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雲紋繪

    不用手拿筆畫,也就不會停留在繪畫水平了,用3D max也好,草圖大師,瑪雅,實在不行用. Z brush等都可以避免你簡單地停留在的繪畫水平上,當然這也就跟手繪沒什麼關係了

    其實我就是無聊才來回答這個有問題的問題!等你把語言邏輯理清楚了在來好好問。

    雖然我知道你想問什麼!但是這個問題總有一種鄙視的味道!——除了建築手繪以外的繪畫就這麼沒水準了嗎?

  • 2 # 纆緣閣

    表達與表現不相等。

    表達,是指“把話說清楚”,也就是資訊的傳遞。

    表現,是指“增強感染力”,也就是圖面的美觀。

    建築表現圖有理性的工具屬性,也有作為圖畫應當做到的感性的美觀屬性。它應該傳遞資訊,用圖形表達建築的尺度、比例、細部構造、環境。然後無需爭辯,它也不應當太難看,也應當體現基本的專業素養。這兩者中,前者我覺得是更重要的,前者卻也更容易被初學者輕視。

    我猜想,那是因為“好不好看”是感性的,馬上就能被感知到,而是不是準確反映資訊,卻需要稍作思考才能看得出來。我們容易陷在“第一印象好不好看”這件事上,然後集中火力地練鋼筆線條,細膩的,或者奔放的,雷厲風行刀砍斧削的,或者抖線抖得洋溢著心跳的韻律。然後就是色彩,大師筆觸,一棵樹一定要有七種綠色,要讓畫面充滿藝術的野性。你的表達重點對嗎?你選擇的角度、刻畫的內容傳遞了設計的什麼資訊,這幅圖言之有物嗎?空間的透視準確嗎?和技術圖紙能不能對得上?尺度比例的關係對嗎?你得在“資訊傳遞”這一塊對自己的表現圖作個檢討,才知道自己是不是完功了。

    所以,學建築表現圖,很重要的一件事,要兼顧表達與表現,兩方面都要建立意識。你反正是要兩樣事情都做好,你才能不落後於人。我一般認為表達比表現更重要,就像設計比製圖更重要、墨線比色彩更重要那樣——因為前者才帶著“資訊”,才凝聚著設計勞動。做在校作業倒是有一個便利之處:SU會替你把正圖的資訊準確問題解決得無懈可擊。所以確實如果只是要解決學生作業,在SU+透圖臺的輔助下,還真是學會表現技法就可以了。所以你不能把圖紙畫到盡善盡美,要見好就收。然而你又不能畫得太難看。你需要找一個平衡點。這個平衡點,在哪裡呢?

    這是三棵手繪樹。

    第一棵樹,是表達和表現都不過關的樹。它的資訊也不全面——用這種概括畫法,我們不知道事實上這樹的樹冠是怎麼樣的形狀。我們只知道這是一棵樹——同時知道它的高度以及陽光從左邊來。並且它難看。

    第二棵樹,是表達和表現都達標的樹。它的墨線質量尚可,有更多刻畫,樹冠有明暗兩個層次的綠色再區分。你也看到了樹冠的形態和枝幹的關係。快題裡畫中景樹畫到這個程度一般就可以了。

    第三棵樹,表現顯然優於第二棵樹——它的色彩更豐富了,樹冠上還增加了墨線在暗部刻畫葉子。它還做了樹與地面的交接。

    然而你要知道,第二棵樹和第三棵樹,在資訊量上,也就是表達上,沒有差別。也就是說,它只是變得好看了,沒有帶來資訊的增加。而製圖耗時來說,好歹是要翻一倍時間吧。如果你的設計推敲時間夠多,你的圖就畫不完。順帶來說,這個圖真的很像下面這個圖:

    相通的道理嘛。誰都知道妙蛙花比妙蛙種子更能打。然而你用不著打第一個會館的時候就把它升級到這個地步。如果你給表現力這件事打分,我拿90,你拿95,那我們都能歸類為“好”。考慮到閱卷時表現力這件事也不是多佔分值,關鍵還是設計,我們兩個的差距是不會因為你的表現力更好而拉開多少的。

    我認為“好”和“成熟”是不相等的。 “好”是義無反顧,“成熟”是顧全大局。你有準確的起形、高質量的墨線、恰到好處的明暗關係、明確的主次區分關係、簡單淡雅的色彩,形成了一種工整穩重、訓練有素的整體感受時,你就抓住了好看的建築表現圖的大部分共性了。

    最後還是常說的,建築表現圖是一種工具,是用來直觀地傳達你的設計構思的工具。它可能也有樂趣在,卻遠遠不是藝術。它對一個建築師的素養來說,最好這塊是別缺了。在低年級時,儘早解決手繪訓練的問題,然後抽身而出。 把你的高年級留給更多值得努力的東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朋友獨立性強,不愛和我聊天,我主動找她她又覺得太煩了,不回覆我訊息,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