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龍女5505

    在上官儀奉旨起草廢武詔書時事洩,被唐高宗推卸責任成了替罪羊,被皇后武則天處死卜抄家,成了唐朝又一場皇權鬥爭的中犧牲品,也是唐朝又一位身首異處含冤被殺的宰相重臣。唐高宗確實是因為自己的怯懦膽小無能、連帶懼內,才將廢后責任推給替他起草廢武詔書的宰相上官儀,使他成為他們夫妻皇權鬥爭中失敗慘死的悲情忠臣。唐高宗的膽小怯懦懼內,害死了一個名臣上官儀。

  • 2 # 重頭再來6666

    這個問題怎麼說呢,我相信唐高宗是真的有廢后的這個想法的,不過當他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才發現原來武后的勢力已經遍佈朝堂,事情已經遠遠超出了他的掌控。

    要說到原因,筆者認為,上官儀只是高宗在認清事實之後推出來給武后的一個說辭而已。高宗把責任推給上官儀,也不完全是因為懼內,更多的因素是武后當時已經完全掌控朝堂。

    高宗李治當時已經年邁體衰,已經沒有能力再將權利從武后手中奪回,如果強行進行廢后,那基本上就是在逼武后發動政變。

    這一點是在武后得知李治要廢掉她的時候,怒氣衝衝的衝到高宗寢宮,大聲質問高宗的時候,高宗才夢然醒悟,面前的這個人已經不是當初那個任人宰割的武媚娘了。

    經過多年的政治歷練,武后已經成長為一名真正的成熟政客,而且在朝堂已經安插了大量的黨羽,可以說基本上已經完全控制了整個高宗朝廷。

    在整個廢后事件中,你會發現參與者也就三四人而已,其他人都是避之不及,可見武后在高宗朝堂的影響力。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武后實在是太瞭解高宗了,從高宗皇帝即位以後,先後搬到了自己的舅舅長孫無忌,及其他幾位輔政大臣,再到後面的廢王立武事件等等

    這一系列的政治鬥爭,武后都是很重要的旁觀者,甚至還是某些事件的策劃者,可以說對於高宗的各種政治手段,武后瞭如指掌。

    而高宗皇帝晚年惡病纏身,大小事務基本上都是武后代為處理,他對武后的情況知之甚少,貿然發動廢后事件最終的結果高宗其實非常清楚。

    是以當武后衝到寢宮質問高宗李治的時候,高宗甚至都不敢直視武后,只是懦弱的說了句“我初無此心,皆上官儀教我。”

    然後上官儀便成為了此次廢后事件的刀下亡魂。

  • 3 # 一千零一個答案

    我認為懼內只是原因之一。

    還有一個原因是唐高宗心腸軟。

    1.武則天畢竟是一個女人,一開始還是依附李治的,只是武則天處理政事的能力強,而李治體弱多病,讓武則天幫他處理政務,漸漸地武則天權利就大了,李治對武則天的依賴感也越來越強,時間久了,武則天的本性逐漸暴露,李治對她的處事不滿也不敢吭聲。

    2.上官儀事件中,唐高宗作為一個皇帝,在上官儀的支援下完全有能力廢掉武則天(儘管武則天權利很大,由於她是個女人,只需一道聖旨,武則天便會翻船,哪怕唐高宗去世,武則天當政還是遭到很多人質疑),但是武則天是個聰明人,對李治的性格瞭如指掌。得到唐高宗要廢后訊息後,以苦肉計博得唐高宗的憐憫,唐高宗最後卻覺得是自己的過錯。說到底還是心腸太軟,和武則天是相反的性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手機裡笑得最開心的一張照片哪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