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愛紅燒肉吃完再減肥
-
2 # 行走的荷爾蒙之風2
一 邊疆確實需要人鎮守 所以封自己兒子為藩王鎮守邊疆比別的方式更安心
二 肥水不流外人田 護犢子
三 朱元璋也有防範措施 例如規定藩王無詔不可進京 多藩屬地派有朝廷官員監軍
-
3 # 旅行者說文史
自秦始皇一掃六合,建立大一統的秦帝國,廢除了分封制,改為郡縣制以來,有三個王朝“逆”時代潮流,恢復了分封制,這就是漢朝、晉朝和明朝。無一例外,三個王朝的藩王出事率是百分之分,漢朝出現了七國之亂、晉朝出現了八王之亂,而明朝則出現了靖難之役。
按說,朱元璋知道西漢時期的七國之亂,知道天下藩王的危害,他為什麼還要大封朱姓藩王呢?
這是因為,朱元璋、劉邦的出身和歷史上的周武王、秦始皇、隋文帝、唐高祖、宋太祖的出身大不相同。周武王他們本身就是貴族,跟僚佐的關係本身就是上下級關係,其地位,原本就無人敢覬覦;而朱元璋和劉邦則不同,朱元璋窮苦老百姓出身,爹媽哥嫂餓死後,連個棺材板錢都拿不出來,只好逃到寺院裡去撞鐘;劉邦也比他強不了多少,在老家沛縣當上了泗水亭的亭長,類似今天的治保主任,最多類似今天的派出所所長。
當初光屁股一塊長大的小夥伴原本和他平起平坐,現在,憑什麼你就能高高在上,我就得趴在地上向你俯首稱臣,高呼萬歲?既然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間,你能當皇帝,我就當不得?
難道普天之下,只有你朱元璋才有這資質和能力,不止於吧!
那好,你能領著老百姓造反當皇帝,我怎麼就不能領著老百姓把你拉下馬,也過過皇帝癮?
朱元璋透過跟元朝多年作戰也發現,替元朝賣命的不是漢人就是蒙古貴族,有資格當皇帝的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反而掌握不了天下的兵馬大權。朱元璋認為,既然把兵權交給別人不放心,那就不如交到自己兒子手中,於是,他就把自己的兒子們都封到全國各地去當藩王,像寧王朱權、燕王朱棣還授予了很大的兵馬大權。
朱元璋為確保明王朝的長治久安,保證坐在南京城的皇帝安全,又作出瞭如下規定:
藩王不準離開封地朱元璋規定,藩王必須到封地就藩,未經皇帝許可,不能擅自離開自己的封地,也不能與其他藩王或者地方官員聯絡,即便是平均三年一次的進京朝聖,也必須一王離開京城,回到封地後,另一王才可從封地啟程。就連藩王的母親病逝,皇帝如果降恩旨,准許到京城祭奠,如果不降恩旨,只能在封地自行祭奠。
屠戮功臣以絕後患朱元璋畏恐當初跟他一塊打天下的功臣們謀反,奪取他的皇位或者恃功奪權,一方面給予他們封公拜侯,一方面找各種理由逐個屠戮,像李善長、朱文正、傅友德、藍玉、馮勝均被處死。
內有奸逆舉兵誅討朱元璋害怕藩王遠在地方,京師皇帝身邊逆臣當道,權臣篡權。朱元璋又規定,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天下的藩王可以“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可惜朱元璋沒有想到,他死後不久,遠在燕地的兒子朱棣就以此理由舉兵造反,把自己扶立的建文皇帝趕下了皇帝的寶座。
也許,朱元璋當初在分封天下藩王的時候,已經想到,總會有一天,藩王會起兵造反,但是,如果皇帝之位在朱家人手裡流轉,總比落入異性之手要強萬倍,試想,如果當初秦長子扶蘇手握重兵,割據一方,起兵反了秦二世,哪裡還能讓項羽和劉邦摘果子!
