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涼月如眉7248

    我個人認為是張愛玲成就比較大。因為文學作品的成就不以數量取勝,更看重的是藝術特色,思想的深度,以及作品的影響。張愛玲的作品,因自身獨特的身世而獨具特色,有著鮮明的印記,經歷了時間的考驗,是他人無法模仿,也不能模仿的。還有她極高的文學天賦,也是嚴歌苓,李碧華不能相比的。嚴歌苓,李碧華的作品也很優秀,但和張愛玲不在一個高度。

  • 2 # 蘇粉紅痴

    當數張愛玲。大才女,七歲寫小說,十二歲發表小說,代表作傾城之戀,她的作品思想深邃,多觸及人性,藝術性超強。

  • 3 # 胡言888

    我認為是張愛玲。另外兩人的名字我第一次看到。

    你們可以鄙視我的孤陋寡聞,並且我也不會再去尋另兩人的書來看。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文字作為華夏文明的載體,從古到今有多少書?怎麼可能一本本的看完?

    於是對於愛看書的人來講,外界的推薦就顯得特別重要;很遺憾,我沒能在對的時間,遇見兩位的大作。

    我是個俗人,喜歡用俗話來表達,俗話說得好,人的名樹得影。因此我看書都奔著作者的名氣去的,特別的俗。比如有人跟我說某本書叫走向諾貝爾,我立馬顛顛的去找尋了。

    所以廣告非常重要;而我所讀過的書中,《張愛玲文集》也許是最成功的,畢竟半邊天的能量是非常非常巨大的!

    曾經有一段時間,很多心比天高的女孩子以張愛玲作為偶像,她們想學張愛玲的哪一種優秀的風格,我並不清楚;但是從我作為一個男子的想法來看,那些東施效顰的女人們,多數都不會幸福。

    有句話叫,心比天高,命比紙薄!沒有男人會喜歡太過聰明,看透世間卻又無比尖銳的女子。

    他們多數會害怕!

    他們只會遠遠的欣賞,就像觀賞一副遺世獨立的美人畫作一樣,

    甚至膜拜!您比男人更瞭解男人。

    更何況,這世間就一個張愛玲,學不來的;一壺不響,半壺咣噹更是可怕。

    賈平凹名氣大嗎?他說:與張愛玲同生在一個世上也是幸運,有她的書讀,這就夠了。

    王安憶說:唯有小說才是張愛玲的意義。所以,認識的結果就是,將張愛玲從小說中攫出來,然後再還給小說。

    有很多人評張愛玲,當然像我這樣的肯定沒有資格,只能讚美。

    她死得很寂寞,就像她活得很寂寞。但文學並不拒絕寂寞,是她告訴歷史,二十世紀的中國文學還存在著不帶多少火焦氣的一角。正是在這一角中,一個遠年的上海風韻永存。

    或是看到餘秋雨用這樣的話來評張愛玲時,可以撇一撇嘴,大師,能別用您哀傷的文字評價人家嗎?

    畢竟,早就有人說過:世界上有華人華文的地方,就有人談論張愛玲。

  • 4 # 戲緣劇社

    張愛玲、嚴歌苓、李碧華這三位女作家,在男性主導的文學藝術世界裡,都是出類拔萃的。但“都是好的”也有高下。

    對於3個人的作品,我是都看過的,特別是李碧華和嚴歌苓的作品,我幾乎都是先看的影視劇後產生了興趣又去看的原著。

    個人認為,單就藝術成就而言,應該是張愛玲成就比較大。因為文學作品的成就不以數量取勝,更看重的是藝術特色,思想的深度,以及作品的影響。在文學創作這塊,張愛玲似乎很有仙氣,“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子,上面爬滿了蝨子。”張愛玲從小就在寫作上面展現出極高的天賦。她的作品,因自身獨特的身世而獨具特色,有著鮮明的印記,經歷了時間的考驗,是他人無法模仿,也不能模仿的。還有她極高的文學天賦,在她的小說裡細膩地刻畫人物的形象,將人物的心理活動描寫得很真實。比如他的《傾城之戀》、《金鎖記》等等。至今,在我的書櫃的最顯眼處放的就是一本《張愛玲文集》。

    說實在的,我更喜歡把張愛玲的作品當做純文學作品來看,從她的作品裡,我看到的更多是自己、親人、朋友等身邊的人,也幾乎全部都是她愛著或者恨著的人,然後拿刀割去,既鮮血淋漓而又真實。從她的作品裡,你往往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我想這也許就是讀者對她既愛又怕的原因吧。因為她讓你醜陋的一面在陽光下一覽無餘,誰不怕?

