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輝輝傻傻Vlog
-
2 # 戰在職場
100萬還是1000萬?關鍵看你從事的什麼職業?回答這個問題要考慮三個前提,第一踏踏實實,第二在現有物件條件下保持不變,第三工作一輩子。除此以外還要考慮他的工作性質,是普通行業月薪4000,還是網際網路IT行業月薪1萬?
現在我們假定是月薪4000的小職員,物價保持不變,工作30年,可以賺到4000*12*304000*12*30=1440000,30年140多萬。這裡是指的純收入,沒有一分錢支出。
一個沒有任何假設條件的問題,答案有很多種,下面我們還是從現實來分析一下什麼是踏踏實實賺錢的途徑?究竟賺多少錢?
1.辭職到北上深尋求更大的空間說一個我身邊的同事,2015年畢業,在小城市事業單位,月薪4000,到手三千出頭,在家吃住,平時挺節約,開銷很少。要和女朋友結婚,對方要求必須買新房,始終沒有錢買房子至少首付要30萬,父母無業沒有多的積蓄資助他。
2017年初,終於辭職到上海,聽他說剛開始非常的辛苦,一個月6000元都存不了錢,一線城市房租、交通、吃飯馮開銷都比較大。一年之後終於跳槽到15,000的公司,依然非常的節約,基本都是再晚回去自己做飯帶到公司。聽他說,應該是最艱難的時刻已經過了。
但是新的問題又來了,他發現周圍的同事當中,一旦過了40以後被裁員,就不容易找工作了,所以他現在還得拼命的多賺點錢,感覺自己的身體在被透支。
有時候他也挺懷念原來的體制內工作,壓力不大,收入少一些,也許年齡大了以後既穩定收入也會增加,只是目前年輕的時候確實沒有辦法把婚房解決。
小結:這就是現實,踏踏實實在體制內工作的時候,或許你覺得外面的天更寬廣更適合你,當你出去以後,你也更能感受到體制內生活的穩定性和無形的優勢。
如果按照我這位同事目前的工作方式一輩子賺的錢肯定不止140萬,200萬 、300萬都有可能,雖然花銷也更大一些。
2.辭職創業算不算踏踏實實工作呢?一天我和一個朋友去吃街邊的涼糕,朋友坐在那裡觀察了一段時間,涼糕5塊錢一碗,加上房租等所有成本大約不到2塊,一天至少要賣出150碗,一天淨賺450元,30天13500元。
看她算的津津樂道,甚至還開玩笑說可以辭職出來賣涼糕了。
這個社會是全民創業的時代,體制就像是一個圍城,在體制內的人羨慕體制外薪水高,體制外的人羨慕體制內的人穩定。
是不是創業了就真的很賺錢了呢?比如做涼糕的小老闆,我們只看到了他純賺錢的時候,沒有看到他收錯了一張人民幣就會被賠錢,賣不出去會賠錢,以及其他意想不到的因素。創業的風險比體制內穩定工作的風險大多了
綜上所述:其實無論是以哪一種方式,都是你這一生踏踏實實工作走過的路。體制內的穩定工作錢不多,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會增加一些;體制外的工作隨機變數太大,但只要你踏踏實實的工作,至少都能夠讓你過好平淡而充實的一生。點選右上角關注了@樂在職場,每天送你職場乾貨,解惑職場煩惱。 -
3 # 吳敏4633
你好,一個正常人,一輩子,賺到的錢,沒有精確的資料,如果果不注重養生,一夜回到解放前。所以說,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一千萬現金和清華錄取通知書放你面前,你會怎麼選?”
在網上,總能看到這類讓你隨便選的腦洞題。雖然小孩子才做選擇,成年人全都要。但面對這倆選擇,不少人還真覺得特別兩難。
一方面,一千萬絕不是一個小數字,對很多人來說,足夠衣食無憂生活一輩子了;但另一方面,人們總是有更大的野心——給我高學歷,靠自己努力是不是還能賺的更多?
