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130326076
-
2 # 星極兜兜
遍佈謊言的美國,需要一雙火眼金睛來辨別
什麼樣的領導帶什麼樣的兵,美國曆屆政府都充斥著謊言欺騙。
當時的博爾頓是主管軍控的副國務卿,一個外交機構裡主管軍控的副國務卿,什麼軍控?哪裡的軍控?就是除了美國之外的軍控。伊拉克有什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最終呢,伊拉克打了,薩達姆絞刑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卻沒找到!那鮑威爾手中的“洗衣粉”怎麼來的?或許,沒有人會比博爾頓更清楚了。
博爾頓曾經有個名言“美國是個錘子,世界上其他國家都是釘子,美國想錘哪個就錘哪個”,博爾頓的外交政策極其強硬,是美國鷹派的代表,他在外交上的立場就是,一切的矛盾都可以用武力解決,有矛盾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武力,為此可以不擇手段。
博爾頓與特朗普鬧僵,其實就是因為特朗普屬於那種對戰爭充滿牴觸的人,而博爾頓卻是一個好戰分子,他們的理念不合,最終鬧掰了。
特朗普是真的不好戰,在他任上美國沒有主動發起過戰爭,二戰之後唯二,另一個是任在世的是前總統卡特。其實還有一個是前總統福特,他的情況比較特殊,不計算在內了。
總的看,博爾頓的黑歷史真的很多,對於他的言論,不能對其真實性有所期待,他自己寫這本書,或許只是為了給特朗普添堵罷了,沒想到這書還真火起來了。
這樣一個與“洗衣粉”關係密切的官員,不能對他的人格節操有所期待,他的書,看看可以,拿來打趣也行,但絕對不能當真,要仔細分辨。不管好壞,切勿被牽著鼻子走。當一個小道訊息的彙總來看,倒是真的可以,湊湊熱鬧。
至於書本里面關於俄羅斯的內容,不可否認的是,博爾頓肯定接觸過很多關於俄羅斯的事,但就像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所表示的,博爾頓對普京的評價有些可以同意,有些無法同意。
其實就如之前所說,博爾頓本人的信用是有問題的,一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鷹派人物,所著書本里面的內容都必須打個問號。
博爾頓這時候出這本書,筆者估計他就是為了給特朗普添堵,對特朗普的連任造成危害,在裡面寫的內容肯定會將特朗普與俄羅斯在某種程度上綁在一起,以激起民憤。但俄羅斯並不是一個可以被人當槍使的國家,所以克里姆林宮必須對此做出表態,提醒大家注意書本的真實性無可厚非。如果克里姆林宮不對此書做出評價,那才奇怪了。
所以這本書是可以看看的,但不可以深信不疑,對於真實性,認為真假參半吧,不需要太認真。 -
3 # 龍灣WU龍
博爾頓是美國鷹派代表性人物,思維中唯一的選項是戰爭,是一個一切用武器、戰爭解決問題的人,能動武就不吵吵。
特朗普是商人,認為錢才是解決所有問題的唯一途徑。其外交作風鷹、硬是形式,有利談判、賺錢是目的。
伊拉克、利比亞戰爭除掉了反美先鋒,但美國花掉二十多萬億美元,特朗普認為不合算,用這些錢,解決就業、民生、基礎設施更重要。
可以想象,這樣兩個倔老頭,誰能理解誰、誰可以說服誰?不和諧顯而易見。
雖然是理念不同,但不難想象,在博爾頓心中,甚至認為特朗普已經背叛了美國——世界範圍內戰略收縮,敘利亞戰場不開戰!
