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魚先生vlog
-
2 # 深圳餵魚哥老李
釣青魚很少用調高釣低,因為青魚習慣底攝,兩餌狀態至少應該是一拖一觸釣遲鈍。按理說,釣組遲鈍,抬漂不會很高。因為通常對抬漂的解釋是:魚以俯衝姿勢咬鉤,入口後身子放平,是魚用嘴巴把釣餌墊高了,所以魚漂上升。這一源於傳統釣組的解釋很能抓住聽眾,因為墜鉤平底,抬漂肯定是鉛墜離底了:另外,從金魚缸和水族箱裡看到魚攝底餌都是頭下尾上,斜身就食,平身後再抬身離去也是否定不了的事實,於是把兩個現象捏在一起,以推理方式解釋抬漂就很難找出反對的理由了。
然而,在東峻和其他釣魚學校學習過的人都聽過這樣的講述:有時候,魚會用吻頂著釣餌,於是魚漂就停住了,如果魚頂著餌往上走,魚漂就抬了起來。確實,在釣鯽過程中遇到此類情況是經常的。
抬漂的兩種解釋,哪一種符合青魚的咬鉤實際呢?
先看漂尖的變化情況:調高釣低,魚漂對上餌產生牽引。如果魚把鉤吸進嘴而不急於離開,抬漂幅度又沒有超過調目,後續動作是漂尖下扽,提竿會有中魚感覺,但容易脫鉤。若後續動作是抬高後出現橫向移動,提竿多空槍,但有時有掛魚感覺,是魚的頭部或胸鰭刮住了子線。抬漂後魚漂呆滯不動,過了幾秒鐘轉為速度不快的黑漂,而且把漂尖拉得看不見,是魚吞餌後離開釣點,提竿必然中魚,且鉤刺部位較深。
調低釣高,魚漂對餌不產生牽引。兩餌臥底情況下的抬漂不是很高,一般不會提竿,如果提竿也容易跑魚,可理解為魚銜餌而處於吸入不深的過渡時期。先是漂尖下扽,然後慢慢升過了釣目,有兩種可能:
1.釣餌太軟或附鉤性太差,下扽是魚攝餌,卻將鉤留在嘴外,一顆餌的重量沒有了,漂尖自動升起;
2.兩顆餌不是叉開,而是靠在一起,魚在攝餌時用鰭或吻把另一顆餌挪位了。調目和釣目相同或非常接近,如果子線的長短差距過大,用的又是空腔蘆葦魚漂,那麼相對於下餌,上餌的穩定是暫時的,因為大魚進窩產生的水壓變化會把它煽離水底,魚漂上升是必然的。 然而釣青魚是隻顧調目,不問釣目,即所謂“調漂根,釣任意目”。
調漂時,不管漂尖是空心還是實心,都是調標誌杆全出水。釣時沒有嚴格設定的釣目,因為一顆餌的重量就能把漂尖拉得看不見,按何蔚藍“剩餘浮力說”就是單餌重量大於魚漂的剩餘浮力,兩餌定位後漂尖只要露出水面,是幾目就釣幾目。考慮到青魚咬鉤有1目起伏,然後漂尖上升、停滯,再連著2~3個下扽,通常以釣3目為多。 再看釣餌:釣青魚用重餌,如螺螄、紅薯、麵糰和河蝦,長時間浸泡都不會溶化。用商品餌,一是溶散,餌重變化大,訊號不實;二是易招雜魚,即使用腥餌也不能避免。
由於長期攝食螺螄、蚌蜆一類帶殼而不會逃竄的食物,進窩後其它魚又統統規避,所以青魚咬鉤有一吸、二咬、三吐、四吞的特點,而且動作遲緩有一定節奏,過程拖得很長。 通常,我們對調高釣底的理解有兩種,釣靈敏和釣不靈不鈍。如1 1目漂尖的魚漂調9目釣2目,上餌虛觸底,釣餌的大部分重量被魚漂牽引,稱為釣靈敏:調5目釣2目,上餌把漂尖拉下3目,魚漂的牽引力降低,上餌輕觸底,也是釣靈敏,但釣餌的穩定性增強了;調4目釣2目,上餌坐實水底,釣餌的全部重量被水底承接,徐銀舟稱為釣不靈不鈍。
