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聽姝姝說歷史
-
2 # 追逐幸福的逐夢人
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後國力大增,六國看到強大的秦國也都思變,好多國家也都付諸了行動,下面介紹下具體的情況:
楚國任用吳起變法:吳起,衛國人,曾任魯將,後任魏將,屢建奇功。魏文侯任命他為西河守,防禦秦國和韓國。魏文侯死後,遭陷害,投奔楚國,楚悼王十五年時,升任令尹(楚國最高軍政官),輔佐楚悼王實行變法。
吳起變法主要措施是“捐不急之官,廢公族疏遠者,以撫養戰鬥之士”,具體來說就是,國家讓出一些官職以增加收入,減少國家對貴族的供養,收回傳世三代的舊貴族爵祿,以節省錢糧支援軍隊打仗。變法還讓一些舊貴族遷“廣虛之地”,以開發土地。還有“選賢用能”,為國家選拔人才,“明法審令”,強調效率與公平。等等。
吳起變法的措施,史書記載的較為簡略,難以得知全貌,但能肯定的是,其變法主要目的是強兵,並不是綜合性的改革。《史記》《資治通鑑》等都記載其改革“要在強兵”,而且可以說達到了目的——變法促進了楚國的富強。《史記》記載說,變法使楚國“南平百越,北並陳蔡,卻三晉,西伐陳”,成為諸侯中的強國。
只是吳起選擇了以楚國舊貴族作為變法的突破口,像“廢公族疏遠者”,讓一些舊貴族遷到“廣虛之地”等措施,無疑會損害到楚國舊貴族的利益,他也因此遭到楚國舊貴族的嫉恨。僅僅過了六年,公元前381年,楚悼王去世,楚國舊貴族在楚悼王靈堂作亂而攻擊吳起。舊貴族的這一舉動估計吳起是萬萬沒有想到的,按照《史記》記載,面臨突變的吳起,“走之王屍而伏之”,吳起跑過去趴在楚悼王的屍體上,即使這樣,舊貴族還是沒有放過他,他們“射刺吳起,並中悼王”。
吳起堪稱有識之士,在當時危急的時刻,還想到了為自己復仇的問題,楚悼王下葬,楚肅王登基後,立即下令全部誅殺當時射中楚悼王屍體的舊貴族,受牽連者達70餘家,這也算間接為吳起報了仇。
其實,吳起的悲劇也有他自己的原因。史書記載,他刻薄寡恩,《史記》說:“楚之貴戚盡欲害吳起”,一個“盡”字足以說明吳起的人緣之差。吳起的死,也讓楚國的強大成為曇花一現,之後便陷入了被動挨打的局面。
吳起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為自己的改革舉措獻身的改革家,這也從另一方面說明,改革之難,利益的重新分配之難。
齊國是傳統的東方大國,是齊國首開變法風氣,春秋時期管仲開始在齊國變法,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發展漁業、鹽業,鼓勵與境外的貿易,齊國經濟開始繁榮起來。 由於管仲推行改革,齊國出現了民足國富、社會安定的繁榮局面。之後齊國“九合諸侯”“尊王攘夷”確立霸主地位,但是齊桓公死後,諸子爭立,齊國內亂,霸業衰落。田氏代齊後,齊威王任用鄒忌進行政治改革,但是隻注重吏治,選材,官場風氣有所改變,但是難以觸動齊國根本,因此變法成效不大。
李悝變法戰國七雄當中第一個變法的是魏國,魏文侯任用李俚,李悝在政治上主張廢止世襲貴族特權,選賢任能,賞罰嚴明。經濟上主要實行盡地力、平糴法,極大地促進了魏國農業生產的發展,使魏國因此而富強。作為戰國諸侯中第一個變法者,魏國的國勢,在魏文侯在位的時期達到了一個巔峰。他在位的50年,是魏國雄霸天下,稱雄於諸侯的50年。非常可惜的是,李悝死後人亡政息。在魏惠王(魏文侯之孫)晚年時期,東敗於齊,西喪秦地七百餘里,南辱於楚,變法所帶來的最後利好全部敗光,魏國走向衰落。
