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地處河西走廊西端,西鄰西域。絲綢之路開通後,自“西海”(地中海、裡海)東行經西域門戶伊吾、高昌、鄯善三道,總湊敦煌。作為漢王朝的西部邊陲,敦煌所具有的控扼東西交通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它成為漢王朝經略西域的橋頭堡,奠定了敦煌文化的舞臺。
早在公元前2000年前後,屬於青銅時代的四壩文化火燒溝型別的先民,就已經開始了對敦煌地區的開發。前121年漢武帝開疆擴土,敦煌地區正式納入漢王朝版圖,為西域的經營拉開了序幕,進而使中西交流成為漢王朝的國家行為。前111年設敦煌郡以後,不少內地的世家大族遷入敦煌定居,這些世家大族帶來的中原文化與當地少量原居民所積澱的與西域、中亞千絲萬縷的文化因素,共同構成堅實的漢晉敦煌文化土壤。而這種以移民為主體的居民,及在新遷地域共克時艱的開發經歷,使他們較少拘泥於區域的異同,而更富於相互理解和包容,終於形成這一地區自覺的包容並蓄的文化基因。這樣就使漢族與月氏、匈奴遺緒及以後與鮮卑、粟特、吐蕃、回鶻、党項、蒙古等少數民族的和平共處成為常態。
從漢代懸泉置遺址出土的西漢昭帝(公元前86—前74年)以後的簡牘表明,懸泉置驛站的一個重要職能是接待西域諸國來漢廷的使節,曾接待過來往於漢廷和西域之間的大月氏、康居、龜茲、罽賓、大宛、烏孫、于闐、精絕等29國使節。敦煌在東漢明帝(公元58—75年)時期就將“浮屠”這一具有特定文化內涵和指向的外來詞語用作地名,可見敦煌作為漢王朝西陲郡治,已成為了解異域文明的視窗和文化交融的首善之區。漢末三國期間來華的著名譯經高僧、居士安世高、安玄、支樓迦讖、支謙、康巨、康孟詳、康僧會、白延等,正是分別來自西域的安息、大月氏、康居、龜茲等國。三國兩晉至十六國時期,佛教在敦煌逐漸紮根,與中國傳統的儒家文化、道教文化並存並進,發展成為當地的主要宗教之一。始鑿於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的莫高窟,則是敦煌佛教文化發展的最顯著標志。
敦煌莫高窟,敦煌佛教文化,值得你去探索。
敦煌,地處河西走廊西端,西鄰西域。絲綢之路開通後,自“西海”(地中海、裡海)東行經西域門戶伊吾、高昌、鄯善三道,總湊敦煌。作為漢王朝的西部邊陲,敦煌所具有的控扼東西交通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它成為漢王朝經略西域的橋頭堡,奠定了敦煌文化的舞臺。
早在公元前2000年前後,屬於青銅時代的四壩文化火燒溝型別的先民,就已經開始了對敦煌地區的開發。前121年漢武帝開疆擴土,敦煌地區正式納入漢王朝版圖,為西域的經營拉開了序幕,進而使中西交流成為漢王朝的國家行為。前111年設敦煌郡以後,不少內地的世家大族遷入敦煌定居,這些世家大族帶來的中原文化與當地少量原居民所積澱的與西域、中亞千絲萬縷的文化因素,共同構成堅實的漢晉敦煌文化土壤。而這種以移民為主體的居民,及在新遷地域共克時艱的開發經歷,使他們較少拘泥於區域的異同,而更富於相互理解和包容,終於形成這一地區自覺的包容並蓄的文化基因。這樣就使漢族與月氏、匈奴遺緒及以後與鮮卑、粟特、吐蕃、回鶻、党項、蒙古等少數民族的和平共處成為常態。
從漢代懸泉置遺址出土的西漢昭帝(公元前86—前74年)以後的簡牘表明,懸泉置驛站的一個重要職能是接待西域諸國來漢廷的使節,曾接待過來往於漢廷和西域之間的大月氏、康居、龜茲、罽賓、大宛、烏孫、于闐、精絕等29國使節。敦煌在東漢明帝(公元58—75年)時期就將“浮屠”這一具有特定文化內涵和指向的外來詞語用作地名,可見敦煌作為漢王朝西陲郡治,已成為了解異域文明的視窗和文化交融的首善之區。漢末三國期間來華的著名譯經高僧、居士安世高、安玄、支樓迦讖、支謙、康巨、康孟詳、康僧會、白延等,正是分別來自西域的安息、大月氏、康居、龜茲等國。三國兩晉至十六國時期,佛教在敦煌逐漸紮根,與中國傳統的儒家文化、道教文化並存並進,發展成為當地的主要宗教之一。始鑿於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的莫高窟,則是敦煌佛教文化發展的最顯著標志。
敦煌莫高窟,敦煌佛教文化,值得你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