釣靈和釣鈍是以上餌受魚漂牽引力的大小和水底承接釣餌重量的多少來區分的,釣目的高低是視覺感受,實質是兩餌狀態。 可是,同樣調高釣低在釣青魚時就不同了。11目魚漂調齊漂頂,單餌重量大於漂尖剩餘浮力,兩餌到底,上餌坐實水底,無論釣2目還是5目,釣餌全部重量被水底承接,釣目的變化只對水線的繃直度產生影響。上餌坐實水底與上餌觸底是不能用一個概念來解釋的,如果硬要說是不靈不鈍,那麼坐低就是相對遲鈍。
有人用一拖一觸破解釣羅非魚技術,是對的,但釣青魚的“觸”在程度上是完全不同的。正確的說法應該一拖一坐,只有上餌坐實了,穩定了,魚才敢於咬鉤。否則,魚一觸餌就晃動,虛假訊號不斷,提竿早了是釣不上青魚的。破解青魚咬鉤動作:
一吸,釣餌移位,如果魚確實把餌吸進嘴了,漂尖就不是下沉1目,因為青魚吸螺螄多能吸至咽部,在釣餌至少應該在2目以上,所以漂尖下沉1目不表示魚將餌吸入;
二咬,上下頜閉合,餌肯定進入口腔,漂尖不會上浮;
三吐,是魚嗑碎食物後將食物與非食物的東西吐出,漂尖緩緩上升,而不會像鯽魚那樣竄得很高,抬漂一般不會少於3目;
四吞,是用嘴接著吐出後的食物,漂尖會出現明顯的下扽動作,而且不是一個下扽就完成的,所以會有下扽2目,接著又一個下扽。一般認為,下扽動作的出現是與上餌晃動密不可分的。
釣鯽時壓一下水,提一下竿,釣餌晃動了,離底了,魚就搶鉤,釣組突然受力就有了下扽,所以子線一長一短,下扽都是上鉤中魚。然而,青魚的下扽不是一次,而是中間有間隔的兩個連續動作,鯽魚一個下扽,魚漂就升了起來,青魚的第一個下扽是抬身吞進上餌,第二個下扽既有更深吞進,也有俯身再吸下餌的原因在內。
如果比較一下空心和實心漂尖,同是釣不靈不鈍,漂尖起伏後出現的扽感是有區別的,空心漂尖幅度小而下扽短促,實心漂尖降幅大而力度小。然而,用釣鯽魚的感受指導釣青魚疑惑就多了。首先,漂尖起伏1目的頻率比鯽魚低,慢慢浮起1目或1目半,停滯2~3秒後恢復原狀:之後下沉1目又停住了,過了幾秒鐘再慢慢上浮,誘餌下得越多,起伏反覆的時間越長。
如果事先沒有小雜魚,這個動作的出現可以認定為青魚進窩,漂尖起伏是魚接近釣餌,安靜攝食誘餌時原位劃撥胸鰭和腹鰭造成的。接著漂尖徐徐上升,假使水底平整,水深2米左右,漂尖上升到接近調目是不能認定為釣餌入口的;若水底傾斜、水深4米,漂尖會上升得更高並停留不動,也不說明魚已將餌吸入嘴裡,提竿都是空的。
1.在傳統的墜鉤平底釣組中,星漂浮力小於墜重和餌重,青魚咬鉤會出現一粒浮子長時間下沉,提竿中魚;有時一粒浮子抬起,提竿也中魚,但即使是輕墜也很少有3粒浮子抬起後停滯不動的情況。懸墜釣組調標誌杆出水,靠餌重定位釣3目,在兩餌重量相同,單餌就能把漂尖壓至3目的情況下,魚煽起的旋渦能使上餌離底,是水壓變化產生的上託作用和魚漂牽引的共同結果,如果沒有魚漂的牽引,漂尖是不會升起後停滯不動的。
2.魚進窩和攝食誘餌時的拾漂幅度很小,而且有起伏,說明水壓對釣餌的作用是有限的,充其量就是釣餌託離水底1~1.5釐米,反映在漂尖上就是抬漂1目。由於魚漂的牽引力小於餌重,所以只要水壓產生的上託作用稍失,漂尖就回落原來狀態。在墜鉤平底釣組中,星漂的牽引力僅能維持釣線垂直,除魚煽起釣餌上送一粒浮子外,星漂本身不具備將墜鉤提起的能力。它之出現一粒浮子下沉或上浮不動,除了魚銜餌是不會有其它解釋的。
3.下扽是懸墜釣組的特有語言,它出現在久久不落的高抬漂之後並不是因為旋渦把釣。餌託了起來,雖然有這種可能,但在水底平整的水域這種現象很少。所以更接近事實的可能是:餌重減少,上餌被魚漂提起和釣餌移位。然而,用自然餌的釣友會提出疑問:麵糰、河蝦、螺螄、熟薯塊不會溶化,餌重怎麼會減少?如果從兩鉤高低距離和抬漂高度,以及連續兩次下扽,提竿中魚的不是上鉤而是下鉤去認識,上鉤無餌就是青魚抬漂的註腳。
