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艾克斯卡利巴

    楊堅的廟號就是高祖,文帝是他的諡號。不是叫隋高祖,而叫隋文帝是因為那時候廟號還沒氾濫,諡號還沒開始又長又臭。

  • 2 # 影視叨叨濤

    問這個問題的人,肯定不懂古代的諡號和廟號的區別。

    諡號:人死後,皇帝給封的稱號。什麼人可以有諡號呢?皇帝可以,大臣也可以。 像漢武帝就是後面皇帝給死掉的這個皇帝的封號,像關羽諡號 壯繆侯等等。

    廟號:皇帝死了之後要進太廟的,所以有個廟號。像什麼祖,什麼宗的,都是廟號,這兩字連起來是祖宗。一般開國皇帝叫祖,第二代叫宗。也有例外的,像康熙皇帝,廟號是聖祖。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廟號的。

    再說諡號到廟號的發展過程,早期的諡號很簡單,像漢武帝,到後來,諡號越來越長,像唐太宗李世民的諡號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足足九個字,這還不是最多的。到了唐朝後,史書稱呼皇帝就一般只稱呼廟號。

    然後說隋文帝楊堅,楊堅是隋朝開國皇帝,按照我剛才說的廟號規則,楊堅應該帶祖的,也確實是,隋文帝的廟號是隋高祖。隋高祖和隋文帝是一個人。可是為什麼一般叫隋文帝而不是隋高祖呢,是習慣問題,隋朝之前的皇帝,都是叫諡號,唐朝的諡號太長了,所以才改叫廟號。

    還有一個題外話,就是清朝的。古代還有一個年號,像明朝的永樂,唐朝的貞觀都是比較有名的,有一兩年換一個年號的,也有幾十年換一次的。新皇帝上臺,會換新年號,不是立即換,過完春節換。到了清朝,皇帝終身不換年號,所以,年號也成了皇帝的稱號。例如,康熙皇帝,廟號是清聖祖,諡號是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這三個稱呼都是康熙皇帝的。

  • 3 # 正氣哥讀歷史

    首先,簡單說一下,楊堅是有高祖這個稱呼的,見《隋書-高祖本紀》,這裡的高祖,是廟號,而我們常用的稱呼,隋文帝,是楊堅的諡號,全稱高祖文皇帝,這就清楚了。

    廟號來源於皇家祭祀祖先的需要,從商代起,君主死後,給他造一座廟用於祭祀。但子孫多代後,宗廟越建越多,對於遠古的祖輩,子孫就不那麼熟悉,祭祀的時候,誠意肯定要打折扣。因此制定了規則,叫“祧廟”。從太祖開始,依次毀去較早祖先的廟,將其靈位遷祧到太廟,使宗廟保持七個這樣的固定數,是所謂“七廟”。重點來了,其中功勞格外出眾的君主,就會上廟號以示尊崇,永遠立廟祭祀而不毀去。也就是說,最早只有德高望重的君主才有廟號。其後,周朝、秦朝都沒有延用廟號,到漢朝,廟號的制定才逐漸制度化,一直延用到清朝。從這裡看出,廟號更像是皇家的私事。

    而諡號,不是帝王專用,重要的官員死後,也能得到諡號,作為對他一生功過的綜合評價。諡號一般分為“美諡”、“平諡”、“惡諡”三種。和廟號對比,設立諡號的初衷是約束國君、臣子的行為,賞善罰惡,本來是公事公辦的,在先秦時期,確實有一些國君得到的是“惡諡”。但漢朝之後,得到“惡諡”的不是亡國之君,就是中途被廢掉君王,對君主的約束意義就不大了。主要是激勵臣子,得到美諡,也是光宗耀祖的大事。

    秦始皇,霸氣的取消諡號制度,他說“子議父,臣議君也,甚無謂,朕弗取焉。自今已來,除諡法。”,因此,秦朝沒有諡號。另一位則更過分,三國時期魏國的國君曹睿,活著時候就給自己定好諡號明帝,但他給兒子選的幾位託孤重臣,不是草包,就是奸雄,害得魏國傳不過三代就被奪權了,實在有負於這個“明”字。

  • 4 # 長島男爵

    隋高祖文皇帝楊堅,一般稱之為隋文帝。

    其中,高祖是廟號,文皇帝是諡號。

    為什麼會習慣性稱其諡號而不是廟號?

    關於皇帝有姓名、廟號、諡號、年號等稱呼法,但是除了姓名,其他稱呼不一定每一個皇帝都有。

    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唐朝以前大多稱皇帝的諡號,而唐朝至元朝大多稱呼年號,明清稱年號。

    原因在於諡號是評價皇帝、后妃、大臣一生功過的詞彙,絕大部分皇帝都有諡號,但唐朝以上只有少數功績卓著的皇帝才有廟號,如此如果都稱皇帝廟號,有些皇帝就沒辦法稱呼了,除了工整性對待的緣故,所有皇帝都稱諡號。

    到了唐朝之後,由於君主專制的加強,諡號失去評價的作用,各種褒義詞都一股腦加上去,諡號變得又長又臭難以記憶,而廟號開始成為皇帝的標配,於是稱呼廟號就成了慣例。

    如唐太宗李世民,其兒子高宗李治給其上諡「文皇帝」,後來改成「文武聖皇帝」,其玄孫玄宗李隆基上諡「文武大聖皇帝」,後又改成「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

    從:

    →文 皇帝,

    →文武 聖 皇帝,

    →文武大聖 皇帝,

    →文武大聖大廣皇帝,

    反應的是皇權的加強,後面的皇帝諡號比李世民還長,你記得了我服你,我反正記不了。

    但是廟號永遠是兩個字,更好記憶,至於明清,由於一世一元(一個皇帝只有一個年號)確立,而年號又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稱呼年號更為普遍。

