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7
回覆列表
  • 1 # 心向青山

    在西方,勒班陀海戰,和普瓦提埃戰役被譽為保衛天主教世界的兩大戰役。普瓦提埃戰役,擋住的是公元8世紀的阿拉伯帝國,而勒班陀海戰,則擋住的是公元16世紀的奧斯曼帝國。

    公元1566年,奧斯曼帝國最偉大的蘇丹蘇萊曼大帝去世,其子塞利姆二世即位。塞利姆二世並非雄才大略之主,但同樣也想建立不世之功。於是,他將矛頭指向了臥榻之側的塞普勒斯島。賽裡姆二世志向遠大,他的目標遠不止奪取塞普勒斯島,他希望藉此攻入西地中海然後將地中海變成帝國內湖。這一年是公元1571年。

    塞普勒斯島屬於威尼斯共和國,得知奧斯曼帝國大軍壓境後,驚慌失措的威尼斯人猶如當年的拜占庭人一樣開始向天主教世界求救。最終,在教皇庇護五世的主導下,威尼斯、西班牙以及教皇國三國組成了反奧斯曼帝國的神聖同盟。

    奧斯曼帝國VS天主教神聖同盟,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應當說,從整體實力而言,奧斯曼帝國更有優勢,但在整場戰役中,奧斯曼帝國內部的問題更大。

    1、賽利姆二世好大喜功,卻又沉湎酒色,將帝國海軍交給了一個靠跪舔上位的毫無海軍經驗的阿里帕夏指揮。而這,與當年穆罕默德二世在1453年攻佔君士坦丁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或者,我們可以說,這場海戰奧斯曼帝國從一開始走上了不歸路。

    2、與之相比的是,天主教世界形成了空前的團結局面。因為這一戰與當年的十字軍東征不同,十字軍東征是在陸地上,而塞普勒斯在海上,而無論是威尼斯還是西班牙都十分依賴於海上貿易,保住塞普勒斯,就是保護整個東地中海的貿易航線,所以神聖同盟的各個國家對此戰都十分熱心。

    3、天主教世界的海軍實力開始超越奧斯曼帝國

    從公元1500年前後開始,西班牙開闢新航路,逐漸變成一個勢力遍及全球的“日不落帝國”。於是在此戰中神聖同盟計程車兵開始裝備火繩槍熱兵器,而奧斯曼帝國弓箭仍是主流,也就是說在海上天主教世界的“火力”要強於奧斯曼帝國。

    此戰,基督教世界最終取得了決定性的大勝,勒班託海戰後,奧斯曼土耳其海軍遭到毀滅性的打擊。

    不過,要說勒班託海戰完全遏制了奧斯曼帝國的擴張,則為時尚早。

    因為基督教世界除了在勒班陀取得海戰勝利外,並沒有能力將土耳其趕出東地中海實,而巔峰時期的奧斯曼帝國僅用了一年的時間便重建了海軍。

    之後,奧斯曼帝國又從西班牙帝國手中奪去了突尼西亞,在1573年威逼威尼斯簽訂喪權辱國的和約,然後退出“神聖同盟”。

    實力的天平,當時仍然在奧斯曼帝國一邊。

    而奧斯曼帝國的倒下,要等到17世紀之後,要等到俄羅斯帝國的崛起和兩百年俄土戰爭的國力消耗,要等到英法等國的真正崛起。

  • 2 # caser32

    勒班陀海戰是1571年10月7日,發生在科林斯海灣中的一場神聖同盟與奧斯曼帝國的大海戰。這場戰役是奧斯曼帝國擴張步伐趨停的一個標誌,是天主教世界對伊斯蘭世界的一場大勝仗。

    這場天主教世界與伊斯蘭世界之間的大戰是在什麼背景下爆發的呢?

    在16世紀,已經消滅掉拜占庭的奧斯曼帝國繼續它的擴張步伐,在東歐屢次發動對基督教國家的征服運動,征服了瓦拉幾亞、摩爾多瓦等公國,還逼迫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承認匈牙利是奧斯曼的附庸國。除此之外,敘利亞、巴勒斯坦、埃及等一系列東地中海沿岸的領土都被奧斯曼攫取,甚至就連西地中海的西西里島和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都被奧斯曼帝國收入囊中。

    戰鬥打響了,土耳其軍在進入到同盟軍大炮艦的範圍內後,立刻遭受到重火力的轟擊,導致陣型出現了混亂。但依然,土耳其艦隊開進了盟軍的艦船,並開始向其發射大炮和弓箭,只是在火力這方面,他們遠比不上盟軍的火槍和火炮。在靠近岸邊的戰場,盟軍的左翼指揮雖然接二連三的負傷倒下,但土耳其人還是被新任的盟軍指揮趕到岸上圍殲,在中央戰場,兩軍總指揮官近身相博,唐胡安的船隻上多次被土耳其士兵跳板,都被火槍手擊退了,而阿里帕夏則在混戰中被子彈擊中額頭倒在地上,隨後被附近的西班牙士兵割下了腦袋,土耳其中軍全面瓦解。最遠離海岸的戰場,烏爾奇·阿里佔據優勢,甚至繞到了同盟軍中央艦隊的後方,但此時土耳其主帥阿里已經戰死,同盟軍各個部分都騰出手來對付烏爾奇,因此烏爾奇不得不率軍撤退。

    戰鬥結束了,土耳其的擴張勢頭被天主教國家遏制住了。在這之後,奧斯曼帝國再也不復之前盛氣凌人的地位。歐洲國家這邊,則繼續高唱凱歌,一路高速發展,成為世界的霸主,回過頭來看,勒班陀海戰不得不說是一個重要的標誌。