當年鮑威爾手中的洗衣粉,應該是副國務卿博爾頓的傑作。既然可以用洗衣粉向伊拉克開戰,對於已經背叛美國的特朗普,博爾頓一樣可以用洗衣粉向特朗普開戰。
所以,博爾頓書中的下腳料應該是“洗衣粉”特別多,讓這個“背叛”美國的特朗普難堪、下臺就是博爾頓的目的。
所以,博爾頓的書是不可信的,即使我認為特朗普也是不可信的。
所以,克里姆林宮擔心博爾頓的虛假言論染上自己的同時,也真實的懷疑博爾頓的德行。
-
4 # 山而436
波爾頓和特白眼真是一對美利堅活標兵。一個代表美軍,一個代表美元。另一個彭佩奧則代表美利堅大喇叭。三人十分形象地代表整個美國形象。
波爾頓好戰。而且比美國曆史上任何一位白人都迷信戰爭機器。他的理念就是戰爭獲得世界。
特白眼商人出身。他相信金錢可以統治世界。不賺錢的行動他就認為不是好策略。他一上臺就退群搞貿易戰,索要小弟軍費,從阿敘撤軍。這都是從錢眼裡鑽出來的主意。
彭佩奧則只負責用嗓子向世界喊話,灌注美利堅精神。
前兩位活寶因觀點不合,鬧翻了。特白眼腿粗,把波爾頓胳膊整折了。波爾頓上火。但沒處發。只剩一樣寶貝,筆。現在正是特白眼走麥城的時候,他再引來口水,看能淹死白眼不能。
彭佩奧有句名言:我們欺騙,我們盜竊,我們撒謊。這就是美利堅精神。
波爾頓對這一套也濫熟。他嘴裡放的屁都是帶刀子的。說殺人就能殺人。
沒有不透風的牆。他既然想搞倒特白眼,就會拿出一些真功夫來。特白眼怕的就是這個。所以才急。
至於俄羅斯為什麼急?這裡肯定有故事。但是啥,我們就騎驢看唱本,慢慢地品。
-
5 # 藍風破曉
博爾頓,生於1948年,是美國著名的政治家,成名較早,是絕對的鷹派人物。
在里根總統時代,就已經是助理司法部長了。之後,在老布什政府擔任過助理國務卿,在小布什的年代,又當過副國務卿,也就是鮑威爾的副手。
到2018年,被特朗普聘用,在2019年9月,被特朗普解僱。
特朗普稱博爾頓為“瘋子”,說其人“只知道打仗”。而博爾頓稱特朗普眼中只有經濟利益。
近日,博爾頓的書《生事之屋--白宮回憶錄》即將出版。面對這事,俄羅斯的克林姆林宮卻對外說道:那份回憶錄,真實性值得懷疑。
克林姆林宮為什麼這麼說,難道是怕了嗎?
不是。
克林姆林宮對於博爾頓的“回憶錄”並不害怕,因為內容涉及的主要是白宮,而俄羅斯和普京絕對是書中的配角。
雖說是書中配角,但博爾頓對普京的佩服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從書中節選的內容看,博爾頓毫不掩飾對普京的欣賞,說普京睿智且強硬。
反觀博爾頓對於特朗普的描述,沒有崇拜,只有質疑和不信任。
既然如此,克林姆林宮為何還質疑回憶錄的“真實性呢?”
因為書中,雖然有不少肯定普京的語言,但同時存在著“影響普京形象”的另外一些言論。
首先,說普京並不在意美國退出“伊核協議”。而普京對外的表達是:“像美國這樣採取單方面行動的國家,只會讓問題走入死衚衕。”
其次,說普京想離開敘利亞。問題是,俄羅斯軍隊一直在敘利亞,根本沒有走的意思。
也許,普京說“想離開敘利亞”就是在忽悠美國,沒想到當真了。
克林姆林宮不想敘利亞的巴沙爾政府誤解了普京和俄羅斯。
第三,說普京很喜歡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這個觀點,會導致中東國家對普京的信任大大降低。
總之,博爾頓回憶錄裡的一些內容,關於普京和俄羅斯的,一部分克林姆林宮可以接受,另一部分克林姆林宮不能接受。
至於,說克林姆林宮“怕了”,那絕對是無稽之談,畢竟,書中並沒有揭示什麼驚天大陰謀,也沒有俄羅斯和普京更多的黑點和槽點。
既然如此,俄羅斯人何怕之有?
-
6 # 諶人
俄羅斯置疑博爾頓回憶錄的真實性,是因為博爾頓涉及普京的言論,俄羅斯絕不可接受。
博爾頓書中寫到;“特朗普無知。很容易被外國對手操縱!”。
而這個對手就是指普京!
博爾頓在接受(ABC)拜訪時解釋說;“普京認為他可以像小提琴一樣玩弄特朗普”。”普京聰明強硬,把他的對手(特朗普)打得非常糟糕!”
博爾頓的說法很容易被人聯想到;普京利用特朗普的無知,在操控特朗普搞垮美國,導致了美國今天的亂局。
這種顛覆美國的罪名,普京擔當不起,這是博爾頓在捧殺普京!
2018年7月16日,特朗普與普京在赫爾辛基會晤。
博爾頓書中寫到;特朗普與普京談了美國製裁伊朗,“普京對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並不介意。”
博爾頓並沒有加入“雙普會”,他把普京說得如此卑鄙齷齪和一廂情願。普京豈能不吭聲?
