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連海2020

    三十,四十等都是指一個時間段,而非那個點。古代認為十五六歲成人要戴冠。之後的時期就是學業有成,到三十而成家立業了。二十歲或二十幾歲都包括在這個時間段了。

  • 2 # 烏林老橛

    孔子晚年(孔子享年72歲,亦有稱73歲,紀年演算法不同所致)回憶總結自己治學明道的經歷時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字裡行間透露著滿滿的自信和自豪。

    實際上二十歲前孔子“貧且賤”,真正“志於學”應始於十七歲。孔子三歲死了爹,年輕的母親顏徵在(剛滿二十歲)實在受不了正室施氏的欺凌,被迫“淨身出戶”,帶著孔子回到孃家闕里。由於顏徵在是十六歲不到的花季少女,被年已六十四歲的老奴隸主叔梁紇強行“野合”而生下孔子,故小顏的身份十分尷尬(孔父叔梁紇娶正室施氏生九女,恨無男,復納妾生一子孟皮,惜殘疾。顏徵在是叔梁強娶的第三房小妾),孃家人也不怎麼待見她。孤兒寡母悽悽慘慘,一日三餐甚是艱難,只能靠顏徵在替人縫補漿洗勉強度日,以致孔子營養不良,嚴重缺鈣,囟門久久不能閉合,《史紀》稱為“圩頂”(中央低而四周高)。顏徵在含辛茹苦,一把屎一把尿將孔子拉扯到十七歲,帶著對叔梁紇滿腔仇恨撒手人寰(臨死不告孔子其父葬所)。母親一死,孔子徹徹底底成了無所依傍的孤兒。為解決生計問題,孔子剛剛埋葬了母親,就迫不及待地投到魯國權臣季氏家打長工混飯吃。先是伺候牲口,管理穀物,後來當了一陣子建築包工頭,日子逐漸滋潤了起來。二年後娶妻宋人亓官氏,生孔鯉。“千古聖師”何以為獨生子取了鯉魚這麼個俗氣的名字?蓋為紀念魯昭公送鯉魚為賀之恩德故也。但我推想,這種說法極有可能是孔門之徒吹牛,自我貼金。二十浪蕩歲,既沒有顯赫之位,又沒有兼人之能,更沒有敵國之財,憑什麼讓高高在上的魯昭公知道你一個窮鄉僻壤的臭屌絲,還大言炎炎“送鯉以為賀”?

    “三十而立”,當然不是後世調侃的孔子三十歲才能站立,而是指孔子在學問上有所建樹,在社會上有了一定知名度。證據就是齊景公攜晏嬰訪問魯國時,指名要見孔子,其年孔子三十歲。如果孔子是懵懂無知,籍籍無聞的一介草民,齊景公在進行國事訪問時,怎麼可能眼巴巴地找孔子問什麼“霸業”之事呢?

    四十不惑就是無所滯礙,學術上融會貫通,自成一家。

    五十知天命,是指知行合一,既能破障當下,亦能預見未來。

    六十耳順,指“立身高處海天寬”,大海不捐細流,大肚能容天下,聽得進,容得下各種不同意見,寵辱不驚。

    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指孔子已經實現了從必然王國到自由王國的轉變,達到了言為人則,行為世範的高度。

    回到答題:為什麼孔子沒有提到二十歲呢?蓋二十歲前,孔子貧而且賤,實在沒有什麼值得炫耀的亮點。後來有人問孔子:“你是天生的聖人嗎?怎麼這般多才多藝呢?”孔子回答:“吾貧而賤,故多能鄙事”;“吾不試(做官),故藝”。孔子二十歲前的經歷,從一個側面應證了“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的道理。按常理推測,十五歲之前,三餐難以為繼的情況下,至多是母親顏徵在教孔子認了幾個字;十七歲後在季氏家邊打工邊自學,靠著自己敏而好學,學而不厭,不恥下問,廢寢忘食,樂而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的毅力,成就了他學問深閎,宮牆萬仭的千古聖師地位。“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如果一定要記流水賬似的贅述孔子生平,“吾三歲孩於懷,五歲啟蒙,十有七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庶幾乎?