-
4 # 司法太守
西漢七國之亂指漢景帝時期七個主要的劉姓諸侯王聯合其他一些宗室的一場叛亂。而朱元璋有此前車之鑑,為什麼還要將24個兒子1個從孫分封為藩王呢?個人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1、維護朱家江山的需要。明初時期朱元璋手下有大功的一大批謀臣猛將掌握了很強大的力量,讓朱元璋十分忌憚,分封藩王能極大增強明朝宗室實力,削弱明初功勳集團實力,鞏固好朱家的江山。
2、朱元璋自認有能力限制好分封的藩王。首先,朱元璋不讓藩王參與地方行政,地方行政長官由中央委派與藩王分工明確,同時監視藩王行動。其次,朱元璋規定,各地藩王非奉詔不得入京,以為這樣讓藩王遠離國家權力中心就能防止他們造反。
3、朱元璋自己的小心思。朱元璋從最草根發家自然想讓老朱家在中國大地上處處生根發芽,讓自己的兒孫都享福。
-
5 # 文史並蒂
朱元璋確實知道“七國之亂”,但是他對“七國之亂”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根據《明太祖實錄》記載,洪武元年,朱元璋在文樓與太子朱標聊天,朱元璋問朱標最近都學了什麼,朱標回答說“昨講《漢書》七國叛漢事”,朱元璋就問“此曲直孰在?”,朱標毫不猶豫的說,錯在七國。
然而,朱元璋給出了完全相反的觀點,他認為景帝還是太子的時候,就“常投博局殺吳王世子,以激其怨”;景帝登基後,又輕信晁錯之說,輕率削減七國之地,這才是“七國之亂”根源。
可以看出,在朱元璋的認知中,“七國之亂”錯並不在七國,也不在這種制度,而在於身為天子過於薄情寡義,這才導致禍亂的發生。
朱元璋雖然是布衣出身,但是並不缺乏自信,既然他認為自己找到了“七國之亂”的根源,他就非常有信心能夠克服這種弊端,從而實現自己“藩屏帝室”的目的。
事實上,大家可以縱向對比一下,在施行封藩制的朝代終,明朝給予藩王的待遇,無路時是政治上還是經濟上,都是數一數二的,這其中就有朱元璋想要更改封藩制度弊端的原因。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朱元璋雖然登基為帝,但是思想深處還是有小農階級思想,認為除了自家人,誰都不能完全相信,不願意將自己的江山交付給外姓之人。所以才希望透過分封藩王來鞏固自家的江山。
-
6 # 哈士不是奇
這個問題其實就和劉邦知道分封諸侯會威脅中央為什麼還要分封諸侯一樣。這是形勢所逼,不得不封。
眾所周知,劉邦是取代秦朝建立的新的大一統王朝,而秦朝的滅亡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郡縣制。
這裡倒不是說郡縣制不好,而是指單一的郡縣制不好。秦始皇滅六國,根基十分不穩,想要快速地鞏固其餘六國的勢力,分封無疑是很好的選擇。
分封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增加皇帝的容錯率。試想一下,如果當初秦始皇施行的是郡縣制,那麼趙高還有機會掌控胡亥嗎?
恐怕還沒等趙高指鹿為馬,各路諸侯就開始清君側了。
當然了,我說的這種情況,也會造成嚴重後果,比如說西晉時期發生的“八王之亂”,但是總體而言還是利大於弊的。
劉邦作為秦始皇的取代者,自然對此有著深刻的體會,甚至劉邦的情況更糟糕。畢竟秦始皇作為老牌的諸侯國,在秦國境內還是有很深影響力的,而劉邦一介平民,是毫無根基可言的。
因此,分封制是必須施行的。
朱元璋和劉邦的情況十分相似,因此哪怕將來會發生諸侯威脅中央的事情,朱元璋也必須分封,否則大明王朝可能在頃刻之間就會覆滅。
-
7 # 歷史愛好者小周
這正是朱元璋過人之處
為什麼這麼說呢?可概括為兩個點:保衛江山和千秋萬代!
一:保衛江山
為什麼說是保衛江山?朱元璋從小極苦,到處乞討要飯,還做過和尚,好不容易奪得了天下在南京做了皇帝,政權能不能保的住?北方還蒙元殘餘勢力呢,派功臣去守邊?他不放心藍玉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藍玉專權不把地方官員放在眼裡,以為自己平定北方就可以為所欲為,朱元璋還在呢都敢這樣,自己百年之後,江山起不落入旁姓之手了?從他殺功臣,胡惟庸案,藍玉案殺了數萬人來看對功臣是極為不放心的,歷史上功臣顛覆朝廷的例子太多,柴榮,趙匡胤都是功臣手握重兵奪得天下!所以只有自己的子孫後代守衛地方成為拱衛京師的目的,同時各地藩王有一定的府兵少則上千多則上萬起到震懾地方豪強,抗擊異族,削弱功臣的作用!
二:千秋萬代
分封的藩王能保住江山嘛?說不定他們自己還有私心呢!對的還真出現了藩王反叛燕王朱棣就是最成功的例子,還有明朝中期的寧王朱宸濠不過被王陽明扼殺在搖籃裡,他朱元璋怎麼會不知道這一點呢,朱允文軟弱藩王強勢,朱元璋也沒故意去減弱來自藩王的實力,但是藩王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姓朱,都是朱元璋的後代,朱元璋早就想到了這一點,只要是我朱家天下就可以,總比異姓和外族顛覆強多了吧,他把家天下發揮到了極致,雖然藩王擾亂會給老百姓帶來災難,但是以朱元璋的角度來看,他極奇自私又殺功臣,站在帝王角度來看做的很對,用今天的話家族式集團後繼有人。
-
8 # 黎顧百年
朱元璋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處,對著遙遠的太陽說道,我心中的想法有誰能懂,唯一懂得人,卻也已經離開了人世。躺在躺椅上回想著自己波瀾壯闊的一生,朱元璋為什麼用一生的執拗去辦一件所有人都反對的事情呢?
朱元璋在除掉陳友諒、張士誠後,實力大漲,對於殘元的勢力派大將徐達、常遇春領兵北伐,一舉把殘元的勢力趕出了中原地區。此時的明王朝可以說已經是中原之地新的統治者了,但是此時朱元璋卻在想另一件事,那就是蒙古在鐵木真的帶領下,橫掃亞歐大陸,疆域之廣不可想象,忽必烈建立大元,統治著整個中原地區,為什麼這麼強大的實力在中原地區統治不到100年就不堪一擊了呢?