克里姆林宮警告不要高估博爾頓回憶錄的真實性。這是原則問題!俄羅斯決不能承認博爾頓涉及普京的有關言論和評價。
-
7 # 花木童說史
博爾頓的新書很顯然是“特意”為特朗普而寫,裡面盡顯曾經的僱主有多麼的“軟弱和無知”,不過如果只是這美國內部的問題外人自然沒意見,就當看個熱鬧就可以了。
但博爾頓為了突顯川普“差強人意”的表現,特意拿普京的睿智與強硬來做稱託,那麼俄羅斯人為了避嫌,肯定會有意見。
博爾頓在新書中爆了很多白宮的內幕,尤其是在描述川普“無能”方面,幾乎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著實猛料不少。
博爾頓還著重描寫了川普與普京屢次會面時的一些細節,他在書中對普京充滿了完美之詞,認為他才是一個真正的領袖。
不過這肯定不是博爾頓的由衷之詞,他與普京曾在《中導條約》上有過面對面的交鋒,當時氣氛相當不融洽,應該彼此都沒多少好感。
由此可見,博爾頓的吹捧純粹就是襯托而稱託。博爾頓稱每次“特普會”,普京顯然都是有備而來,對於會談中可能出現的狀況都備足了功課,基本都能應付自如。
然而川普顯得有些“隨心所欲”,完全沒有一個“超級大國領袖該有的姿態”,甚至有時候還“透露出一副阿諛逢迎的不堪嘴臉”。
他完全就是一個小地產商人,感興趣的永遠都只有金錢利益方面的話題。博爾頓稱這位對付那位簡直輕而易舉,如同“玩”小提琴。
其實不管新書描述的內容是否屬實,博爾頓所言都有點過頭了,畢竟人家還是白宮的主人,多少還應該留些顏面。
博爾頓是老美有名的大鷹派,曾做過川普的國安顧問,其人也是一個為達目的而無所不用其極的主。他就是因為這種性格而與同僚們格格不入,於是川普只得解僱了他。
博爾頓寫這本新書一方面是為了錢,畢竟200萬美元的稿費不是一個小數目。另一方面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為了報復。
這本來屬於“狗咬狗一嘴毛”的事,大家嫌不夠熱鬧還來不及。但關於“特普會”這部分俄羅斯人就不滿意了,不過克宮並沒有質疑博爾頓新書內容真實性的意思。
人家如何評價是人家的事,克宮也沒辦法去幹預,他們的意思只是表示“一切與我無關”。
說白了就是不想招惹麻煩,萬一再弄個“通俄門”咋整,說不定又得被安上個“干涉選舉”的大帽子,提前撇清關係免得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
8 # 夏總的健身驛站
我是健身驛站站長,我回答下這個問題。
克里姆林宮的警告不能說是害怕,更多是出於俄羅斯的戰略利益角度出發。而之所以公開警告,有如下兩方面原因:
第一、博爾頓以往的風格,讓克里姆林宮把其視為美國政客中最堅定的反俄政客
第二、如果特朗普無法連任美國總統,對俄羅斯的戰略利益會有損害。
首先,博爾頓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為什麼俄羅斯會如此痛恨此人。眾所周知,美國的共和黨以執政理念保守而廣為人知。
而共和黨的保守派可以說為美國社會的右翼代言人,而博爾頓從小布什時代開始,就是共和黨保守派的代表性人物。
在小布什執政年代,博爾頓就開始得到共和黨重用,擠進了共和黨的核心。
而之所以被小布什重用的原因在於,作為法律專業出身的博爾頓成功的幫助小布什打贏了選舉過程中的法律戰,這直接促使小布什看重博爾頓,並不斷地給博爾頓更多機會。
而小布什對博爾頓最重要的提拔,就是推選博爾頓做時任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小布什原本的用意可能是讓博爾頓透過這個聯合國代表的身份歷練自己。
但博爾頓卻沒有這樣看,他完全把聯合國當作了美國的私人舞臺,他不是去協調美國與世界各國關係與利益的,他是去砸場子發號施令的。
“美國同世界的關係就是錘子與釘子的關係,美國愛敲打誰就敲打誰。”——博爾頓語錄
可以說,這句話道出了很多美國右翼的心聲,但在博爾頓之前很少有美國的聯合國代表會如此張狂、囂張又明目張膽的放這種話給世界各國。