-
3 # 趣問雜談
你好!草魚、青魚都屬中上水層魚,而且個頭比較大,下底覓食都是頭朝下的,一咬住鉤後頭向上揚再進食,所以,你在上面看到浮漂動一下接著往上升,甚至平在水面,這時提杆也能中魚,鉤只是被魚剛咬住,還沒有完全吞進去,只能鉤住魚嘴唇,如果魚大使勁爭扎,有可能會脫鉤跑魚;最好是看見浮漂上升或平在水面時,先不慌提杆,等幾秒,魚把鉤吞進嘴裡就會走,上面浮漂主馬下沉黑漂,這時要迅速提杆,不能讓魚走遠,否則會拔河也會跑魚。
其實,釣魚時間長了都知道,一般浮漂上頂只有鯽魚、草魚和青魚,其它魚吃鉤都是點幾下之後黑漂,而甲魚吃鉤另有特徵:甲魚吃鉤時,上面顯示,浮漂總是點動很久,既不黑漂也不上頂,如果看到這個現象,你就發了,絕對是甲魚上鉤了!
-
4 # 燕趙釣魚人
出現頂漂和調釣以及魚吃食的習慣有關係。
鯽魚比較典型,頭朝下撿食餌料,吃餌後抬頭遊走,所以鯽魚在傳統釣,鉛墜到底的情況下,幾乎百分之九十都是頂漂。現在懸墜釣比較多,所以現在鯽魚頓口較多了。
一般釣大魚,尤其是野釣,多是鉛墜到底,鯉魚多是在底部拱食前行,所以黑漂居多。而草魚,青魚是中下層魚,吃餌後會向前或抬頭遊走,這樣會出現斜拉或頂漂。
當然還有如果頂的不是很高,有可能其它雜魚或是是青魚沒有吃餌,只是身體蹭到餌料出現頂漂。
可以剪鉛或下拉浮漂調靈些試一下。
-
5 # 承雲
作為垂釣愛好者都知道,線組,調漂是垂釣的關鍵,那麼釣青魚:我們首先要了解一下,它的生活,棲息環境,青魚:體長,體長為體高的3—4倍體型粗壯,個體大,青魚,通常棲息在水的中下層生性不太活潑,主要的實物來源螺螄,蛤,等。
一,青魚棲息環境:
青魚屬淡水魚一種,除了我國,分佈其他國家也很多,青魚是水底層生活魚類,一般不會游到水中上層,青魚生長的適宜溫度為20℃至30℃
二,青魚生活習性:
青魚跟草魚有點相似,但沒有草魚活躍,力氣較大,屬於肉食性魚類,有牙齒,釣它:春夏秋時,青魚食慾旺盛,秋天是特別貪食。
三,我們迴歸主題:選線組,調漂
釣青魚,我們要選擇大力馬線,線組為:3.5主線配2.0子線, 鉤組12號,採用 6.3米以上硬19調魚竿。
調漂: 為什麼 我們老是頂漂呢? 出現這種情況就 頓,通常說鉛皮重 已經吃死鉤了,是魚把食物吃到嘴裡遊動了 ,就出現頂漂, 改善:(1)就是,首先重鉛找低,(2) 找到底了 我們要把魚漂 下拉到鉛墜15公分 通常是調四釣二,剪鉛皮要少剪 空鉤調至四目, (3)把魚漂上拉到原有位置,上魚餌 調二目即可。
回覆列表
調漂過頓,在垂釣大個體魚時,如鯉魚,青魚。草魚等等。個體大的魚時。以釣鈍為主。大個體魚吃餌比較謹慎,吃之前會多次試探餌料的安全。確定安全後才吃。這時候調漂不宜過靈,以釣鈍為好。可以調平水,釣二三目。也可以釣得更頓,讓鉛墜躺底或者是觸底。當魚發現餌料,試探時,浮漂沒有動作。減少了提竿頻率。青魚吃餌的機會增大。當青魚吃餌在嘴裡,然後抬頭,在抬頭時,魚鉤上的魚線帶動鉛墜,青魚吃餌料遊走時鉛墜向上升。鉛墜重力失衡。浮漂上升。這時候浮漂出現上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