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一句話分享一下唄!
13
回覆列表
  • 1 # 李老先生有塊地

    《濟公傳》,看得我很開心。

    有時候不要計較能從書上學到什麼,開心就好!

    做人,開心很重要。

    活著,快樂才是一生的追求,一直都是。

  • 2 # 魯生2020

    《四世同堂》。三十年前我看此書,今天又重看,別有心情!

    《四世同堂》是老舍的心血和汗水!當年,老舍一腔熱血,無能為力,用鮮活的社會現實,再現了國家淪陷的年代。

    人民的命運,同國家的命運連在一起!在國家不安的年代,不管你是什麼家庭,都在危亡中。人的命運各有各的不幸!亡國奴的下場是悲慘的!

    回憶才董珍惜,老舍著的幾本書,都是中國的近代史!就象今天和昨天一樣,但很多人早已忘記!

    歌舞昇平的歲月,不應掃興,我是為了看清我們幸福的來路,更好的享受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 3 # LAO豬

    最近重讀《史記》,它作為第一部紀傳體史書,被魯迅先生贊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記》前些年因為《百家講壇》王立群教授開講,很是火了一陣,它作為一部通史,有十表,八書,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二列傳。其語言凝鍊,氣勢恢宏,張力十足,司馬遷在寫《史記》時,根據場景或人物需要引入了一些俗語,更為難能可貴的是在《史記》中他將一些優秀的散文作品,諸如《過秦論》、《子虛賦》直接全文錄入,可見司馬遷對於前人在語言文學上的貢獻及對事物的觀察和分析的肯定態度。

    《史記》在一定程度上講也是一本百科全書,除了透過對人物、事件的刻畫描述來還原史實真相,更對當時的地理人文、民風民俗也做了一定的記錄和描述。對於我而言,《史記》對我啟發最大的內容是《貨殖列傳》,我是在戊寅年即1998年寓居安徽蕪湖時買的這本書。在這本書上,我寫下了買這本書的經過:

    戊寅四月初四(1998年4月29日)閒居家中百無聊賴,遂弊衣入市至一小書店,翻閱此書,看《項羽本紀》。女店主之妹掠書擱回書架,忿曰:莫當圖書館。女店主笑而不言。餘憤然而返寓所攜銀叄拾元而購此書。攜書歸,時餘僅剩錢六元矣。

    當時,購得此書後,僅認真讀了《項羽本紀》及《遊俠列傳》,後來,我於1998年10月帶著這本書回到海南,之後斷斷續續地把《史記》通讀了一遍。

    當讀到《貨殖列傳》一卷時,後悔了好些天。在這卷裡有寫:昔者越王勾踐困於會稽之上,乃用范蠡、計然。計然曰:“知鬥則修備,時用則知物,二者形則萬貨之情可得而觀已。故歲在金,穰;水毀;木,飢;火,旱。旱則資舟,水則資車,物之理也。六歲穰,六歲旱,十二歲一大飢。夫糶,二十病農,九十病末。末病則財不出,農病則草不闢矣。上不過八十,下不減三十,則農末俱利,平糶齊物,關市不乏治國之道也。積著之理,務完物,無息幣。以物相貿易,腐敗而食之貨勿留,無敢居貴。論其有餘不足,則知貴賤。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反貴。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財幣欲行其如流水。”修之十年,國富,厚賂戰士,士赴矢石,如渴得飲,遂報強天。觀兵中國,稱號“五霸”。

    雖然只是這一小段簡單易懂的文字,卻講透了交易的原則和最為樸素經濟學規原理。作為第一生產力的農業,自古以來就受到重視,只到今天仍然如此。所謂的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就是指:農工商。

    過去把商人排在末流,為什麼呢?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是商人其實對社會並不產生貢獻。而在貿易方面,首先是農作物的貿易,只有“平糶”才能“齊物”,民生有了基本保障,關口、市場才能活躍起來。各種貿易活動才能夠正常進行。這種“民以食為天”的觀點,在今天看來仍然是顛仆不破的真理。

  • 4 # 至書大人

    《擺渡人》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

    關於“擺渡”的含義,始於《靈魂擺渡人》系列電視劇,大致理解為類似於黑白無常那般引領亡魂的人。可這本書後,無論是“擺渡”還是“擺渡人”都被重新注入新的意義!

    全書大致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15歲的女孩迪倫踏上列車尋找生父,不料突發交通事故而意外身亡,當她醒來後跟隨一個神秘男孩崔斯坦穿越荒原的故事!

