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溫毅陽

    翰林學士清切貴重,被宋代士大夫視為顯宦之職,“寧登瀛,不為卿”這句諺語,最能體現這種企羨之情。翰林學士大都由科舉出身,正所謂“極天下文章之選,非深厚爾雅,不足以代王言;非直諒多聞,不足以備顧問;其入選難,入選之後任也重,位亦尊崇。”

    翰林學士除了執掌內製、起草御前文書之外,還經常作為皇帝的私人智囊、參謀或顧問,間接影響朝堂大政的決策,因其與皇帝關係密切,亦僚亦友,易得人主賞識和拔擢,是以其所供職的學士院,遂成為宰執大臣的儲才之地。

    職掌概述:

    ● 凡立后妃,封親王,拜宰相,樞密使,三公、三少,除開府儀同三司,節度使,加封,加檢校官,並用制;賜大臣太中大夫、觀察使以上,用批答及詔書;餘官用敕書;布大號令用御札;戒勵百官、曉諭軍民用敕榜;遣使勞問臣下,口宣;凡降大赦、曲赦、德音,則先進草;大詔命及外國書,則具本取旨,得畫亦如之。

    ● 翰林學士有“天子私人”之稱,凡制書統由皇帝宣召學士院翰林學士典掌,且不經中書門下(元豐後三省),故翰林學士又有“內製”之稱。學士院翰林學士或為職事官(差遣)之兼職,則不歸院掌草制,因此在院內專掌內製之翰林學士必帶“知制誥”三字。

    ● 其在院掌內製之資淺者,有直學士院、權直學士院、學士院權直。學士之資深者,為翰林學士承旨。

    ● 凡宮禁所用文詞皆掌之。乘輿行幸,則侍從以備顧問,有獻納則請對,仍不隔班。凡奏事用榜子,關白三省、樞密院用諮報,不名。

    草製法式:

    ● 凡拜宰相及事重者,晚漏上,天子御內東門小殿,宣召面諭,給筆札書所得旨。

    ● 稟奏歸院,內侍鎖院門,禁止出入。夜漏盡,具詞進入;遲明,白麻出,合門使引授中書,中書授舍人宣讀。

    ● 其餘除授並御札,但用御寶封,遣內侍送學士院鎖門而已。

    ● 至於赦書、德音,則中書遣吏持送本院,內侍鎖院如除授焉。

    ● 凡撰述皆寫畫進入,請印署而出,中書省熟狀亦如之。

    ● 若已畫旨而未盡及舛誤,則論奏貼正。

    歷史沿革:

    ● 自國初至元豐官制行,百司事失其實,多所釐正,獨學士院承唐舊典不改。凡初命為學士,皆遣使就第宣詔旨召入院。上日,敕設會從官,宥以樂。元豐中,始命 佩魚,自蒲宗孟始。見執政議事則系奚,蓋與侍從異禮也。靖康元年,吳幵等奏:大禮鎖院,麻三道以上,系雙學士宿直分撰,乞依故事。從之。

    ● 學士承旨,不常置,以學士久次者為之。凡他官入院未除學士,謂之直院;學士俱闕,他官暫行院中文書,謂之權直。乾道九年,崔敦詩初以秘書省正字兼翰林權直。淳熙五年,敦詩再入院,議者以翰林乃應奉之所,非專掌制誥之地,更為學士院權直。後複稱翰林權直,然亦互除不廢,權、正或至三人。

    經筵制度:

    宋代皇帝文化素養普遍較高,能文能書,或吟詠詩賦,或丹青作畫,每個皇帝死後都建閣收藏其生前御筆、御製,諸如龍圖閣、天章閣、寶文閣、顯謨閣等等。太祖、太宗二朝,為扭轉五代以來重武輕文的社會風氣,勸學、興科舉,朝野上下逐漸形成讀書求功名的大氣候。“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宋代天子不但教臣僚、百姓讀書,自己也肯讀書,注意從前朝歷史中汲取教訓。高宗對大臣說:“朕於宮中無嗜好,唯好觀書。考古人行事,以施於政。”同時,重視延請飽學之士至宮中,為皇帝上課,經筵制度較為健全,無一朝不設。