在元朝統治期間,把人分為四等,而漢人和南人是最低等的人,這種明顯的把人分等級的做法是導致元朝腐敗、百姓不堪其辱的直接導火索。腐敗的元朝內部,讓政權的更迭變得非常頻繁,政治的不穩定,直接導致國家百姓的生活變得更加難過,這成為元朝走向滅亡的時間軸。
腐敗問題的嚴重性很突出,朱元璋知道這是大元朝農民起義此起彼伏的一個很大的原因,也算是根本原因。在別人眼裡這就是元朝真正滅亡的原因,官員的腐敗是導致百姓生活困苦的最直接原因,百姓生活不下去了,自然會對朝廷不滿意,為了活下去,鋌而走險就在所難免了。但是在朱元璋眼裡這個問題還不是最為突出的,給為突出的是,不止在大元朝滅亡的時候,漢、唐、宋這些朝代,滅亡的時候都是很相似的,但是還有一個更加讓他深思的問題,那就是當時的皇族都在幹什麼?都在任人宰割,有的甚至遭到了滅族。
這個問題朱元璋在建立大明朝的時候就在想了,為什麼皇族不出動勤王的軍隊,消滅那些叛軍呢?
在歷朝歷代中,皇室之間皇位的爭奪從來沒有停止過,腥風血雨從來都是家族內鬥,從而消耗了國家的實力,讓有野心的人得逞了。漢朝的七國之亂,西晉的八王之亂,這難道不足以給朱元璋一個很深刻的提醒嗎?朱元璋卻對於封王是造成國家動亂這個結論不是很認同。
朱元璋總結漢朝七國之亂和晉朝八王之亂出現的原因。他認為漢朝的七國之亂,和晉朝的八王之亂是因為皇族手裡沒有兵權造成的,而皇族有兵權還能造反的,是因為制度不健全,因此才有了這兩次禍亂的出現。
一、從制度下手,為明朝的後世皇帝下一道嚴格的訓令。
沉思中的朱元璋,為了讓明朝的江山永繼,就寫了一個叫《皇明祖訓》的東西,他認為只要在《皇明祖訓》中把誰應該遵循什麼樣的禮儀,擁有什麼樣的權力寫清楚了,就能夠避免像漢朝和晉朝出現藩王作亂的情況。而且還有另外一個好處,就是在有亂臣賊子作亂的時候,皇族人員可以起兵勤王,這樣就不會出現像唐宋的時候,沒有軍隊可用的情況。這就是朱元璋有點太自以為是、異想天開了,後世的皇帝能有幾個做到呢?如果真到了那一天,有人造反,又有幾個藩王願意去勤王呢?難道勤王的那些王爺就不想做皇帝嗎?
二、無論是哪個王爺做皇帝,皇帝都是姓朱,並不會被其他的人給取代了。
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就算是明朝的王爺篡位了,但是明朝的天子依然姓朱,這一點朱元璋也只是在心裡想的,並不會把心裡的真實想法寫在《皇明祖訓》中,朱棣起兵造反說不定就是看到了這一點也未可知。
-
9 # 小高讀史
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在古代,歷史為帝王之學,一國之君,若是不知道歷史,則不知興替。朱元璋非常好學,對歷史多有涉獵,也瞭解西漢時期的七國之亂,但是他沒有吸取歷史教訓,反而大肆分封朱姓藩王,給大明王朝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建文時期,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推翻建文帝的統治;朱瞻基繼位不久,朱高煦發動叛亂,企圖推翻朱瞻基的統治;明代中後期,宗藩人口膨脹,造成嚴重的財政負擔……這在後人看來,確實匪夷所思。
第一、朱元璋對七國之亂的理解歷史是客觀的,也是主觀的,已經發生的事情,無法改變,這就是歷史的客觀性;但是對歷史事件的理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這就是歷史的主觀性。朱元璋不吸取歷史教育,執意分封朱姓藩王,跟他對七國之亂髮生的原因理解有關。
據《明太祖實錄》記載,一天,朱元璋經過御文樓,太子正好在一旁侍候,於是,朱元璋開始考察太子的學習情況。朱元璋問:“昨天的經史課都學了些什麼?”太子朱標說:“昨天和老師討論了《漢書》中的七國之亂。”朱元璋又問:“七國之亂,錯在誰?”朱標回答:“當然是七國了。”朱元璋說:“這是老師講課的偏頗,漢景帝當太子時,因為下棋發生衝突,殺了吳王世子,由此和諸侯積怨。後來漢景帝又聽信了晁錯的話,輕易就削了諸侯的土地,輕易黜削諸侯土地,導致七國之亂。”
