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都市南鄉子
-
2 # 勵志豪哥
時間回到1945年,朱可夫元帥率領200萬蘇軍攻佔柏林。實際上,在柏林被佔領之前,德國人是希望美國大兵進來,他們希望敗在美國人手裡。但是蘇聯卻透過各種手段跟美國人施加壓力,讓他們同意自己率先進攻柏林。那麼,蘇聯為什麼這麼做,他們又有什麼企圖呢?
首先,蘇聯是想透過這種方式,提高自己的國際地位。蘇聯在戰爭之前,就是一個備受矚目的國家,但是在二戰當中,卻被德國閃電襲擊,差點被滅國。所以蘇聯人覺著非常屈辱,如果想要一雪前恥,奠定自己在國際上的地位,那麼蘇聯人一定要首先進攻德國,奪取“滅亡德國”的美名,以此來提升自己的地位。
其次,蘇聯還看上了德國國內的軍工製造裝置。要知道,德軍戰鬥力強悍世界各國都有目共睹,而他們戰鬥力強悍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們的武器裝備都非常先進。蘇聯跟德國交戰許久,自然是知道他們這些軍工製造裝置的價值。所以,蘇聯軍隊率先進入柏林,把柏林城內一切好的軍事裝備和生產裝置全都一股腦搶走並運回國內。
當時蘇聯屯兵城外,而英美兩國的軍隊離著柏林還很遠。如果從同盟國的角度來考慮,蘇聯此時是應該等一等英美,大家一起進軍柏林,但是蘇聯人為了上述兩個目的,就想抓緊進攻柏林,佔據優勢。
事實上,當時美國人也不太想進攻柏林,因為柏林在歐洲,離著美洲太遠,就算美國打下來,恐怕也不容易防守。再說是德國的最後一戰,德軍反抗肯定異常強烈,如果帶兵去打,肯定會損失慘重。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考慮,美國人覺著自己進攻柏林佔到的好處不大,就讓蘇聯人動手。不過即便如此,美國人進入柏林之後,卻把德國先進的軍事技術檔案偷偷給拿到手了。
-
3 # 子夜羌笛
蘇聯紅軍之所以集中三個方面軍的200萬大軍以三十多萬人傷亡的代價進攻柏林,最主要還是基於以下幾點政治經濟上的考量。
第一,攻佔柏林就意味著打穿了納粹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心臟。蘇聯是遭受德國侵略最嚴重的的國家,也是與納粹法西斯作戰犧牲和成就最大的國家,如果蘇聯最後沒有能夠首先攻佔柏林,對那些付出了巨大犧牲的蘇聯軍民是無法交代的。
蘇聯紅軍攻佔德國國會大廈
第二,爭取德軍統帥部向蘇聯投降。因為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因素,戰爭末期德國高層的主要傾向是向實行資本主義的美英盟軍投降。諾曼底登入時,德軍在西線部署的兵力是完全無法和東線相比的。西線的門戶大口和東線的慘烈鏖戰形成了鮮明對比。如果柏林最終落到了美英盟軍的手裡,那德軍統帥部和絕大多數德軍肯定不會向蘇聯投降。這對蘇聯是無法完全接受的。哪能辛苦打了四年仗卻為別人做嫁衣,撈不到一點好處?
德軍統帥部向蘇聯投降
第三,獲取國際聲望、鞏固大國地位。在蘇軍百萬大軍隆隆炮聲的逼迫之下,納粹黨魁希特勒自殺、納粹宣傳部長戈培爾自殺、黨衛軍首領希姆萊逃跑未遂後自殺、外交部長裡賓特洛甫及陸軍元帥凱特爾、空軍元帥戈林等納粹要員被俘並在次年即被判處絞刑。擊敗納粹的頭號功臣顯然已是非蘇聯莫屬,這份戰後超級大國的投名狀分量無與倫比。
希特勒自殺後的屍體
至於軍事上的意義,肯定不可謂沒有,但相比政經要小一些。這就是在歐洲中部的德國腹心拿到一塊能夠更加前出威脅歐洲資本主義陣營的陣地。蘇軍的裝甲洪流猶如隨時懸在中西歐資本主義國家頭上的達摩克斯之劍,這樣的威懾對蘇聯日後處境也是極好的。
-
4 # Mr史海拾遺
我覺得蘇聯不惜一切代價攻佔柏林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二戰這種級別的世界大戰,已經不是單純的軍隊交戰,而是不同民族之間你死我活的戰鬥,攻佔並摧毀敵國的政治經濟中心顯得尤為重要。俘虜或幹掉納粹的領袖,就是從根本上結束戰爭,迫使德國投降,不僅不虧反而血賺,儘早地結束戰爭會減少蘇軍數以百萬計的傷亡。
2.二戰後利益的瓜分,蘇聯想搶先一步佔得先機。戰爭後期,領導人考慮的已經不僅是佔領地盤,而是這塊土地上的各種資源和地緣政治優勢。冷血點說,三十萬人真的不多,戰後蘇聯能快速發展成為和美國抗衡的超級大國,德國幫了大忙,大量的工業技術和資源被吸收,數以萬計的優秀科學家為我所用。
3.害怕綏靖政策再次重演,德國投降美英法反過來拿下蘇聯。以過去的歷史來看,完全有可能發生這種事,西方國家眼中只有利益,昨天還是敵人,今天就有可能成為盟友,有一句話說的好,蘇聯的安全邊界在諾曼底。所以,斯大林要儘早拿下柏林,防止死灰復燃,不給德國以投降盟軍的機會,結果定了就無法更改。
以上就是我的理解,順便說一句,30多萬傷亡只陣亡8萬人,受傷20多萬,這和蘇德戰場動輒幾十萬的陣亡比起來,確實不算什麼。
回覆列表
當然首先是政治上軍事上的需要,柏林作為納粹德國的首都,攻克它意味著蘇聯的最終勝利和希特勒的滅亡,是勝利與和平來臨的標誌。然後,復仇。俄羅斯民族性就是“以牙還牙,以血償血”,他們的傳統文化中沒有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的說法。蘇德戰爭歷時四年不到,但殘酷性代價遠大於西線被佔各國,蘇聯付出了巨大犧牲,當時的蘇聯共產黨公開號召前線紅軍將士到德國,把德國人在蘇聯土地上所做的一切不僅按模照樣,還要變本加厲還給德國。比較一下,常凱申大隊長在鬼子投降後,公開要求中國軍民對日本人要以德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