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大家都知道,我國古代用的是文言文。那唐詩讀起來和現代白話文沒什麼區別,很好理解。這個是出版的時候有經過白話處理嗎?
21
回覆列表
  • 1 # 麥穗日記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詩歌的發展經過魏晉南北朝的多方探索和廣泛積累後,經過唐代文人的銳意進取、積極改進達到了全面繁榮的狀態和登峰造極的水準。唐詩多以五言或七言為主,後人讀唐詩只要認真瞭解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就能大致讀懂詩的含義,而題主認為唐詩讀起來與現代白話文相近,其實是在肯定唐詩的通俗易懂,但絕不是因為現代出版將唐詩白話處理了,而是因為唐詩從發展至成熟,經歷了一系列的詩歌改革運動。本文將從陳子昂的詩歌復古、韓孟詩派的詩歌主張和元白詩派的新樂府運動三個方面探討唐詩的發展過程。

    陳子昂詩學復古:批判六朝文風的華麗萎靡,強調“興寄”與“風骨”

    唐代詩學最具規模的復古運動,始於陳子昂。陳子昂全面吸收了沈佺期和宋之問對五律的改革,也懷著對六朝文風華麗萎靡的批判,長期流連於宮廷生活的陳子昂在應酬唱和、點綴昇平、標榜風雅之餘,開始反思詩歌內容的意象。當沈、宋等臺閣詩人醉心於應制詠物、尋求律詩新變時,陳子昂的詩歌創作卻表現出明顯的復古傾向,強調恢復古詩“比興言志”的傳統,提出“興寄”和“風骨”的創作手法,他在《與東方左使虯修竹篇序》中寫道:

    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漢魏風骨,晉宋莫傳,然而文獻有可徵者。僕嘗暇時觀齊梁間詩,彩麗競繁,而興寄都絕,每以永嘆。思古人,常恐邐逶頹靡,風雅不作,以耿耿也。

    在這段記載中,陳子昂意在批判建安以後的文學日趨華麗,並未繼承“漢魏風骨”,而是繼承了齊梁詩歌華麗的詞采,因此他常擔心浮豔綺靡的文風充斥文壇,由此心生不安。陳子昂在這裡主張“風骨”和“興寄”,其實是繼承了傳統儒家學說的觀點,強調“詩言志”的功能,也吸收了“建安風骨”對文筆剛健、感情真摯的美學風格。陳子昂作為復歸風雅的新一代詩風創始人,他的詩歌也充分體現了這種風格,如《登幽州臺歌》中寫道: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陳子昂懷有強烈的建功立業理想,這首詩作於神功元年(697),他跟隨將領北征契丹,提出戰爭建議未被採納而神色失落,他登薊北城樓,在天地無窮而人生有限的宇宙中,奏響一曲悲歌,既有抱負失落的悲哀,也有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慷慨,透露出一股孤傲之氣。這種壯偉之情和豪俠之氣,是陳子昂倡導的風雅體現。

    陳子昂對“興寄”、“風骨”的詩歌創作主張寄託了對唐代詩歌變革的美學理想,他在浮華詩風中窺見唐詩發展的弊端,提出詩文復古的觀點,徹底與追求辭藻修飾的齊梁詩風劃清界限,為唐詩通俗化的創作方向奠定基礎。

    韓孟詩派詩歌主張:“不平則鳴”中強調抒情功能,以文寫詩更顯簡潔凝練

    唐朝在經歷安史之亂後,經過大慶年間的中衰,在唐憲宗時期達到高潮,以韓愈、孟郊為代表的詩歌流派在黑暗的政治環境中,文人仕途十分坎坷,一生困厄潦倒,其詩歌也呈現出一種怨憤鬱悶、情調激變的奇特風格,力求“不平則鳴”極力抒發內心情感;在詩歌的表現手法上,強調“以賦寫詩”、“以文寫詩”直接表述對人生、社會的看法,凸顯了詩歌情感化、通俗化傾向,他在《送孟東野序》中寫道:

    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人之於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後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壞。凡出乎口而為聲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所謂“不平”其實更多的是指作者內心的不平衡而抒發的情感,它更多的是對屈原“發憤說”的繼承與發展,這種“不平則鳴”也是對詩人創作心理的真實展示。韓孟詩派對“鬱於中而洩於外”的情緒流露既體現了“詩言志”的政教功能,又強調了“詩緣情”的真摯感情,這種銳意創新的手法賦予了詩歌前所未有的超現實色彩,如孟郊在《遊子吟》中寫道: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在孟郊的詩歌中,多關注社會,反映下生民眾生活,抨擊社會黑暗,這首《遊子吟》其實是以小見大的體現了個人與母親的情感,進而影射到整個社會由於戰亂帶來的紛繁帶給貧困家庭的災難。孟郊飽受羈旅的苦難,他對自身仕途的坎坷和生活的窘迫,甚至是失子、疾病的意外,都給詩人的內心帶來極大衝擊,孟郊將這種“不平的情感”簡潔凝練的醞釀在孝親文化中,觸動了讀者最柔軟的內心。

