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廿由八曬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見也。

    ——世上沒有不勞而獲的成績成果!今日付出辛勤努力明天才會有理想中的收穫,不勞而獲終究是空想。只有經過春耕栽種才會有秋收果實,唯自給自足自食其力才會收穫心安理得的踏實。世上沒有不明不白的成功,也沒有無緣無故的坐享其成。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過度謙遜則顯得虛偽,過度禮讓則顯得做作,不卑不亢才不失樸實厚重。

    (薦讀)

  • 2 # 趙日金141

    孔子述而不作。《論語》為後人寫的,且出自多人之手,所記錄的孔子曰,是不是孔子曰,還是個問題呢。所以,孔子曰,難免前言不搭後語,有損他老人家的光輝形象。

    “吾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出自《論語.里仁篇六章》。說是“章”,其實,幾個字一兩句話而已。大意,孔子說,“我沒見過喜歡仁的人,厭惡不仁的人”。

    然而,前面一句孔子曰,曰的卻正相反,《論語.里仁三章》,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大意,孔子說:“只有仁者才知如何喜歡人,如何厭惡人”。

    中國傳統文化一大特色,俗話說,顧頭不顧尾。用韓非子的寓言故事,就是白相矛盾。用現代詞兒,亳無邏輯。

  • 3 # 卑以自牧也

    一 仁德之心不是天生的,他需要聖賢的啟迪教導和師友們的相互砥礪,正如一個人的品性不是天生的,從小需要父母的積極引導,什麼樣的家庭教育自然會對子女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仁德是高尚的,是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按道理,人類應該積極的追求美德,但事實恰恰相反,自動追求美德的人並不多。所以孔子才感嘆“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我從來沒有見過喜愛仁德的人,也沒有見過厭惡不仁德的人。這個需要我們去求仁,是帶有主動的意義的。

    二 從上面分析我們能看出這是孔子向人們傳授為仁的方法,孔子覺得只要自身努力去做了就是為仁,道德的修養要依靠自覺努力才能提高,應該從即刻做起,只要今天行仁了,那就算是得到仁了,也就是後人所謂的知行合一。這個需要我們自己去悟,一個人一旦把“仁”設為自己的崇高理想,悟到了“仁”是可以促進人類社會的進步,他便會對仁德加倍推崇,不僅自己會去主動求仁修德,積極實踐,而且會對周圍人追求仁德的人報以深深的敬意,還有一種人就是,我不去追求仁德,但是我也不會去害人,而且我很痛恨那些做壞事的人,這種作為也是很可貴的,所以孔子也把他歸在仁人之列了。

    三 我之前舉過一個例子明代學者徐溥為了敦促自己修身進德,便找來兩個瓶子放在書桌上,每起一善念或做一件好事,就在左邊的瓶子裡放一顆黃豆,每起一惡念或做一件不好的事,就在右邊瓶子裡放一粒黑豆,開始的時候,黑豆多黃豆少。見此情景,他便積極反省,對自己提高要求,過了兩月,黑豆黃豆數量開始接近,他便更加嚴厲地督責自己,半年以後,黃豆大大多餘黑豆,就這樣,徐溥透過嚴格的自我約束,不斷完善品行,提高自己道德水平,終成一代名臣。這裡也能體現出我們的品行不是天生的好與壞,一定是透過自我認知,向“仁”靠近,最終才能達到行仁。

    總之我們要記住,仁德不遠,人人可修,只要自己的意志夠堅定,早晚都會到達“仁”的境界,同時也要明白仁德至高至遠,如果沒有超常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堅定不移的求仁信念是很難達到聖賢的。

  • 4 # 環評紅樓

    先看原文。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論語.里仁篇》第六章

    再看譯文:我沒有見過愛好仁德的人,也沒有見過厭惡不仁的人。愛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了的;厭惡不仁的人,在實行仁德的時候,不讓不仁德的人影響自己。有一天把自己的力量全用在實行仁德上的嗎?我還沒有看見力量不夠的人。這種人可能還是有的,但我沒見過。

    關於這一章的翻譯,有許多版本,也不少斷句上的爭議。我最認同這一款。

    為了加深對這一章的理解,請參考一下內容來對照。①《論語.公冶長篇》第27章,子曰:“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算了吧,我沒有見過一個能夠發現自己的過錯而內心自責的人。

    ②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這句話在《論語》中的“子罕”篇和“衛靈公”篇,先後出現了2次。意思是,我從來沒有看見過喜歡美德就像喜歡美色那樣的人啊。

    ④《論語.雍也篇》第7 章對顏回求仁的評價。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⑤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論語.里仁篇》

    ⑥“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友也已。”……《論語.雍也》

  • 5 # 瑞芯76876

    《論語》:儒家經典之一。中國春秋時期一部語錄體散文集,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纂而成。全書共20篇、492章,首創 “語錄體” 。南宋時,朱熹將它與《孟子》《大學》《中庸》合稱為“四書”。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譯文】

    孔子說:“我沒有看見完全崇尚仁的人,沒有看見完全厭惡不仁的人。完全崇尚仁的人,是至高無上的;完全厭惡不仁的人,他完全崇尚仁,他不想將不仁加在自己身上。”

    世上有人能在某一天致力於仁嗎?我還沒有見過力量不夠的。這種人大概是有的,但是我還沒有見到過。”【見解】

    孔子的這段話,比較難理解。在這裡,孔子將“仁”看作是至高無上的,將“仁”作為一個哲學範疇,一個理想主義的境界。在《論語》和孔子的其他學說中,孔子並沒有給出“仁”的具體含義,猶如老子的“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用哲學的語言來說, “仁”和真理一樣,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人們可以一步步去接近它,但不能完全揭示它。孔子的理想主義的“仁”,是高純度的,可以說是純到了只有精神,沒有物質。而沒有物質慾望的人, 才是完全的 “仁人”; 有一點物質慾望就不是純粹的仁人了。

