公的雙眼都是半闔半張之間,頭微微昂起,雙手籠著袖子,佝僂著身子,說話略帶些漫不經心,底子裡卻透著股君王的傲慢與威嚴。而氣急敗壞的時候,齊景公鬚髮飄動,揮袖頓足,甚至聲線在因急躁而尖促的同時,還摻雜了灰敗喑啞!
要知道,齊景公一角原本是敲定讓黃品沅(《人間正道是滄桑》裡的範班長,後來在《孔子春秋》裡演晏嬰)來演的,結果後來晏嬰的演員因故離職,才讓黃品沅頂晏嬰,劉鑑老師頂齊景公。臨危受命,還能奉獻出教科書般的表演,不禁讓人歎為觀止。
演員說完了,再說劇本。我認為,《孔子春秋》一劇未能臻至化境,完全要歸咎於劇本的缺陷。
一言以蔽之,《孔》劇劇本的缺點在於:浮光掠影、走馬觀花。
《孔子春秋》的編劇是張挺,他最近的一部作品更有名氣,
《道士下山》……
《孔》與《道》在劇本結構上有驚人相似的缺點,那就是情節碎片化、斷裂化,每一個故事都是片段性地呈現出來,零零碎碎,前後根本銜接不起來。
平心而論,編劇的態度還算認真,起碼用心研究過相關史料,對孔子、老子、端木賜、南子、三桓等歷史人物都有獨到的理解。劇本也創作得很工整,每一集的內容比較緊湊,不像大多數注水劇那樣不講良心。但無論如何,劇本也僅限於“工整”而已,基本上就是把歷史情節磕磕絆絆地複述出來,一板一眼、呆板生硬,沒有絲毫的靈氣。要不是有黎叔的攝影撐著場子,完全就流於俗套了。
是編劇想象力匱乏,不會開腦洞嗎?顯然不是。編劇的腦洞開得蠻大的,比叔梁紇、顏徵在跨越生死階級的悽美戀情;比如孔丘、陽虎、少正卯義結金蘭,三人還為一個“小姜”爭風吃醋;比如少正卯做接盤俠喜當爹……
所以,不是編劇不會開腦洞,而是腦洞開得太爛俗。市面上言情戲那一套牛黃狗寶屎尿棍,一股腦兒全給用上了。到了該開腦洞的地方,比方說”受教老聃“”誅少正卯””子見南子“”受困陳蔡“”編刪詩書“,卻又老老實實地平鋪直述起來。
可以看出,編劇是用力而沒用心,許多戲劇衝突塑造得幼稚而又拙劣。前一幕三桓或者少正卯想出一條奸計,下一幕轉眼就被孔門弟子三下五除二化解了。剛有人對儒家學說提出質疑,孔子三言兩語就嘴炮得對方啞口無言了。在情節和邏輯上,根本不具有信服力,更不具有戲劇張力。最讓人難以忍受的是,劇本刻意營造出一系列的戲劇高潮,愣是搞出了種種迷之感動,莫名其妙地自我煽情起來。比如說顏回之死,顏回這位最能繼承孔子衣缽的高徒,在之前數十集中幾乎一點戲份都沒有,結果一出場不久就死了。緊接著就是哀樂大作,朱剛日堯一把鼻涕一把淚大喊回啊回啊,搞得很催人淚(niao)下的樣子,折騰了足足大半集。整部劇活脫脫像是為了表現孔子的偉大而刻意編排的獨角戲,顯得孔子因“必須偉大”而偉大,讓觀眾因“必須感動”而感動。
誠然,這部劇確實把孔子從”神“還原成了”人“,可惜這個”人“是個”完人“,他唯一的缺點,也只是”固執“”嚴格“而已。孔子歷史形象中的很多缺點,包括”禮教“等儒家學說中的糟粕,全都給隱去了。這實際上不過是偉人傳記式電視劇的另一種拍法,只是披上了古裝這層外衣而已。
不知道是否是因為江蘇廣電、湖南廣電聯手參與此劇製作的關係,才讓這部劇顯得那麼偉光正。
同樣是因為劇本呆板生硬的緣故,劇中的人物,也顯得單薄片面,甚至變得臉譜化、漫畫化。
比如說陽虎、公山不狃、仲梁懷這三個人,還有魯國三桓這三兄弟,完全成了功能性的角色,不是陰險狡詐,就是野心勃勃,跟革命戲裡的黃世仁差不多,壞得一點特點都沒有,還陰陽怪氣的,換誰吹鬍子瞪眼都能演,浪費了那麼多優秀的演員。
再比如說李耳、季札、子產這些當世俊傑,每個人曇花一現,裝一裝b,接著就下場了……讓我瞠目結舌,不知所對。
再比如說孔門弟子,除了花大篇幅展現的子貢還有些神采外,子路、子夏、冉有、伯牛,甚至是伯魚、顏回、曾子,給人的印象還不如《史記》《論語》中的隻言片語來得形象鮮明。
這還是當年呈現出慈禧、李鴻章、袁世凱;嘉靖、嚴嵩、趙貞吉;楊立仁、楚材、董建昌這些立體多面、血肉豐實的形象的張黎作品嘛?
所以說,這是一部立意很高,格局不大的作品,一部因主角、劇本二宗罪而淪為平庸的神作。
另:很多人物的離場臺詞太齣戲了。
比如季孫氏臨死前的臺詞是:”魯國若沒有我,不知早已有幾人稱霸、幾人稱王?“(曹操)
子路臨死前的臺詞是:”人生五十年,如夢亦如幻,有生斯有死,壯士何所憾?“(織田信長《敦盛》)
孔子臨死前的臺詞是:”我的《春秋》《詩》編纂已成,無論天地震怒,還是山崩地裂,都不能把它化為無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