    韓孟詩派以文入詩、用賦寫詩的創作手法開一代詩風,是對唐詩的一大變革,這種自由灑脫的抒情方式突破了律詩的束縛,更是用清淡的筆觸來抒發真摯的情感,營造了一種別樣的詩歌韻味,促進了唐詩以一種更加易於理解的姿態為後人喜愛。

    元白詩派新樂府運動:重寫實、尚通俗,強調“諷喻”功能

    元白詩派的重寫實、尚通俗是中堂文化轉型時期,文學世俗化的新思潮。這一派別的文人飽經憂患之苦,其詩歌更注重記錄真實事件,作者將親眼見聞用流暢的語言著成詩歌,顯得通俗淺顯。白居易、元稹等人自覺學習杜甫詩歌的寫實風采,更注重詩歌的“諷喻”功能,力求所作詩歌讓“老嫗”能夠理解,讓“孩童”能夠鑑賞,他在《與元九書》中寫道:

    洎周衰秦興,采詩官廢,上不以詩補察時政,下不以歌洩導人情。用至於諂成之風動,救失之道缺。

    如果說陳子昂的復古詩學追溯到建安文學,那麼白居易等人的樂府運動則追溯到了更早的《詩經》,在這段記載中,白居易十分強調《詩經》的“采詩制度”,他認為采詩可以使統治者觀風俗、知興衰,達到下情上達,救濟得失的政治功用,更是發揮詩歌的“補察時政、規諷人君”的作用。所以,我們讀及白居易的詩歌,往往懷著身臨其境的情感,夾雜著我們對時代的幻想,如《觀刈麥》中寫道: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白居易繼承了新樂府詩歌特點,將“一篇專詠一事”的風格發揮的淋漓盡致,在這首詩中,白居易更是完整記錄了“普通百姓辛勤耕作後仍然交不起賦稅的艱辛”,開頭先寫農戶在五月收穫的季節,家家戶戶忙碌的場景,“婦人送飯”、“童稚送茶”、“男子割麥”均展示了勞動人民的疾苦;接下來,白居易就以第一視角,親眼看到官吏收稅時,婦人悲傷的神態,聽到婦人的啜泣的說“家田輸稅盡”只能“拾穗充飢腸”,此時的白居易更是黯然失色,心懷愧疚。白居易作詩,力求避免典雅的書面語和晦澀的意境風格,而是將口語或俗語穿插其中,生動描寫人物事件,讓人感受到作者濃烈的情感。

    元白詩派在詩歌的創作中主張“其事核而實”、“不為文而作”,而提倡“為民為君”而作,其諷喻詩在這種主張的指導下,更具有現實的針對性和文風的通俗性,使詩歌更接近社會現實,形成直露、淺白的特點。

    結語

    唐代文學的最高成就是詩,它在發展的過程中經歷了不同的段落,才鑄就了其通俗易懂、引人稱頌的繁盛階段。這一路程中,既有初唐詩人陳子昂對六朝奢侈文風的批判,奠定通俗易懂的基石,也有韓孟詩派“不平則鳴”,強調詩歌真摯抒情的創作手法,為唐代詩歌點亮前進的燈塔,更有元白詩派“重寫實,尚風俗”的明確創作觀點,深刻的形成了唐代詩歌反應現實,為民眾喜聞樂見的美學思想。總之,唐詩在現代出版的過程中,並未經過白話文的處理,而是在唐代文人殫心竭慮的詩歌理論中,釀造了朗朗上口、淺白易懂的文風。

  • 2 # 聆思贅言

    沒有的,唐詩被後世改動倒是有的。詩的極致“眼前景色口頭語”,好的詩讀來如白話。五四運動時期,中華大地開始大力倡導白話文。胡適在其《白話文學史》中將寒山、王梵志、王績三人並列為唐代的三位白話大詩人。

  • 3 # 尼古拉斯憶心

    講一下經典翻譯對中國社會的改變。五四運動有一個內在的文化傾向,就是白話文運動。白話文運動的基本屬性,就是使得文縐縐的文章變得白話,讓普通老百姓更容易接受,更容易學習,這是文化向下讓更多的人得到知識的普惠。 明清的小說也是這個傾向。但是在歷史上,佛教的傳來對中國社會帶來的一個副產品,其中一個就是漢唐時期、隋唐之際這個期間,佛典翻譯給中國社會帶來的白話文運動。 大家都知道,佛教一開始在中國社會弘揚流傳是在士大夫中間流傳。

    也就是讀書人之間附庸風雅、互相交流的一種思想,它們作為思想背後的一種生活方式,所謂的修行,或者叫禪修,普通民眾並不容易瞭解。這侷限於兩點: 第一,普通的人沒有這個知識能力。 第二,我們沒有渠道。 渠道我們後面有機會會講到,佛教對於中國社會的另外一個影響就是知識傳播。 所謂四大發明當中,除了活字印刷,更早先的是雕版印刷。印刷術在中國社會當中流傳,一開始是為了弘揚流傳經典。當然我們這裡不談經典,經典是讀的書,而經典當中的內容是讀得懂的書。從士大夫階層信仰的、學修的佛教,慢慢地隨著社會的變革影響,越來越向周邊懂點文化的、甚至不懂文化的人去傳播的時候,當時就需要考慮到,那些沒有文化的人是否有能力,是否能接受經典的思想?