    但是,世人都會有物質慾望, 所以都有些喜歡 “不仁”。只要有物質慾望存在,孔子認為就不會看到 “好仁者,惡不仁者”。孔子提出 “仁”的概念,是要人們永遠地去不斷追求它,不斷接近它,但即便是竭盡畢生之力,也不能完全達到它。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它,那就是 “仁無止境”。

    當然, “仁”也會透過具體內容表現出來。在具體內容上,符合了“仁”的標準,並不意味著完全達到了“仁”,即使是“殺身成仁也是如此:相反,在具體內容上,沒有符合“仁"的標準,那背定就是“不仁"。

    在孔子看來,“仁”雖然是至高無上的,但人們可以隨時隨地致力於“仁”,即任何事物都有“仁”與“不仁"的分野,井非因為客觀原因而無”仁”可為,而只有主觀原因原不願不願為 致力於“仁”,亦貫徹於 "小惡““小善 之中, 不可視而不見:它井非在“大善”“大惡”中才有仁與“不仁 的區別。所以說,“仁”既是抽象的概念,也是具體的事物 。世上任何事物都是和"仁"有關的,每個人都不可能脫離“仁”"而存在,這樣的人,孔子確實沒有見過.“蓋有之矣, 我未之見也” ,孔子在這裡是用委婉的語氣表述的,但道理自在其中

  • 6 # 莫遠憂

    這句話出自《論語·里仁篇》篇4.6章。原文是:“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好仁者:天性喜好仁,內心安於仁,不是因為私慾而真心喜好仁的人。

    ▲惡不仁者:剛正不阿、無所畏懼,天性厭惡不仁的人。

    (孔子說:“我沒有見過天性喜好仁的人,也沒見過天性憎惡不仁的人。天性喜好仁的人,是仁者之中最好的了。天性憎惡不仁的人,實行仁德,不會讓不仁的事物加在自己身上。)

  • 7 # 赤足十

    學說的創立人離世後,學說的內涵常被後人包裝至面目全非。耶穌滿懷悲憫為世人贖罪以自身付絞刑,其信徒掌權後,自認為真理在我而投他人入火刑。孔子主張溫良恭儉讓,孟子開始罵人,到了朱熹就要“滅人慾”。似乎只有更極端才能彰顯超越前人,孰不知已離先賢越來越遠。

    仁也是這樣,被拔高入雲霄,連苦修者也不知道該怎麼做到。其餘世俗學者只好口號喊得山響而行違;滅人慾而存己欲,以聖人的標準待人,以渣滓的標準待己。豈能不招致唾棄,被百姓譏為假仁假義。

    想還仁本來面目,先要知道仁的由來。

    人類跨出山林,由洞穴到房屋,由石到銅,他們製造出鐮鎬也製造了干戈。戰爭的規模與殺傷力劇增。固然搶劫是獲得財富最快的途徑,只是不能常態化,因為財產不得保護,受害人也會放棄經營種植,轉而加入劫掠陣營。如果不能遏止人類佔據他人之物為己有的原始衝動,結局可知也。

    聖人憂慮人類將來的衰亡,思想教化民眾禮讓共存的可能,仁是結果之一,且是最大個最營養的那顆。

    仁從字形上分解為人與二,意指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以和諧為最美。兩個人互相交往是仁的起點,人數雖多,若不發生關係,也無關於仁。

    剋制自己的慾望,使行為合禮,為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真誠待己,體諒他人,為仁。仁就是這麼簡單,散佈於社會的方方面面,引導著人類的生活。好仁,得生;惡仁,生也幸而免。

    仁難以做到嗎?不難,我欲仁,斯仁至矣。沒有人能做到嗎?不是,至少顏淵能三月不違仁。那麼孔子此言何來?應是特定時間或地點的感嘆,編輯論語時刪去說話的背景,變感嘆為警示,告誡從政者無論如何造次急促,如何顛沛流離都不能背離仁的道理。

    人類之所以不好仁,是被物理慾望控制,看不見長遠。況且那時的廝殺,威力不足以立即毀滅人類。銅戟雖利,利不過核武;毒藥雖毒,毒不過生化。是故那時大多數人都如溫水中的蛙,因為灶中的火剛剛點燃,正舒爽著,即使告訴他們未來,不信的。

    如今,大規模的殺傷盡在當權者的一念之間,我們恐懼著,我們警醒著,我們要充分認識到禮讓的重要。否則,人類末日就會從電影走進現實……

    想想吧,仁的作用不下於水火!

    我們的聖人賢王,在人類文明剛萌芽的時候就發現了仁的道理,豈不令人歎服!大道至簡,後學者又何加焉?!

  • 8 # 道言書舍

    見仁如不仁,見善而知惡,我不見仁又何來有惡,我不見惡又何來仁,即生仁便生惡,仁惡相對相生一反一正方才推進道德,若天下皆仁,是問何謂仁,若天下皆惡,是又何謂真惡,仁以教,惡以鑑,施仁莫養惡,治惡莫太仁,人皆非完人,今日所道之仁,明日是否復可仁,今日所到之惡,明日是否定為惡,仁惡皆在變化中,故而天下無至仁,天下無至惡,一陰一陽皆平衡,若無惡象則先無仁象,是為復歸仁道為至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電影裡一個人拿槍威脅對方的時候,都要過一會才扣動扳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