而在後續他輔佐小布什的日子裡,他都在全力推動上面的那句經典語錄變成事實。
作為小布什身邊參與策劃的主要助手之一,他一個勁兒的鼓吹戰爭解決一切問題,於是美國志得意滿的發起了兩場戰爭,博爾頓主推的正是伊拉克戰爭。
而伊拉克戰爭的真相,前段時間已經被特朗普推特爆料式的揭露出來。
特朗普在與前國務卿、四星上將科林鮑威爾就黑人弗洛伊德之死打嘴仗,特朗普甚至自揭老底說由於鮑威爾撒謊,美國才會入侵伊拉克。
但瞭解內情的人會更清楚,推動小布什貿然發動伊拉克戰爭最大的推手,其實是這個法律專業出身的好戰又好鬥的博爾頓。
而如果沒有發生伊拉克戰爭,薩達姆政權沒有倒臺,今天的中東形勢會完全不同。而這種形勢的不同也會蝴蝶效應般的影響後續發生的歷史。
至少,伊拉克薩達姆政府不倒臺,俄羅斯可以繼續保證自己在中東的部分戰略利益。(薩達姆的伊拉克政府曾經是俄羅斯最大的軍火客戶)
很大程度上也就不會出現俄羅斯要親自出動軍隊援助敘利亞內戰,這樣俄羅斯不會被直接捲入中東混亂的局勢中。
但歷史不存在假設,伊拉克戰爭在博爾頓的推手下,被小布什發動了,那麼,後續俄羅斯政府痛恨博爾頓,也是人之常情了!
其次,俄羅斯為什麼期待特朗普連任總統眾所周知,特朗普的口號是“讓美國再次偉大”,而在這樣的口號指導下,過去三年多美國在除亞太地區之外的其他熱點地區都是以收縮為主要態勢。
過去三年,特朗普主導了美軍從中東地區的撤軍(正是圍繞中東撤軍上的分歧,特朗普炒掉了博爾頓),最近,特朗普又主導了從德國撤軍等等。
雖然,這些地區的撤軍都不徹底,還有少部分美軍原地待命,但可以說整體態勢是打算把大部分軍隊撤回美國本土為主導方向的。
而無論從中東還是歐洲的撤軍,本質來說都符合俄羅斯的戰略利益,尤其是特朗普對待美國的歐洲傳統盟友的態度,更是普京喜聞樂見的。
套用法國總統馬克龍的經典語錄“北約已經腦死亡了”,而一個腦死亡的北約,一個少了美國駐軍的歐洲,對俄羅斯的地緣政治空間會有前所未有的好處。
而一個美國撤走的中東(尤其是敘利亞),將會讓俄羅斯支援的巴沙爾政府坐穩江山。
所以,如果特朗普能夠順利連任的話,最高興的國家其實並非我們中國,而是俄羅斯。
對我們中國來說,特朗普的連任雖然不會本質上對我們不利,但我們是一定要繼續被特朗普“騷擾”的。
但是,特朗普還有機會連任麼?估計如果評選一下2020下半年最值得競猜的國際政治問題,特朗普是否會連任絕對是最熱門的問題之一,各位看官您覺得呢?
-
9 # 清水空流
博爾頓的回憶錄就是垃圾,就是為了噁心特朗普,就是為了阻止特朗普連任,他說的那些特朗普的“蠢事”真假誰都不知道,反正就憑博爾頓一張嘴胡說,即便博爾頓說的真的又如何,特朗普依舊是美國總統,而博爾頓確卻被特朗普一道“聖旨”就地免職,這其中難免沒有博爾頓的藉機報復。俄羅斯懷疑回憶錄的真實性是有道理的。
在6月23日博爾頓的回憶錄《事情發生的房間:白宮回憶錄》正式發行,特朗普政府阻止該書發表未成功。但等於變相給這部回憶錄做了廣告,一時之間大賣特賣,成為暢銷圖書,想必博爾頓 稿費賺的不少。但這本書除了曝光特朗普個人的“醜事”之外,就是洩露了大量的國家機密。此事也已經引起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強烈不滿,此書厚達592頁,主要內容就是博爾頓本人在特朗普政府任國家安全顧問17個月期間的經歷,博爾頓把特朗普描繪成一個“飄忽不定”、“驚人無知”的總司令。如果真是如此的,你作為特朗普高階幕僚,有責任,有意味幫助特朗普加以改正,但結果卻是你被罷免,從而出書嘲諷你的老闆,看來特朗普將你罷職是正確的,當初選你任職,也算是特朗普有眼無珠。
作為美國典型鷹派人物,從小布什就在華府任職政府元老博爾頓被特朗普罷免,一定是滿懷怨,而且在特朗普政府內已經是臭大街了,既然就此那就徹底撕破臉,趁著大選之際噁心惡習特朗普,因為博爾頓知道,一旦大選結束,無論特朗普是否連任,他的書關注度都不會高 。現在出書是最佳時機,也算是他博爾頓給拜登提供的黑材料,也可以叫投名狀。為了提高閱讀量洩露的大量的國家機密。美國國家安全域性局長保羅·納卡松中將將說:“約翰·博爾頓把任內接觸的機密資訊洩露出來,會對美國訊號情報蒐集造成損失。而實際上,博爾頓又不是傻子,真正的機密和政商界的黑幕肯定不會說的,畢竟以後還要在道上混的,他也是既得利益的一份子,不能砸自己飯碗,但是藉機敲打特朗普朗普還是有的。實質上,這部書沒有任何實際價值,不過是博爾頓的個人牢騷,克里姆林宮對此書評價不高應該是正確的。
