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大懶的荒唐人生

    答,我用的是土辦法沒有專業的收蜂工具,首先如果蜜蜂在洞裡,你要用一支菸或一注香點燃放進洞裡把蜜蜂薰出洞口,待大部分蜜蜂在洞外集中後才開始仔細尋找蜂王,蜂王比其他蜜蜂稍大長一些呈黑色不會蟄人,擒賊先擒王,抓住蜂王要輕捏輕拿放進我們農村戴的草帽內,之後將草帽慢慢靠近其它子蜂它們會慢慢尋找蜂王,10分鐘左右就會跟蜂王聚團,然後拿回家,希望對你有幫助。

  • 2 # 伏牛山傳奇

    所謂“野生蜜蜂”就是逃跑到野外的蜜蜂,中華蜂俗稱土蜂、野蜂。

    誘捕野生蜂有一定的時間性,南方一年四季都可以,而北方一般在四五月份。

    要想誘到蜂注意幾點:

    1、處理蜂箱

    有些網上買的蜂箱可能做過蜂蠟處理,如果是自己製作的蜂箱,就要做好蜂箱處理。將土蜂蜂蠟或土蜂巢在鍋裡融化,用刷子塗抹在蜂箱內壁。

    2、選好誘蜂地址

    放置誘蜂箱很講究,不是所有地方都能誘到蜂,要選擇背風向陽的土崖下、石涯下,大樹下、或者老房子的牆上,蜂巢前面要開闊,沒有遮擋物。

    3、怎樣將蜂箱帶回家

    一旦誘到野生蜜蜂,如果離家在兩千米以外,可以在傍晚前後,將蜂箱所有窟窿用紙堵上帶回家,第二天讓蜜蜂自己咬開窟窿,自己重新認巢。

    如果離家較近,告訴你不要急,要等幾天,等到巢脾有幼蟲以後,再用上面的方法,將蜂箱帶回家。否則蜜蜂容易逃跑。

    這只是我的一點經驗,不知對你是否有用。

  • 3 # 蜜蜂小林

    俗話說的好 養蜂不用種只要勤放桶每年的分蜂季節來臨,只要在房前屋後,大樹旁,懸崖峭壁旁,前提是附近有野蜂資源!

    買點中蜂臘,融化後塗抹在桶壁上,放在上面說的地點,蜂多的你養都養不完[呲牙][呲牙][呲牙]

  • 4 # 榮華蜂蜜

    準備收蜂帽,把收蜂帽放在蜂窩上面,因為蜂喜歡向上爬,所以放上面,割子脾時蜂慢慢往上團結,蜂王會跟著上去了。能抓到蜂王更好,用王籠關著,掛在收蜂帽上。子脾割完後,等蜂差不多都上蜂帽了,拿回來。準備好活框和蜂箱!選擇些靚的子脾綁在活框上,要看蜂量,不用全部綁,讓蜂多於脾,才抗病蟲也易修造脾。蜂箱要乾淨,無異味,新手不要養大箱,一般36/46,10脾內箱比較好。開啟氣窗,關住巢門,把收蜂帽蜂倒在蜂箱內,或者連帽直接放入蜂箱內,口向子脾蓋好蓋。晚上看,蜂是否全部上脾護子,如果沒有,要用手抱上去,拿岀收蜂帽。第二天開小巢門,裝上防跑片,過段時間,蜂穩定,幾天後見採蜜粉回來,撤開防跑片。

  • 5 # luckh胖哥小黃

    大家好我是胖哥小黃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個如何在野外尋找野生蜂蜜以及野生蜂蜜的習性。

    一、野生蜂蜜的習性:

    1、群居性 ,由一隻蜂王帶領雄蜂、工蜂千軍萬馬一起生活,每一隻蜂都是分工明確,一個大家庭群居在一起。

    2、專一性,一輩子只吃花蜜和花粉,對生活非常專一,一輩子只聽蜂王的,對感情非常專一。

    二、如何尋找野生蜂蜜

    1.蜜蜂一般都喜歡找一個蜜源好的附近築巢,住在石頭洞裡或者住在樹洞裡面,我收的大部分都是石頭洞裡收回來的。

    2.用蜜碟把蜜蜂引下來吃蜜只要有一隻過來吃了回去就會招集問伴過來一起吃然後追蹤蜜回巢的方向跟上去找到蜂巢因為蜜蜂吃飽了都是直線飛回蜂巢裡的,直接可以找到。3.收回來的蜜蜂裝到蜜蜂箱子裡面就可以了,記得放防逃片,以免蜂王逃跑。

