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同學微信群,QQ群我都退了,在北京只和幾個朋友聚會,還有就是曾經一個宿舍的好兄弟聚聚,其他同學沒怎麼聯絡了! 你們大家是怎麼看待同學聚會的
回覆列表
-
1 # 兆閣說
-
2 # 滇西型男
1、你可以委婉的拒絕,直接說我最近忙著,沒時間去;或者說我現在,在外地趕不過來”畢業多年的同學聚會真的沒有什麼必要參加的,必定時隔多年,早已物是人非,老同學之間很難會有純潔的感情,更多都是衝著一些目的來的。同學情雖然美好,也把它留在內心深處吧!祝你幸福!你也沒有必要在這個問題上,難過浪費心思了
我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大學畢業。
畢業後每過十年,同學們就會組織一次聚會。
記得98年,畢業十年聚會。
那一次,提前幾個月,班長,團支書打電話聯絡各位同學。
那時候沒有手機,只有BB機,座機。
所以聯絡起來很費勁,有的還要寫信,讓住得近的同學聯絡其他同學。
班長,團支書提前好幾天返回學校,安排旅館,宴會廳,會議室。
因為已經分別十年,再次聚會,大都結婚生子,已經沒了當年年少時的輕狂,也生疏了不少。
畢業後還有聯絡的,原來大學時關係不錯的,就湊一塊,熱聊。
原來有過戀愛關係,或者有點曖昧關係,但是沒有結果的,就有點尷尬,保持著社交微笑,不鹹不淡聊天。
其他同學也很矜持,衣著鮮亮,都身穿正穿,都端著,那捏著,場面有點冷清。
到了晚上,酒桌上,受到酒精的刺激,氣氛慢慢就開始活躍起來。
班長書記就駕馭不了。同學們亂糟糟,最後大都喝得一塌糊塗。
醉酒的,吼叫的,高歌一曲的,已經沒了社交禮儀。
第二天參觀校園,市容市貌後,又是一頓海喝。
然後,滿眼淚花,熱情擁抱,揮手告別,立馬各奔東西,作猴檳散。
再後來,關係好的繼續聯絡,關係一般的就又消沉下去。
等到二十年聚會。
同學們已經有了層次,社會地位相差很大,有些當了有權有勢的部門領導,有些經商成了大款,有些卻成了下崗職工。
同學們都有了人生閱歷,感受到了世事滄桑。
這次聚會,不由自主,預設讓同學中的大領導組織。
這個時候,通訊發達,聯絡也方便。
同學中的大領導一通吆喝,就組織起來了。
不過,二十年聚會,人員就不太齊了。
有人有事,有人覺得混得太次,無顏參加。
二十聚會,已經沒人搭理班長書記。
同學也有了層次感,染上很重的社會習氣。
當了領導的,咋咋呼呼,致祝酒詞,發表演講。
其他同學們也有了勢利眼,心裡多了算計,反而淡化了最最重要的同學情誼。
等到三十年聚會。
去的人更少了,同學們的社會地位又有了變化。
不變的還是誰的官大誰主持。
同學聚會已經變了味道。
也許~
等到四十年聚會,或者五十年聚會。
那時候大家都退休了,走到了人生暮年。
慢慢地,同學們又開始回憶師生情意,同學情誼。這時候,真情實意才又會慢慢迴歸。
老同學們才會心態平和,多些敘舊,多些緬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