然後,朱元璋進一步論證如何避免“七國之亂”,朱元璋認為:
“若為諸子,講此則當言藩王必,上尊天子,下撫百姓,為國家藩輔,以無撓天下公,法如此,則為太子者,知敦睦九族,隆親親之恩,為諸子者,知夾輔王室,以盡君臣之義。”
作為諸侯王,應該“上尊天子,下撫百姓,為國家藩輔。”作為太子或者皇帝,應該遵循尊尊親親的傳統,和諸王和睦相處。簡而言之,朱元璋認為只要天子對諸王不過分逼迫,兄弟和睦相處,就不會重蹈歷史的覆轍。朱元璋要透過這個典故,告誡朱標,不要對自己的兄弟動手,要和兄弟搞好關係。以朱標仁義的性格和處事原則,朱標是不太可能對諸王不義的。
第二、朱元璋更信任自己的兒子朱元璋生性多疑,對手握重權的開國大臣極其不放心。許多開國元勳都因為朱元璋的猜忌死亡,相比之下,朱元璋更加信任自己的骨肉至親。朱元璋登基後,他所有在世的親戚都獲得了莫大的封賞,從這點來看,朱元璋是個特別看重親情的人。歸根到底,這天下,終究是他老朱家的天下,與其讓不放心的大臣守衛大明江山,不如讓老朱家的孩子保衛國家。朱元璋一共分封了24子和1個侄孫,共25王。朱元璋在多次場合中透露了分封的根本目的,就四個字“藩屏家邦”。諸王守衛邊疆,可以防範武臣擁兵自重;賦予了藩王“清君側”的權力,既配合了宰相制度的廢除,又可以防範權臣擅權。再說了,分封制好,還是郡縣制好,很難說得清。因為,周朝實現分封,持續了800年的歷史,秦朝實現郡縣制,幾十年就被推翻了。
第三、朱元璋對諸王的權力做了限制朱元璋心思縝密,自然也知道防患於未然。朱元璋對諸王進行了制度上的限制,比如,無詔不得擅自離開封地到南京;不得擅自跟地方官員或者其他藩王聯絡;二王不得相見;藩王母親去世,需要皇帝有皇帝的旨意才能入京……將諸王的權利和義務寫入《皇明祖訓》,從禮法上約束諸王的行為。同時,加強對諸王的思想品德教育,洪武六年,《昭鑑錄》書成,這本書主要採集了漢唐以來藩王為惡的事例,以此作為警戒,洪武二十六年,頒佈了《永鑑錄》,這本書的核心思想跟《昭鑑錄》類似;其後,又親自寫了《御製紀非錄》,這本書就了不起了,都說家醜不可外揚,朱元璋將他的幾個不孝子的壞事都寫在上面,以警示其他兒子,可謂用心良苦。
總而言之,朱元璋並非不懂吸取歷史教訓,恰恰是對歷史思考太過深入,才選擇了分封制。
-
10 # 塞上孤煙直
洪武九年(1376),因為天象異常,古代中國人相信董仲舒的"天人感應"的理論,故而認為是國家有不平之事。朱元璋下詔要求天下士人極言得失。山西平遙訓導葉伯巨給朱元璋上《奉詔陳言疏》,針對國家的政治得失和弊端提出自己的意見。明史記載:
臣觀當今之事,太過者三:分封太侈也,用刑太繁也,求治太速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過三國之一,上下等差,各有定分,所以強幹弱枝,遏亂源而崇治本耳。今裂土分封,使諸王各有分地,蓋懲宋、元孤立,宗室不競之弊。而秦、晉、燕、齊、梁、楚、吳、蜀諸國,無不連邑數十。城郭宮室亞於天子之都,優之以甲兵衛士之盛。臣恐數世之後,尾大不掉,然後削其地而奪之權,則必生觖望。甚者緣間而起,防之無及矣。議者曰:‘諸王皆天子骨肉,分地雖廣,立法雖侈,豈有抗衡之理?’臣竊以為不然。何不觀於漢、晉之事乎?孝景,高帝之孫也;七國諸王,皆景帝之同祖父兄弟子孫也。一削其地,則遽構兵西向。晉之諸王,皆武帝親子孫也,易世之後,迭相攻伐,遂成劉、石之患。由此言之,分封逾制,禍患立生。援古證今,昭昭然矣。此臣所以為太過者也……
書上,帝大怒曰:“小子間吾骨肉,速逮來,吾手射之!”
先是,伯巨將上書,語其友曰:“今天下惟三事可患耳,其二事易見而患遲,其一事難見而患速。縱無明詔,吾猶將言之,況求言乎。”其意蓋謂分封也。然是時諸王止建籓號,未曾裂土,不盡如伯巨所言。迨洪武末年,燕王屢奉命出塞,勢始強。後因削奪稱兵,遂有天下,人乃以伯巨為先見雲。
看完葉伯巨這個小人物“殺身成仁”的事蹟,一點不認為他有什麼“先見”,讀書讀傻了倒是真的。分封藩王有什麼弊端,你一個連七品芝麻官都還沒坐上的小吏都能看到,朝廷上如徐達、李善長、劉伯溫之類的開國元勳怎麼可能看不到,怎麼沒見到他們為此勸諫朱元璋一句話?