韓國位於列國夾縫之中韓國國勢最強是韓昭侯在位時。他用法家的申不害為相,內政修明,韓國成小康之治,但是由於地處中原,韓國被魏國、楚國和秦國包圍,國土也是七國之中最小的一個,由於底子太差,即使變法也不能一飛沖天,申不害死後,變法同樣人亡政息,最終被秦所滅。
燕昭王築黃金臺招賢納士燕國地處北方,國小勢微,長期被南方的齊國壓制,燕昭王即位後勵精圖治,決心興復燕國,報仇雪恥。招賢納士給以優厚待遇,築黃金臺,吸引各國賢士們奔赴燕國。燕國在短時期內招攬了各方面的人才。其中最著名的有:蘇秦、樂毅、鄒衍、劇辛。後期又以樂毅改革國政,勵精圖治,原本弱小的燕國成為一時之強,燕昭王拜樂毅為上將軍,率傾國之兵聯合秦、韓、趙、魏五國伐齊,獲得大勝,五年內連下齊國70餘城,燕昭王又任用秦開,起兵襲擊大破東胡,“東胡卻千餘里”,大大開拓了燕國的疆域。燕昭王死,燕惠王即位後,樂毅逃亡趙國,變法人亡政息。
驍勇善戰的趙軍趙國,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的改革,放棄中原人的寬衣博帶和戰車戰術,換以短衣緊袖、皮帶束身、腳穿皮靴的胡服和單人騎兵戰術,國力大強。趙於東北攻滅了中山國,西北打敗了林胡、樓煩。在北邊新開闢的地區設定了雲中,雁門、代三郡,成為戰國後期唯一能與秦國相抗衡的強國,但是在秦趙長平之戰中相持三年,趙軍因國內糧草短缺而主動出擊,結果中了秦軍埋伏,被坑殺趙軍40萬,趙國元氣大傷,無法阻止秦軍東出。
併吞下下的秦軍陣列縱觀六國變法歷史,有半途而廢的,有人亡政息的,有實力不濟的,有運氣太差的,而秦國從列國變法競賽中脫穎而出,正是因為秦國選擇了正確的改革方案(商鞅變法),選擇了正確的人才(商鞅)執行,有強有力的的後盾(秦孝公)支援,又剛好人亡政不息,又在賭國運的的長平之戰中戰勝對手,而周圍又沒有剛剛完成強有力的變法後的強國,所謂天時地利人和促進了秦國完成變法,進而統一華夏。
-
3 # 一粟954
各國都有變法,但沒有商鞅變法更徹底,更有延續性,變法觸動的都是原有利益集團的利益,往往很快就被推翻了,商鞅變法也得罪了公子虔,被秦王車裂,但商鞅的變法得以延續,不像其他的國家變法,變法者亡了,新法也就廢了!這就起大秦的強大之處!
-
4 # 窮小子770
其他六國也有相應變法的。
譬如魏國有李悝變法,韓國有申不害變法,楚國有吳起變法。
剩下的,趙國只有一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僅對軍隊做改革,燕和齊沒有經歷變法。
秦商鞅變法得以推行,最終強大,主要在於其歷史包袱最小,所以最徹底。
秦國地處西部邊陲,守舊貴族勢力在七國中最為孱弱。相應商鞅變法的核心:加強君權相應得以順利進行。
秦國立國之處,就是周王室抵抗西戎的最關鍵力量,國家整體尚武,所以在法家影響下,變為軍政國家是理所當然的。
秦孝公在位時間足夠之長,為商鞅撐腰時間足夠之長,這使得變法深入人心,最終變法得以法律文書的形式確定下來。
即便如此,商鞅在秦孝公死後,也慘遭車裂。可見商鞅變法的成功,到商鞅死時,其實也並未算完全成功,還需要靠秦惠文王繼續堅持。至於要論商鞅變法促進秦國統一?別鬧了!這是一個必要不充分條件!
