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用人的語言說話

    依靠研發,並且堅持走研發道路,是高科技企業或者國家必須走的路,這一點毫無疑問!聯想從一開始就沒想過把重點放在研發上,也許想著其他國際企業都搞國外組裝的模式。只可惜眼光不夠長遠,偏偏沒看到人家搞組裝可以,但核心處理器或者螢幕技術絕對在自己手裡。畢竟誰都會組裝,牛逼的特斯拉,因為競爭,其價位不是也不斷下跌。聯想也一樣,螢幕別人的,處理器別人的,作業系統別人的,你還有啥?研發驅動是必然,畢竟研發是在研發具有自身特點的東西,這就是賣點。還有一點,華為的興盛和創始人任正非關係巨大,他一手打造華為,並使他一步步壯大,並在必要時刻讓賢於能者,並給於合理的輪值主席制度。這樣,一個華為帝國的模型就建立起來,而更優秀者也會前赴後繼,也就有了傳承意味。聯想則不同,創始人本身就有很強的國有企業思想,可謂一人管事,萬賢靠邊站,即便用人也是主管者的個人想法的延續。華為的輪值主席制度,就給了管理人很大的發揮空間,企業也更具備活性。再者,華為的員工持股制度將利益捆綁,更是激發了整體員工積極性。相比聯想,企業制度更人性化,更靈活,更有上升空間!其實好的企業都源於人,沒有人,即便曾經如日中天的諾基亞也會黯然失色!這就是關鍵點,人不同才決定了企業發展的不同!

  • 2 # 貓哥愛讀書

    聯想選擇了貿工技路線,既有時代背景,又有領導層的原因。

    這個過程中有兩個關鍵人物,柳傳志和倪光南,倪光南院士的退出,代表了聯想貿工技路線的完全定型。

    柳傳志先生的父親柳谷書老先生是著名的律師,在香港建立了知名的產權律師事務所,這些對於柳傳志本人的影響是極為關鍵的,從學生時代開始柳先生的性格都是很活躍的,而且視野廣闊;

    而華為的任正非先生出身於教師家庭,兒時生活比較困難,又在部隊工作多年,轉業後工作期間又被客戶欺騙導致被辭退,人到中年開始創業,事必躬親,養成了良好的敢打硬仗的作風,性格上偏內斂,不喜張揚。

    聯想最開始推出的產品是漢卡,後來在倪光南院士的推動下,先後研製了個人計算機,甚至連中興華為的起家產品程控交換機,聯想都是國內最早搞的,而且還被北京是採購了,那個時候,華為的產品還未推出市場。後來,倪光南院士覺得應該以自我研發為主,進行晶片和作業系統的開發工作,最後沒搞成,以倪光南退出聯想收尾。

    聯想選擇了外延式併購的發展模式,大量併購了全球的計算機公司,並採取了多元化的發展路線,房地產、投資、醫藥、農業等幾十家公司陸續依託聯想的平臺被建立。隨著智慧手機時代的到來,個人PC受到了極大影響,聯想的名氣遠不如以前,但個人覺得它仍然是一個偉大的公司,開創了一個時代;

    華為走的是內涵式的技工貿發展路線,現在世界500強排名超過聯想,被更多人所推崇;但華為被歐美打壓,而聯想沒有,正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不能說聯想的路線不好,只是一種發展方向罷了!

    柳傳志和任正非都是企業家的優秀代表,都是商業領袖。

  • 3 # 不二80

    聯想不成功不是因為選錯道路,它就是一副沒見過錢的樣子,猴急。所以選什麼道路都會是虎頭蛇尾。

    再說,所謂的成功不是他有多厲害。而是國家層面上的大力支援。政府部門,銀行,國企,科研教育高校,都用聯想電腦,它才能撐到現在。真放在市場上,我想知道有幾個老百姓家裡會用聯想電腦的。

    所以,聯想就是一個供銷社。專供政府採購的。政府需求有多大,他就多大規模。跨出這個邊際,它啥也不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結婚過後只有老公才是自己最親的人,我的想法難道錯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