  • 5 # 光能收集者

    隋文帝楊堅的全稱是隋高祖文皇帝,簡稱隋文帝。隋太祖是楊堅他爸楊忠。

    用簡稱的還有漢太祖高皇帝劉邦,被很多人叫漢高祖。

  • 6 # 此夏一若空

    隋文帝是諡號,每個皇帝甚至有些功臣都有諡號,隋文帝廟號高祖,也是因為隋文帝父祖都是前朝高官,有功名和力量的積累,所以只能稱高祖。歷史上廟號高祖的還有唐高祖李淵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父親,李唐王朝也是有祖宗累計財富和力量。

    也有開國皇帝廟號稱太祖,例如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就屬於農民起義,沒有祖上累計的力量和名望。奇怪的是我們平時都說是漢高祖,其實是漢太祖劉邦,諡號高皇帝;還例如明太祖朱元璋,也是農民起義領袖,宋太祖趙匡胤也是起於平民。

  • 7 # 明離子

    一、楊堅就是“隋高祖”

    隋朝的開國皇帝楊堅,我們習慣稱他為“隋文帝”,而事實上,史書上對楊堅的封號應該是“高祖文皇帝”。

    楊堅,廟號“高祖”,諡號“文”。按照我們喜歡叫帝王廟號的習慣,楊堅實際上應該被稱為“隋高祖”。

    二、“隋太祖”另有其人

    “太祖”的廟號,在隋朝也被用到了。

    楊堅將“太祖”的廟號追授給了自己的父親楊忠,諡號則為“元武”,所以楊忠的封號全稱為“太祖元武皇帝”。

    三、深入人心的“文帝”稱呼

    為何大家更喜歡稱楊堅為“隋文帝”?我認為這和他生平有莫大的關係。

    對皇帝諡號“文”的解釋非常長,開篇的第一句便是“經天緯地為文”。

    楊堅的皇帝生涯當的起“經天緯地”。

    在華夏持續了多年的動盪之後,終於在楊堅這裡恢復了基本的統一和安定。

    經過他的一番治理,社會安定,國家富庶,人民安居,提倡節約,輕徭薄賦,開創了“開皇盛世”。

    他所開創的儲備糧制度,更是讓後來的李唐王朝佔了大便宜。

    所以“文”的諡號,在中國歷史上基本上是“治世明君”的代名詞了,獲此殊榮的有漢朝劉恆、隋朝楊堅、唐朝李世民以及明朝的朱棣,而楊堅無疑是這些治世帝王中最深入人心那位,所以才被人們習慣稱為“隋文帝”,而不是“隋高祖”。

  • 8 # 鄂G遊天下

    匯入語:隋文帝楊堅世家出身,憑藉著卓越的才能和高超的手腕篡取了宇文家的天下,進而建立隋朝,統一天下,一手結束了東漢末以來紛亂了三百餘年的亂世局面。他登基之後殫精竭慮,力新力行,開創了開皇之治的盛世年華。

    後世對古代皇帝的稱呼多用廟號、諡號、年號或者姓名。廟號、諡號都是皇帝死後,由後繼之君奉上,年號是皇帝生前所用。文皇帝是楊堅的諡號,開皇還有仁壽都是他的年號,高祖是他的廟號。

    具體為何後世多稱呼他為隋文帝?且看下文。

    一、為何不稱呼楊堅為隋高祖?

    商朝一直到兩漢時期廟號都並非是個君主都能有。必須是對社稷作出卓越貢獻的君主才會有廟號,舉個例子,西漢有廟號的只有劉邦、劉恆、劉徹、劉詢四人。他們四人不是開國之君就是大有為之君。

    既然擁有廟號的君主很少,那麼用廟號來稱呼和區分君主們就不大合適了。這種習慣一直保留到隋朝。

    二、為何不稱呼楊堅為開皇皇帝?

    年號是漢武帝所創,當代皇帝用年號可以更好的和之前的皇帝作出區分,並且還可以用來紀年。

    然而年號一直到明清時期才是每個皇帝一個,在此之前皇帝們經常一個人好幾個年號,甚至十幾個。

    年號太多很容易讓人弄混淆,也難以記憶,故而明清之前的皇帝都沒用年號去稱呼他們。

    三、稱呼楊堅為隋文帝是最為合適的

    漢朝時廟號稀有、年號沒有唯一性,故而用諡號區分皇帝更為合適,如漢文帝,漢武帝等,這種稱呼習慣一直到隋朝都是沿用的。

    唐朝時因為諡號的字數越來越多,叫起來很繞口,加上廟號開始每個皇帝都有了,所以用廟號來稱呼他們又是最合適的,如同唐太宗、唐高宗等。這種習慣一直保留到元朝。

    明朝開始皇帝只有一個年號了,除了那個土木堡之變的正統皇帝,被瓦剌俘虜後放回又復位,只有他有兩個年號。所以明清的皇帝,後世既用廟號也用年號,因為二者都好記,也好區分。如明思宗崇禎皇帝、清聖祖康熙皇帝等。

    結語:無論是隋高祖還是隋文帝都可以用來稱呼楊堅,至於後世多用隋文帝而非別的,這是結合古代皇帝廟號、諡號、年號發展,而衍生出的一種習慣。

    參考文獻:《資治通鑑》

  • 9 # 快看30秒

    從上面這張圖,可以清楚看到,楊堅把太祖的廟號給了其父楊忠。

    而隋文帝楊堅本人,“文”是他的諡號,其廟號是“高祖”。

    只是,我們習慣稱他為“隋文帝”而已。

  • 10 # 時光山人

    楊堅,是隋朝的開國皇帝,廟號高祖,諡號文皇帝。

    也就是說,隋高祖和隋文帝都是楊堅;不過高祖是他的廟號,文帝是他的諡號。

    廟號與諡號

    廟號起源於商朝,對國家有大功、值得子孫永世祭祀的先王,就會特別追上廟號,以視永遠立廟祭祀之意。高祖一般是指開國立業之君,這個廟號一般都授予開國皇帝,所以楊堅被授予隋高祖的廟號。