而其他六國,絕不是沒變法,而是有變法慾望的,最後先後失敗---要麼守舊貴族強大,要麼國家不尚武,要麼支援變法的君主無法壓制公族反對勢力,變法均不延續。也就如此而已。
-
5 # 一室輝
魏國最早,用的李悝變法。楚國是吳起變法,趙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韓國申不害變法。只是各國的變法都失敗了,最根本的原因是國君死的早。深徹變法需要很長的時間推廣實施,還要面對世家大族的阻力。一朝天子一朝臣,變法進行一半,國君更迭,就無法持續下去。只有秦國,孝公剛繼位就重用商鞅,深徹變法了20年。後面惠文王繼位,雖然殺了商鞅,但是法令沒有改變,這是其他國家無法相比的。
-
6 # 淺評歷史
實際上,戰國七雄都進行了變法。
秦國商鞅變法,使秦國實力大為加強,一舉成為最強國家,然而在秦國變法之前或之後,其他六國也先後進行了變法。
一、魏國李悝變法魏文侯時期,魏國開展了李悝變法,主要內容有以下四點:
第一:廢除貴族世襲制度,根據能力選拔人才。
第二:廢除井田制,鼓勵農民墾荒,發展農業。
第三:實行法治,制定魏國法典《法經》。
第四:進行軍事改革,選拔士卒優秀者為魏武卒,提高了軍事能力。
正是由於李悝變法,戰國初期,魏國一舉成為最強的國家。
二、楚國吳起變法楚悼王時期,吳起逃到楚國,被楚悼王封為令尹,實行變法,主要內容為以下四點:
第一:“明法審令”,實行法治,廢除貴族世襲制。
第二:“卑減大臣之威重”,整頓吏治。
第三:減少貴族官員俸祿,將這筆資金投入軍隊,加強軍隊戰鬥力。
吳起的變法使楚國國力逐漸強盛,並打敗當時最強的魏國,從此楚國兵峰之威響徹諸國。但吳起的變法損害了貴族利益,因此楚悼王死後吳起被貴族射殺,其變法也沒有完全實施下去。
三、韓國申不害變法看著魏、秦、楚透過變法強大,韓昭侯也下令求賢,任用申不害變法,下面是變法的主要內容:
第一:整頓吏治,剪除國內三大貴族,加強君主集權統治。
第二:加強軍隊訓練,提高軍隊戰鬥力。
第三:鼓勵發展手工業,特別是兵器製造業。
第四:鼓勵發展農業,開墾荒地。
申不害變法使韓國能夠位於諸強國包圍之中而能周旋自如,韓國弓弩、刀劍也響徹諸國。
四、趙國公仲連變法與胡服騎射趙國有兩次變法,一次是公仲連變法,主張以“仁義”教化人民,以“王道”治理天下,為趙烈侯接受,並使趙國國力緩緩增加。
第二次則是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胡服騎射使當時趙國的軍隊大為增強,先後滅掉中山國,擊敗婁煩、林胡等少數民族,奪取大量土地。
五、齊國齊威王與鄒忌的變革齊威王時期,齊國開展了鄒忌變法。鄒忌主要採用法家學說治理齊國,勸說威王獎勵群臣吏民進諫,主張修訂法律,監督官吏,嚴明賞罰,並選薦得力大臣堅守四境。
齊威王也以身作則,娶醜陋但有賢才的鐘無豔為王后,選拔田忌、孫臏等得力大臣,取得了桂陵之戰等戰役的勝利,擊敗魏國,使齊國成為大國之一。
六、燕國子之變革與燕昭王黃金臺拜將燕國也進行了兩次變法。第一次是燕王姬噲時期的子之變革,這次變革燕王姬噲將王位禪讓給子之,以期子之變革,但這場變革遭到了燕國舊貴族反對,燕國發生內亂,其他國家介入,燕國被齊國攻佔,變革破產。
燕昭王於公元前312年即位,光復了燕國,但燕國已經由於內亂和齊國的進攻衰弱。燕昭王於是在黃金臺拜將,收納了樂毅、劇辛、鄒衍等眾多賢才,並開始進行變革。
燕昭王的變革與其他國家類似,整頓吏治、鼓勵農桑、加強法治、打擊貴族,訓練軍隊,燕國國力迅速恢復。
變革後,燕國在樂毅的帶領下與其他國家組成聯軍,連下齊國七十多座城,齊國因此一蹶不振。
結語雖然戰國時期各國都進行了變法,但有些國家變法不徹底,有些則是變法難以為繼,只有秦國的變法一直沿用,併為國民所接受,這也導致戰國後期,其餘諸國不復往日榮光,唯有秦國蒸蒸日上,最終統一六國,成就千秋偉業。
-
7 # 何以奈良
很多答主都已闡明六國的變法,不做贅述,只說為何六國變法沒秦國效果如此明顯和持續。
總結起來就是兩點
1 秦國六世餘烈,一代雄主,變法持續性強,執行力高。
2 秦國貴族階級 士人思想相對而言較弱,變法深度和廣度大。
-
8 # 舊書齋
