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仰望天空心開闊

    李曉霞是世界乒乓球的第四個女子大滿貫選手,整體排名在中國乒乓球女隊歷史上位於TOP5。

    李曉霞出生於1988年,是實力型選手。李曉霞於2001年,進入國家隊二隊;2002年,進入國家隊一隊。李曉霞的生涯初期和巔峰中的王楠、張怡寧重疊,得到展露的機會不多,但是她是北京奧運會週期的第五主力。

    2009年以後,王楠、張怡寧相繼退役後,李曉霞得到了更多的機會。李曉霞於2007年獲得年終總決賽冠軍;2008年獲得世界盃冠軍;2010年獲得亞運會女單冠軍;2012年倫敦奧運會女單女團冠軍、女單冠軍;2013年世乒賽女單冠軍;2016年裡約奧運會女團冠軍、女單亞軍。李曉霞從2008年的世界盃到2013年的世錦賽奪冠,完成了個人的大滿貫,也成為了繼鄧亞萍、王楠、張怡寧之後的第四位女子大滿貫選手,非常的棒。

    除了世界上的成就外,李曉霞也獲得了全運會女單冠軍,乒乓球超級聯賽冠軍。國內國外的成就都足夠輝煌,雖然在總的成績方面不如鄧亞萍、王楠、張怡寧,但是她的成績也足夠排在TOP5了。

  • 2 # 瘋狂滴體育達人

    首先,先來了解一下李曉霞的職業生涯,李曉霞從小家境不是很好。因為從小酷愛乒乓球,父母還是在家裡給她買了一張乒乓球桌供她練習。2001年憑藉自己實力正式進入國家乒乓球隊。2002年正式開始嶄露頭角,陸陸續續獲得了很多榮譽。被稱為中國乒乓球女王,2012年獲得全滿貫得主。同年成為了中國乒乓球總教練。一直到2016退役。每年的國際比賽都少不了她的參加,可是隻要有她在,對手只能排在第二位。這樣的榮譽一直持續到退役。榮譽太多,就不一一道來了。

    其次,看似李曉霞一路走來非常的順利,其實她的付出也是很多的,比如自己帶著傷痛參加比賽,尤其是每年都拿冠軍得這種責任,再加上乒乓球是我們的國家的國球,使得她更不能輸。可想而知她身上的責任,擔子也是很重,尤其是心理壓力。但她都扛過來了。

  • 3 # 極點體育gogogo

    功成名就,實力超群,努力的天才。

    李曉霞的國家隊生涯的開始,多少因為郭躍。

    國家隊有些不太成文的規定,並不寫在明面上,但是經常執行得非常嚴格。其中一條是,每個年齡段的運動員有個預先設定好的數量。有時候很少,有時候稍微多一些,有時候完全沒有。

    李曉霞進國家隊的時候,後來提起來出來的原因裡面,有這麼一條:

    "1988年的出生的運動員,只有郭躍這麼一個太突出了,再拉一個選上來吧。"

    於是山東魯能的李曉霞被選上了。從那會的技術角度上說,李曉霞實力厚實,但是球打的特別簡單,和兇狠有靈氣的郭躍完全不同。那會的李曉霞心氣和現在的大滿貫完全不同。她跟李隼說,哎呀,我只要像她那樣就行了。她看著一個正在路過的球員這麼說。

    李隼後來說,那個選手團體賽坐車有個世界冠軍頭銜。別說大滿貫,想必離單項冠軍都很遠。

    這和李隼帶過的其他大滿貫完全不同:張怡寧當年15歲進隊就像個老幹部對誰都不慫,王楠當年跟李菊競爭,看球看錄影恨不得鑽進電視機裡,一定要競爭到這個主力的位置。在那些勵志的故事裡,他們是哪種胸有大志,必將成就一番事業的典型。而李曉霞當年這種情況,按照勵志故事的邏輯,簡直匪夷所思。

