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支蚊香
-
2 # 隱世自在
嚴格的說,以傀儡身份當上開國皇帝的,除去偽政權,歷史上一共出現過三位。另外兩位是並世而立的,就是北魏分裂成東西兩部分後,丞相高歡擁立的東魏孝靜帝元善見,和大將宇文泰擁立的西魏文帝元寶炬。然而,東魏和西魏,只不過是北魏的一分為二,仍就打著魏國的旗號,東、西之說,也是人們為了加以區分的習慣叫法。元寶炬和元善見也都是北魏的皇族後裔,是拓跋氏的血脈傳承。從這點上講,東、西魏仍是北魏王朝序列的一種延續,所以,元寶炬和元善見並不能算作開國皇帝。而北涼的建立,卻是從無到有打下來的江山,是一個獨立的割據政權。建康公段業,也就成了歷史上唯一一位以傀儡身份建國的開國皇帝。
-
3 # 大哥哥LIANGSHISHU
這個太多了數不勝數,第一個就是大名鼎鼎的,唐太祖高皇帝李世民他爸爸李淵。漢獻帝劉協,秦二世胡亥,魏少帝曹芳,魏高貴鄉公曹髦,魏元帝曹奐。清穆宗載淳,清德宗載湉,清廢帝溥儀。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
4 # 使用者53231786121
太祖高皇帝李世民他爸爸李淵。漢獻帝劉協,秦二世胡亥,魏少帝曹芳,魏高貴鄉公曹髦,魏元帝曹奐。清穆宗載淳,清德宗載湉,清廢帝溥儀。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
5 # 初延
一般來說,開國皇帝都有一定的才能,因為他不僅是整個國家的締造者,還是國家制度的設計者,像歷史上有名的漢高祖劉邦、隋文帝楊堅,都是雄才大略的開國君主。不過,凡事都有例外,不是所有的開國皇帝都有像李淵、劉邦那樣的才能,我國曆史上這幾位開國之君就非常悲催,他們剛剛立國就成為了權臣手中的傀儡。
我國曆史上的傀儡開國皇帝共有五位,他們分別是晉元帝司馬睿、北燕天王高雲、東魏孝靜帝元善見、西魏文帝元寶炬和北周孝閔帝宇文覺。
晉元帝司馬睿
晉元帝司馬睿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傀儡開國皇帝,其在位時,東晉實權完全掌握在了王氏士族手裡。後來,元帝為了提高自己的聲威,便提拔戴淵、刁協等人與王氏兄弟對抗,可惜,此舉卻引起了王敦的不滿。公元322年,王敦在荊州發動叛亂,同年,東晉都城建康為叛軍攻破,元帝被王敦控制,不久便憂憤而死。
北燕天王高雲
北燕是十六國時期的一個割據政權,其控制範圍在今天的遼寧省。
公元407年,後燕大將馮跋發動兵變,他弒殺了後燕最後一任君主慕容熙,並立高雲為帝,於是,高雲便成為了北燕第一位皇帝。
高雲是我國曆史上第二位傀儡開國皇帝,其在位時,北燕的軍政大權完全控制在了馮跋的手裡。馮跋跋扈,高雲為了剷除馮跋,便提拔離班、桃仁為自己的謀主,可惜,由於離、桃二人貪生怕死,高雲遂慘遭他們殺害,高雲死後,馮跋趁機登基為帝。
東魏孝靜帝元善見
東魏孝靜帝元善見是東魏唯一的皇帝,他既是東魏的開國皇帝,也是東魏的亡國之君。
元善見本是北魏清河王元亶之子,北魏滅亡後,北魏權臣高歡扶持元善見為帝。元善見在位十六年,其雖有一定的治國才能,卻受到高歡、高澄父子的控制。公元549年,高澄遇刺身亡,高歡次子高洋遂掌握了大權,他在親信的支援下,廢元善見為中山王,東魏從此便為北齊所替代。
西魏文帝元寶炬
和東魏王朝相對應的,則為西魏王朝。西魏是北魏分裂後割據於關中的一個政權,其由宇文氏控制。
西魏文帝元寶炬是北魏京兆王元愉之子。北魏滅亡後,西魏權臣宇文泰迎立元寶炬為帝,元寶炬即為西魏文帝。
元寶炬名為西魏之主,但西魏實權卻牢牢控制在宇文泰的手裡。文帝在位時,宇文泰把持朝政,其在西魏實行軍政改革,並促進了西魏經濟的發展。西魏文帝於535年繼位,後於公元551年駕崩。
北周孝閔帝宇文覺
宇文覺是在北周權臣宇文護的扶持下登基為帝的。
宇文護是宇文泰之侄,宇文泰死後,宇文護把持西魏軍政,為了逼迫西魏最後一任君主元廓退位,宇文護遂扶立宇文泰第三子宇文覺為帝。
宇文覺在位時,宇文護位列大冢宰之位,其擅權獨攬,不把宇文覺放在眼裡。為了誅殺宇文護,宇文覺遂聯絡大臣趙貴等人誅殺宇文護,不過,由於事情敗露,宇文覺便不幸遇害。
回覆列表
個人觀點:
1、唐高祖李淵
他是唐朝的開國皇帝,不過在我們看來,他的存在感可以說是非常微弱了,李淵本身不厲害,但是他兩個兒子都非常厲害,長子李建成治國有方,當上太子之後做出了許多的功績,有利於國家的事蹟,列如早在李淵起兵之前,李建成就在山西招兵買馬擴充實力,為起兵工作做準備。二兒子李世民就更加厲害,他為人謙虛,正直,明事理,有遠大報復,他帶領瓦岡兄弟幾乎打下了唐朝的大半江山,也算是很厲害的一位了!
李淵在這兩個兒子面前,自然是存在感很小,而且他並沒有什麼權力,指揮不到軍隊,因為整個天下都不是他打的,都是李建成和李世民兩個打下來的,更是在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後,李淵更是成為了一個傀儡皇帝,他還被直接軟禁起來,當上了太上皇。開國皇帝淪為至此,也實在讓人無語!
2、宋太祖趙匡胤
趙匡胤是宋朝的開國皇帝,手握大權。為什麼說趙匡胤是個傀儡皇帝,其實從趙匡胤的日常活動中,不難發現趙匡胤的權威還是低。
1、趙匡胤建立了宋朝後,他一心想要遷都洛陽,可是遭到了群臣們的反對,他的弟弟趙光義卻說道:建都在德不在險,一下子就把趙匡胤給堵住了,然而這件事也不了了之,由此可以看出,滿朝文武基本上沒有一個人是站在趙匡胤的身邊的,而弟弟趙光義則是很有名望。
2、關於趙匡胤為什麼要遷都,其實還是為了削弱他弟弟的勢力,雖然趙匡胤早就說了會傳位給他弟弟當皇帝,但是趙光義太過跋扈,從而趙匡胤感到了威脅,所以想要遷都洛陽,從而重新掌握大權,可惜弟弟趙光義根本就不同意。
3、關於趙匡胤,最讓人費解的是“斧聲燭影”了,或許趙匡胤並非自然死亡,而是被自己的弟弟趙光義給迫害的,開國皇帝最後落得個如此結局,也是讓人費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