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太湖媽媽成長記
-
2 # 時尚雜誌—莎
父母說:“我對你好”,這真的是一句經常聽到的話語。以前覺得沒什麼,現在聽來覺得滿滿的都是父母的心。小時候,經常與父母鬧彆扭,在青春期,心裡比較叛逆,父母說東,你偏想往西,父母說這是為你好,可是你會覺得有什麼為我好的,不過怎樣…
但是,當你現在慢慢長大後你會發現,父母其實說這句話的次數比以前少多了。因為他們知道你長大了,不需要這樣一遍又一遍地說:“我對你好”他們心理其實明白,只是希望我們心理更清楚。所以,如果你現在作為一名成年人,就多對父母關心一下,少讓他們操心,讓父母感覺到你的愛,彼此的愛,這樣父母就不會再說這樣心酸的話語,你也不會難過。
-
3 # 星爍科技園
古話說,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行千里兒不愁。當父母對我們說我對你好的時候,大部分情況下父母都是對自己的子女好的,他們不會把自己的子女往火坑上推,當然個別除外,父母把我們從小養大,供我們讀書,他們每天都要披星戴月的工作,晚上回家還要督促你學習寫作業,勞累了一整天,父母看到你取得好成績,他們都會替你高興,當你長大了,有自己的事業和家庭,而父母更加盼望的是你能夠常回家看看他們,記得有一個故事,故事裡有兩個人,一個是父親一個是他的孩子,母親嫌棄家裡窮,後面就改嫁了,父親逼迫自己的兒子好好讀書,說我這是對你好,而兒子當時並沒有認為父親對他好,反而天天鬧脾氣,跟爸爸頂嘴。那一次爸爸用皮帶抽打了自己,說都怪爸爸不好,爸爸沒能給你一個完整的家,爸爸沒能給你過上幸福的生活,兒子上前為父親試擦淚水,爸爸,我要好好讀書,將來我們爺倆也出去外面走走。所以,爸爸媽媽,對你說我對你好的時候,不好以為爸爸媽媽就是在害你,其實他們都是愛你的啊。
-
4 # 心理諮詢師心流
父母說“我對你好”,你難受嗎?
第一,我對你好——“我”(父母),是施愛的人,“你”(孩子)是被愛的人,“好”——父母認為應該有的結果。這句話本身就是一個主觀意識色彩濃的句子。
第二,“我對你好”——其背後的心理就是:我都對你好了,你也應該對我好,應該回報我,明顯的帶有掌控、命令的口氣。
第三,“我對你好”——父母真的對孩子好嗎?父母覺得對孩子好,但是孩子不一定覺得父母好。有一句話說,我要“我覺得”而非“你覺得”。
所以親愛的父母們,真誠而且走心的去愛孩子,孩子才會感覺到“我對你好”!
-
5 # 行走世界8旅遊攻略
隨著年齡變化越能體會父母的心情。
第一:“我對你好”恨鐵不成鋼的心情,想盡自己所能把你安排妥當,讓你在他們有生之年以及未來的日子都能衣食無憂,有人繼續照顧你
第二,“我對你好”默默的付出,在你看不見的角落,一直關心,關注你的一切,一切都是為你考慮。人都是自私的,特別是父母偏向你的心,希望你好,希望你不要去經歷痛苦,讓你避雷
第三,“我對你好”扭曲的存在,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會用合理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愛,有可能是爭吵,威脅,甚至更極端的方式。兩敗俱傷。
所以,在跟父母溝通,交流顯的尤為重要,不要留任何遺憾。
回覆列表
最近聽過最扎心的一句話:如果你長大了父母依舊辛苦,那麼你長大的意義又是什麼呢?父母對我說“我對你好”,不如換做你來說和做,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