    諡號始於西周,是對死去的人,按其生平事蹟進行評定後,後世給予或褒或貶的稱號。“文”,表示具有“經緯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學好問”的品德,楊堅諡號隋文帝,是對他一生功績的高度評價和肯定。

  • 11 # 麻爪工學院首席瞌睡家

    隋文帝本來就叫隋高祖啊,他廟號“高”,諡號“文”,正式全稱叫做“隋高祖文皇帝”。因為楊堅屬於官二代,他得天下並非白手起家,所以他夠不上“太祖”的稱號,只能叫“高祖”,同理李淵也只能叫“唐高祖”,而不是“唐太祖”。廟號就是放在太廟裡祭祀用的名號,從商代就開始出現了。開國皇帝稱祖,是本朝歷代皇帝的始祖,由後任皇帝祭祀,其他人無權祭祀。後世皇帝稱宗,宗就是脈的意思,每個皇帝都自成一脈,除了後面繼任的皇帝,其他的兒孫都以他為始祖,可以去祭祀他。

    隋文帝楊堅

    諡號是先人死後,由後人評價他一生功過成就,蓋棺定論性質的一個評價體系。在先秦時代,諡號一般就是一個字,我們常聽到的周文王、周武王、晉文公、齊桓公、秦穆公、宋襄公等等,中間這個字就是諡號。周滅商,去廟號,周朝上下只有諡而已。秦始皇連諡號都不要,說那是臣下議論君主,乾脆就數數得了,結果數到二就滅亡了。

    漢朝恢復了廟號和諡號制度,開國皇帝劉邦廟號“太祖”,諡號“高”,全稱為“太祖高皇帝”,可以簡稱為漢太祖,漢高帝,叫“漢高祖”,大概是司馬遷搞混了開的一個玩笑。在宗族排序上,太祖就到頭了,第一位的老祖宗,高祖指的只是老老爺爺,所以“高”一般不會作為開國皇帝的廟號的。漢朝對廟號的使用還是很謹慎的,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廟號。而漢朝皇帝的諡號還是延續了先秦時代單字的傳統,統一再加一個“孝”字,比如漢武帝劉徹,其實應該叫“漢世宗孝武皇帝”。

    史書上對先秦到隋唐時期的帝王一般稱諡號,唐宋以後稱廟號,明清兩代稱年號,亂世皇帝直稱其名。這也是有講究的。先秦到隋唐時代還算開明,皇帝的諡號評價的還算公允,可以恰當的反應其一生的功績,而且他們的諡號也簡單,最多兩三個字。從宋朝開始,諡號漸漸開始“通貨膨脹”,不但又臭又長,而且堆文砌藻,很不得把全天下的好字眼都用上。比如趙匡胤的諡號是“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宋徽宗是“體神合道駿烈遜功聖文仁德慈憲顯孝皇帝”,如果歷史材料裡用這玩意來稱呼宋朝皇帝,那厚度還得加一倍。到了明清時代,皇帝只用一個年號了,大家又習慣使用年號來稱呼皇帝了,比如洪武皇帝朱元璋,萬曆皇帝朱厚熜。因為不論廟號還是諡號,都是皇帝死了之後才有的,但是在他活著的時候,大家叫年號就叫了好多年了,也就約定成俗了。

  • 12 # 找意義

    一句話回答是:楊堅廟號高祖,諡"文“,稱隋文帝主要是因為習慣。

    在唐以前,廟號追加的比較講究,不是每個皇帝都能分配到廟號,所謂【祖有功而宗有德】,開國君主一般是祖,後世君主有治國功績者為宗,兩漢422年,只有6個皇帝得到了廟號。而唐以前諡號都是單字或者雙字,所以用諡號稱呼比較方便,一直沿用到隋朝。

    唐以前只有一個俗稱的特例:劉邦 廟號太祖 諡號孝高皇帝,我們一般稱漢高祖劉邦,其實應該稱為漢太祖高皇帝劉邦, 這是把廟號和諡號混搭了用,這主要是因為太史官他老人家就這麼稱呼,大家也就約定俗成了,而且劉邦太牛逼,大家尊稱一個廟號也很合理。

    諡號中文是極高的美諡了,所謂:

    譖訴不行曰明 經天緯地曰文,道德博文曰文 學勤好問曰文

    能夠諡上”文“的,在棺材裡知道了都要高興的跳起來,所以楊堅被稱文帝,應該是很開心才對吧。

    從唐開始,廟號和諡號都開始通貨膨脹,發的越來越不講究,如下面幾個皇帝

    唐宣宗李忱 廟號宣宗 諡號元聖至明成武獻文睿智章仁神聰懿道大孝皇帝

    宋徽宗趙佶 廟號徽宗 諡號體神合道駿烈遜功聖文仁德慈憲顯孝皇帝

    宋理宗趙昀 廟號理宗 諡號建道備德大功復興烈文仁武聖明安孝皇帝

    你會覺得他們跟漢文帝漢武帝比,哪個更值得後世景仰呢?