  • 6 # 金秋麥穗兒

    謝謝老師邀請,記得小時候,父親和四爹經常用長長的木杆,杆子頭上掛一個蜂兜,抹上蜂蜜,去找自己家走丟的蜜蜂。邊挑著蜂兜走穿,邊叫著“蜂王,回來,蜂王,回來”有時候在某棵樹上也許就碰見了自己跑丟的蜜蜂們。因為它們認識自己家的蜜,於是就紛紛飛回了蜜兜裡,等都進去了,四爹和父親便挑著木杆回來,讓蜜蜂自由回巢。

    作為家裡的女孩,我天生就怕蜜蜂。如果讓它們蟄上一口,蟄臉上臉會腫成包子。蟄腿上腿會粗成水缸,要好久才能消下去。小時候家裡養蜜蜂,那被蟄到的滋味真不好受。好在有蜂蜜的香甜,也對蜜蜂狠不起來。 老師的提出問題是; 怎麼在野外尋找野生蜂蜜,如何抓回來養?這個問題問的膽大,砸了人家的飯碗不說,還要連窩端回去!野心不小啊。

    尋找也野生蜂蜜是要下辛苦的,你得在林間多走多抬頭看,野生蜂蜜不一定就在你頭頂的岩石或者土壁上。或許掛在樹枝上隨風晃。不過為了不讓蜜蜂攻擊你,你得全副武裝,弄的密不透氣才行。這樣的裝扮在夏天的氣溫裡誰受得了?想捉野蜜蜂回來養,這個最簡單不過,只要你在每年的分蜂季節來臨,用原始的辦法放蜜桶或者蜜兜,在抹上香甜可口的蜂蜜,房前屋後的樹林,懸崖峭壁旁! 蜜蜂就會自己跑回來,不用你費吹灰之力。不過,野生蜜蜂蟄人,毒氣更大,你可要小心著哦,弄不好也會群起而攻之。扎你一身刺。哈哈!

  • 7 # 廣西老5

    簡單快捷的方法有,

    1-蜂蜜水誘其群體過來吃蜜水,以便觀察來回路線,來的路線不規則,迴路呈直線,線地點挑選一下以高處為主。

    2-觀察附近野花野蜜蜂是否足夠多,足夠多的情況下,說明附近有比較多的蜂群,首先優先選擇石壁石頭較大的懸崖處,及離水源較近處為主。其次選擇大樹較多較大為第二選擇。

  • 8 # 天數茫茫A

    蜜蜂是容易被人工訓養的物種,在我國有著較為久遠的人工養殖歷史,在傳統的養蜂生產中,我們養殖的蜜蜂品種主要是中蜂,它是我國土生的一種蜜蜂品種,比較適合我國的氣候條件,因此在自然界中,分佈著大量的野生種群。

    而我們養殖的蜜蜂,大部分是靠收捕野生蜜蜂。要想在野外尋找並收捕野生蜂群。肯定就需要了解一些蜜蜂的基本生活習性,這對我們找到蜂群,收捕蜂群以及對收捕到的蜂群,如何進行管理都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一)野生蜜蜂的基本習性

    野生蜜蜂群一般生活在巖洞,土洞以及天然的樹洞之中,這些地方大多陰暗乾燥,冬暖夏涼,並且少有外界的干擾。它們在此泌蠟築巢,繁衍生息。

    蜜蜂是變溫性昆蟲,對氣溫的變化極為敏感。野生的蜜蜂一般在氣溫10℃以上時,才能出巢活動,但一般要氣溫達到13℃時,其活動才能正常。這時蜂王在巢穴中大量的產卵,而工蜂們則忙於各項工作,因此當氣溫合適時,往往會在外界看到,大量採集蜂忙碌的身影。野生的蜂群在經過,春季繁忙的生產繁殖後,一般會在四五月份,出現自然分蜂。

    從野生蜜蜂的這些習性中,我們可以看出,尋找野生蜜蜂,應該在蜂群大量外出活動後進行最好,因為這時我們不但可以透過,跟蹤外出採集的蜜蜂,發現蜂群的巢穴,而且這時收捕蜜蜂,也不會造成蜜蜂受凍或者受熱等,對蜂群的影響較小。

    (二)如何在野外發現並收捕野生蜜蜂

    首先要想收捕蜂群,肯定就要發現蜂群,一般情況下,如果所在的地方有蜜蜂資源,那麼在外界蜜源較好時,一定能夠發現採集蜂的身影,事實上蜜蜂的活動半徑是相當近的,也就那麼一兩公里,那麼我們就可以透過跟蹤這些採集蜂,尋找到野生蜂群的巢穴。

