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期貨為什麼要上市交易?買賣雙方談好價格交完保證金到時交割不就行了,為什麼還要上二級市場讓投資者炒? ①這樣是怕民買方到時不要貨又想退回保證金,產生一些社會民間糾紛嗎? ②就算到了二級市場,相當於保證金交到了第三方手裡,減少民間交易毀約的機率,那為什麼沒到交割日允許投資者買賣合約,這樣做處於什麼目的?還是在防範什麼?
4
回覆列表
  • 1 # A聚散成牛嚴志遠

    1、套期保值呢?不上市能做到嗎?如果不透過期貨市場,去做套期保值,是很難實現的,怎麼尋找買家(賣家),保證金的問題,等等。

    2、期貨上市交易,能讓更多的人參與,實現期貨的發現價格的功能。這樣就能讓更多的人有參考。

    3、節約交易成本,如果交易方做了一筆合約交易,但是因為不可控的原因,不能履約了,就可以很容易在二級市場交易掉(平倉)。比如一家棉紡企業,覺得現在價格合適,現在訂購一批棉花,所以在期貨市場開倉買入一手棉花期貨,但是後來公司業務變更,暫時用不到這批棉花了,直接平倉就行。如果現實中訂貨,取消訂貨手續就很麻煩,還要面臨違約保證金的問題。

    也要考慮到中國貿易的信用成本,保證金的安全性。透過期貨交易所交易,保證金是相對比較安全的。

    雖然來說,目前期貨市場是大部分交易者都是投機的,但是也有其存在的必要。隨著期貨交易的普及,更多的企業 農戶(大農場型別或者),貿易公司參與到期貨交易中來,期貨市場對經濟發展還是有很大好處的。

    附錄:期貨市場的功能

    期貨市場在穩定與促進市場經濟發展方面有以下功能:

    (一)迴避價格風險的功能

    期貨市場最突出的功能就是為生產經營者提供迴避價格風險的手段。即生產經營者透過在期貨市場上進行套期保值業務來回避現貨交易中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鎖定生產經營成本,實現預期利潤。也就是說期貨市場彌補了現貨市場的不足。

    (二)發現價格的功能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價格是根據市場供求狀況形成的。期貨市場上來自四面八方的交易者帶來了大量的供求資訊,標準化合約的轉讓又增加了市場流動性,期貨市場中形成的價格能真實地反映供求狀況,同時又為現貨市場提供了參考價格,起到了 "發現價格"的功能。

    (三)有利於市場供求和價格的穩定

    首先,期貨市場上交易的是在未來一定時間履約的期貨合約。它能在一個生產週期開始之前,就使商品的買賣雙方根據期貨價格預期商品未來的供求狀況,指導商品的生產和需求,起到穩定供求的作用。其次,由於投機者的介入和期貨合約的多次轉讓,使買賣雙方應承擔的價格風險平均分散到參與交易的眾多交易者身上,減少了價格變動的幅度和每個交易者承擔的風險。

    (四)節約交易成本

    期貨市場為交易者提供了一個能安全、準確、迅速成交的交易場所,提供交易效率,不發生 "三角債",有助於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完善。

    (五)利用閒置資金

    期貨交易是一種重要的投資工具,有助於合理利用社會閒置資金。

  • 2 # 興趣老林

    我們從期貨市場形成慢慢開始談:

    我們以糧油交易舉例,

    一、糧油企業面臨的困惑:

    1、當糧油企業按輪入計劃購進糧油的時候,糧油價格受惜售、產量、出口等等諸多綜合因素影響上漲變高,導致入庫糧油成本價格較高;2、當糧油企業按計劃輪出糧油的時候,受進口等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糧油銷售價格下跌變低。

    二、解除困惑的理想出路:

    用遠期合同實現理想目標

    1提前簽訂銷售合同:以入庫完成後的平均價格,加上倉儲費、管理費、利息、利潤、稅金為銷售價格,簽訂遠期銷售合同,1年甚至更長時間後銷售給糧油需求者;

    2提前簽訂購貨合同:以正常年景的糧油購入平均價格,簽訂1年甚至更長時間以後遠期糧油購入合同,從農戶以較低成本價格購入糧油。

    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糧油企業正常運轉。問題是這樣的理想能實現嗎?