    天賦而言,李曉霞身高臂長,在女選手中質量驚人。從歷史上來看,中國的女選手並不特別以力量出名。鄧亞萍兇狠,王楠刁鑽,張怡寧穩健。力量大更多的是一個歐洲選手標籤,而且在女子選手中,這個標籤都不算特別顯眼:拿過冠軍的很多,但是力量大的不佔多數。

    但是這之外的資質,起碼當年的李曉霞沒有太多亮點。最早當年進國家隊,李曉霞的亮點是反手能力和質量:從很年輕的時候開始,李曉霞的反手技術非常全面而且質量很高。但是這之外的東西她並不算好:算計球的能力,有針對性的對手組合技戰術的能力,甚至當時的正手能力都不算特別擅長。(尤其是正手能力,其實早年沒少受批評)

    而李隼敏銳的意識到了這一點:和受強烈求勝和競爭意識驅使的王楠張怡寧不同,李曉霞的技術能力是她的心理的保障。很多角度上說,她不是為了自己的目標能最大化驅動自己能力成長的人,正相反,她的目標是由她的能力驅動的。

    這樣一來情況就簡單了,往上加質量唄。於是乎,一直到現在,李曉霞打球的風格還是充滿了以我為主,靠實力不靠算計,左一錘右一錘,連人帶馬一起砸下來的路子。她的技術能力推動了她的目標和野心,而不是因為有野心有目標強迫自己增強能力。

    從進國家隊到現在,李曉霞的最明顯的進步在正手的能力上。而將原本不算是特長的正手打造成現在這樣精純的能力,其中需要的努力和付出是很難想象的:相對的特長很容易保持,但是很少有人能把短處練到和特長一樣長。尤其在國家隊這種競爭環境,增加正手質量這種長期投資,很少有人願意做:一邊自己花著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一個不太可能讓自己馬上增加成績的地方,一邊看著隊友不斷的在比賽中提高成績,這種心情一定很複雜。

    不過從事後諸葛亮的角度來說,李曉霞做到了:她或許沒有這個專案最需要的那些天賦,但是她是個努力的天才。她達到了一種靠練習,執著和勤奮達到了一個專案的世界頂峰。在很多角度,她是那隻最終爬上金字塔的蝸牛,不是生來應該追求高度的,但是她最終獲得了所有高度。

    里約之前,她的狀況顯然讓人擔憂:聽說年初還在打退役報告,長期的傷病反覆導致訓練量難以保持,最終選她上單打的時候也不乏質疑的聲音。但是最終她仍然走到了決賽場上,而且很有機會獲得金牌。和張繼科一樣,她完美的承擔了她需要承擔的責任。

    功成名就,實力超群,李曉霞是個努力的天才。

  • 4 # 破滅體育

    李曉霞的職業生涯當然是圓滿的。

    很多球迷說李曉霞沒有統治時期,三大賽各只有一個冠軍,但是大家換個角度思考,作為乒乓球史上第四個大滿貫得主,這是多少人打乒乓球的最高夢想,這樣的職業生涯,足夠圓滿。

    個人覺得李曉霞是女乒史上的技術巔峰(不談心理),女乒男子化的第一人,極具進攻性的正反手暴力錘擊,力量速度旋轉三者俱佳,這是其他所有女運動員比不上的,現在的陳夢,在這三者都比李曉霞小一個量級。

    早期的李曉霞可以說歷盡磨難,08年不敵王楠無緣入選北京奧運,可以說讓李曉霞備受打擊,隨後11年連續在大賽決賽輸給丁寧,又有太多人詬病她的心理素質,但是2012年倫敦奧運奪冠,2013世錦賽和全運會全部奪冠,可以說這幾個冠軍一拿,李曉霞就已經圓滿了。隨後的曉霞雖然一度萌生退意,但是因為國家的需要,她還是堅持到了里約,我們可以看到她在2016年定海神針的作用,就是不輸外戰,穩定軍心。

    里約除了決賽,其他比賽對於外協選手的統治力一如既往,隨後奧運團體賽後圓滿退役。

    這樣的職業生涯,足夠完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拍攝“竹色溪下綠,荷花鏡裡香”的唯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