    張愛玲的文學永遠冰冷徹骨,從未有過過激的情緒煽動,《傾城之戀》、《色戒》、《紅玫瑰與白玫瑰》、《半生緣》,從來都是一鏡到底,視角冷靜,娓娓道來,真情深情薄情一線牽,結尾是一種深沉的悲涼。

    如果說張愛玲的作品充滿了仙氣,那麼李碧華的作品充滿的則是妖氣了。

    李碧華是我極為喜愛的一名作家。她又著一個“文壇妖女”的綽號。是因為她極為擅長寫辛辣、悽豔悲涼的故事小說,且文筆流暢,觀點獨到。在她的作品中,往往都會揭示人物複雜豐富的心靈世界,表達了作者對情的執著追求,並融入歷史的、社會的、美學的、哲學的意蘊,所以她書中的人物獨具一格,故事別出心裁、瑰奇詭異、雅俗共賞,為她贏得了“天下言情第一人”的美譽。

    我記得李碧華曾經說過這樣的一段話。

    “我覺得張愛玲是一口井——不但是一口井,且是一口任由各界人士四方君子來淘的古井。大方得很,又放心得很。古井無波,越淘越有”。李碧華本人也是張愛玲的粉絲,她也自認從張愛玲處受益良多。她很聰明,對自己定位也很清晰,寫男歡女愛,奇情怪談,就是為了迎合市場,有著一個身為商業作者的自省,文字格局也比很多流行作者有格調有操守得多。她的《霸王別姬》、《青蛇》、《誘僧》、《潘金蓮的前世今生》、《秦俑》、《胭脂扣》、《川島芳子》等等都是我最愛的作品。

    作為香港文壇大名鼎鼎的才女,她才格高絕,行蹤神秘,從不在大庭廣眾前拋頭露面。但對於自己的作品,她卻有著百分之百的堅持,堅持“我為東道主,不作奴才文章”,下筆辛辣且不做刪改,對於被人拿來與張愛玲相提並論也只淡然一句“寫作人都是獨立個體戶,我不願意像誰。我想這和她認為的“追求不外“自由”與“快樂”,活得逍遙”的理念有關吧。

    對於嚴歌苓,我覺得她更真實一點,她就像我們身邊的“勞模”一樣“熬自己,榨自己,想從夜夜的失眠中榨出偉大名聲”

    嚴歌苓出身名門,知識分子家庭,文革,文工團,大齡去美國留學,生於1958年的嚴歌苓只比李碧華大一歲,算同齡人,然而嚴歌苓面對的現實世界,比李碧華殘酷多了,李碧華生長在香港的盛世,逼仄、炎熱、嘈雜,然而衣食無憂,思想自由。嚴歌苓青少年時期面臨物質、精神的雙重匱乏與壓抑,所以嚴歌苓的文字世界裡,精神一直給物慾讓路。所以他的文學作品也就吃虧在了時代背景上面了。縱觀她的作品不管是“金陵十三釵”還是“陸犯焉識”、亦或是“梅蘭芳”和“小姨多鶴”及“少女小漁”和“芳華”。嚴歌苓的作品無論是對於東、西方文化魅力的獨特闡釋,還是對社會底層人物、邊緣人物的關懷以及對歷史的重新評價,都折射出複雜的人性、哲思和批判意識。她作品中的女性,大都生活在文化、政治、觀念的夾縫中,卻呈現出令人震撼的豐富深邃的“人性”,引起讀者深深的悲憫之情。

    究上,個人觀點認為,但就文學藝術成就而言,張愛玲、李碧華、嚴歌苓可分列狀元、榜眼、探花之位。因為,張愛玲作品可以脫離開當時的社會來看。這點上,是嚴歌苓,李碧華不能相比的。當然嚴歌苓,李碧華的作品也很優秀,但和張愛玲不在一個高度。(圖片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謝謝!)

  • 5 # 蘆聲傳情

    張愛玲,嚴歌芩,李碧華,三位女作家,誰在文學藝術方面的成就更大?

    張愛玲,嚴歌岑,李碧華三位女作家中我認為嚴歌芩的藝術成就最高。它的中文小說幾乎拿下了所有的華語文學類的大獎。代表作有《老師好美》,《華閣是座城》,《小姨多鶴》,《花兒與少年》……他的作品在國外也有很深的影響力。他筆下的女性有一個共性,就是有一點點的遲鈍感,好像缺心眼似的,但缺心眼卻實了現實社會的人性。他的寫作風格剛柔並濟,語言凝鍊,高度精密,並詼諧幽默。他筆下的人物王葡萄,扶桑,多鶴等主人的塑造開創了中國文壇全新的文學形象。

    他的很多作品被拍成了電影,具有較高的影響力。

    作家張愛玲,李碧華,也寫出了較多揭示在特定歷史時期,描寫女性的作品。如張愛玲的《沉香居,第一爐香》,《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等,用外俗閃雅精湛的語言,刻畫了女人在封建家庭中的沉浮和遭遇。

    作家李碧華擅長寫情,善於揭示人物的複雜的內心世界,並融入了歷史的,社會的,美學的哲學意蘊。代表作品有巜霸王別姬》,《青蛇》,《胭脂扣》,《餃子》等。

    綜上所述,三位女作家都取得了較高的藝術成就。但就其作品的藝術成就而言,我的評價還是嚴格岑的藝術成就更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女生會不喜歡彭于晏那種身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