    遠期合同信用風險制約理想目標實現

    1、遠期合同的執行時間到期時,如果價格下跌,買方一定不願意按合同價格買入糧油,有資金不足等其他問題時,買方也不能如期履約。

    2、遠期合同的執行時間到期時,如果價格上漲,賣方一定不願意按合同價格賣出糧油,有賣方數量不足等問題,也不能如期履約。這樣的遠期交易隱藏了巨大的信用風險。

    三、成熟資本主義國家對此類問題的解決辦法:

    1英國早期開始了在途交易。交易雙方先簽訂一份買賣合約,列明糧油的品種、數量、價格,預先交一筆訂金,待貨物運到時再交收全部貨款和貨物。隨著交易的發展,買賣雙方為了轉移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牟取更大的收益,往往將合同在貨物運到之前轉售。

    2英國、美國嘗試遠期交易的集中化和組織化。隨著交易量的增加,合同轉售頻率越來越高,迫切需要有交易場所和統一規範的合約。世界上第一家較為規範的交易所—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在美國應運而生。交易所推出了標準化合約,取代了原先使用的遠期合約;實行了按金制度(保證金),消除了交易雙方不能按期履約而產生的諸多矛盾。一些非糧油交易的商人看到轉手糧油合約能夠盈利,按照“賤買貴賣”的商業原則買賣糧油合約,賺取一買一賣的差價,吸引了金融資本的大量介入。隨著交易的發展,交易所允許以對沖合約的方式結束交易,而不必交割實物。進一步擴大了交易的規模。隨之專門從事買賣聯絡的經紀人成立了經紀行,應對日益複雜的結算業務的人員成立了結算所。糧油實物與糧油衍生品(Futures Trading標的物為糧油的遠期到期合約)交易市場形成。

    四、中國糧油衍生品交易市場的形成:

    糧油衍生品交易市場在我國於1990年起步,經過兩輪清理整頓,交易所由最開始的五十多家精簡為目前的五家,涉及糧油衍生品交易的為大連商品交易所和鄭州商品交易所。主要糧油品種為:早秈稻(RI)、晚稻(LR)、強筋小麥(WH)、普通硬小麥(PM)、優質大豆(A)、普通大豆(B)、大豆油(Y)、菜籽油(OI)、玉米(C)、玉米粉(CS)、油菜籽(RS)、粳米(RR)、粳稻(JR)。根據糧油生產收穫的季節性特點,每一年的主力交易合約分別為一月、五月、九月到期交割的合約。

    糧油衍生品市場交易的基本特徵:

    1合約標準化 衍生品合約(Futures Contract)是由交易所統一制定的標準化遠期合約。在合約中,標的物的數量、規格、交割時間和地點等都是既定的。這種標準化合約給交易者帶來極大的便利,交易雙方不需要先對交易的具體條款進行協商,從而節約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和市場流動性。

    2場內集中競價交易 衍生品交易實行場內交易,所有買賣指令必須在交易所內進行集中競價成交。需要購入實物、或者有實物賣出到市場的企業以法人身份,不需要實物的以賺取價差為目的個人投資者以個人身份到經紀行開戶,統一以交易所會員的資格進場交易。

    3保證金交易 交易者在買賣合約時按合約價值的一定比例(一般為5%-15%)作為履約保證,即可進行數倍於保證金的交易。這種“槓桿交易”使得衍生品交易具有高收益和高風險的特點。保證金比率越低,槓桿效應就越大,高收益和高風險的特點就越明顯。

    4雙向交易 交易者既可以看漲進場(買入開倉),也可以看漲退場(賣出平倉);既可以看跌進場(賣出開倉),也可以看跌退場(買入平倉)。雙向交易給予投資者雙向的投資機會,也就是在衍生品價格上升時,可以透過低買高賣來獲利;在衍生品價格下降時,可以透過高賣低買來獲利。

    5對沖了結 交易者在市場開倉後,大多數並不是透過交割(即交收實物)來結束交易,而是透過對沖了結。買入開倉後,可以透過賣出同一合約來解除履約責任(賣出平倉)。賣出開倉後,可以透過買入同一合約來解除履約責任(買入平倉)。對沖了結使投資者不必透過交割來結束衍生品交易,從而極大地提高了市場的流動性。

    6當日無負債結算 實行當日無負債結算,又稱逐日盯市(Marking-to-Market)。結算部門在每日交易結束後,按當日結算價格對交易者結算所有合約的盈虧、交易保證金及手續費、稅金等費用,對應收應付的款項實行淨額一次劃轉,並相應增加或減少保證金。如果交易者的保證金餘額低於規定的標準,則須追加保證金,從而做到“當日無負債”。當日無負債可以有效防範風險,保障市場的正常執行。

    7基差(Basis 基差=現貨糧油價格-糧油衍生品價格)呈規律性運動。當某一衍生品合約到期交割時,基差趨向於零。基差的變化幅度小於現貨和衍生品價格變化幅度。

    結論:上市交易是為了保證交易雙方履約,上市交易是為了全社會資本參與公平交易,上市交易是為了發現價格,從而更好地服務現貨交易企業和投資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海賊王》984話,如何評價山治沒有擊敗佩吉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