商鞅變法讓秦國從一個弱國,短短二十年蛻變成讓天下震驚的超級強國,這種高回報率,的確讓所有國家都非常豔羨。但商鞅變法是為秦國量身定做的變法強國模式。各國國家學不來。
秦國的特點商鞅變法之前,秦國雖然闊過一陣,比如秦穆公時期,但隨後,就陷入內亂。秦孝公繼位之後,說過秦國的恥辱,其中有兩大恥,第一就是諸侯卑秦,第二就是丟失河西。所以,秦孝公要釋出求賢令,要變法。
商鞅來到秦國之後,他分析了秦國的特點,發現秦國民風彪悍,國家卻很貧困,老百姓不但打其他國家嗷嗷叫,自己打自己人也是嗷嗷叫,每年都有械鬥發生,死傷很大。
秦國的貴族,和山東諸國的貴族也不太一樣。山東諸國的貴族,擁有貴族的地位和貴族的生活,但秦國貴族空有其名,卻無其實,也不奇怪,秦國老百姓都很貧窮,羊都快要死了,怎麼可能薅羊毛,韭菜都枯了,怎麼割韭菜。
經過分析,商鞅確定了秦國變法的幾大優勢,第一,君主渴望改革,空前支援,並不橫加干涉;第二,民風淳樸彪悍;第三,貴族勢力較弱。
於是,商鞅開始有步驟的進行變法。
大秦帝國秦孝公劇照
商鞅變法的節奏商鞅很注重輕重緩急,這次秦國的改革,雖然統稱為商鞅變法,實際上是兩次大變革,而兩次變革重點都不相同。
第一階段的改革,重點在民,核心有兩個,獎勵耕戰和連坐制度。連坐是為了防止老百姓抱團,讓百姓互相監督,避免械鬥發生。而獎勵耕戰,讓這些彪悍的秦國百姓,可以將自己的彪悍放在發展經濟和殺敵方面。這是一場雙贏的變革,實際獲利者是老百姓,也是國家。
史料記載這次改革的成果,是人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這樣的成果,讓秦國的百姓完全站在變法這邊,支援著變法事業,有了這樣的群眾基礎,商鞅才開始第二階段改革。
第二階段改革,重點在於官,核心是削弱貴族封地,全面推行郡縣,統一度量衡等,第二階段變法,無形之中完全削弱貴族,而進一步讓秦國權力集中在君主手裡。
秦國變法的獨特性,讓各國無法複製所有改革,必須從實際出發,商鞅改革在秦國成功,並不等於在其他國家成功。秦國變法只是戰國第二次變法高潮中的一個環節而已,幾乎和秦國變法同時,齊國開始了齊威王改革,在商鞅變法後期,韓國開始了申不害改革。
齊國的改革,在整頓吏治,韓國的改革在強兵。對於齊國來說,齊國已經非常富庶,國力相當強盛,在長時間富庶和繁華中,出現了大量貪汙腐敗的情況出現,國家形成了一種阿諛奉承的不良風氣,面對這種情況,齊威王選擇了整頓吏治。
而對於韓國來說,韓國國家富庶,經濟發達但出於四戰之地,民富國不強,因此,將變法重點放在強兵方面。
如果把齊國,韓國的變法方式放在秦國,肯定無法成功。將秦國模式放在齊國、韓國,也不可能有效果。因此,改革是一個國家的事情,改革不可複製,只能根據國家實際情況來進行變革。山東各國,即使看到秦國變法的成果,只能選擇改革,但不會複製這樣的模式。
商鞅圖片
-
9 # 半瓶小狀元
首先,我們先簡單瞭解下為什麼要變法。
起因是鐵器和耕牛工作技術的逐步推廣,生產力得到大幅度提高,舊有的生產模式和管理制度跟不上時代的進步,社會矛盾逐漸加深。
直白的說就是,耕作技術的大幅度提高,導致私有田產巨量增加,一批小貴族、地主和農民的資本不斷累積。而屬於國家(事實是君主本人)的公有制田地人們不願意去耕作,軍資等維持運轉的資金縮水嚴重,政府掌握的社會資本不斷萎縮,井田制度進行不下去了。
財富的積累促使新興階級經濟實力的增長,隨即要求獲得更多的權利,不解決這個問題,國家將止步不前,於是改革迫在眉睫。
主張變法、實施改革的是秦孝公。需要澄清的是,秦國並不是唯一變法的國家,同時推進改革的還有魏國的李悝變法、楚國的吳起變法,韓國申不害變法等等,而且秦國的經濟發展還落後於其它國家。
可以說,當時的統治階級們遇到了同樣的問題。但如何解決問題,提高國家實力,變被動為主動是諸位國君們要深刻思考的。
秦孝公提出要求,商鞅提供辦法。改革的核心是重農抑商,徹底迴歸“製造業”為主,增強朝廷實權的基本國策。其它法令都是圍繞這個核心建立的。
而且,這一階段秦國還相仿其他國家的制度進行改革。例如效仿魏國李悝的“法經”制度,效仿魯國建設城市、完善城市功能。
可以說,這一階段,各個國家都感覺到社會文明不斷前進所帶來的壓力與緊迫感。無視時代推進、解決發展問題、化解矛盾,勢必要落後捱打。
無疑,秦國的改革是成功的。但其它國家為何沒能效仿商鞅的變法呢?