    漢文帝劉恆 廟號太宗 諡號孝文皇帝

    漢武帝劉徹 廟號世宗 諡號孝武皇帝

    所以人哪,總是做不到卓爾不群,就去追求華而不實,皇帝們也不能免俗啊

  • 13 # 南嶺說史

    隋文帝是隋高祖,隋太祖是其父親楊忠。

    根據《爾雅》的解釋,高祖是曾祖父的爸爸:

    生己者為父母,父之父為祖,祖父之父為曾祖,曾祖之父為高祖,高祖之父為天祖,天祖之父為烈祖,烈祖之父為太祖,太祖之父為遠祖,遠祖之父為鼻祖。

    而在諡法之中,本來是沒有“高”字的,這個諡號多用在開國皇帝頭上,原因是開國之功績高。

    如漢朝開國皇帝漢高祖其實是漢太祖。

    《禮》諡法無‘高’,以為功最高而為漢帝之太祖,故特起名焉。

    瞭解些許歷史的朋友會發現,在唐朝以前,包括隋朝在內的皇帝大多稱呼諡號,如漢武帝、漢宣帝,漢光武帝等等。而在唐朝之後,則多以廟號稱呼,如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等。

    主要的原因是咋隋朝以前諡號是可隨意給的,而廟號卻不是。

    特別的在漢朝,並不是每個皇帝都是有廟號的,只有四位皇帝有廟號,劉邦為太祖、漢文帝為太宗、漢武帝為世宗、漢宣帝為中宗。

    其他的皇帝如漢元帝、漢成帝等都曾有過廟號,是為王莽所上,待到漢光武帝劉秀中興漢朝之後,一併都給廢除了。

    王莽尊元帝廟號高宗,成帝號統宗,平帝號元宗,中興,皆去之。--顧炎武《日知錄》

    隨著歷史的發展,原本嚴格的諡法變得不是那麼的嚴格了。晉朝之後,廟號就開始“大放送”了,只要是皇帝,都能夠獲得一個。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南北朝時期的影響,那時候皇帝很多,因為皇帝大多是北方遊牧部落出身,缺少中原禮教的認知,因此每個皇帝都有廟號。

    另外的,諡法發展到唐朝時期,已經完全的“變味”了,成為了帝王們滿足各自虛榮心的工具。

    從中國女皇帝武則天開始,改變了原本皇帝諡號不超過三個字的慣例,不斷的給自己疊加各種誇讚之詞,就好像天底下的一切美好都是屬於她這個女皇帝的,能夠有多少的好詞就加多少。

    自此而後,皇帝紛紛的跟風,如唐玄宗受尊號“開元聖文神武皇帝”,自唐朝之後,皇帝的諡號大多都在四個字以上。

    明朝時,皇帝的諡號字數固定為17個字以上,如明太祖朱元璋的諡號:“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清朝時,皇帝的諡號字數為21字或者是25字,甚至是一代慈禧太后,她死後字數多達23字。

    因此,在唐朝之後的皇帝,諡號字數太多,不方便稱呼,於是便以廟號來稱呼了。

  • 14 # 西府趙王爺

    這是廟號和諡號的一個小常識。

    歷史上對於帝王的稱呼可以有很多種,比如諡號,即某某帝,漢武帝、隋文帝這些都是以諡號稱呼;再比如廟號,即某某祖、某某宗,比如唐太宗、明太祖;再比如年號,即某某皇帝,比如康熙皇帝、乾隆皇帝。

    而一個帝王,你可以用以上任何一種方式去稱呼他。比如楊堅,你如果用諡號稱呼嗎,那他就叫隋文帝,如果用廟號稱呼,那他就是隋高祖。當然了,這裡面其實也有一些約定俗成的小規矩。通常來講,對於帝王的稱呼,在唐代以前多用諡號,從唐代開始則多用廟號,而到了明清時期,年號則更加常見。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改變,還是源於一個稱呼上的極簡原則。

    首先在唐代以前,諡號是除秦朝以外,每個朝代帝王都應該會擁有的一個尊號。其乃是帝王駕崩之後,由世人總結其生涯功過,用諡號表現出來,起到一個蓋棺定論的作用。

    所以,諡號也分上諡和下諡,分別代表褒貶之意。比如“文”、“武”、“宣”等等字眼,都是對帝王的稱讚,所以擁有這些諡號的都是一代雄主,比如漢文帝、漢武帝、漢宣帝等等。而厲、靈、煬等等則是不好的評價,擁有這些諡號的帝王大都是昏君、暴君、比如隋煬帝、周厲王、漢靈帝等等。

    所以,用諡號來稱呼帝王,不僅可以起到一個便於區分的作用,還能對其歷史評價有一個簡單的認知。當然,最為關鍵的一點是簡單,唐朝以前,諡號多用一字表現,稱呼記錄起來比較方便。

    相較而言,廟號和年號,劣勢較多。比如廟號雖然也有著歷史評價的意義在裡面,但是其作為宗廟供奉,通常都是在表現功德,所以其評價也只有好的一面,難以起到一個蓋棺定論的作用。

    而正是因為廟號只寫好的不寫壞的,使得其評價門檻較高,不是所有的皇帝都能得到廟號,受宗廟供奉。比如西漢一朝,十二位皇帝裡面,擁有廟號的僅有四位而已,所以用廟號稱呼是行不通的。

    但是從三國開始,廟號已經開始逐漸氾濫,出於對祖宗的尊重,歷代帝王都會追尊先輩廟號,甚至於沒當過皇帝的鮮卑,也得追封。比如楊堅稱帝后,便追尊自己的父親楊忠為隋太祖,而自己則是隋高祖。

    此外,對於廟號的理解,大家也不再是光撿好的寫,其開始像諡號一樣,對於皇帝的功過有著褒貶評價。

    比如太祖、高祖開國立業;太宗發揚光大;世祖、聖祖、成祖重新打了次天下;世宗是守成令主的美譽,但也指世系傳承發生偏移;仁宗、孝宗、睿宗乃仁愛孝順的賢主;中宗、聖宗是中興之主;哲宗、興宗、成宗、顯宗是守成之君

