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靜心書法

    簡短回答:是的。

    長一點的回答:

    書法其實本身就是一個小眾圈子,不僅當代,從古至今歷來如此,不懂欣賞的人永遠是大多數,即使在古代相當多文化水平不算太低的識字的人裡面也是如此,不必苛責當代人。

    不說別的,印刷界的宋體,明清以來流行的僵化的館閣體,不比現在的衡水體強到哪裡去。當然,你要噴我寫不出館閣體那樣的水平,我也接受。畢竟我也寫不出衡水體。但你要說館閣體不亞於王柳歐顏趙的楷書,那就……嗯……不說了,吃菜。

    所以,歷朝歷代,大部分人對書法的審美水平都不高,能寫出工整清晰橫平豎直的字來,已經能吊打一片廣受褒獎了。自古如此。

    我小學三四五年級,差不多斷斷續續學了三年書法,那幾年,幾乎所有的衣服上全是墨點,總是髒兮兮的。

    為什麼說斷斷續續呢?第一個學期是正常交學費的,後面由於和老師關係特別好,離家又近,老師就沒有再收學費,我想去就去幾天,不想去也就不去了。

    然而,我學了這麼久書法,只學了楷書,而且只是柳公權的玄秘塔碑的底子,也練過幾帖老師挑揀的魏碑,自己當時喜歡歐體,偷偷買了練著玩。在第三年的時候,老師才讓我練行書,而且就練那種拆字版的蘭亭序。

    我並沒有堅持下來,寫字也馬馬虎虎,在業餘水平裡算能看的,逢年過節能給家裡寫幾個對聯,也掛得出去的水平。但一般如果別人問我練什麼體,我也只敢說江湖體,不敢講自己是練柳公權王羲之的打的底子,怕辱沒了祖師爺……

    所以,那麼久的時間,我學到最多的是什麼呢?

    是審美,是書法史,是看帖的能力。

    而且我的老師從不厚古薄今,也會給我看很多現代大師們的書法和繪畫作品(他書畫皆通,但那個時候我對畫畫不感興趣,所以就只學書法,現在想想真的虧了)。

    書法審美這個玩意兒,沒辦法,必須多看帖,看名帖,不僅要看,更要臨,要自己去揣摩,去寫,去模仿。不僅要看單個字,還要看整體佈局,行書和草書行雲流水、筆無凝滯,楷書端莊典雅而又不僵硬死板,重複字如何變筆,都是很巧妙的視覺享受。

    我很難跟別人講怎樣審美就提高了,但我知道,從小看王羲之岳飛顏真卿等人的帖,自然會分辨高下。

    我記得最開始學書法的時候,小學發的那種龐中華硬筆字帖我也練得不亦樂乎,感覺能把字寫得像方塊一樣整齊就是最好看的。記得那時候老師給我看蘇軾的滕王閣序和醉翁亭記,我當時第一反應就是寫得很一般啊,遠沒有列印的楷體好看,難道就因為他是蘇軾就要這麼吹?更別說鄭板橋、八大山人這樣的……但後來真正書法入門之後,就越來越能欣賞和體會書法之美了。

    書法審美不是玄學,經得起雙盲測試的。就是有品格高下之分。我不會講書法課,只能說,多看,一定有用。網紅體流行,無非就是很多人沒見過什麼是真正的好書法而已。很多人無法分辨書法的好壞,或者無法接受傳世名作到底好在哪裡,無非就跟很多人讀不下去《紅樓夢》,讀不下去《安娜卡列尼娜》一樣。你讀不下去,不代表人家不是名著;你看不出好壞,不代表書法沒有高下。

    所以,我其實建議各位父母,在小孩教育方面,即使不讓他學什麼書法繪畫,也一定要多帶他看一些名家大作,多上一些欣賞課,提高審美水平,真的非常重要——況且,對小孩而言,真的不是什麼難事,比讀大部頭的名著容易多了。

    說句題外話,系統性學過書法的人,寫字不一定好到驚豔四方,但書法模仿能力一定非常強(當然,取決於當初教你的老師的水平)。因為我們學寫字就是從構字法和字型結構佈局開始的,模仿別人的字,也會一眼抓住他字型的特徵。

  • 2 # 靜小白詩畫

    書法從古至今是有傳承的,但無論怎麼創新都是有根的。如果是醜書那就算了,畢竟真正能欣賞書法的人不多,網紅體最多就是圖個新鮮熱鬧。

  • 3 # 愛字派

    存在即合理,網紅字型產生於網際網路時代,好比網紅帶貨。首先是一種名人效應。這些字型是否是書法暫且不論,至少跟書法審美能力無太大關聯。優秀的書法作品可以跨越千年,為後人所取法與學習。

  • 4 # 不惑惑而已

    跟審美沒什麼關係

    大部分只是愛屋及烏罷了

    可能用了網紅字型覺得跟網紅近了一點

    如同追星

    只是沒有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表現而已

    我也有自己喜歡的明星和崇拜者

    但我無論在哪裡見到他們

    也不會追上去拍照追逐

  • 5 # 素里布衣楊半

    還有另一類的網紅字型是以搞怪弄騷為賣點,這些人並沒有踏踏實實的在傳統書法上下過功夫,可又想在書法方面博取利益,於是把經歷就放在了歪門邪道上。

    這種字型的最大特點就是沒有半點傳統的味道,粗俗鄙陋裝神弄鬼,筆墨上與油漆工的產生程式接近,基本就是胡塗亂抹,怎麼荒誕怎麼恐懼就怎麼來,這種無底線的創作目的也就是想博人眼球而已,然而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就有一些書法白痴樂於此道,所以這種汙染書法環境的作品也擁有很多的喜愛人群。

  • 6 # 抱庸詩書

    自從書法成為一種文化習慣,審美能力在任何時代都具有爭議,包括魏晉、唐宋、元明清以及近現當代。但無論爭議有多麼繁蕪與劇烈,最終都會被近似地統合為為一種主流,書學家們謂之以“正道”與“主流”。

    書法藝術代而有之,正是薪火賡續的各種書法創新行為,使書法形成了篆隸草楷行的發展演進脈脈絡。千萬不要去排斥書法創法,如果沒有書法創新,中國書法可能仍止步於篆書,也不會有五彩繽紛的書法體式與百花齊放的書法流派。

    淺談。插圖為抱庸硬筆書法習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生做電影攝影師有哪些需要克服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