還記得那句名言麼?“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道理很簡單,國家之間情況不同,一定要制定符合自己情況的改革策略才行。
秦國早期是照比其它落後的,社會結構與經濟手段比較單一,民風又非常彪悍,管控不易,這才有了變法中“連坐”的政令來對付“腎上腺素不穩定”的國民。單純的發展多種經營提高財富,短時間難見成效。才有了大力發展農業,以糧為綱、以糧為本的《墾草令》。
為了重視農業生產,打擊各種影響農業的活動。禁止糧食買賣(國家統一收購)、打擊娛樂業(酒店、娛樂城、洗浴中心)、打擊文化人(焚書坑儒的早期雛形),打擊商業(農為首,商為末),禁止人口流動......這一切都是為了一個目的,“戰爭”。
有糧、有槍、有人,才有了百萬秦軍橫掃六國的基礎。為了刺激國人對戰爭的熱情,商鞅推出四條法令以激勵軍人英勇戰鬥來獲得利益。
而其它國家的情況就不一樣了,比如齊國。齊國的社會經濟結構完整,商業比較繁榮,國家富裕,人民“小康”。人們不需要透過軍功來獲得財富,我做什麼都能賺錢吃飯何苦去拼命?對戰爭的意願不大。齊國的改革只是提高了財富,並沒有解決綜合國力的問題。
你用商鞅的一套辦法在這裡根本行不通,君主這兒就否定了。所以,各國的改革策略和深度都不相同,只可借鑑不可照搬。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來自既得利益者的阻力。商鞅變法初有成效,也得到秦孝公的大力支援,但推進依然困難重重,以至於秦惠王上位之後為平息眾怒車裂了商鞅,但變法依舊延續了下去。
變法只能量身定做,不能照搬照抄。同時變法也需要與時俱進,不斷修改完善,這是自上而下的大轉變而非某一點某一環節。秦國變法促使吞併六國,但華夏統一之後有些政令已經陳腐不堪卻依然沿用,就算始皇最強繼承人扶蘇上位若不改革律法、適時調整,大秦的滅亡也只是時間問題。
回覆列表
總結一下,從秦朝開始,歷朝滅亡的原因主要有一下這些。
氣候的變遷(明朝,清朝)氣候變冷也會加劇勞動生產率的下降,造成饑荒、戰亂。
土地兼併(每個朝代後期都有,漢朝,唐朝這倆比較明顯)核心的矛盾,這就是利益、財富的分配。在封建王朝,表現形式為土地的擁有和兼併。
農民起義(基本上每個朝代後期都有,秦朝,隋朝,元朝的農民起義影響最大)基本上沒有成功的,但給當時的政權帶來了很大的打擊
黨爭(漢朝,唐朝,明朝)古代封建王朝政治中的一個常見現象,王朝末期大多數都會導致統治者權力衰弱,藩鎮割據,各自為政,最後不得不落下帷幕。
宦官(漢朝,唐朝,明朝)皇權與宦官發生相互爭奪,黨錮之禍,最終導致滅亡
外戚專權(漢朝最為突出,還有北周)
軍閥專權乃至割據(漢朝,唐朝。),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之後,重文輕武,後面幾個朝代基本上沒有這種情況發生。
外族入侵(晉朝,宋朝,明朝等)
權臣篡位(漢朝,曹魏,南北朝時期達到頂峰,後周)
清朝最為特殊,外戚,宦官,軍閥都沒有,黨爭也不明顯(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團體,就有黨爭,但是這個對清朝影響不大。)北方遊牧民族也安分了。但是隨之而來的是三千年未有之變局,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清朝。
財政崩潰(基本上每個朝代後期都會發,明朝和清朝較為明顯)
統治階層的昏庸無能
官員的腐敗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