    ①樹洞蜂的收捕

    先用石塊或木棍敲打樹幹,並用耳貼於樹幹,傾聽蜂群受震動後發出的“唰唰”的回聲,以確定蜂巢在樹洞中的位置,然後在樹幹上找到蜜蜂的出入口,如有多孔,除上、下各留一孔外,其餘的用泥巴封住。在上孔掛1個布袋或1個蜂箱,布袋口或蜂箱巢門對著上孔,在下孔噴煙或吹進樟腦油驅蜂,蜜蜂從上孔透過巢門脫蜂器,爬入蜂箱或布袋中。

    待所有蜜蜂都離巢爬入蜂箱後,用斧頭砍開樹皮,擴大洞口,暴露出蜂巢,然後將蜂群的巢脾完整割下。並綁於巢框上,繫結後將其放於該蜂群的蜂箱中。完成收捕後將蜂箱搬回即可。

    ②土洞蜂的收捕

    發現土洞蜜蜂后,首先將洞穴四周的野草鏟光。用鋤頭掘開泥土,使蜂群巢脾露出。這時再對蜂群巢脾進行噴煙,驅逐蜜蜂離開巢脾,事實上這時蜜蜂群一般不會飛逃,它們只會在某處先結團。這時可向蜂團噴糖水或者清水,沾溼其翅膀,目的是防止其飛走。然後再用收蜂籠去收捕這些蜜蜂,收捕時一定要注意蜂群的蜂王,如發現蜂王可將其用“囚王籠”裝好,侍將其全部蜜蜂收捕後,一同放入事先準備的蜂箱即可。

    將蜂群驅離巢脾後,我們就應迅速完整的割下巢脾,然後將其固定於巢框上,並加入安置蜂群的蜂箱中。

    收捕巖洞中的野生中蜂,比收捕樹洞以及土洞中的野生中蜂,相對要困難一些。特別是洞口小,石壁厚,蜂團位置處於巖洞深處的蜂群。針對此種蜂群,一般可採用“塑膠管收捕法”。

    塑膠管收捕法,一般在傍晚蜂群,全部歸巢後進行。當蜜蜂全部歸巢後,用泥巴堵住蜂巢的出口1~2天。這是蜂群會因窒息,感到不安發生騷亂。這時我們就可以拔開泥巴,將一根塑膠管的一頭插入洞口,另一頭插在一個塗有蜂蜜的收蜂籠內(收蜂籠底部應用紗網封住)。接著用一大塊石塊,不斷敲擊巖洞,促使蜂群被迫從管道爬出巢穴,並進入收蜂籠內。在搜捕的過程中,我們應密切注意,收蜂籠內是否收捕到蜂王。如果收捕到蜂王則應立即將其擒住,並用囚王籠控制起來。為增強驅蜂出穴的效果,也可向蜂群巢內噴煙,或者將浸有樟腦油的棉球,用細棍推入蜂巢底部,促使蜂群快速出巢。收捕完蜂群后,將收蜂籠放入,置有巢脾的蜂箱內即可。

    (三)收捕野生蜜蜂的其它方法

    我國的野生蜜蜂品種,主要是中蜂,中蜂有一個比較大的缺點,就是比較喜歡分蜂,因此我們可以利用,它們的這一特性,在它們自然分蜂時,對它們進行收捕。這種方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安置誘蜂箱誘捕。

    安置誘蜂箱誘捕,其實相對比較簡單,只需要將誘蜂箱,設定在有蜂群出沒的地方即可。設定誘蜂箱誘捕蜂群,一般選擇在分蜂的季節進行。誘蜂箱一般為使用過的蜂箱為好,為提高誘蜂的效果,可在誘蜂箱內放置使用過的舊巢脾,並且在蜂箱內塗一些蜂蠟,以及“誘蜂水”等。經過這樣處理的誘蜂箱,含有多種蜜蜂的資訊素,對分蜂蜂群有較大的吸引力。安置好誘蜂箱後,應每天檢視一下誘蜂箱的情況,如果有蜂群進入,應立即將其收回。

    (四)收捕到野生蜂群后的注意事項

    首先,野生蜜蜂生活在大自然的環境中,其巢穴的條件一般比較適合蜂群生存,那麼我們安置它們的地方,就一定要好,要適合蜂群的生存,不能有汙染異味,較多的人畜天敵干擾等。這樣收捕到的蜂群才會安心的住下來。