  • 3 # 九卿臣儒

    孔子的這句話從15歲開始,沒有寫20歲是因為孔子從15歲開始求學,到20歲尚在求學階段,未成氣候,也許是孔子認為20歲還未積累到人生下一階段的能力和資本。

    孔子的這句話出自《論語·為政》,全文是: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句完整的話是孔子對其一生做學問的經驗總結,流傳最廣的就是“男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立的是男人安身立命之本,不惑的是堅定自己的人生選擇,不再受外界的迷惑。

    沒有把20歲分為一個階段可能是孔子認為,從15歲開始求學,到三十歲,歷經15年才能算學有小成。透過前面15年在學海的浮沉,學識的積累,到30歲為人生一個新的階段,基本可以樹立起自己正確的三觀,即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這是人生安身立命之本。

    從30歲到40歲,再經過10年的人生閱歷,洞察世事,透過識人處事。不斷的對30歲時候建立起來的為人處世標準進行實踐和檢驗,不再輕易受他人的言語影響,也不會再受外界各種慾望的引誘,才算是真正對於人生有了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不再輕易受迷惑,所以稱之為“四十不惑”。

    總結:孔子這句話沒有將20歲分出一個人生階段,應該是認為20歲當是靜下心來求學的階段。人生只有在合適的時間做最合適的事情,才是正確的選擇。但是樹立正確的三觀,還是越早越好,因為有了安身立命之本,才能在以後的人生當中越走越寬,越走越紮實。

  • 4 # 夏薇496

    我理解是:十五有志於學,三十而立。二十歲處在這中間十五年的學習過程。過去讀書《增廣賢文》“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

    “三十而立”楊伯峻俊解釋為“懂得禮儀”。《泰伯篇》說:“立於禮。”《季氏篇》又說:“不學禮,無以立。 ”我覺得挺有道理的。

    因此我理解:這十五年學習——博覽群書,也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博士畢業或自學成才的人生階段 。

  • 5 # 詩在遠方也在近處

    這段話出自《論語·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裡的“有”屬於通假字,通“又”。意思是指十五歲;立:指立身行事,做事合乎禮法。整段話的意思為:孔子說“我十五歲就立志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歲就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樂知天命,六十歲時能聽得進各種不同的意見,七十歲可以隨心所欲、收放自如,卻又不超出規矩。”

    看明白了吧,這是孔子自訴自己一生的修為,他認為自己15歲就立志好好學習,至於你問的二十歲,孔子可能在那個年齡段沒有什麼大的變化就沒有提及。所以說孔子自述了他整個學習和修養的人生過程。這一過程,是一個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過程。就思想境界來講,整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十五歲到四十歲是學習領會的階段;五十到六十歲是安心立命的階段,也就是不受環境影響的階段;七十歲是主觀意識和做人的規則融匯貫通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孔子的道德修養達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這段話其實並不是你認為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七十古稀、八十耄耋,這個意思,重點意思指:人的道德修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擊,要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和鍛鍊,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覺地遵守道德規範,而不是勉強去做。

    這是一個透過對孔子自身的總結而告誡勸慰後世子孫做人總則的一句話。就解釋到這吧提問的很好,說明深思了。

  • 6 # 山堅海闊

    這個問題,我個人猜測是孔子母親死後說起,此時的孔子正好十五歲。孔子這才知道自己是貴族之後,孔母致死不說孔父是誰,孔父是誰還是鄰人告訴他的,很興奮。沒幾天貴族宴會,依規矩孔子有資格參加。然而出了狀況,孔子被陽貨趕了出來,好像陽貨說的大意是不招待你這種人。這話的背後有多少意思不是很清楚,一種是孔子的身份是不是不被認可?二種是,孔子粗魯不知禮,被人歧視。三種是兩者都有。孔子立志學習,我想與陽貨關係很大。

    孔子學有做成陽貨是拉攏過孔子,孔子以直報怨就是不理陽貨,一次陽貨碰上孔子,陽貨言到“過來過來,我與你說話”在肯定一番孔子之後,指責孔子不為國家效力。從陽貨態度上說,是把孔子罵了一頓。可見陽貨並沒有把孔子看的很高。兩件事把孔子也氣的不輕,有人約孔子一起反陽貨,孔子毫不猶豫的要去,子路攔住說,平時你怎麼教育我們的。孔子反陽貨以孔子理論是犯上。可見孔子狠之入骨。

    孔子至於學的起因我說個大概,二十多歲應該是學習的過程。孔子是私生子六藝沒有系統的學過。樂,也是在成名之後去齊國,才三月不知肉味的學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黃藥師為什麼打不過歐陽鋒?東邪西毒究竟誰更勝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