中國自夏啟奪權開始,一直奉行的是“家天下”這一套,所謂的二十四史用梁啟超先生的話“不過是二十四姓家譜”。怎麼把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確保在自己的子孫手中傳承下去是每個開國皇帝核心的大事。秦皇漢高、唐宗宋祖和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他們儘管出身不同、性格思想各異,但辛苦一生為的就是這個。
“強宗室以鎮天下”無疑是最有效、最放心的辦法。西漢的“七國之亂”聲勢浩大,最後不照樣被平定下去,西漢繼續向上發展;西晉倒黴了點,因為“八王之亂”鬧的兵荒馬亂,最後“五胡亂華”,不得不退守江南,總算還有半壁江山。反觀不分封的朝代,秦始皇死了才三年,曾經的強秦即自縛投降;把宗室子弟當成囚犯對待的曹魏輕而易舉的做了司馬家的嫁衣裳,充分驗證了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的壞處。
我們中國把爭奪江山稱為逐鹿天下,把天下看成一頭鹿,老祖宗用詞真的好貼切。當時這頭“鹿”已經被朱元璋逮到他們朱家的圈裡,朱元璋三十一年的統治就是圍繞怎麼保證這頭鹿長久的呆在朱家展開的。朱元璋大肆分封藩王正是經過深思熟慮,充分吸收了歷代統治經驗推出的――朱元璋是不可能考慮不到這會帶來嚴重的內耗甚至激化成為內戰。但那有如何,死計程車兵、百姓再多也不過是別人家的兒女,只要天下照舊姓朱就行了。之後的“靖難之役”的結果證明了朱元璋的高明。當然這些話是不能說出口的,否則朱元璋還怎麼以儒家的忠君報國思想教育全國人民呢,“離間骨肉”便成為了葉伯巨最好的罪名。
最終,葉伯巨稀裡糊塗的倒在了朱元璋的屠刀下。為了繼續哄騙知識分子為朱家忠心打工,朱元璋的子孫給了葉伯巨名垂青史的哀榮。但實際上一身正氣的葉伯巨何異於即將被砍頭要把圈圈畫得圓圓的阿Q。
-
11 # lx的小觀點
只要是人總會有迷之自信,朱元璋一方面相信自己的兒子不敢造反,另一方面即使造反上臺的還是自己的兒子,還是最強的兒子,對大明皇朝也有利
-
12 # 譜寫歷史長歌
朱元璋熟讀史傳,當然瞭解西漢七國之亂和西晉八王之亂,深知諸侯之禍害,所以雖說遍封諸子,但明朝的諸侯國在本質上和漢晉是有區別的。
在漢晉的分封制下,諸侯國就是獨立的小王國,享有獨立的軍事、民政、財政三項大權,中央政府無法直接干涉。
而明朝的分封制,除了北部邊疆的燕王朱棣、寧王朱權要直接與外敵交戰必須手握重兵外,其他內地藩王對軍權的掌握非常有限,也就造個豪華王府,負責吃喝玩樂、安享快樂人生就行了。朱棣在造反成功後,出於自己這個教訓,對藩王的約束進一步增加。
除此之外,朝廷在各藩王地盤都有駐軍部隊,由中央政府任命的都指揮使統領,藩王無權指揮和干涉。朱棣舉旗造反時,第一步就是把監視自己的朝廷都指揮使和主管民政的布政使全部幹掉。
都指揮使謝貴、布政使張昺以兵守王宮。王密與僧道衍謀,令指揮張玉、朱能潛納勇士八百人入府守衛。
匿壯士端禮門,紿貴,昺入,殺之,遂奪九門。
至於養了這麼多皇族給國家、給底層勞動人民帶來的負擔,朱元璋心裡清楚但是覺得理所應當。要知道朱元璋小時候家庭多悲慘,又是年少而孤,父母兄弟全部餓死,又是自己窮困潦倒在皇覺寺當和尚。所以從年少時期的陰影來看,朱元璋下定決心要讓老朱家的人永享榮華富貴,不再受苦受難。
再聯絡一下朱元璋非常厭惡孟子所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等等帶有民本思想色彩的句子,甚至一度將孟子踢出孔廟。因此,可以推斷在朱元璋眼裡,老朱家的天下是最重要的,百姓水深火熱、負擔重那是其次,他或許不理解其中的魚水關係。
-
13 # 嘻嘻蛤
朱元璋明知藩王會擁兵自重為何還要大封藩王,我認為大概有以下幾點原因:
1、讓皇子們遠離政治中心,避免相互傾軋爭權奪利。要知道當時朱元璋有二十四個兒子,雖然太子朱標已經確立,但是其他皇子也有不小的威望和底蘊,為了避免上演“玄武門之變”這類兄弟相殘的事情,索性全部封了藩王各不相見,避免了兄弟相殘。
2、天下初定,邊關未靖。前朝蒙元雖龜縮北地,但不可否認其實力尚存,為了防止蒙元朝廷捲土重來,則必須要有人鎮守邊關。從下圖各皇子藩王分封圖可以看到大多數藩王的封地都在北部,靠近北部邊疆,而且這些皇子大多都有足夠的戰爭經驗,可謂是再適合不過的人選。
3、誰守不是守,自家人守更放心。要說鎮守邊關,身經百戰的老將難道還比不過皇子嗎?歸其緣由還是朱元璋不信任他們,或者說是不信任他們的後代!邊關那是什麼地方?天高皇帝遠,朱元璋怕他們在邊關擁兵自重,與外族或朝臣勾結,就算他們自己忠於明,但是誰能保證他們的後人也是如此?所以還不如封自己的皇子,就算皇子造反那說來說去到底還是朱家人的天下,就比如朱棣篡位奪權就是很好的例子。
總結來說朱元璋大封藩王也是大勢所趨,是必然的結果。
-
14 # 野袍子仙女