也許特朗普認為此書會影響他的連任,已經以美國政府已提起訴訟,法院在政府的支援下做出了裁決,特朗普政府正試圖從斯諾登的書“永久記錄”中獲取收益。據《華盛頓郵報》報道,特朗普政府還試圖追回博爾頓獲得的收益。但這一切都以失敗告終,博爾頓贏了。但也必須說明。這本書然並卵。絲毫影響不了鐵了心投票給特朗普的人,也就是說,2020的大選,特朗普連任的可能性很大,除了個特朗普添堵噁心之外,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特朗普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置之不理,但特朗普的阻止顯然讓人覺得有點氣量狹小。著相了,看來特朗普還是有點“嫩”。實際上,博爾頓位元朗普更加愚蠢和不靠譜。“美國同世界的關係就是錘子與釘子的關係,美國愛敲打誰就敲打誰。”“只有符合美國政策的國際條約才會成為法律。”“根本不存在聯合國這種東西。博爾頓的講話似乎更加印證了特朗普將他撤職的必要性。
今天距離美國大選還有130天,拜登頹勢以顯。贏得大選的機率不高,作為商人出身美國總統特朗普,無論如何他都是在為美國謀取實實在在的利益,他相當清楚目前的美國政治軍事經濟實力對於其他國家的差距在縮小,所以在戰略上必須軟硬兼施,有所取捨。這樣才能為美國獲得實際利益,而不能向博爾頓那樣強硬,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特朗普撤職博爾頓原因在於,博爾頓的行為違背了美國核心利益。美國肯定不會因為一本書的出版就坍塌掉。特朗普的阻止也不過做做樣子,他也知道阻止不了,至於說書中的內容,大統領根本就不會介意。
克里姆林宮對博爾頓回憶錄的評價就是,不要信,信了你就輸了。這本書實際就是一本垃圾,一旦大選結束以後,就會束之高閣,一本也賣不出去。
-
10 # 古姿觀察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週一告訴記者,特朗普的前國家安全顧問約翰·博爾頓在他最近的回憶錄中對俄羅斯總統普京的評價不能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因為俄羅斯方面有可能同意一些觀點,但不是所有。他也拒絕評論博爾頓對普京的看法是正面還是負面。對於博爾頓的新書,佩斯科夫則表示,這屬於美國內部事物,其與俄羅斯沒有關係,也不會對此發表評論。
(佩斯科夫)
佩斯科夫的這番話是對博爾頓上週四接受美國廣播公司ABC採訪時關於普京與特朗普互動的評價的迴應。在採訪中博爾頓說道:“我認為普京覺得他可以像操控小提琴一樣操控他(特朗普)。我認為普京聰明,強悍。我認為他明白了–他在這裡沒有面對強悍對手。”博爾頓補充稱,在與普京打交道時,會體會到他一生都瞭解俄羅斯在世界的戰略地位,而在與特朗普公事時就沒有,他不願意學習和閱讀這些東西,對於美國而言這非常困難。
(川普與博爾頓)
博爾頓對於普京和特朗普的評價其實基本符合事實。普京本身是一個特工出身的政客,熟諳外交與安全事物。相比之下特朗普本身則是一個商人,其沒有任何的從政經驗,對於外交與安全事務缺乏基本的常識性的瞭解。博爾頓新書《生事之屋, 白宮回憶錄》中就提到了兩個細節。特朗普甚至不知道英國是核武器大國,還詢問了芬蘭是不是俄羅斯的一部分。什麼也不懂的特朗普在面對老練的普京時,自然是不會有什麼招架之力,最起碼在博爾頓看來是這樣。佩斯科夫在上週五的時候就對此進行了迴應稱,普京不可能會像是操控小提琴那樣來操控特朗普,他認為特朗普不是一個容易被操控的人。
(博爾頓的新書)