    到了唐朝,廟號已經成為了和諡號差不多性質的另一種皇帝叫法。而此時的諡號卻開始變了味道,由於歷代帝王會對先輩進行加諡,以表達自己的尊敬,所以其不再是以前的單字或者兩字,而是會隨著加諡而越來越多。

    比如唐太宗,最初諡號文皇帝,後來又加諡為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可以發現,裡面全是好字眼兒。所以這時的帝王諡號不僅字數增加,不方便記錄和稱呼,連最基本的歷史評價都沒有了,起不到一個蓋棺定論的作用,於是史學界便改用更加簡單實用的廟號作為帝王的稱呼。

    當然,你如果要用諡號稱呼也沒錯,只要不嫌麻煩。

    至於年號,在明清之前是不流行的,因為當時大多數帝王,一生中都會有多個年號。比如唐玄宗,其一生有先天、開元、天寶等多個年號,顯然很難選取。

    而從明朝開始,皇帝一生基本就一個年號,比如洪武、永樂、康熙、乾隆等等。其相當於廟號更加容易區分,基本上每個皇帝獨有的標籤。而且年號是皇帝生前便有的,而廟號和諡號是皇帝去世之後才有的,所以以年號稱呼皇帝的習慣要更早。

    比如在康熙皇帝去世之前,是沒有清聖祖這個稱號的,當時康熙皇帝的稱呼已經出現許多年了,其在史書上應用較多,那麼後人也就這麼用下去了。

    這裡需要吐槽以下的是,一些不尊重歷史的影視劇,明明人家皇帝還沒駕崩,居然就用廟號諡號稱呼,那實在有些說不過去。

    總而言之,關於帝王的稱呼,沒有一個硬性的規定,廟號、諡號,年號稱呼都可以。但是一般來講,大家還是遵循一個簡單的原則,即叫著怎麼方便怎麼來。

  • 15 # 一本正經又胡說八道

    不用說太多。隋文帝是楊堅的諡號,這個在唐朝以前人人都有,所以唐以前的皇帝都是XX帝,比如漢高帝,漢文帝,魏武帝,晉武帝等。諡號簡單來說就是對一個人用一兩個字的進行一生的評價。而太祖,太宗,世宗,高宗等都是皇帝的廟號。每個王朝都有自己的太廟來供奉祖先以及先皇,而對於功績特別大的君主,你像劉邦等人,因為功績大,所以要單獨立廟祭祀,而給他立廟就要有廟號。所以劉邦的廟號就是漢太祖,後來誤傳為漢高祖。你看96版三國,提到劉邦的時候,就是我太祖高皇帝,或者高皇帝。其中太祖是他的廟號,高皇帝是他的諡號。廟號這東西,在唐朝以前,不是每個皇帝都能獲得的,要遵循祖有功而宗有德的原則,要麼是開國之君,要麼對王朝有大功績。你像漢景帝劉啟,文景之治的當事人之一,就沒有獲得廟號。而從唐代以後,廟號開始“普及”。除了亡國之君和被廢的皇帝外,基本上每個皇帝都會有廟號。與此同時,皇帝的諡號開始氾濫,到了明清時期,竟然到了19個字上。所以唐朝以前,因為絕大部分皇帝有一個簡短的諡號,而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廟號,所以以諡號稱呼為主。從唐朝開始,皇帝的諡號字數開始氾濫,而絕大多數的皇帝都有了廟號,所以唐朝開始稱皇帝的廟號。

  • 16 # 農民工歪說古今

    隋文帝楊堅的廟號就是高祖,又稱高祖文皇帝。所謂“文帝”,其實就是文皇帝的簡稱,高祖是廟號、文是諡號,二者是一套組合,也就剩人們經常說的廟諡。比如後金政權的第二位大汗、清王朝的第一位皇帝皇太極,他死後的廟諡就是太宗文皇帝。再如明王朝的第三位皇帝朱棣,他的廟諡也是太宗文皇帝。當然,朱棣的情況比較特殊,在嘉靖年間,他的廟號被明世宗朱厚熜由太宗改為了成祖。

    隋文帝廟諡的特殊之處

    中國古代開國皇帝的廟號以太祖居多、包括一些追尊的皇帝,如魏太祖曹操、晉太祖司馬昭、明太祖朱元璋、清太祖努爾哈赤等等。但也不是絕對,比如唐高宗李淵、宋高祖劉裕等等,廟號就是高祖、而不是太祖。這裡有必要說一說,漢高祖劉邦的廟號是太祖,不是高祖!劉邦的廟諡為太祖高皇帝,高祖只是《史記》中的一個稱呼,或許是時人就這麼叫、又或許是太史公別出心裁……但不管怎麼說,劉邦的廟號是太祖、不是高祖。

    中國古代開國皇帝的諡號則以高、武居多,如漢太祖高皇帝劉邦、魏太祖武皇帝曹操、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清太祖高(先諡武、後改諡高)皇帝努爾哈赤等等。但也不是絕對,如吳太祖孫權,他的諡號就是一個非常特別、獨一無二的大字,太祖大皇帝!文這個諡號在中國歷史上與太宗這個廟號的搭配是最為常見的,如漢太宗文皇帝劉恆、明太宗文皇帝朱棣、清太宗文皇帝皇太極等等。其實也好理解,“祖以武定天下、宗以文治天下”,這是常理。