導語:自洪武三年開始,截至洪武二十四年結束,明太祖朱元璋不顧官員阻撓,效仿西周分封制,先後三次分封了自己的25個子孫為藩王,然而問題也隨之而來,且不說西周分封制造成了春秋戰國時期軍閥割據的亂象,後世對分封制的應用也多以失敗而告終,難道這些弊端明太祖朱元璋都不知道嗎?事實上,朱元璋知道,但他還是推行了,因為朱元璋的分封制其實與前人的分封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在為朱元璋鞏固“朱氏江山”這方面也確實是有著極為積極的意義的。
朱元璋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東北)人,幼名重八,參加農民起義軍後改名元璋,字國瑞,元末農民起義軍首領,明朝開國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史稱明太祖,卓越的軍事家、戰略家、統帥。
朱元璋幼時貧窮,曾為地主放牛。1344年(元至正四年),入皇覺寺,25歲時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反抗元朝,1356年(至正十六年)被部下諸將奉為吳國公。同年,攻佔集慶路,將其改為應天府。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擊破各路農民起義軍後,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後結束了蒙元在中原的統治,平定四川、廣西、甘肅、雲南等地,最終統一中國。
朱元璋在位期間,下令農民歸耕,獎勵墾荒;大搞移民屯田和軍屯;組織各地農民興修水利;大力提倡種植桑、麻、棉等經濟作物和果木作物、他還徒富民,抑豪強;下令解放奴婢等等。經過洪武時期的努力,社會生產逐漸恢復和發展了,史稱洪武之治。1380年(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廢丞相,設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三司分掌權力,進一步的加強了中央集權。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於應天,享年71歲,廟號太祖,諡號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南京明孝陵。
七國之亂七國之亂是發生在漢景帝時期的一次諸侯國叛亂,參與叛亂的是七個劉姓宗室諸侯王:吳王劉濞、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故又稱七王之亂。
漢景帝二年(前155年),御史大夫晁錯上疏《削藩策》,提議削弱諸侯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漢景帝採用晁錯的建議,於次年冬天下詔削奪吳、楚等諸侯王的封地。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個劉姓宗室諸侯由於不滿朝廷削減他們的權力,以"清君側"為名聯兵反叛,後因戰略失當,被漢朝和梁國聯手平定,七大功臣為:漢朝方面周亞夫、竇嬰、欒布、酈寄,梁國方面劉武、張羽、韓安國。
七國之亂的根源是強大的諸侯王勢力與專制皇權的矛盾,七國之亂的平定,標誌著西漢諸侯王勢力的威脅基本被清除,中央集權進一步得到加強。
朱元璋知道西漢時期七國之亂,為什麼還要大封朱姓藩王?就像《明史·列傳第二十七》中所言,“其意蓋謂分封也。然是時諸王止建籓號,未曾裂土”,朱元璋的分封,只是給了諸王藩號,也就是一定的兵權,但是土地實則還是統一的,依舊還是大明的江山。
反觀西周、西漢、以及西晉時期,卻是連同土地一塊分封給各路諸侯,乾脆讓其自治去了,繼而也就導致“春秋五霸爭雄”、“戰國七雄爭霸”、“西漢七國之亂”、“西晉八王之亂”等等諸侯爭奪領地的亂象發生。
也就是說,明太祖朱元璋的分封,其實只是借用了西周“分封制”的名,其核心的本質其實還是朱元璋在為實現中央集權,鞏固“朱氏江山”而努力,這也是兩者本質上的區別,所以並不能混為一談。
好比如,明太祖朱元璋曾在《擬封建諸王詔》中說一句話,“眾建藩輔,所以廣磐石之安”,這也就足以表明他分封藩王的目的也僅僅只是為了藉助藩王來保證明朝的江山安穩。——《明經世文編·卷四·王忠公文集》
畢竟在當時,明朝邊防時不時就會面臨著元朝殘餘勢力的侵襲和滋擾,偏偏這些元朝騎兵戰鬥力強悍不說,機動性也是十分強悍,神出鬼沒,讓明太祖十分頭疼,所以勢必就需要在邊防安置重兵把守。
但安置重兵就得需要人去管理吧,可是貿貿然讓其他武將去帶領重兵的話,朱元璋又擔心一些人心生二心,倚仗手中的兵權犯上作亂,對皇權構成威脅。
所以,既然邊防需要人來帶兵防衛,又不能放權於他人,何不如放權給自己人呢?最起碼自己心裡能安生一點。
