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齊東野人羅恩格林
-
2 # 嘚吧嘚的老張頭
英法都有裝甲師,不過概念不太一樣。記沒記著抗戰電視劇或者說,電影集結號穀子地守陣地那?國民黨在攻打陣地的時候坦克伴隨步兵一塊衝鋒,英法對坦克的理解差不多也是這樣,把炮和機槍裝進鐵疙瘩裡,掩護步兵就可以了,骨子裡還是以步兵為主。
但是德國的裝甲師是把坦克裝甲車作為獨立的拳頭,集結大量裝甲力量和完備的後勤保障力量,在空地一體的掩護下,就打一個點,然後遠距離大縱深包圍敵人。所以打出大量瞠目結舌的戰績,用現在的話說就是降維打擊,合成作戰,發揮各兵種優勢
從裝甲部隊質量上,英法的坦克比德國裝備並不差,甚至數量也不落下風。德國的虎豹各種動物園系列的坦克都是到打蘇聯之後才大規模裝備的,二戰前期裝備的大部分都是跑的溜溜快,裝著小水管的一號二號三號坦克。在遇上英國的瑪蒂爾達那些重坦的時候一樣打不動。所以古德里安遇上這種情況的時候才腦子一轉改用88高炮平射打瑪蒂爾達。要坦克能解決的話高炮湊啥子熱鬧..
按英法的一戰思維,怎麼著戰役組織得幾個月,火力準備就得好幾天,哪想著一個月時間法國都給打跪了,所以全程懵逼。人數,技術裝備,空軍都不佔絕對優勢,因為戰術思想領先,所以德國總能形成區域性優勢,打的英法快速敗退,在大海邊被包了餃子。
-
3 # 堯天舜地
你知道世界上第一支機械化部隊在哪誕生的嗎?是法國。
你知道世界上第一輛裝甲車是哪個國家發明的嗎?是英國。
好了,回答完畢。
-
4 # Lihongjiu99
二戰初期英法的坦克甚至比德國的坦克還先進,當然英法兩國也有自己的裝甲師。但是在對坦克的運用理念上,英法比德國差了不少。
在二戰初期閃擊法國的戰役中,德國所使用的主要還是1號2號3號坦克, 1號2號是輕型坦克,法國與英國所使用的坦克在效能與防護上要優於德軍坦克。從坦克本身來說,德軍裝甲師中的坦克對英軍與法軍的坦克並沒有壓倒性的優勢。尤其德軍裝甲師中的1號2號坦克,在戰前更多的是將其作為一種裝甲訓練用的坦克,將其投入戰場,完全是德國過早的發動了戰爭的無奈之舉,這兩種坦克裝甲不過14.5毫米,1號是兩挺機關槍,2號也只有20毫米的機關炮。這些武器面對英國坦克時就相當於一個敲門的工具。而德國中型坦克3號4號數量不足,也沒有多強的防護力,3號的主炮還只是個37毫米的主炮,而4號雖然有75毫米炮,但是因為是短身板的炮管,初速低穿透力不足,最主要的是數量非常少。英國的主力坦克是馬蒂爾達2型坦克,裝甲厚度達到了80毫米,得要德國88高射炮才可能擊穿它,4號如果在近距離的話也有可能擊穿它,但是4號根本扛不住住馬蒂爾達2型坦克的炮彈。而法國裝備的索瑪坦克和巴塔耶B型坦克也在效能上強於德軍坦克。
英法對坦克的運用還停留在一戰時陣地塹壕戰的理念,利用坦克的防護和火力伴隨步兵突破防禦陣地的,但是德國利用了坦克的機動能力,進行快速運動戰也就是閃電戰理念,奔襲戰略目標和切割運輸線。二戰時初期運動戰已經開始替代陣地戰。
