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龍女5505
-
2 # 歷史檔案館
明朝傳承二百七十六年,歷經了十六位皇帝,這十六人有的流芳百世,有的遺臭萬年,有的則還沒有在歷史上留下什麼成績就草草去世。
在眾多明朝皇帝裡,要說功勞最大的,相信大部分人會把目光聚焦到明前期的兩位帝王,即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
朱元璋從貧苦農民發家,最終當上皇帝,他趕走殘暴昏庸的元朝統治者,建立了一個更加註重民生的新王朝,史稱"洪武之治",他的貢獻不可謂不大。
至於明成祖朱棣,他以藩王之身發動靖難之役而登上皇位,在位期間,他軍事上親率大軍五次北伐,沉重打擊了元朝的殘餘勢力;外交上派出鄭和前往西洋,促進文化交流、宣揚大明國力;文化上編撰《永樂大典》,此書被譽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
朱棣的勵精圖治,換來了享譽後世的"永樂盛世"。
前兩位有功君主無可爭議,那麼明朝第三位有大功的皇帝應該是誰呢?有一位君主明明貢獻很大,卻很偏偏很少被提起。
筆者要說的這位皇帝,就是歷史上爭議很大的嘉靖帝朱厚熜。
提到嘉靖帝,或許不少人會想到他崇通道教,二十餘年不上朝,名為玄修、暗操獨治,大興土木、濫殺大臣等行為,但這些"黑點"並不能掩蓋他為歷史發展做出的貢獻,人們提到明君時很少會想到他,但他確確實實有著自己獨到的高明之處。
正德二年(1507),朱厚熜生於湖廣安陸,也就是今天湖北鍾祥市一帶的興王府中。據史書記載,朱厚熜從小就展現出了超出常人的智慧,對於書中的內容,他看過幾次後就能完全記住,這樣的智慧幫助他成為了一位精明的皇帝,同時也讓他有些自負自大。正德十四年(1519),因為父親去世,十二歲的朱厚熜被立為新任興王,並開始接觸治理封地之事。
又過了兩年,朱厚熜的堂兄明武宗朱厚照駕崩,因為朱厚照沒有子嗣,眾臣便在一番商議過後按照"兄終弟及"的原則擁立了朱厚熜為帝,五月末,朱厚熜繼位,是為嘉靖帝。在位之初,嘉靖帝一副明君姿態,儘管當時他不過十四歲,但卻先後誅殺了錢寧、江彬兩大佞臣。錢寧是錦衣親軍都指揮使,他曾私通叛賊寧王朱宸濠,因此被武宗抄家,等到朱厚熜繼位,錢寧被施以"磔刑",也就是斬斷四肢再割斷喉嚨。
江彬在武宗時期很受寵信,因為他熱心為武宗蒐羅美人送入"豹房"供其淫樂,但隨著權勢的上漲,江彬大肆貪汙、結黨營私,還常常和錢寧勾心鬥家,成為了朝中一大隱患。武宗死後,江彬被皇太后降旨捉拿,等到嘉靖帝繼位,江彬也被處以了磔刑。新皇即位之初便連殺兩大奸佞,這無疑是向群臣宣告了嘉靖帝殺伐果斷的性格,十分有利於他接下來的統治。
針對過於宦官權勢過大的亂象,嘉靖帝下達了抑制司禮監權力、裁撤宦官數量的法令,與之相對的,在朝中他也進行了一些變動,如提拔張璁、夏言兩位對時政有獨到見解的大臣,他們向皇帝提出改革意見,皇帝則十分爽快地將之施行。整頓完官場積累的弊病,嘉靖帝又將目光投向了其它方面。
首先在軍事上,他派兵前往東南沿海征討倭寇,保衛了沿海居民的財產安全,對鞏固邊防起到了積極的效果;民生經濟上,他嚴厲調查王公貴族對民間土地的侵佔情況,鼓勵百姓耕作,還積極處理各地賑災事務,重視對生產力的發展和保護,緩和了社會經濟的矛盾;文化上,他也改革了科舉制度,摒棄了過去的一些弊端。對於嘉靖帝的勵精圖治,史書讚歎道:"御極之初,力除一切弊政,天下翕然稱治。"
然而,"嘉靖中興"的局面沒有持續太久,隨著明朝發展的蒸蒸日上,嘉靖帝開始志得意滿,認為自己的功績已經足夠流芳百世了。於是到了嘉靖中期,皇帝開始沉迷道家學問,和秦始皇、漢武帝等"前輩"一樣迷信於長生不老。