因此,也就有了明洪武三年,明太祖朱元璋不顧官員反對,毅然“封皇子樉為秦王,晉王,棣燕王,橚吳王(周王),楨楚王,榑齊王,梓潭王,巳趙王,檀魯王”這一說,把自己的子孫先後冊封為王,並讓他們去駐守軍事要地。——《明史·太祖二》
如此一來,首先在統治層面上,朱元璋其實就已經達成了預防武將犯上作亂的目的,因為領兵的都是自己的兒子,兵權實際還是牢牢的把控在明朝的統治階層手裡。即便是朝廷內部出現動亂,藩王也可以借“清君側”之名來馳援朝廷。
值得一提的是,在建文帝時期爆發“靖難之役”之時,明成祖朱棣所打的旗號,便是“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則親王訓兵待命,天子密詔諸王統領鎮兵討平之”之名,但這也是“朱元璋計劃失控”後的事情了,這點咱們後面再提。——《明史·成祖一》
再者,朱元璋在邊防設定重兵,也同時能夠取得“鎮固邊防”的效果,在元朝騎兵侵襲明朝邊境之時,不至於因馳援不及時而讓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威脅。
正如史書所說,“明初,分藩置戍,所以東臂遼東,西肘宣府,使藩垣鞏固,門庭無覬覦之隙也”,足以證明朱元璋的分封之法確實是行之有效的,也屬實有其所應用之背景及意義存在。——《讀史方輿·卷十八·北直九》
相信很多人可能就會問了,就算這九大塞王只有兵權,而且也不能干預地方民生,但是兵權勢大後所形成的“尾大不掉”的局面也是必然的,同樣會構成對皇權的威脅,這點難道朱元璋就不考慮嗎?
就好比寧王朱權,明太祖於洪武二十四年分封其為寧王,但“逾二年“僅僅兩年時間,就達到了“帶甲八萬,革車六千”,且其“所屬朵顏三衛騎兵皆驍勇善戰”的程度,其他勢大的藩王會少嗎?——《明史·諸王二》
誠然,朱元璋所分封的藩王,尤其是駐守北方邊境一帶的藩王,由於常年帶兵打仗的緣故,所以在其所屬部隊中往往有著很多的親信勢力。
但是這不代表朝廷自身的軍事實力就不強了。畢竟朱元璋本身分封塞王的目的主要還是為了鞏固邊防,所以可能導致的藩王勢大問題朱元璋自然不會不考慮。
也就是說,在預防藩王勢大這方面,朱元璋其實是留有後手的。
而這個後手,還要從太子“朱標”的身上開始說起,作為明太祖的嫡長子,朱標自出生之日起就受到了朱元璋的重視,一直都是被當做未來的國君在培養。
之後隨著洪武元年,明朝建立,朱標也同時被冊封為太子,緊接著更是於洪武十年開始,讓朱標“日臨群臣,聽斷諸司啟事,以練習國政”,顯然是把明朝的未來都放在了朱標的身上了。——《明史·列傳第三》
這種待遇,已經可以稱得上朱元璋還在世之時,就已經把皇位讓給了朱標。
與此同時,明朝的開國名將“常遇春”、以及“藍玉”等人,各個有勇有謀,且戰功赫赫,而且其中的“常遇春”還是朱標的岳父,“藍玉”又是常遇春的妻弟,也就相當於是朱標的“舅父”,單是這份姻親關係就足以讓這兩人極為支援朱標了。
並且,如果我們再從明洪武二十六年所爆發的“藍玉案”來看的話,此案牽連人數多達上萬人,其中更是不乏一些“功臣名將”、“公侯重臣“,諸如傅友德、馮勝、王弼等。
這也就意味著在太子朱標的身上,其實有著很強勢的“基本盤”,支援朱標者眾多,遠不是那些藩王所能比的了的。這也是明太祖朱元璋敢推行分封制,冊封25位藩王的主要因素之一。
而且,從朱標自身的為人處世風格來看,“為人友愛。秦、周諸王數有過,輒調護之,得返國。有告晉王異謀者,太子為涕泣請,帝乃感悟。......其仁慈天性然也”,其本人天性就是個仁慈之人,所以在“民心”上肯定也不會差到哪裡去。——《明史·列傳第三》
換言之,如果不是朱標於洪武二十五年病逝,使得朱元璋的計劃大受打擊的話,在朱元璋看來,這藩王勢大根本就不是什麼大事,動搖不了朱標以後的統治者地位。
畢竟首先在民心上,朱標仁慈,也就意味著不會讓民心流失,這就已經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明朝政權的一部分根基;其次在對皇權的威脅上,縱然各路藩王手握兵權,擁兵自重,但也就僅此也已。
因為朱標“基本盤”絲毫不落下風,且還十分強悍,另外對自己的兄弟藩王更是十分照顧,那麼勢必就相當於有很多藩王會在發生動亂之際支援朱標。
因此,如若個別藩王想要造反的話,大家說他們會成功嗎?自然是不大可能成功的。
大家想啊,藩王勢力都擰不成一股繩,小範圍的動亂也很容易就會被朝中武將給鎮壓,又如何能造反成功呢?更別提百姓也不會支援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話可不是說說而已。
總結:綜上所述,相信大家不難發現,明太祖朱元璋之所以要分封藩王,其本意屬實是為了鞏固明朝政權。而且此分封也非彼分封,並不像西周的分封制那樣讓各路諸侯還擁有封地自治的大權。明朝分封的藩王並沒有土地,也不能管理民生事務。換句話來講,明朝藩王只是披了一個分封制的名號罷了,這些藩王實則只能稱得上是個有著一定領兵權的將領。
-
15 # 燕趙節度使
中國的歷史啊,總是在分封制和郡縣制之間來回反覆!折騰!