    隋文帝楊堅的廟諡非常特別,作為開國皇帝的楊堅,廟號不是最常見的太祖,諡號也不是最常見的高、武。高祖文皇帝,這樣的廟諡搭配在中國歷史上是比較少見的。

    隋文帝為何不能上太祖武/高皇帝廟諡

    為什麼隋文帝的廟諡是高祖文皇帝、而不是太祖武/高皇帝呢?原因其實很簡單,太祖武皇帝被他自己送人了。送的不是別人,正是楊堅的親爹——楊忠。隋王朝建立之後,隋文帝楊堅按照慣例追諡先祖,但是他並沒有像宋太祖趙匡胤那樣給自己的父親趙弘殷追上一個宣祖之類的廟號,而是把太祖這個開國皇帝經常使用的廟號給了已故的楊忠。楊堅的目的是非常明確的,楊氏家族篡位的老底是父親楊忠奠定的,沒有父親楊忠就沒有自己,楊忠才是隋王朝的“開國皇帝”。於是,楊堅給父親楊忠按照開國皇帝的規格追上了太祖武元皇帝的廟諡。

    隋文帝楊堅的孝心是表得足足的了,可卻難壞了自己的兒子隋煬帝楊廣……太祖武皇帝已經給了祖父楊忠,按照常理老爹楊堅就只能是太宗了。可楊堅畢竟是隋王朝的真正開創者,上太宗這個廟號顯然是不太合適的。更何況,楊廣彼時也沒有料到自己會亡國,太宗很可能是打算將來留給自己的。如果楊堅成了太宗,楊廣自己將來又是什麼呢?豈不是要和後世子孫“平級”了?於是,楊廣想來想去,給父親楊堅上了高祖這個廟號。雖然劉邦的廟號不是高祖,但漢高祖這個名頭叫了上千年,給開國皇帝上高祖廟號似乎也談不上“虧待”,不是嗎?隋王朝的開國皇帝楊堅就這樣成了隋高祖。

    廟號問題解決了,諡號又麻煩了。武這個諡號已經被父親給了祖父,等於是默認了祖父的“開國皇帝”身份。楊廣如果給父親上高這個廟號,豈不是顯得不倫不類?“開國皇帝”是武皇帝,“第二位”皇帝的諡號卻是居於“開國皇帝”之上的高……於是,楊廣只能以太宗的規格,給楊堅上了文這個諡號。當然,從楊忠、楊堅父子二人的經歷來看,一武一文,倒也的確符合事實。

    為何後世不稱楊堅為隋高祖而稱隋文帝

    在唐王朝之前,中國古人對帝王的廟號控制得是相當嚴格的,並不是所有皇帝都能擁有廟號。能夠被上廟號的皇帝,大多都是具有相當政績的皇帝,如漢太宗劉恆、漢世宗劉徹、漢中宗劉詢等等,這幾位可都是漢王朝數一數二的皇帝!就連共同開創了“文景之治”的漢景帝劉啟沒能獲得廟號,就更別說是漢惠帝那些皇帝了。王莽篡漢之前,出於政治目的,給漢王朝的好幾位窩囊皇帝也都上了廟號,但東漢政權建立之後,漢光武帝劉秀便給撤銷了。

    有的皇帝有廟號、有的沒有,如果用廟號來稱呼已故的皇帝,那麼沒有廟號的皇帝又該如何稱呼?總不能叫太祖、太宗、空白一號、世宗、空白二號、空白三號、中宗……吧?最後,只能是退而求其次,以諡號稱呼已故皇帝。如漢文帝、漢武帝、漢宣帝,他們的文、武、宣就是劉恆、劉徹、劉詢的諡號。後世基本沿用,倒隋王朝建立時,這個慣例依然存在。

    自唐王朝開始,廟號開始變“濫”,幾乎人手一個……什麼樣的破落戶皇帝都有廟號了,自然也就沒有必要在繼續使用諡號稱呼已故皇帝了。人都是要“臉面”的,在隋唐之前,廟號比諡號值錢,後世皇帝們自然更願意死後被稱呼廟號而不是諡號。久而久之,以廟號稱呼已故皇帝便成了慣例。這就是為什麼楊堅不叫隋高祖而叫隋文帝的原因所在,但不管怎麼說,楊堅永遠不能叫隋太祖,因為隋太祖是他爹楊忠!

  • 17 # 歷史畫中人

    導語:楊堅的諡號是“隋文帝”,廟號是“隋高祖”。是唐朝以前習慣性的把皇帝用諡號來稱謂,後世人就皆沿用至今。諡號和廟號都是後人給起的,不是自己起的。

    隋文帝為什麼是高祖之稱?太祖又是誰呢?

    太祖是他的父親!雖然他的確算是一位做出了不少成績的明君,也是隋朝的第一位君王,但是他依然追封自己父親為太祖,理由有兩點:第一,楊家本來就是貴族大家庭,有著一定的家業和底蘊。從這方面來看,楊堅並不能算是自個起家的君王,所以他不算是第一位創立家業的人,那麼將太祖封給他的父親也是理所應當的一件事情。

    第二,楊堅的父親當時就是北周的權臣之一,手上握有軍權,也得虧他父親給他留下了這麼多人馬,才能使得他的造反之路那麼成功。

    所以,從這一方面來說,他的父親其實才更算是開國之君。

    楊堅的廟號是高祖,為何世人多稱他為隋文帝而很少稱其為隋高祖呢?

