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孫醫生養生課堂
-
2 # 劉永毅醫生
腫瘤治癒,常常用到“5年”這個節點,若病人治療之後5年內還沒有復發跡象,就被認為是臨床治癒,這不是真正、徹底的治好了,大約20%左右的復發會發生在5年後。雖然臨床上常常依據病人的具體情況做出預後評估,但不能完全肯定,因此,治療結束還不能說絕對治癒、治好了。
01、不是所有的癌症術後都需要再治療癌症怎麼治?最主要的依據是TNM分期。
一般在沒有淋巴結轉移(N)、也沒有遠處轉移(M)的情況下,腫瘤浸潤的範圍也不大(T),分期為Ⅰ期的腫瘤,大多手術治療即可,術後多不需要輔助治療,比如非小細胞肺癌ⅠA期、胃癌Ⅰ期、結直腸癌Ⅰ期等。
對早期癌症“強化”、“鞏固”一下治療效果,做幾次化療,行嗎?化療有很大的毒副反應,若獲益低於損傷,意義就不大吧?早期癌症侷限於一窩,手術刀就清除得差不多了,殘餘癌細胞數量應該很少,全身用藥就不划算了吧?且人體免疫系統也會對癌細胞有一定的作用。
02、有些癌症術後考慮治療還有癌症比早期有點晚,或者病人身體狀況的原因,術後輔助治療不能確定獲益大小,就需要權衡利弊、認真考慮了。
非小細胞肺癌ⅠB期術後輔助化療的爭議就比較大,我國醫學界大多不推薦術後化療,而國外很多醫生建議術後若存在復發的高危因素,比如脈管侵犯、組織分化差,“考慮”化療。怎麼辦呢?病人有意願、身體狀況也好,化療也許好一些。
還有一些年齡大的病人,有獲益,但不是很明顯,一般也就不做化療了。比如Ⅱ期結腸癌具有復發高風險、微衛星不穩定低表達患者,化療多會用到鉑劑,神經毒性很大,手腳麻木、刺痛,超過70歲就不一定化療了。
03、有些癌症術後治療利大於弊一些相對較晚的腫瘤,手術只能清剿了局部的癌細胞,身體其它部位殘留的癌細胞數量比較多,潛伏下來,待時日或許捲土重來。這就需要輔助治療把殘餘癌細胞減少到一定程度,拋開身體、經濟因素,化療應該是有益的。
為什麼腫瘤已經治癒了還要繼續治療?怎麼才能不復發?
很多腫瘤患者都有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自己的腫瘤都已經治癒了,可是還是要繼續治療呢?
癌症這種病與其他疾病並不一樣,癌症從根本上來講是很難一次性治癒的,為什麼?主要是有以下這幾方面:
癌症體質未改變
腫瘤患者患癌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具有癌症體質,透過一系列的手段殺滅了癌細胞,但是產生癌症的源頭:體質,沒有改變,那麼還會有新的癌細胞產生,癌症復發轉移就是必然的。
治療不徹底
手術切除腫瘤其實並不能完全消滅癌細胞,還要透過放、化療殺死部分癌細胞,但是幼年癌細胞基本是殺不死的,一旦停止治療,癌細胞很容易就再次復發。
免疫力低
正常人體內的細胞日夜不停地進行新陳代謝,每天形成的新細胞中,約有幾百萬個細胞會發生基因突變,少數突變細胞若不受免疫系統制約,則進一步惡變,形成腫瘤細胞。化療是治療癌症的一種方法,化療藥物不僅殺傷腫瘤細胞,也殺傷正常細胞,降低了患者機體的免疫功能,要阻止癌症復發,就要在治療後提高免疫力,重建機體免疫監護功能,修復人體調控功能。植物活性硒就是透過硒的補充來達到提高免疫力,抑制癌細胞,修復受損免疫細胞。
如何延緩或防止腫瘤的復發轉移
首先,要有防癌意識
只有不患癌症才不會有癌症的復發和轉移。否則,即使將腫瘤完全消滅以後還可能在別的部位長出新的腫瘤來。就象土壤和雜草的關係一樣。
其次,要養成定時檢查身體的良好習慣
不要幻想感覺明顯不舒服以後再去檢查還是癌症早期。可以說內臟的早期癌症大多沒有任何症狀和體徵,自己幾乎沒有辦法發現。臨床上,幾乎所有內臟的早期癌症都是體檢而非自己發現的。早期癌症才容易治癒,不容易復發和轉移。疾病越晚,發生轉移和復發的可能性越大。遺憾的是,癌症被確診時有60%以上已經有了不同程度的轉移。
再次,早期發現以後要及早診斷和及早治療
要避免兩種錯誤思想和行為。一是早期癌症大多不癢不痛,不引起重視,不繼續檢查和正規治療,以致延誤病情,早期拖成晚期。二是自己沒有主張,病急亂投醫,聽信外行人不負責任的建議,東奔西跑,找這個遊醫戳一下,那個江湖郎中敷點草藥,甚至隨便讓非正規腫瘤外科醫生做手術,這是非常危險的最容易導致腫瘤擴散的行為。
癌症復發轉移並不是生命的末路
癌症復發轉移並不是生命的末路,而是開啟“新生活”的起點,所謂“新生活”是因為原來的生活出現了嚴重的問題,所以才會得癌症並復發轉移,要想有好的結果,必須改變原來的生活,開啟“新生活”,積極配合適度治療,讓癌症復發轉移不再是我們生命的末路。所以我不認為癌症復發轉移是生命的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