選學歷還是選錢,檢驗一個人世界觀最簡單的方式。哪怕是同一個人,不同年齡也會有完全不同的回答。
但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先了解,一個普通華人,他積累財富的速度到底有多快。
普通人一輩子能掙多少錢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讀了名校,就意味著會有高收入。
2019年獵聘網的報告顯示,清華大學近三成的畢業生平均年薪在50萬以上,北大畢業生也有近兩成能拿到這個數字。
超過一半的北大畢業生年薪在20萬以上,接近五成清華畢業生年收入超30萬[6]。
前不久,還有一家線上教育機構給清北畢業生開出200萬年薪[7],珠三角的中學打著“年收入30萬”口號招徠清北畢業生任教的訊息也引起很大關注[8]。
不只是珠三角,各地區都想引進高學歷人才
當你的周圍全都是這樣的清華北大勵志故事,你肯定會覺得,好學校就等於好收入。
但少數的例子,並不能說明名校畢業就賺錢容易。
即便是清華北大畢業,也不是人人都有二三十萬的年薪,年薪百萬更是需要極度優秀加上極度運氣好。
光鮮亮麗的工作場合裡,可能就藏著某位名校畢業生年薪幾十萬
而如果只是一個的普通畢業生,一輩子也未必能掙到一千萬。
2019年,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經達到30733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達42359元[2]。而且,近10年來,中國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一直保持著8%左右的增速。
按這樣的收入計算,假設你25歲開始工作,每年收入增長5%,到60歲退休你大概能賺將近300萬。
當然這只是全國的平均資料,如果換成北上廣這些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地方,收入會水漲船高。
比如,2018年上海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是64183元[3],同年廣州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接近6萬[4]。
除了地區間有差異,職業不一樣“錢景”同樣不同。如果你在一個熱門行業工作,收入水平也能提高。
杭州:程式設計師隨時隨地席地而坐寫程式碼在科技急速發展的當下,計算機技術行業勢頭正盛
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18年“資訊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的平均工資是7.6萬元[5]。畢業後去當程式設計師,哪怕一直敲程式碼不漲工資能賺270萬,如果按每年收入增長5%計算,到退休大概能攢731萬。
如果你幸運地入讀了頂尖學府,但又不幸地沒有趕上風口的好運氣,坦然接受自己是一個名校畢業的普通人,那也需要坦然接受,一輩子也掙不了一千萬。
賺了一千萬,能花一輩子嗎名校畢業意味著有賺錢的能力。而只有一千萬,雖然不用幹活不用996不用擔心被老闆罵,但是會擔心錢花完。
一千萬,夠一個普通華人花一輩子嗎?
如果你想要過上中產以上的生活,肯定會覺得,一千萬遠遠不夠。
在電視、雜誌裡,僅僅是一套豪宅都足夠讓你的一千萬自慚形穢。
電影《西虹市首富》講的就是突然收到鉅額遺產後怎麼花掉的系列故事 / 《西虹市首富》
前幾天,喜劇之王周星馳剛剛以14億抵押了他在香港的三棟豪宅[12],常出現在頁遊裡面的“渣渣輝”一套190平的房子也買了5800萬港幣[13]。
在這些售價動輒幾千萬甚至上億的豪宅面前,一千萬恐怕只是杯水車薪,更不用說其它的跑車、遊艇、奢侈品了。
就算不去當貴族,憑這筆錢立足一線城市,當一箇中產,日子可能也緊巴巴的。
想在一線城市過上中產的生活,手裡有套房才算踏實。可就算不買豪宅,一套普通住房也是你最大的花銷。
新事物出現,消費在升級和轉型,一杯喜茶都要30塊