此外,嘉靖帝大興土木,以彰顯自己的功勞,如今著名的天壇、地壇等名稱,就是嘉靖帝修繕後改成的。
在用人方面,中後期的嘉靖帝將大權交給了奸臣嚴嵩,在提拔賢臣的同時也將許多奸臣推上高位。有人認為,長江清、黃河濁,但它們都能灌溉一方水土,嘉靖帝的做法就是清濁並用。
嘉靖帝駕崩於嘉靖四十五年(1566),他儘管執政後期缺少作為、錯誤頻頻,但光是前二十年的功績,就已經足以讓他得到讚譽了。
-
3 # 閒聊歷史文化L
大明除了朱元璋貢獻大外,那第二人當然就是永樂大帝了。朱元璋開創了霸業,是朱棣把這個王朝推向輝煌。
首先朱棣命鄭和七下西洋,不僅宣揚了大明國威,更加深了對外瞭解。如果後面的明清皇帝們有一位他這樣的英明氣魄,那今天我們的中華民族將是另一番景象;另外他還遷都北京,營建了紫禁城,實踐了天子守國門的氣勢;還有就是他命人編修《永樂大典》,改革吏治,疏通大運河,五次親征蒙古,是他為仁宣之治創造了條件。可以說朱棣的豐功偉績不比朱元璋差!
朱佑樘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完美的皇帝,他為人寬厚仁慈,躬行節儉,不近女色,勤於政事,重視司法,大開言路,任用賢能。經過他的勵精圖治,大明實現了弘治中興的局面!他唯一的缺點就是身體差,壽命短!
除了朱元璋父子,那就是王守仁的影響最大了。他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文學家、教育家、政治家、軍事家、書法家!他軍事上掃平了寧王叛亂,並且還是以少勝多;哲學上他創造了陽明心學,他的弟子包括徐玠、張居正等人,對後世影響極其深選。
當然還有改革家張居正,他更是為大明續命幾十年;還有北京保衛戰中的于謙,抗倭英雄戚繼光等人!
-
4 # 正宗小酢酒
明朝除了朱元璋以外,做出最大貢獻的,個人認為是明成祖朱棣,以下是他在位時的功績。
一、創造了我國曆史上官方空前絕後的一次大航海,鄭和下西洋。鄭和是舉世聞名的偉大航海家,從一四零五年起的二十八年間,受永樂派遣,他曾率領龐大船隊七下西洋,遠達紅海與非洲東海岸,遍歷亞非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這充分展示了中華民族的高超智慧和非凡勇氣,體現了中華民族不畏艱險、勇於開拓、百折不撓的民族精神。
二、營建了我們封建歷史上最有價值,最具智慧和最能代表中國漢文化的皇城,北京城,如果不是永樂,北京現在也只不過是一座很普通的城市,如果不是永樂,中國的漢文化就少了一座最有價值的豐碑。北京故宮是大明王朝的皇宮,是明朝建築藝術的巔峰之作。就是後來滿清統治者入關後,也不由不驚歎明朝建築藝術的博大精深,自甘無法超越、望塵莫及才加以繼續利用。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宮殿建築群,數百年來,散發著古老而威嚴的光芒。
三、朱棣在文治上也頗有建樹,《永樂大典》的編纂就足以證明。《永樂大典》是解縉等人組織編修的,被譽為古代類書之冠。全書包括天文、地理、人倫、國統、道德、政治制度、名物、奇聞異見以及日、月、星、雨、風、雲、霜、露、山海和江河等均隨字收載。它儲存了明代以前大量的哲學、歷史、地理、語言、文學、藝術、宗教、科學技術等方面豐富而可貴的資料。
四、明成祖五次親征蒙古,“水無常行,兵無常勢,能因敵變化取勝者,得勢者也” 明永樂八年至永樂二十二年明成祖朱棣五次御駕親征漠北蒙古諸部,其氣魄為歷代帝王所罕見。經過五次親征蒙古,有效地打擊了蒙古貴族勢力的侵擾破壞,保障了各民族的安寧,有利於促進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進一步鞏固了中央政權的統治地位。