    環境惡劣並且遍佈惡魔的荒原,隨時都可以吞噬掉迪倫的靈魂,讓她就此灰飛煙滅,還好有崔斯坦這個只屬於她的擺渡人,在面對黑暗時,崔斯坦幫助迪倫戰勝恐懼,引導她完成了一次靈魂的救贖,兩個人暗生情愫,好像整個荒原都不再可怕,也成了兩個人的靈魂唯一覺得溫暖的地方。

    待到靈魂擺渡的邊界時,離別不可避免,迪倫向崔斯坦訴說了對他的感情,她不知道邁過那道邊界,擺渡人就消失了,那時,她只想讓他知道,在這個荒原上,崔斯坦就是她的一切,而對於崔斯坦來說,他不該對迪倫投入太多感情,擺渡只是他的職責,迪倫不過他的任務,就算知道告訴迪倫自己的心意,只是徒增煩惱,也許會帶來更大的禍患,崔斯坦還是鼓足勇氣的向迪倫傾訴自己的愛意!

    當迪倫邁過擺渡邊界時,回頭空無一人,她的世界崩塌了,任憑悲哀從四面八方呼嘯而來,所有的色彩在一瞬間潑上了墨,編織的美好四分五裂!還好她沒有放棄,堅持一個人返回荒原尋找她的擺渡人,沒有擺渡人引導的靈魂是隨時可以被惡魔撕裂,成為惡魔的一員,但是對於迪倫來說,如果沒有崔斯坦,這一切都將毫無意義!所以她重返荒原,歷經磨難,中途遇到崔斯坦,兩個人最終穿越荒原,回到現實世界!

    在結尾時,崔斯坦的身體呈現出異常痛苦的反應,我更願意相信他是在逐漸變成一個人,而不是違背遊戲規則受到的懲罰,他不再是那個墨守陳規,麻木工作的擺渡人了,他也有了感情,可以流淚,也會流血。在第一次穿過荒原,是崔斯坦給了迪倫勇氣,而第二次穿越荒原,更像是迪倫在引導崔斯坦,所以,我覺得這是兩個人的宿命,成為彼此靈魂的救贖者吧!

    與其說這是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整本書更像是在教會我們如何去愛,愛自己,愛親人,愛朋友,愛這世上所有的一切!也許你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是你的靈魂擺渡人,有的人陪你從呱呱墜地到長大成人,有的人陪你從懵懂無知到成熟知性,也有的人陪你從屢屢青絲到皚皚白髮,他們給你在不同的人生時刻給你不一樣的驚喜,你以為就這樣而已嗎?不,你同樣也是他們的靈魂擺渡人,帶給他們不同的精彩,成為彼此生命中的溫暖所在!

    靈魂擺渡人,與其說擺渡別人,不如說渡己最為貼切!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的靈魂擺渡人?。 “你想要見的人,最終總會見到,只要時間夠長”。

  • 5 # 騎鯨巡海

    最近在看《讀書是一輩子的事》,作者樊登。一個很會讀書的作者。本書全文,他透過三大模組:上篇,“認識自己”;中篇,“瞭解未來”;下篇,“精進生活”,囊括了19本書,細細分享了他閱讀感受和理解,讓我感同身受,有很多啟發點,比如如何讀書,如何調節情緒,又如何發展自己的職業,也認識到自己存在的缺點,追求簡單,喜歡呆在舒適區等。

    他在文末說:“人們有時候就喜歡簡單的:你就告訴我1萬小時練習就行啦,別跟我說什麼刻意練習的特點和步驟,我不耐煩!追求簡單化是我們的大腦從原始社會落下的病根,很難治。 所以,要解決這個問題,只有耐著性子多讀書,讀好書。”

    全書介紹的如下19本書,可擇之閱讀:

    《幸福的方法》、《正念的奇蹟》、《我戰勝了抑鬱症》、《我的情緒為何總被他人左右》、《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殺死你》、《情緒急救:總有一個療法適合你》《精神問題有什麼可笑的》、《消除壓力,從大腦開始》、《未來簡史》、《人工智慧時代》、《指數型組織》、《共享經濟》、《翻轉課堂的可汗學院》、《離經叛道:做有趣、有膽、有謀的創新者》、《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少即是多:找到你的小確幸》、《向前一步:何時覺醒都不晚》、《這書能讓你戒菸》、《非暴力溝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海魚比淡水魚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