特朗普自從大選時就一直深陷於“通俄門”調查之中,所以在處置與對俄關係問題時,一直十分慎重,諾不然就會被扣上“通俄”的帽子。所以這方面的事物一直都是由手下的人在做,博爾頓曾經作為總統的特使在2018年10月對俄羅斯進行了訪問,期間還受到了普京的接見。當時系美俄關係重啟的上升期,博爾頓到莫斯科主要是就國際安全和穩定、軍控問題、地區熱點以及雙邊關係進行商談,旨在為接下來的阿根廷G20峰會美俄首腦會談鋪路,然而由於當年11月俄烏在刻赤海峽發生激烈衝突,這場會談也就取消了。
(去年G20峰會)
其實綜合下來,博爾頓書中所提到關於俄羅斯的內容其實也十分有限,更多也是他本身自身的看法。在其擔任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期間,可以說美俄關係並沒有改善,甚至還因為退出《中導條約》等問題出現倒退,以至於到現在為止雙方新一輪削減戰略核武器談判仍然沒有任何進展。這一切其實都是他所提供的建議選項,至於最終的決定權,還是在特朗普手中。特朗普這個人有一點比較好,那就是很有自知之明,他很清楚自己的不足,也善於用最專業的人,儘管都用不長久。
-
11 # 顏二哥有言23
克林姆林宮作為被博爾頓在新書中,被誇獎的一方?何來害怕之說呢?
克里姆林宮只是就事論事,覺得博爾頓在書中,對普京與特朗普得關係形容得匪夷所思!
博爾頓最具有爭議的新書"生事之屋~遊戲開始了!(The Room Where It Happened ~Game On",幾經周折,終於突破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司法干擾(特朗普曾經告博爾頓,說博爾頓的書涉及洩露國家秘密,被法官駁回!)",得以發表了!
博爾頓的新書之所以引來普京的新聞秘書佩斯科夫(下圖)的關注,
是因為在書中,博爾頓把普京和特朗普的不對稱關係,形容為普京面對特朗普,簡直就像"一個小提琴手拉小提琴一樣。言下之意就是特朗普與普京打交道時,處於一種被普京完全操控那種狀態!
博爾頓並舉例特朗普是如此的不熟悉外交事務,甚至英國是否擁有核武器,芬蘭是不是俄羅斯的一部分,都不知道!
普京的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謙虛"的出來提醒大家,普京沒有這麼神乎其神啦!特朗普也沒有博爾頓書中所形容的"無知"!僅此而已,無所謂"害怕"或其他擔憂!
博爾頓在受僱於特朗普政府之前,已經是美國共和黨政府的“三朝元老”了!他大學法學專業博士畢業,曾經是里根政府的助理司法部長,老布什政府的限武談判代表,小布什政府的美國駐聯合國臨時常任大使。在特朗普政府,又是可以最接近總統的國家安全首席顧問。
可以說,在特朗普政府之內,他沒有什麼不知道的!不誇張的說,包括特朗普的私生活,他也能夠知道一二!
他在書中所描述的所有細節,都將會成為坊間不同人物,"按己所需"的注目!成為話題!
在我看來,克里姆林宮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也就是選擇性的站出來"澄清",目的提醒大家,博爾頓書中那些涉及俄羅斯總統普京和美國總統特朗普關係的描述,不要全信!因為,它既有些誇張,也是對特朗普的一種不尊重!同時,為無形中,也在為特朗普“緩頰”!完全談不上‘’害怕‘’二字!
-
12 # 回頭三
把博爾頓出書批特朗普僅僅理解為報復p8,太簡單了。一.博爾頓在甩鍋。博爾頓是美國鷹牌中的鷹派;特朗普的很多決策他都是參與者,事實證明很多決策最終結果並不是有利
偉人毛主席指出美帝及其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紙老虎”有兩面性,你被它的外表嚇著它就變成吃人的真老虎;當你不懼它的威脅敢於戰鬥勇於挑戰它就是紙老虎。抗美援朝戰爭證明這一點。
回覆列表
對於我們來說,真實不真實就是個熱鬧,看看聽聽行了!
涉及到我們的事,那就毫不客氣;涉及不到我們,它愛咋地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