周朝周朝建立後,分封宗室和功臣為諸侯,結果同為姬姓之國的鄭國大戰周天子,並且將其射傷,史稱“繻葛之戰”。
秦漢秦國建立後,李斯有鑑於此,反對分封,要建立郡縣制。
結果漢朝建立後,劉邦認為秦朝之所以滅亡,是因為沒有分封,宗室手中無地無兵,天下大亂之後,各地方趁機作亂,如果是宗室為王,則會舉兵勤王。所以劉邦先分封宗室為王,當然中央也有直轄的州縣,這種制度其實不能叫分封制,準確的說教郡國制,即郡縣制和封國制結合起來。
結果還真起到了作用,誅殺呂后族人的就是齊王劉襄發難於外,陳平、周勃響應於內,劉氏諸王群起而殺諸呂,老劉家重新奪權。
但後來引發了諸王還是引發了七國之亂,平亂後漢武帝推行推恩令,削弱諸侯國的力量。
魏晉到了曹魏,曹丕吸取了漢朝諸侯國作亂的教訓,削奪藩王權力。曹魏的藩王的封地時常變更,而且諸王沒有治權和兵權,舉動受到嚴格監視,形同被囚禁。
這個政策雖然限制了宗室作亂的可能,避免出現了漢朝七國之亂的局面,但導致曹氏夏侯氏宗親勢單力薄,日後無力阻止司馬氏奪權。
到了西晉,司馬炎鑑於魏宗室衰微,帝室孤弱,被篡位時沒有宗室舉兵勤王相助的教訓,大封皇族為藩王。
藩王除了要保衛王室,對抗士族。司馬家分遣諸王就國,都督諸軍事,後又出使鎮要害地。
但“八王之亂”證明,這種政策反而使這些手握重兵的諸王中湧現了許多想要謀朝篡位的野心家,內戰不休,搞得天下大亂。
宋齊梁陳和隋唐,都沿襲這種分封制。
唐朝初年,李淵的兩個兒子分別封王,如李世民是秦王,李元吉是齊王,並有領兵權,但無封地。
李世民登基後,仍然封王,並且就藩,但並沒有兵權和行政權。
宋元宋朝時期,鑑於以前藩王造反,所以讓諸王都在京城居住,並不就藩。
元朝時期(不是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國)大多數諸王只有采邑,也不就藩。例外如雲南的梁王。
明朝“諸王靖邊”但到了明朝朱元璋認為元朝滅亡,是因為元朝滅亡時,諸王無兵,無法勤王,所以他大搞分封制!
太祖遵古制,王命法:三十受兵、六十歸兵。國有三軍,所以誡非常,伐無道,尊宗廟,重社稷,安不忘危。太祖令諸藩鎮守天下,又各領兵權,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總結西周以來的歷代統治經驗,施行郡縣制與分封制相結合的統治體制即西漢的郡國制,設立官府管理百姓,分封藩王拱衛朝廷。
當時,北元勢力雖已退回大漠,但時常南下侵擾,妄圖恢復元朝。於是明太祖實行“諸王靖邊”的策略,先後分封九個兒子為遼、寧,燕、谷、代、晉、秦、慶和肅九王,分佈在從東北到西北的邊防線上,拱衛邊疆。因為他們擁有軍權,鎮守著邊塞,故稱之為塞王。
每個王府約配備三個護衛指揮使司、二個圍子手所、一個儀衛司,約有萬餘人。王府中設有自成體系的官屬。
為了鍛鍊九王的軍事能力,他經常命令九王出擊蒙古。比如燕王朱棣曾兩次率軍攻打蒙古,一次兵不血刃,一次摧枯拉朽,大勝之。
當然,朱元璋的這種分封制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對,因為熟讀歷史的他們知道七國之亂和八王之亂,但被朱元璋駁回,認為自己的明朝不同於以往。
結果,在他死後不久就爆發了靖難之役!
清朝到了清朝,清朝又吸取了以前七國之亂、八王之亂和靖難之役的教訓,雖然封王,但王都在京城,不得外出,和宋朝一樣,並不就藩。
就這樣,中國這兩三千年就在分封制、郡縣制、分封制郡縣制結合之間來回折騰。
總之,可無論哪種制度最後都會出問題!
回覆列表
朱元璋當時餓死了很多人,他不希望子孫再跟他一樣的經歷,所以封王封侯,但是到了明朝後期已經太臃腫了,藩王不能耕地謀生,都去領補貼,國庫空虛,沒錢打仗,清朝來了一樣對朱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