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劫丶3

    不要想了,哪怕柏林守軍都具有蘇軍不怕死的精神和鬥志,撐死頂多也就是柏林晚兩天陷落的事情,不可能有翻盤的希望,更別說拖住了

  • 2 # 歷史扒糞機

    一個城市或要塞要能長時間堅持,有兩個必需條件,一堅守者的不屈意志,二外援的適時救援。從柏林戰役的程序看,德軍前者具備,後者缺乏,註定了柏林戰役失敗的結局。不過德軍要是調整防禦策略,堅持更長些時間也是能夠做到的,如44年10月29日至45年2月13日的布達佩斯戰役樣。

    柏林戰役,德軍投入維斯瓦河集團軍群第3裝甲集團軍10萬餘人、第9集團軍23萬餘人、中央集團軍群第4裝甲集團軍20萬餘人、柏林衛戍區12萬餘人,加上海空軍、國民突擊隊、希特勒青年團等,德軍戰鬥人員近乎80餘萬人。

    蘇軍4月16日發動攻勢,到5月2日柏林守軍投降,可說攻擊佔領時間迅速,超出希特勒和德軍將領們的預料,他們幻想的瓦格納式的輝煌勝利沒能在柏林上演。從對戰役的預想來說,希特勒和德軍將領間首先存有分歧。特勒希望德軍長時間堅守住沿奧得河—尼斯河的野戰防線,贏得轉機。而德軍將領卻認為在蘇軍猛攻下,野戰防禦工事遲早會被攻破,德軍應收縮至柏林要塞區,與蘇軍打一場純粹的城市防禦戰,有如42年9月13日後蘇第62集團軍巷戰。

    德第9集團軍面對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壓倒性兵力火力優勢下的進攻,抵抗不可謂不頑強,讓蘇軍付出慘重傷亡代價。問題是它缺乏足夠的預備隊,僅能對蘇軍的突破進行些微弱的反突擊而不是強有力的反攻。19日塞洛高地失陷,20日第9集團軍三道防禦陣地均被攻破,蘇軍迂迴其後方,進抵柏林市區並實施炮轟。

    此時希特勒卻拒絕第9集團軍後撤,一意孤行的要求其繼續堅守奧得河防線。結果是22日第9集團軍和第4裝甲集團軍左翼部分15-20萬餘人被蘇軍合圍於柏林東南郊,僅23日第56裝甲軍3萬餘人退入柏林市區。如果希特勒讓第9集團軍回防柏林,這支擁有250輛裝甲戰車和3000門火炮的力量將在巷戰中給予蘇軍重擊,德軍堅守柏林的時間絕對超過現實發生的。

  • 3 # 小楊話談歷史

    此時已經是無力迴天了,不存在還能不能守住的問題,德軍兩線作戰,犯了兵家之大忌。西線與英法作戰,東線與蘇聯作戰。並且,當戰爭到了關鍵的時候,美國加入英法的一方,令德國雪上加霜。

    一、怎麼打都不行了,整個國家的工業生產、經濟、民生系統、運輸系統、能源生產等等已經被盟國徹底摧毀,怎麼打呢?

    軍隊的戰鬥力是要支撐的,沒有武器、彈藥、油料補充,能夠撐多少時間呢?而且也沒有迴旋餘地,軍隊被壓縮在如此小的面積內,也無法進行運動和機動(其實也沒有足夠的油料和彈藥進行機動了),其實就是在死守,打死對方一個賺一個而已,敗局是不可挽回的。

    因此早在1944年時候,許多德國高階軍官實際上也多次提出儘快放下武器,包括著名的隆美爾也是如此觀點,已經是大勢已去,無法挽回了,在抵抗其實就是意味著死更多的德國人,德國被破壞的程度更大,更嚴重。

    二、空中優勢徹底失去,滿天都是英美戰機,隨意轟炸,城市早已被摧毀,海權霸氣也是英美控制,德國資源只有本土這麼範圍,盟國兩面夾擊,能源枯竭、工業崩潰。

    其實到了最後,德國已經不是一個國家概念了,已經被炸成了一個地理名詞,作為國家概念的經濟、工業、組織結構已經全被打垮了。

    、面對已經逐漸強大的蘇聯紅軍雄厚的兵力你說讓這些德軍如何守住柏林呢?連作為一個國家的基本功能都已經被打沒了,這個軍隊還如何能夠堅守呢?德國第二次武力崛起之路,再次以悲劇結束。德國悲劇在入侵波蘭時,挑戰西方大國那一刻,就已經開始了,在不列顛空戰失利就已經註定了悲劇的結果,向拿破崙一樣,拿破崙在輸掉了特拉法家海戰,無法戰勝英國,最後也是被迫轉向俄羅斯。隨著美國的崛起,一戰、二戰,德國必然會陷入世界列強的群起而攻之的地步。德國兩次挑戰海權大國(英國)在世界的領導地位,拿破崙也是挑戰英國這個海權大國,也是陷入了被聯軍絞殺的悲劇。因此早在戰爭初期,德國國防軍都是堅決反對,希特勒挑戰西方,而希特勒多次承諾,不會與西方發生衝突,但是同時又把一些反對意見的指揮官解除了職務。

    、能在歐洲投入兵力的世界最強大列強一共有幾個?英、美、德、法、俄羅斯。樓主一看就明白了,一次大戰,二次大戰都是英、美、法、俄羅斯打德國。當時世界大哥應該還是英國(世界影響力等等,儘管已經衰敗),德國都是挑戰英國,導致的悲劇。當然,之所以德國發起挑戰,其根本就是作為世界第一強國的英國已經衰敗了(當時英國的國力,已經被美國、德國、甚至蘇聯超越),因此導致世界秩序逐漸滑下了混亂,德國、義大利、日本新興強國,在國際秩序中處於低一級的國家,組成聯盟武力崛起,重新建立新的秩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加內特已經退役3年了,為什麼還沒有球衣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