    宋代為皇帝講課的官總稱經筵官,包括翰林侍讀學士、翰林侍讀、侍讀,翰林侍講學士、侍講學士、侍講(以上由侍從官以上文臣充),及崇政殿說書(資淺者,即庶官充)。 定期定內容,講解經、史、詩、寶訓、時政記等,當代人所著的通史——如司馬光的《資治通鑑》。

    ● 翰林侍讀學士

    ⑴ 太宗初,以著作佐郎呂文仲為侍讀。真宗鹹平二年,以楊徽之、夏侯嶠併為翰林侍讀學士,始建學士之職。其後,馮元為翰林侍讀,不帶學士;又以高若訥為侍讀,不加別名,但供職而已。

    ⑵ 天禧三年,張知白為刑部侍郎,充翰林侍讀學士、知天雄軍府,侍讀學士外使自知白始。

    ⑶ 元豐官制,廢翰林侍讀、侍講學士不置,但以為兼官,然必侍從以上,乃得兼之,其秩卑資淺則為說書。歲春二月至端午日,秋八月至長至日,遇隻日入侍邇英閣,輪官講讀。

    ⑷ 元祐七年,復增學士之號,元符元年省去。建炎元年,詔可特差侍從官四員充講讀官,遇萬機之暇,令三省取旨,就內殿講讀。

    ⑸ 充宮觀兼侍讀:中興以來,如朱勝非、張浚、謝克家、趙鼎、万俟禼並以萬壽觀使兼侍讀。隆興元年,張燾以萬壽觀、湯思退以醴泉觀並侍讀。乾道五年,劉章以佑神觀兼焉。

    ⑹ 臺諫兼侍讀:自慶曆以來,臺丞多兼侍讀,諫長未有兼者。紹興十二年春,万俟禼以中丞、羅汝檝以諫議始兼侍讀,自後每除言路,必兼經筵矣。

    ● 翰林侍講學士

    ⑴ 鹹平二年,國子祭酒邢昞為侍講學士。其後,又以馬宗元為侍講,不加別名,但供職而已。

    ⑵ 景德四年,以翰林侍講學士邢昞知曹州,侍講學士外使自昞始。故事,自兩省、臺端以上兼侍講,元祐中,司馬康以著作佐郎兼侍講,時朝議以文正公之賢,故特有是命。

    ⑶ 紹興五年,範衝以宗卿、朱震以秘少併兼,蓋殊命也。

    ⑷ 乾道六年,張栻始以吏部員外郎兼。蓋中興後,庶官兼侍講者,惟此三人。若紹興二十五年張扶以祭酒、隆興二年王佐以檢正、乾道七年林憲以宗卿入經筵,亦兼侍講者。蓋扶本以言路兼說書就升其秩,佐時攝版曹,憲嘗為右史且有舊例,故稍優之。

    ⑸ 臺諫兼侍講:中興後,王賓為御史中丞,見請復開經筵,遂命兼講。紹興二十五年,則正言王珉、殿中侍御史董德元,併兼侍講。非臺丞、諫長而以侍講為稱,又自此始。

    ⑹ 宮觀兼侍講:國初自元豐以來,多以宮觀兼侍讀。乾道七年,寶文待制胡銓除提舉佑神觀兼侍講。是日,以宰執進呈,虞允文奏曰:胡銓早歲士節甚高,不宜令其遽去朝廷。帝曰:銓固非他人比,且除在京宮觀,留侍經筵。故有是命。

    ⑺ 崇政殿說書

    ○ 掌進讀書史,講釋經義,備顧問應對。學士侍從有學術者為侍講、侍讀,其秩卑資淺而可備講說者則為說書。

    ○ 渡江後,尹焞初以秘書兼之,中間王十朋、范成大皆以郎官兼,亦殊命也。近事,侍從以上兼經筵則曰侍講,庶官則曰崇政殿說書,故左史兼亦曰侍講。開禧三年十一月,王簡卿知諫院為左史,仍兼崇政殿說書。言者以為不可,罷之。

  • 2 # 一屋

    翰林學士,具體是什麼官職呢?