綜上所述,朱棣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在中國歷史上作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歷史事件,他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大手筆皇帝之一。他繼承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諸多英明政策,戰而不亂、開而不禁,保持了經濟社會的發展穩定。這位把國都從南京遷到北京、修復秦長城、擴建大運河、建造紫禁城、編纂《永樂大典》、愛好天文的皇帝,登高望遠,看到了蔚藍色波光的誘惑,遂出臺一系列發展造船工業、海上運輸和對外貿易的政策,由此,中華文明的腳步迅速從陸路向海上拓展。
-
5 # 文史不假
朱元璋以自己的草根出身,成功實現人生逆襲並且建立了大明王朝,開啟了持續276年的國祚。
不過,在大明朝長達276年的享國時日內,卻幾乎沒有太多勤勉作為的皇帝。基本上,朱元璋的後代都很奇葩,甚至有一百多年的時間裡朱皇帝完全不臨朝。
至於說,朱皇帝們不臨朝的理由,自然也是光怪陸離,遠遠超出了你的想象。有的是因為和大臣賭氣,有的是因為身體不適,有的是因為貪戀女人,有的是因為木工太忙,有的是因為修煉悟道……。總之,這是一個奇葩的朝代,這是一個無語的王朝。
那麼,除了開國皇帝朱元璋以外,他後代子孫的帝王們,哪一個為明朝做出了最大的貢獻呢?
筆者個人認為,或許朱元璋的兒子朱棣,也就是那個篡位上臺的永樂大帝對於明朝發展做出了最大的貢獻。
朱棣並不是馬皇后所生的嫡子,而且在家中的排行是老四。按理說,皇位與他無關,非長非嫡的朱老四,只得老老實實的去做一個富貴王爺。況且,朱元璋對自己的嫡長子朱標簡直好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只要有朱標在,所有人都沒戲!
朱元璋建立帝國後,雖然大肆分封諸子為王。不過,他有一條鐵律,那就是封王可以,但所有成年皇子都必須離京赴任,不許逗留京城,更不得干預朝政。
於是,朱棣朱老四就這樣不情願的離開了南京,離開了自小成長的環境,冒著北國的風雪來到北京工作,成了一名北漂族。
幾年歷練打拼下來,朱棣已經徹底適應了自己“燕王”的稱號和角色。在他看來,在邊境做個諸侯王也沒什麼不好的,起碼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正當一切已經順理成章之時,被朱元璋寄予無限期望的太子朱標突然死掉了。這下,所有人都傻眼了,大明的未來之君會是誰呢?
朱標死後,朱元璋的成年皇子還有次子秦王朱樉、三子晉王朱棡和四子燕王朱棣。不出意外的話,太子會從這三人中誕生。
不過!秦王朱樉和晉王朱棡也相繼過世。這下,燕王朱棣就成了皇子中最長的一個,而且還是最有能力的一個。當時,不僅朱棣自己,就連滿朝文武都認為朱棣成為太子已經板上釘釘。
可惜!老皇帝朱元璋的傳統尊卑觀念實在太強,對嫡長子朱標的寵愛實在太過,他逐漸將對兒子的寵愛轉移到了孫子朱允炆身上。
憑藉自己的絕對父權和絕對皇權,朱元璋硬是越過兒子朱棣,直接冊封朱允炆為皇太孫,準備把諾大的朱家江山傳給孫子。
在朱元璋的強力保障下,朱允炆雖然繼位了,但皇位卻坐得一點兒都不踏實。因為,他的叔叔們個個都是虎狼之輩,有錢有地,有兵有糧。在這種形勢下,建文帝採納了黃子澄等人的建議,開始下旨削藩。
削藩的過程在開始時還算順利,許多藩王都被削除。不過,年輕氣盛的建文帝步子太急,越來越遭到了其他各個藩王的警覺,尤其是燕王朱棣更是摩拳擦掌,誓言一戰。
朱棣打出了“清君側”的旗號,在北平起兵造反,率領他的驕兵悍將們對抗朝廷。歷時四年的時間,朱棣終於攻佔了都城南京,從自己的侄子建文帝手中奪取了皇位,成了朱明王朝新的主人。
