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飆如風
-
2 # 塘爬山查名武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魚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
兩個黃鸝嗚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
3 # 秀雲涵天
文學作品中動靜之間的辯證關係有以下五種表現形式:
一動靜結合在一種意境裡描寫動態和靜態,往往以靜為主,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諧統一,給靜態的事物以生命和活力,讓讀者得到形象直觀的印象。例如:“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
二以動襯靜用動態的景物反襯靜態的形象,烘托出一種更寧靜的意境。例如:“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三以靜襯動用靜態的景物反襯動態的形象,反襯出躁動的意境。例如:“朱樓四面鉤疏箔,臥看千山急雨來。”
四化動為靜作者在寫景狀物時把動態景物靜態化處理 ,帶給讀者新奇的感受,增強表達效果。例如:“遙看瀑布掛前川”,“大漠孤煙直”。
五化靜為動把靜態的景物動態化處理,同樣能給讀者帶來新奇的感受,增強表達效果。例如:“郡邑浮前浦”,“山銜好月來”。前句寫坐在船上看遠處的城邑好像浮在水面上一樣。後句寫月亮在山口升起,好像是山把它銜來一樣。
理解了這五種關係之後 ,基本上能夠大致欣賞到作者處理動靜描寫的微妙。不知道對你有沒有幫助。
-
4 # 西出陽關坐看雲起
詩,需要凝練、含蓄的語言,來構成意境,古詩尤甚。
唯美的景物描寫,才能形成雋永的意境。
動靜結合,才能使描寫的景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賞析動靜結合的景物描寫,不能只停留在優美的句子上,要透過豐富的想象力,把景物描寫置換成一幅幅優美的畫面,進行第二次創作,使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以動寫靜正是形成畫面的上乘技巧。
古詩中以動寫靜的“鼻祖”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出自南梁王籍的《入若耶溪》: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陰霞生遠岫,陽景逐迴流。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此地動歸念,長年悲倦遊。
這首詩,是最早以動寫靜的典範。蟬噪才顯得深林更加靜謐,鳥鳴才使得山谷更加空幽。如此幽靜的環境,作者厭倦了長年漂泊的生活,動了歸隱之意。
古詩中以動寫靜的“大師”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出自王維的《鳥鳴澗》: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王維是唐詩中景物描寫的大師,充滿了禪意、空靈。蘇東坡的評價最為精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整首詩,營造了一種夜的靜謐,桂花凋謝的聲音都能聽得到。山鳥的間或鳴叫,使春山之夜,顯得更加幽靜。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出自王維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全詩清新易懂,是王維的名篇。“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更是婦孺皆知、傳誦千古的名句。秋雨過後,空山幽幽。明月瀉灑松間,清泉在石上款款流過。是一種何等清幽、別緻的畫面,攝人心魄,任何語言都表達不出這種意境,只有原詩能夠做到。
賈島的“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常建的“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音”,也都是以動寫靜的範例。
回覆列表
把自己的思維和動靜描寫的句子結合嫁接,才能夠更好的欣賞和接受語句的意境和意義,讓受眾能夠更好體驗閱讀的快樂,走進文章的大環境,從而達到閱讀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