    這就考慮到古代皇帝的廟號和諡號的問題。

    廟號和諡號早在周朝就已經完善,只是後來一度被秦始皇廢掉,到了漢朝才開始重新使用,但當時的廟號和諡號制度並不完善,甚至能擁有廟號的皇帝還很少,因為廟號主要關係到祭祀的問題,因此非有大功的皇帝一般不會有廟號。

    而諡號則不同,諡號更多的是一種蓋棺論定,就是皇帝去世後得到的一種評價,一般所有的皇帝都會有諡號。也就是說諡號常有而廟號不常有。因此在隋唐之前,人們稱呼皇帝一般就會用諡號,而楊堅的諡號是文皇帝,廟號是高祖,固稱其為隋文帝。

    楊廣的諡號就比較複雜了,這位隋朝的亡國之君至少有三個諡號,一個是洛陽的皇泰主楊侗定的明皇帝,從這裡來說可以稱呼楊廣為隋明帝;另一個是竇建德定的閔皇帝,可以稱呼楊廣為隋閔帝;還有一個就是李淵定的是煬皇帝,也就是我們現在稱呼的隋煬帝。前兩個因為建立的政權很快滅亡了,因此給楊廣定的諡號沒有得到承認。同時楊侗給楊廣定下的廟號是世祖,這個也沒有得到承認。

    廟號和諡號在唐朝時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即每個皇帝都有廟號,而諡號開始不斷的追加。

    李世民的廟號是太宗,最初的諡號是文皇帝,和隋文帝是一樣的,本來可以被稱為唐文帝。但是他的諡號被追加了好幾次,唐高宗李治最初為父親定下的諡號是文皇帝,後來加諡為文武聖皇帝。

    唐玄宗時期又給李世民加諡兩次,最初加諡為文武大聖皇帝,後又加諡為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總不能稱其為唐文武大聖大廣孝帝吧?實際上這種加諡自唐高祖李淵就開始了,李淵最終的諡號是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

    後來的皇帝也是如此,諡號都很長。也因此,從唐朝開始,皇帝的稱呼改為廟號,也就有了我們熟知的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等。

    唐之前稱諡號,唐之後稱廟號,明清稱年號

    XX帝,XX王多為諡號,廟號稱“祖”與“宗”,祖有功宗有德

    唐之前多稱呼諡號,用諡號來評價一生功過。而且並不是每位皇帝都有廟號,對於廟號的給予非常嚴格,非有大功德不能擁有,比如西漢11位皇帝,只有四位擁有廟號,元、平、成三帝死後配享太廟,結果最後又被廢除,可見嚴格程度。

    魏晉南北朝時,由於動亂,廟號也開始氾濫,到了隋唐基本上除了亡國之君,每個皇帝都有廟號。於是隋唐之後對廟號放寬限制。

    唐朝之前,諡號多為一兩個字,稱呼上比較方便,但是從唐朝之後,皇帝的諡號開始增加,稱呼起來變的麻煩。就改稱廟號。

    有奪取天下之功的稱為祖,有治理天下之德的稱為宗。

    所以一般開國皇帝就稱是祖,後面的就是宗。比如唐高祖後面的唐太宗、唐高宗;宋太祖後面的宋太宗,明朝有點例外,朱棣搞了個明成祖,不過他這個皇帝確實是自己打天下打下來的,也沒錯。

    總結:楊堅在坐上皇位之後,將天下治理得非常好,但他心中一直都感激父親,感謝自己的家族為他創下的一切。其實,即使楊堅不將他的父親封為太祖,世人也不會說什麼,只是他是一個重情之人,因此才主動做出這一個決定。

  • 18 # Muandkamu

    外國區分君主靠的是名字,重名加上第幾。但中國有年號,諡號,廟號。年號是漢武帝時才有,而且,每逢重大事件發生是可以改變年號的。廟號早期只有少數進太廟的傑出君主才有,而諡號是都有的,根據諡法選出一兩個字,很有專一性。所以在唐之前都用諡號區別。唐宋時期風氣變了,諡號太長了,到了宋代有的恨不得封成玉皇大帝了,而這時候廟號又人人都有了,所以這兩朝用廟號。需要說的是諡號和廟號都是後世做史時選擇用的,中國古代的書籍主要還是史書,逐漸就形成了習慣。到了明朝,民間通俗文學出現,多會寫年號,雖然也有朝代變更過年號,但這些文學作品也增強了年號的普及,所以正史和正式稱呼還是用廟號,但很多時侯也經常用年號,並不感到違和。清朝作為末代王朝,一是離現代太近,二是民國時的清史關注度不高,其中的廟號沒有機會被後面的文人史學家應用而傳下去,和明朝一樣大量的文學作品都是用年號稱呼皇帝,這種習慣性的年號稱呼就應用了下來,但是,正史中絕不會這麼寫的。

  • 19 # 最愛肉丸子先生

    先來噴一下題主,應該是個歷史盲。再來說下“X祖/宗”和“X帝”的區別。

    古代帝王在世之時有年號(用來紀年)、徽號(顯示自己的權威),死後則有廟號和諡號。

    “X祖/宗”就是皇帝死後的廟號,據說起源於商朝,廢於秦朝,後復起於漢朝,濫於唐朝。漢朝時候只有開國皇帝和有功德的皇帝才配有享有廟號並設廟祭祀,到了唐朝以後只要不是廢帝和末帝基本上都有廟號。

    “X帝”就是皇帝死後的諡號,周朝開始就有諡號,不過當時是“X王/公/侯/伯”,秦始皇以“子議父,臣議君”為大不敬,廢除了諡法。到了漢朝後又重新開始啟用諡法。

    所以從廟號和諡號上來稱呼楊堅的話,他是隋高祖文皇帝,一般來說開國皇帝稱太祖的不少,為何隋文帝楊堅不是隋太祖呢?

    楊堅稱帝后追封他爸爸楊忠為隋太祖武元皇帝,以表示對楊忠對隋朝建立的奠基之功勞。

    那麼後世為什麼多稱楊堅為隋文帝,卻不稱呼他的廟號隋高祖呢?

    皇帝稱呼為何會從“X帝”變成“X祖/宗”?

    其實不難發現在唐朝之前,皇帝多被稱呼為諡號,諸如漢文帝、漢武帝、魏明帝、晉武帝等等,連曹操都被追封為魏武帝。

    到了唐朝開始畫風就變了,以後皇帝都是唐高祖、宋太宗、明孝宗、清德宗的了。這是為何呢?

