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敘敘汝聲
-
2 # 明哥漫談
當時清朝是派了張萌恆和邵友濂去了日本的,但是日本以“全權證書”不符合國際法慣例為由,勒令張紹二人限期離開日本。
而後日本不斷攻佔城池,逼迫清政府儘快和談,並且提出讓恭親王奕訢或者李鴻章這兩位足資歷威望高的人做全權大使,赴日和談。清政府認為沒有王爺出使的先例,而且當時奕訢患病,無法出使。而李鴻章與伊藤博文相識,又處理外國事物數十載,李鴻章便順理成章的出使了日本。
-
3 # 秦峰細語
日落西山的清朝那會只有李鴻章可以擔當這個重任,國家沒人能承擔的起這個責任。不管是低位還是見識,還是影響力。
-
4 # 業餘小黃
1.李鴻章擅長洋務,懂得如何與洋人打交道。
2.甲午戰爭主要是李鴻章的部隊與日本交戰,甲午一戰,淮軍主力已失,李鴻章沒有不去的資本,讓李去,同時也給日本人一個交待。
3.在條約上簽字的那個人,必將遺臭萬年,所以,要維護皇族的面子。
4.無論條約籤的如何,對於清政府而言,進可為國爭利益,退可拿李鴻章祭刀,堵住天下悠悠眾人之口,何樂而不為。
-
5 # 長安一輪月
在看了一些其他網友的評論後,大致可以將他們的回答分成這樣兩類,一類人認為李鴻章為賣國賊,痛罵李鴻章,認為他一無是處;一類人認為李鴻章之影響力之大為他不可,而且日清戰爭本就是李鴻章以一人之力敵日本一國之力。還有一些回答可能太短,無法分類。
我個人還是比較傾向後一種觀點的,即非李鴻章不可,因其影響力之大。還有人專門認為有此觀點是受了《走向共和》的影響。沒錯,我個人有這個觀點,確實一部分原因出於《走向共和》這部歷史神劇。但拋去這部劇對我的影響,我依舊認為李的地位在當時是非常高的,是值得敬佩的。
我認為原因有三。
其一,李鴻章一向負責列強外交,深受列強喜愛,談什麼事情都很爽快應承,一向主張退讓,以至於英國在甲午戰爭時深恐清廷因此崩潰,而不惜得罪交好的日本也要保住清廷無虞。
其二,北洋集團以李鴻章為首,此戰一敗,可以說是讓李顏面盡失,而日本方面又點名要李去,給其最後一擊。順便再滅滅清政府計程車氣,因日本其實在這一戰中可以大勝可以說是在賭國運以求一勝,若此次談判談不攏,只能繼續將戰爭開展下去,若繼續開戰,誰勝誰負便成了未知數,因日本一方已將國力耗盡才得到的這項勝利,所以一定要讓清政府一邊深深的感受到戰敗的恐懼,所以選擇了北洋集團的大BOSS李鴻章前去簽約。
其三,李本身非皇族,而是漢臣。其實李也知道此去一回,變成了賣國賊,但他別無選擇。
另外我想說的是,因為歷史都是必然的嘛,結果我們也看到了,最後,就是李鴻章前往日本進行簽約。但誰也不曾想到,日本的憤青會對李鴻章開槍,打中了李中堂的眼部,這一槍可以說是歷史上最貴的一槍,一顆子彈為清朝換來了條約的改變,相比之前的條約,少付了很多白銀。而且,其實在大部分日本人眼中,李鴻章可不是一位賣國賊,而是挽救清王朝的功臣,因為李以其堅韌不拔的態度以及利用其遇刺一事,減少了一億兩白銀的賠款,這些賠款,相當於清政府一年的財政收入。
如果歷史重新來過一次,前去簽約的,我認為依舊是李鴻章。
回答結束,不喜勿噴。
回覆列表
清政府派李鴻章去簽訂《馬關條約》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李鴻章的地位:李鴻章當時最重要的官職是直隸總督、北洋通商大臣,可能很多人不明白這兩個官職的重要性,下面我來說一下這兩個官職。
直隸總督首先是封疆大吏,在清朝,一共有九名封疆大吏,而直隸總督作為京畿要地,環衛著北京城,所以,這個封疆大吏絕對是在其他八名之上。再舉幾個歷代直隸總督的名字,就知道它有多厲害了:李衛、劉墉、琦善、曾國藩、榮祿。我們在清朝電視劇中經常會看到這幾個人的名字。都是響噹噹的重臣。
北洋通商大臣,這個官職是清朝總理衙門下屬的兩個大臣之一,還有一個南洋大臣。北洋大臣主要負責天津通商事務。這是什麼概念?南洋咱們暫且不說,還說北洋,地處天津,離北京高鐵路程也就半個小時,可以說這個北洋大臣不僅是清朝的商務部長,更是外交部長,主抓外交事務。
這兩個官職分量夠重!
二、日本的要求:由於李鴻章是大清的重臣,而且是洋務運動的創始人之一,非常擅長同外國人打交道,是最懂西方國家的人,有這樣一個人,在交流上也非常通暢。
李鴻章和日本也有很多方面的交流,日本友人也很多,也十分了解日本,日本也非常敬重李鴻章,所以日本強烈要求李鴻章作為談判的代表。
三、李鴻章是漢臣:李鴻章是漢臣,清政府之所以也願意讓李鴻章去,也是這方面的考量倘若談判失敗,則由漢臣背鍋,對清朝皇室沒有什麼影響。
馬關條約後,李鴻章回國即被罵成賣國賊,而清朝皇室則沒有什麼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