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史老師談經營
-
2 # 檸檬甜丸子
首先,“完全失去自信”這個說法有些絕對。你要看一下自己是否真的擁有自信,說實話,有些人連自信都沒有擁有過,何談失去?
大部分人是缺乏自信,我們可以想一下,如何增強自己的自信心。
1、想一想自己有沒有某個片刻覺得是自己人生的高光時刻,如果有,請記住那個感覺,因為在那一刻你是相信自己的。如果沒有,也不要放棄,從現在開始有意識的去尋找這種感覺。
2、多讀一些書。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不僅能開闊我們的視野,也能讓我們的思維更加靈活。書中的道理,大都是人總結出來的,讀的多了,總會從中找到共鳴。
3、多出去走走。“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廣闊的大自然,你會發現自己有多渺小,也會明白自然有多偉大。所有的一切都自有定數。
-
3 # 曉而未滿
首先我們來看看,自信是什麼?
自信,在心理學意義上,可以表達為——對自己獲取某件事物的能力評估。
其次,為什麼會失去自信?
諸如:努力X就可以獲得Y。此類命題,會成為許多人的信念,但可能在形成這個信念的時候,這個命題就存在錯誤,因為它並不完整。
它缺失了標準。
命題中的X可視作行為。比如努力學習,努力工作。在學習或工作中,努力的標準是什麼?
別人學10個小時,你盡你所能只能學5個小時,這對你來說也是努力了。更有可能別人天生比你聰明,即使別人學1個小時,也比你那5個小時管用。
那麼這個努力的標準怎麼衡量?和別人比,還是和自己比?
”你看看某某,你怎麼不學學他?“這麼經典的臺詞,大家小時候沒經歷過的,應該不多吧。
其實不論你和別人比,還是和自己比,這都是自己的選擇。只要你事先衡量好,是選擇有挑戰性的,還是保守求穩的,權利都在個人。
再來說說命題中的Y,它代表著某種事物或人。
若是人,那麼就是有自由意志的。你的努力是為了得到某個人,那麼你必須先認真評估,你的判斷是否正確?對方是否願意遵守約定,以及你能否完成約定?
總之,將自己的希望寄託於他人,得之你幸,失之你命。
若你想得到的Y是客觀存在的事物,那麼你要考慮的會稍微簡單一點。
這件事物會不會受外部環境的影響而改變?比如你想獲得100塊錢,10年前和現在的難度相差肯定很大,因為要考慮通貨膨脹。比如南太平洋上的島國吐瓦魯,如果你想去就必須在10年內,再晚它就沉沒了。
因此,你該拿什麼拯救自己呢?
量力而行。——給自己訂立一個有能力實施的計劃,設想一個不太離譜的目標。達成了它,你所收穫的滿足感,絕對可以治癒你乾涸的心靈。
比如,看一場喜劇,換自己一場大笑;出去跑步,讓自己出一身大汗;讀一本好書,換來一場心靈的洗禮。
再逐步提升你的計劃,以此達到更遠的目標。
這樣一小步一小步的成功,你的自信就漸漸轉變為信念。
這種成功的觀念和思想已經得到了你的肯定與贊同。你相信它,堅定不移。
當你有了這樣一個信念的時候,在行動上,它就會做為你的意志支撐,陪伴你自信地走下去。
回覆列表
不考慮“自信與不自信”,當下想幹什麼幹什麼,就會越來越好。
之所以認為“失去自信”,真實情況是虛榮心在作怪,太在乎外界的眼光。想象自己一個人生活在沒有邊際的沙漠裡,還會考慮“不自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