    這始作俑者是唐玄宗李隆基,他不斷為自己前面的幾個皇帝加諡號,例如唐高祖李淵剛開始諡號“太武皇帝”,後來變成“神堯皇帝”,最後變成了“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

    為了炫耀先輩的功績,開始為他們加諡號成為了後世王朝的一種風尚。

    由於字數太長了,皇帝的稱呼就變成了用廟號比較簡單了。

  • 20 # 榮耀歷史

    我們對古代皇帝的稱呼一般有如下四種:

    第一種:秦始皇、秦二世;

    第二種:漢武帝、隋文帝;

    第三種:唐太宗、宋太祖;

    第四種:嘉靖、康熙。

    為什麼我們對不同時代的皇帝有不同的稱呼?這就關係到封建王朝中“廟號”“諡號”“年號”的演變了。

    1、廟號、諡號、年號是什麼?秦朝皇帝為什麼稱呼感覺這麼low?

    廟號:君主駕崩之後被供奉太廟之中的稱呼,起源於商朝,周朝、秦朝沒有沿用,到了漢朝逐步恢復,受中原文化圈影響的北韓、越南君主也會有廟號。

    諡號:君主或者有名望的人去世之後,按照其生平表現給予他一定的評價,一般是1~2個字,起源於周朝,秦朝沒有沿用,漢朝逐步恢復。

    年號:君主對自己執政的某個特殊時期給予一定的政治期望,也是一種紀年方式,起源於漢武帝時期,受中原文化影響的日本沿用至今。

    漢武帝、隋文帝就是以君主的諡號為稱呼,唐太宗、宋太祖則是以君主的廟號為稱呼,嘉靖、康熙則是以皇帝的年號為稱呼,而在秦朝時期,嬴政認為“廟號”和“年號”是“臣議君,子議父”,大不敬,而且始皇帝的功績怎麼是其他人能議論得了的,所以他廢黜了廟號和諡號,於是乎我們只能稱呼秦朝皇帝為秦二世……若不是秦朝二世而亡,後面還有有秦三世、秦四世……就像歐洲君主那樣,這樣的稱呼顯得非常沒有文化內涵!

    2、為什麼我們用諡號稱呼唐朝以前的君主,用廟號稱呼唐朝以後的君主

    我們稱呼西漢皇帝,漢武帝,漢宣帝,都是諡號;(稱呼劉邦為漢高祖,其實應該為漢高帝,劉邦廟號“太祖”,諡號“高皇帝”,司馬遷搞錯了)

    稱呼東漢皇帝,漢光武帝,漢獻帝,也是諡號;

    稱呼三國皇帝,魏文帝曹丕,漢昭烈帝劉備,吳大帝孫權,也是諡號;

    稱呼兩晉皇帝,晉武帝司馬炎,晉元帝司馬睿;

    南北朝時期也是如此,到了隋朝,隋文帝、隋煬帝都是諡號。

    但是唐朝往後,風格突然轉變,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宋太祖,宋太宗、宋徽宗,很明顯都是用廟號稱呼!

    這裡面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在唐朝之前,不是每一個皇帝都配享有廟號的,但是都有諡號

    擁有廟號的皇帝能享受單獨建廟祭祀的權力,只有建立卓越功績的皇帝才配享有!西漢時期擁有官方承認的廟號的皇帝只有漢太祖劉邦、漢太宗劉恆(漢文帝)、漢世宗劉徹(漢武帝)、漢中宗劉洵(漢宣帝),其他皇帝統統沒有!

    所以為了稱呼的統一,我們選擇用諡號稱呼這一時期的皇帝。

    但是從五胡亂華到南北朝時期,廟號開始氾濫,無論多麼荒唐的皇帝,都擁有了廟號,甚至一些暴君、昏君還被冠以“祖”的廟號!

    恰恰到了唐朝,諡號也發生一個重大變化,即原來1~2個字的諡號字數開始變多,後代子孫喜歡給前面的皇帝新增美諡!比如說唐太宗駕崩時,其實他的諡號就一個字“文”!唐高宗時期,為其加諡為“文武聖皇帝”,唐玄宗時期,再次為其加諡為“文武大聖皇帝”,後來李隆基覺得還不夠,又加諡為“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就這樣李世民的諡號從最初的“文皇帝”變成了“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很顯然,再用諡號稱呼這一時期的皇帝不再合適,於是從唐朝開始,我們用廟號稱呼皇帝。這是第二個原因。

    另外點個題,楊堅廟號隋高祖,所以我們可以稱其為隋高祖楊堅,只不過不常用罷了。

    3、為什麼到了明清時期,又改用年號稱呼呢?

    稱呼明朝皇帝,我們還是年號和廟號混合著,比如說朱元璋,一會兒稱其為明太祖,一會兒稱其為洪武大帝,但是到了清朝,基本上都是用年號了,特別是入關之後的皇帝,比如說順治、康熙、雍正,有幾個人知道順治是清世祖,康熙是清聖祖,雍正是清世宗,乾隆是清高宗的?

    為什麼會有如此的轉變呢?這是因為自明朝開始,皇帝執政的一生都只有一個年號(明英宗復辟、皇太極改元屬於特殊情況),比如說朱元璋的洪武,朱棣的永樂,玄燁的康熙,弘曆的乾隆等等,都是一生只有一個年號,而在此之前可不是,皇帝更換年號的頻率很高,比如說武則天頻率最高的時候一年能換好幾個年號,執政15年用了十來個年號!

    正因為年號固定,而且年號通常代表美好的政治期望,也更符合皇帝執政思路,所以從明清開始,用年號稱呼皇帝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高等學校招生中為頂替而冒名的過程可能有哪些行為違法甚至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