軍隊的發展始終是圍繞火力、機動與資訊來進行的,同樣也需要可以駕馭這三者的體系才能發揮三者的最大效果。德軍裝甲兵專家古德里安的閃擊戰讓這一切成為了可能。古德里安設計了一種新型戰術,在坦克使用和編制方面,遠遠強於英法兩國。德國的裝甲部隊以裝甲師為單位,德軍的裝甲師和摩托化師做到了全部裝置摩托化,包括重炮、工兵、指揮甚至廚房,這樣師可以作為單一的合成單位獨立進行各種任務,同時作為一個整體擁有比傳統步兵師更快的機動速度。儘管英法也有裝甲師,但除了戰鬥單位外,其他支援單位仍然是騾馬移動,整體機動速度與傳統步兵師無異。而且德軍當時還有一項最關鍵的領先優勢——無線電。德軍是最早將無線電配發到班級單位的軍隊。這使得指揮官頭一次可以隨心所欲的瞭解和調遣自己的部隊,這樣,戰場對於德軍指揮官來說就成了單方面的透明戰場。資訊優勢的強大,甚至可以大到抵消火力優勢。
後來發展到了比裝甲師更大的裝甲叢集編制,裝甲叢集編制對於德國具有突破性的意義。將坦克集中起來,組成大的軍事單位,這樣的機械化部隊不僅行軍速度極快,而且強大的火力給對方陣地以毀滅打擊。而此時的英法兩國,雖然也有裝甲師的編制,但是始終沒有突破大單位的裝甲編制,這也使得兩國在面對德國裝甲部隊的強力進攻時,短時間內就被德國的裝甲部隊擊敗。德國的裝甲部隊往往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就將對手製服了。
一戰後,歐洲許多國家的軍事思想並沒有與時俱進,對於一些所謂標新立異的特殊戰術嗤之以鼻。以至於古德里安拿出這套戰術時,英、法軍隊高層都不相信這種戰術會在戰場上取得成效。他們固執的認為坦克集中組建成軍後,其他步兵戰隊的戰鬥力就會大大下降。其實在德軍的高層軍官裡理解古德里安的也不多。只有對坦克作戰情有獨鍾的希特勒,卻非常欣賞這一戰術。因為得到了希特勒的支援,古德里安就可以在戰場上放開手腳的大幹。
1940年在西線戰役中,德軍在兵力上,武器裝備上,並沒有對英、法形成碾壓之勢。但在戰術運用上,德軍的碾壓優勢卻非常明顯。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任何時候都一成不變絕對不是最好的選擇,審時度勢隨機應變才是積極應對的態度,更是制勝的必要條件。德軍閃電戰,是英法在二戰初期慘敗的誘因,思維僵化才是英法戰敗的最重要的直接原因。
-
5 # 立鶴書苑
有個現實是,一戰後德國受到了限制,德國使用的很多戰車都是英法綏靖政策下德國搶的周邊小國的軍用設施生產的坦克,二戰前德國軍事化的時間並不長,英法縱容德國做大就是為了德國去打蘇聯,但是德國戰爭戰術很先進,很多戰術明顯領先當時時代,這就照就了德國裝甲師強大的假象,事實正好相反,德國早期坦克是幹不過蘇聯的重型坦克的,早期蘇聯不過是突然被攻擊,損失了大部分重性坦克,德國後期坦克確實強大,但是精確的德國人武器過於精密,造價也太貴,產量一直上不去,戰場上不停擊毀蘇聯坦克,但是蘇聯坦克還是越大越多,英法確實有裝甲師,畢竟在二戰前是世界統治者,二戰可謂徹底把英國法國打回原型,其龐大的殖民地從資源變成了負擔,要不停調節各殖民地的態度,二戰前的英法,那用看殖民地的臉色
回覆列表
二戰初期英法不但有坦克,而且比德國的坦克先進,但是德國對坦克的使用理念上比英法先進,英法對坦克的作用還是一戰時陣地塹壕戰的理念,利用坦克的防護和火力伴隨步兵突破防禦陣地的,但是德國利用了坦克的機動能力,進行快速運動戰也就是閃電戰理念,奔襲戰略目標和切割運輸線用的。明顯二戰時初期運動戰代替了陣地戰,當德國被迫在東線防禦進入消耗戰時,德國已經不在掌握戰爭的主動權走向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