    早在李世民還是秦王的時候,就曾設立文學館,用此來招攬天下人才。而這些人才,對他奪取天下以及登基稱帝發揮了重要作用。

    李世民登基後,繼續招攬有才學的人,留在身邊。這種做法,被後來的皇帝保留了下來。這一批圍繞在皇帝身邊的人,被稱為翰林待詔,主要負責給皇帝講學,供皇帝文娛消遣。

    中書舍人,是專門幫皇帝起草詔書的官職。唐玄宗時期,因為事務較多,很多重要的事情不能及時起草。開元二十六年,唐玄宗設定學士院,從翰林待詔中選拔一批人才進學士院,幫助中書舍人。

    但是,翰林學士又不同於中書舍人,因為中書舍人直接隸屬於中書省。而翰林學士,是直接對皇帝負責。一般的詔書由中書舍人起草,稱為外製。而重要的詔書,則由翰林學士起草,稱為內製。

    翰林學士經常值宿禁中,所以能夠參與起草將領任免、冊立太子、宣佈征伐等大事,當時被稱為“內相”。唐朝的翰林學士,往往能夠透過中書舍人這一官職,升為宰相。

    唐憲宗時期,從翰林學士中選拔一名德高望重者,為翰林學士之長,稱為學士承旨。北宋前期的翰林學士,承襲唐朝,起先也是沒有品級的。宋神宗元豐改制後,翰林學士承旨和翰林學士成為正式官員,正三品,並且不再兼任其他官職。

    相較於唐朝,宋朝翰林學士權力有所下降,能入翰林學士院的,都是一些文學之士。但是,地位仍很尊貴。宋哲宗去世時,蔡京為翰林學士,朝廷急詔他草擬哲宗遺詔。當時,宰相親自遞筆,副宰相磨墨。

    宋朝之後,沒有純粹的“翰林學士”一職。明朝也有翰林院,學子在殿試之後,成績優異者,會被授予翰林院修撰(從六品)、翰林院編修(正七品)、翰林院檢討(從七品)等職。

    清朝設立“翰林院掌院學士”,由兩人擔任,滿、漢各一位大臣,從二品。底下又設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從四品。

    綜上可知,唐朝的“翰林學士”權力最大,地位也最尊貴,翰林學士有時甚至被稱為“內相”,而明清時期的內閣首輔,也被看作是等同於宰相。

    那麼,這兩個官職有什麼異同呢?

    說到它們相同的地方。

    首先,兩者都類似於宰相,權力都很大,地位都很尊貴。

    但是它們又不是官方正式承認的宰相。唐朝時,除了有內相,還是有宰相這一正式官職的。而在明清,宰相是被廢除掉了。

    其次,兩者的出身很相似,都出身翰林,都是飽學之士。而且,開始都是皇帝的秘書,沒有官階或者官階很小,後來權力才逐漸變大的。

    然後,兩者設立的初衷是相同的,主觀上都是為了加強皇權。內相,是皇帝用來對抗日益強大的宦官的權力。內閣的崛起,是因為皇帝廢除掉丞相這一職位後,需要內閣來幫忙處理政務。

    最後,它們的結局是相同的,走向衰落。宋朝沒有宦官、藩鎮的勢力,不需要翰林學士來牽制,所以,權力下降。清朝內閣的權力也逐漸衰落,尤其是軍機處出現之後,取代了內閣的地位。

    但是,兩者之間的區別還是很大的。

    首先,它們的產生背景不同,內相權力變大,是因為皇權旁落,宦官和藩鎮權力增強,內相的權力是用來制衡前兩者的。而內閣首輔權力的增大,是因為皇權極度加強,皇帝不理政事導致的。

    其次,權力大小不同。內相是皇帝為了和宦官、藩鎮爭權而產生的。但內閣首輔權力很大,在明朝,有時甚至可以制約皇權,甚至凌駕於皇權之上,例如嘉靖初年的“大議禮”事件、張居正任首輔時的權勢。

    最後,性質不同。歷史上,有內朝和外朝之分,宰相領導的百官,被稱為外朝。皇帝領導的親信,被稱為內朝。內相的權力,實際上是來自於內朝,是服務於皇權的。而明朝的內閣首輔,是文官之首,對皇帝的旨意不滿意,是可以封還的,可以制約皇權。

    無論,內相也好,內閣首輔也罷,他們最初的目的,其實都是為強皇權服務的。而當其權力一旦做大,最後必然會遭到拋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今天是鄧稼先生日,您沒忘記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