    其次,野生蜂群可能未受過人為干擾,那麼其野性應該比較足,因此過箱後不宜頻繁的開箱檢查,以免驚擾蜂群,使其產生飛逃的情緒。

    此外,收捕到的蜂群存在一定的飛逃情緒,因此應加強其情緒的安撫工作。安撫蜂群一般透過,獎勵性飼餵等方法來實現。值得注意的是,收捕野生蜂群,無法收到它們的巢脾時,應儘量從其它的蜂群調入相應的子脾,供蜂群哺育。這樣對安撫蜂群有很大的作用。

    結語,收捕野生蜂群,是我們獲得蜜蜂資源的重要途徑,我們既可以透過跟蹤採集工蜂等方式,發現並收捕野生蜂群。也可在野外安置誘蜂箱誘捕野生蜜蜂。收捕野生蜜蜂,我們不但要遵從自然,更要遵從蜜蜂的習性。這樣我們收捕野生蜂群才能成功。

  • 9 # 新疆普氏野馬

    當然是循蜜蜂飛走的方向去找,如果越來越多的蜜蜂都飛往同一個方面,那麼野蜂就在那一片,找到後,摧毀蜂窩的同時,把蜂王捉到蜂箱裡,這樣就吸引所有的蜜蜂重新安一個新家,趁夜晚把蜂箱口堵上,就可以把蜂箱轉移到新的地點回家養了。

  • 10 # 定向優優

    野外遇見蜜蜂,如何抓回來養?

    首先,我們要看蜜蜂是哪裡做窩,有些在泥土裡面,有些在石壁裡面。石壁裡面比較不好收。如果是土裡,我給你幾個方法。

    準備工具

    一個蜂箱,還有一個收蜂帽,一張有幼蟲的子脾,一把香。

    這個是利用香薰,先把收蜂帽放洞口上方。貼著地面。下面用香薰。蜜蜂一般比較怕煙。就會淙洞口鑽出來。慢慢的爬上收蜂帽。等蜜蜂差不多已經進了收蜂帽。我們就可以把整個收蜂帽和蜜蜂一起放進蜂箱。把蜂箱出口關住。後面的排氣視窗開啟。避免把蜜蜂悶壞。收蜜蜂我建議在傍晚的時候收,因為那時候的蜜蜂基本上都已經從山上回來了。

    收回來的蜜蜂應該注意什麼?

    首先,收回來的第二天,你就要去觀察,蜂王有沒有收回來。因為野外收的蜜蜂,很多時候蜂王沒有收到。你可以檢視放下去的子脾,如果出現急造王臺,那蜂王百分之九十是沒有收回來的。最好要細心觀察。如果收回來了,你可以喂點糖水。因為你收回來了以後,蜜蜂急需糧食。再放一張全新的基礎巢皮。這樣的蜜蜂很快就能做好一張完好的基礎巢。

    如果蜂王沒有收回來,也不需要擔心,你可以細心觀察它的王臺,每隔幾天觀察一次。不需要太多王臺,只挑一個好一點的王臺就行,多餘的全部取掉。如果你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王臺,等蜂王出生後,就容易出現繼續逃群或者分蜂。

    後面就比較簡單了。大概半個月左右,蜂王已經交配成功,就會產卵。這時候就按照正常管理辦法就行了。

  • 11 # 蜜香世家

    以上三種野外尋找野生蜂蜜是蜜香世永常用的方法,在實踐中是最實際實用的幾種方法。當找到蜂窩後,就可根據窩巢的地方,根據實際情況,沿巢窩洞口小心漫漫開啟,將子脾與蜜脾分割出來(細心別傷了子脾),當把巢窩裡的巢脾全割取出來後,看到蜜蜂集結最多的地方(絕大部份蜂王必在裡邊),用手將蜜蜂托住接入收蜂帽(籠)裡,這時就可將收蜂帽吊在被毀巢窩傍邊,那些散蜂一會兒就會飛進收蜂帽,待那些散蜂全部井人入收蜂帽後,應迅速回家綁脾上框,將蜂抖落蜂箱,待蜜蜂安定(約大半個小時)好後,可輕輕開箱檢視,蜜蜂是否上脾。如果沒上脾,可用手或柔軟的毛掃引上脾。如果設經驗的新手,為了防止蜂群受驚飛逃,可先往蜜蜂身上噴上少許蜂蜜水,使蜜蜂暫時無法起飛,這樣就會放心從容地將蜜蜂引上子脾。當蜜蜂上了子脾進行護脾,就已經是接受了新巢窩。收養野蜂也就成功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繪梨衣的死為什麼會戳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