    如何更便捷地接受經典的思想?這是一個學習的難點。 羅什法師不愧是一代宗師,確實是非常了不起,兩漢時期的《金剛經》的翻譯,到現在我們都不難懂,《法華經》更是這樣。兩漢時期的經典,到現在都不難懂。 我們來看一個對比,我選了宋朝歐陽修的《秋聲賦》的一段,這是代表漢賦,就是南北朝之前的人的語言文字表述方式是怎麼樣的,大概是這個意思。我念給大家聽一下: 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曰:“異哉!”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砰湃,如波濤夜驚,風雨驟至。其觸於物也,鏦鏦錚錚,金鐵皆鳴;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予謂童子:“此何聲也?汝出視之。”童子曰:“星月皎潔,明河在天,四無人聲,聲在樹間。 我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呢?不太好懂。基本上受過初中教育以上的人,字都看得懂,但是這個文章很難懂。

    《法華經》的方便品大家都念過,那我再選一段念給大家聽一下: 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曇缽華,時一現耳。舍利弗,汝等當信佛之所說,言不虛妄。舍利弗,諸佛隨宜說法,意趣難解。所以者何?我以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演說諸法,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唯有諸佛乃能知之。所以者何?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舍利弗,云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前面的賦,與東晉兩漢時期的《法華經》,哪個更容易懂?一目瞭然,《法華經》更容易懂。羅什大師具有極其高大的遠見,高遠的見地,他對經典的翻譯有一個很重要的標準,我要讓普通民眾聽得懂。

    中國人寫文章注重於兩點,文思高遠,注重於用典、用故,讀書少的人讀典故,讀詩詞,根本讀不懂。而羅什法師的翻譯,他要讓普通民眾聽得懂,這就使得中國社會不知不覺地產生了一個白話文運動。 大量的新的詞彙湧出,不再追求音律,而追求明瞭易懂。從詩詞歌賦,向通俗性的散文,這樣過渡。而這樣的過渡,對於佛教來講,對佛教的普及弘揚來講,是個極大的便利。對於普通的民眾來講,學佛少了一層文化的、詩詞歌賦那樣艱澀難懂的障礙,好懂、易學,這個實在了不起。 不得不再提一遍的是,羅什法師他是西域人,他不是中國人,這就跟一個學好漢語的人,他要學湖南話,他要學溫州話,他要學廣東話一樣,他等於又學了一次。而這裡的經文,即便到現在,我們讀起來仍然清了明晰。

    我舉的《法華經》的這段經還不是講故事的,這裡還是有點講理的,講故事更好懂。 所以經文對我們來講,不是難懂,而是難學難成就。大乘經典不深,早期的經典更深,論更深。所以我們這裡簡單地用兩篇,一篇經文、一篇辭賦,來告訴大家,佛教對於中國社會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是你日用而不知之的。比如:你這個人不要說得天花亂墜。天花亂墜,就是《維摩詰經》裡面的典故。很多詞:丈二的和尚摸不到頭腦,都是佛教的典故。佛教的語言已經變成我們的日常用語,這就是佛教的語言的普及化、白話文普及化之後對普通社會民眾的影響。

  • 4 # 如海25

    我們現在讀到的唐詩,是原汁原味的唐詩,中國有尊古的傳統,對於古人的說的話,寫的文章都十分尊重,都儘量原封不動的傳承下去。如果說我們現在讀唐詩唯一改動的是文字,都是簡化字,還有個別字的古今讀音的變化,如“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中“衰”古音讀“cui”,但在古詩中,我們最好還要讀古音,更符合詩的韻律。還有“風吹草低見牛羊”中“見”是通假字,應該讀“現”。總之,我們現在讀唐詩基本是原汁原味的唐詩,不存在白話現象,白話文的出現是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胡適,魯迅等人倡導寫白話文,而郭沫若是“五.四“時期,現代新詩創作成就最高的人。古詩和現代詩一般以“五.四”為分界線,從創作方法和韻律上有很大區別。當然“五四”以後也有創作古詩的,如毛澤東的古詩詞創作成就很高,是中國古詩詞最後的大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英雄本色2裡周潤發把燃燒的打火機火苗吸到嘴裡是怎麼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