之所以認為明成祖朱棣是在朱元璋之後明朝最具貢獻的帝王,主要基於以下的考量:
一、遷都北京朱元璋雖然建立了大明朝,但並沒有完全消滅殘餘的元蒙勢力。換句話說,元順帝只是向北逃竄而已,元廷的實力並沒有全部消失,依然是明朝最大的隱患。
此後,元朝殘餘在漠北一帶不斷滋事,成為朱明王朝揮之不去的陰雲。
有鑑於此,朱元璋透過大肆分封諸子去領兵鎮邊。其中,燕王朱棣就負責駐守北平,直接抵擋蒙古的殘餘勢力。
朱棣登基後,為了徹底解除北方的威脅,最終下定決心遷都北京,以“天子守國門”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決絕和豪橫。
從此以後,北京取代了南京成為全國政治的中心。受此影響,中國的政治重心也迅速北移,確立了明清兩代,乃至於今天的國家政治格局。
二、七下西洋鄭和下西洋是一項偉大的壯舉,是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的積極交流。
現今,被全世界吹出花兒來的各國航海先驅們,什麼哥倫布、麥哲倫等等,全都遠遠落後於明朝的鄭和。
雖然說,鄭和的一次次出訪,並沒有帶回多麼豐厚的經濟回報和收益,基本上都是出於政治的目的。
但是,明成祖朱棣透過數次安排鄭和下西洋,極大地將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波及到了世界各國。
三、收復安南安南也就是交趾,從漢朝開始這裡就一直都是我國的屬地。不過,由於五代時期的混亂,這裡趁機獨立建國,但依然還屬於華夏的屬國。
經過元朝的野蠻和無序統治,安南逐漸從中國的版圖中正式脫離,成了一個獨立的國家。
朱棣繼位後,他開始發兵攻取安南,成功將其重新納入了大明的版圖。
非常遺憾,他的孫子明宣宗朱瞻基在二十多年後,就又一次丟失了安南。但是,無論如何都不應該埋沒朱棣對於安南的收復之功。
四、遠征漠北征服漠北是朱棣最被後世所最津津樂道的功績,就憑這份功績,他就有資格當選明朝最有作為的皇帝。
朱棣登基後,從永樂八年起一直到永樂二十二年,在十四年的時間裡,他先後五次御駕親征漠北,不斷深入蒙古人的腹地,繼續追剿蒙元的殘餘勢力,成為第一個親征漠北的漢人皇帝。
不過,朱棣的後代明英宗朱祁鎮卻在太監王振的慫恿下,上演了效仿先輩的鬧劇,“御駕親征”瓦剌部。
結果,朱祁鎮的這次御駕親征不僅丟盔棄甲,人仰馬翻,而且還被蒙古人活捉,釀成了“土木堡之變”。
五、永樂大典歷朝歷代的封建帝王為了歌功頌德,都喜歡用修書立傳的方式為自己揚名,這已經成了帝王們共同的愛好。
但朱棣卻不同,他主持修訂的《永樂大典》是一部綜合性的超級鉅著,是實實在在的經典書籍。其中,收集的內容包括思想、詩詞、戲曲、宗教、文化、醫藥、工藝等方方面面,真可謂是“包羅永珍,統合古今”的典籍。
全書僅目錄就有60卷,合計11095冊,內容大約3.7億字,以“用韻以統字,用字以系事”作為最大的特點,非常便於儲存收錄和分類檢索。
此書,現藏於文淵閣內,被稱為是明朝以前歷朝歷代珍本秘籍的寶庫,被後世所極力推崇。
綜上所述,明成祖朱棣的皇位雖說得來有些不太光彩,但他的施政舉措卻可圈可點,極大地促進了經濟和社會的進步。
個人認為,朱棣為明朝做出了最大的貢獻,甚至不輸於他的父親朱元璋。
回答完畢!
回覆列表
明朝除了開國之君明太祖朱元璋以外,做出重大貢獻的還有他的兒子明成祖朱棣開創了永樂盛世、編撰了永樂大典、派遣鄭和七下西洋促進了與外國人的貿易往來,一代忠臣于謙擁護明代宗即位,穩住了朝綱,力挫強敵瓦剌於北京城下,挽救了岌岌可危的大明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