  • 3 # 江淮聖手

    目標塞普勒斯

    客觀的說,塞利姆二世並不適合作為如奧斯曼帝國這樣一個龐大國家的繼承人。儘管父親是聲名顯赫的蘇萊曼,母親也是巾幗不讓鬚眉的女政治家許蕾姆,但是塞利姆二世顯然沒有遺傳到父親和母親兩人的優良基因,平庸的政治與軍事才能和對酒精的依賴讓他對於國勢走向的發展充滿了隨意的判斷。而國際局勢的複雜性也讓機會和挑戰同時湧向了塞利姆二世面前,此刻的他也無法迴避自己的責任。

    第一個擺在眼前的問題便是關於塞普勒斯的歸屬權,塞普勒斯原本是屬於地中海的一個島嶼,陽光充足、物產豐富,又是一個絕佳的對外港口,可說是很重要的交通要塞。原本它由威尼斯人所統治,然而威尼斯人眼紅於塞普勒斯所能夠取得的財富,對其百般壓榨,令塞普勒斯人忍無可忍,不得不向奧斯曼帝國發出求助的訊號。塞利姆二世見有機可乘,果斷出兵準備將塞普勒斯收入囊中。

    實際上作為奧斯曼帝國的蘇丹,塞利姆二世選擇塞普勒斯下手當然不會只因為時間上的巧合,更為重要的是,放眼望去帝國的四鄰,北非地區在蘇萊曼大帝征服埃及後已然沒有其他的擴張價值,中歐因受制於第一次維也納之圍的失利,若想再次用兵在許多貴族和國政要臣看來也不過是再次送人頭的操作。那麼如果想再找到一個擴張著力點,依靠奧斯曼帝國強大的海軍從亞平寧半島入手,可說是讓人眼前一亮的柳暗花明之操作,塞利姆二世也為自己的這個想法而沾沾自喜。

    聯軍的反擊

    訊息很快傳到了威尼斯人的耳中,面對這種情況他們迅速作出了反應。派遣兩名總督前往塞普勒斯島,並且在隨後輸送了大批兵力和物質前往支援。然而這並沒有什麼用,與奧斯曼帝國雄厚的實力相比,這連杯水車薪都談不上,根本就是送人頭。1570年,奧斯曼帝國的大軍掃平了塞普勒斯,並且得到了島上居民的支援,可謂是“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威尼斯聽說了這個訊息,急忙開始尋找援軍,老牌天主教國家西班牙以及向來捍衛正統的教皇國面對這種情況主動向威尼斯人伸出了橄欖枝。於是一個反奧斯曼的聯盟組建了起來,而三個勢力也很快拼湊起了援軍,駛向奧斯曼帝國海軍暫時休整的勒班陀港,大戰一觸即發。

    回頭說奧斯曼帝國這邊,一帆風順的勝利似乎讓塞利姆二世的威望暴漲,依賴於這輕而易舉的戰功,他的蘇丹之位終於坐的稍微穩固了一些。然而實際上強大軍隊的外表下,也有深刻的隱患,聯盟的艦隊在到達勒班陀港後並不敢貿然進攻,幾十年前的普雷韋扎海戰給他們留下的心理陰影過於深刻,奧斯曼的海軍似乎比他們的陸軍更加讓人畏懼,然而實際上他們的對手遠非當年的強悍。此時奧斯曼艦隊的指揮官阿里帕夏其實是一個陸軍出身的將領,在海戰的指揮上毫無經驗,根本也不具備威望去統帥整個艦隊,而中下層指揮官的出身、信仰也各不相同,彼此之間差異巨大。在這種情況下的奧斯曼艦隊處在一個相互不信任,充滿矛盾的狀態,再加上艦船出海時間過久,處在時刻備戰的狀態,根本無法休整士兵以及維修裝備,可以說師老兵疲,如果真的與聯盟海軍開戰,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無力迴天的失敗

    儘管如此,如果奧斯曼帝國的艦隊者真的縮在勒班陀港口中拒不出戰,聯盟艦隊實際上也毫無辦法,藉助主場優勢以逸待老,至少可以避免徹底失敗。阿里帕夏這麼想,但是塞裡姆二世卻絕對不允許他這麼做,他派出阿里帕夏的原因就是要讓他建立戰功,可如果他避而不戰,自己的威望只能一落千丈,對自己作為蘇丹的威信也會造成重大打擊。無可奈何的情況下,1571年10月7日,阿里帕夏只得下令奧斯曼艦隊向聯盟艦隊進攻,海戰就這樣開始了。

    甫一交戰,奧斯曼艦隊就落入了下風,聯盟艦隊的火炮數量是奧斯曼的兩倍,藉助火力優勢給奧斯曼造成了巨大傷害。而阿里帕夏見狀,則想透過進攻最為薄弱,戰鬥力最差的威尼斯艦隊來獲得戰爭突破口,透過不斷衝擊,這個目標幾乎要達成,而奧斯曼艦隊也已經到了強弩之末,就在這種要比拼最後意志力的時刻,西班牙人的援軍到來了,作為最後一根稻草徹底壓垮了阿里帕夏的指揮,最終奧斯曼艦隊以全面崩潰,損失近百分之八十的兵力和艦船宣告了勒班陀海戰的全面失敗。

    這場戰役是奧斯曼帝國制海權的第一次衰落,也讓基督教聯盟獲得了喘息的機會,西班牙和義大利的城邦暫時喘了一口氣。而塞裡姆二世則將黑鍋推到了戰死的阿里帕夏身上,饒是如此,奧斯曼帝國的政局也開始了波動,直至後來強大的奧斯曼陸軍取得勝利為止,對歐洲的擴張都陷入了漫長的停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科倫納·里斯本遠征如何延緩了英國人的海上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