早在8年前,莫言就“哀嘆過”他那筆750萬的諾貝爾獎金,在北京根本買不到多大的房[14]。
現在,一線城市的房價比那時更貴:今年五月中國一線城市的房屋均價將近五萬元/平米[15],2019年上海市內環地區的平均房價更是突破了11萬元[16]。
一筆一千萬的鉅款足夠你在一線城市買套100平米的房子,只不過買完後,一千萬也剩不下多少了。
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每天早上一睜眼面對的就是車貸房貸是很正常的 / 豆瓣
除了買房子住,上有老下有小的你還得關心子女教育和父母養老問題。
胡潤百富的調查顯示,2018年中國的“新中產階級”每年在子女教育培養上的投入達到了9萬元[17],想讓孩子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離不開金錢投入。
在上海,高中生補兩個半小時的數學課就要花1000塊,有條件的家庭平均每月補課費用就要上萬,不少家長付了補課費甚至連奶茶都買不起[18];即便是消費水平低一些的瀋陽,也有初中生一個暑假花兩萬多上補習班[19]。
不少家長戲稱孩子是“四腳吞金獸”
養老同樣如此,要想保證晚年生活的品質,花在健康保健和養老護理上的錢也會增加。
富蘭克林鄧普頓去年釋出的調查顯示,在中國內地一線城市平均退休目標儲蓄約為400萬元[20]。
即便是CAFF相對保守的資料也顯示,大部分人都認為想要為養老做好準備,至少得有100萬元的儲蓄和一套房產,在一線城市更是得有200萬元才能達到“養老自由”[21]。
想要“體面”地養老,需要經濟能力的支撐
這麼一算你是不也發現了,想立足一線城市,過上有房有車、照顧好老小的中產生活,單憑這一千萬還有點緊巴巴的。
當然,如果你站在風口,早在二十年前就拿一千萬買了三環裡的房子或者阿里騰訊的股票,那就另當別論了。
少上網,一千萬還是夠花的不過,對於大多數二三線小城市以及鄉鎮農村的人來說,說一千萬不夠花那顯然就是不客觀。
早有研究揭示,一個人的社會地位與消費水平之間具有密切聯絡,伴隨著社會分層的出現,“消費分層”也已是公認的事實[11]。
簡單說就是,有錢人花錢也多,沒錢的人花錢也少。
2015年8月11日,甘肅省山丹縣打工下班的農民工,正在一起乘坐拖拉機返回住處。不是每個人都需要為買超跑存錢
如果從一線城市換到二三線甚至小城去住,房價就能替你就省下不小的開銷。
今年五月,二線城市的房屋均價為1.7萬/平米,三線城市房屋均價低至1.2萬,四線城市為7961元[22]。
比如最近爆紅的鐘美美,他所在的黑龍江小城鶴崗花5.8萬就能買到一套77平的房子[23]。鍾美美的媽媽拒絕了網紅公司100萬的簽約費,在大城市的人看來可能不算什麼,在鶴崗真是不小一筆錢了。
2019年1月23日,黑龍江鶴崗市,即將拆遷的小村落。在這樣的小城拒絕100萬,確實需要定力
除了買房這種大額支出,憑藉著一千萬應付日常的柴米油鹽,只要需求別太誇張也綽綽有餘。
社科院的2017年研究顯示,以企業管理技術人員等群體為代表的“新社會階層”,年均家庭總支出為13萬元,是整個社會平均水平的1.71倍[24]。一千萬足夠他們花一輩子了。
他們都已經是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都比較高的群體中,生活水平也超越了平均水平,足夠富足、體面。
實際上僅僅從花銷的角度看,2019年中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為21559元[2]。考慮到中國居民的人均壽命約為77歲[9],這一千萬不論何時得到,都夠一輩子用了。
當然,中國的人均消費支出一直以每年8%左右的速度增長[10],人均壽命也在不斷提高。這意味著每年你的花銷都在變多,你需要花錢的年份也在增加。
當你錢多的時候,也會想要吃得更好一些!
回覆列表
這個還真不好回答,各行各業,有掙得多也有掙得少,跟自己能力也有關係,有能力者賺的可不是一輩子的錢,沒能力者一輩子都掙不到錢!
說不好聽的話,有的人還不知道能否活多久,有時候談一輩子太早了,所以把握現在,努力掙錢,享受生活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