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慎獨君m15
-
2 # 照海倚天123
隋文帝楊堅自北周宇文氏後,於第二年即開皇二年(582年)在北周都城長安南之龍首山營建新都大興城。煬帝繼位後,登基伊始就於大業元年(605年)營洛陽為東京,後又改稱東都,常居於斯,長安就做為留都,也是陪都的一種形式。唐高祖李淵奪得政權後,經李世民力爭,決定以隋大興城為京師,“更名長安。李世民雖堅持定都關中,但也看到了洛陽地理位置的重要,於即位後不顧臣下多次諫阻,下令重修洛陽官,以備巡幸。顯慶二年(657年),高宗仿隋制正式立洛陽為東都,洛州官吏員品如雍州,並不時往返於二都之間。女皇武則天代唐自立後,即長居洛陽,並改其名為神都。又因幷州為己之故里,於太原置北都。故在武后時,長安是以陪都形式存在。中宗復位後,神都複稱東都,廢北都名號,重返居於長安。以後肅宗為平定安史之亂,於至德二年(757年)設定五京,即中京長安.東京洛陽、北京太原、西京風翔(曾為肅宗圖舉中興的基地)、南京成都(曾為玄宗南狩避難之區)
隋煬帝時期洛陽成為東都和武則天時期洛陽成為神都。長安一直都是首都,而不是陪都,關中平原歷史悠久,人口增長導致環境破壞太嚴重,糧食產量嚴重不足,經常鬧饑荒,且與外界聯絡通道已陸路為主,效率低,且距離糧食主產區東南平原、江淮平原非常遙遠。洛陽臨近京杭大運河,交通便利,東南平原的糧食可以快速透過運河源源不斷的送過來,不會出現缺糧問題,還可以方便指揮全國各地地方官員和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