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吃瓜智哥侃大片

    當年趕考李林甫一人未取,趕考的人當中就有杜甫,是李林甫大膽?不。

    他只是個背鍋的。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有如此評價,足見杜甫詩歌地位造詣,可是他的運氣卻沒有那麼好。

    作為一代詩聖,雖與李白齊名(兩人還是至交好友),曾經一起尋仙問道。但因為晚生了十年,他的運氣就沒有那麼好了,先是科舉碰到李林甫這個狗賊,搞了歷史上惟一一屆零錄取的科考。

    呆在長安尋伯樂的十年,依然各種投報無門,最終窮苦潦倒。

    然後安史之亂爆發,開始了流亡之路。

    話說,當年李林甫擔任主考官,一個都不錄取,並且還向唐玄宗道賀,天下人才都已經被朝廷蒐羅殆盡,一個都沒遺漏,所以民間才一個人都沒考上。

    一向自以為聰明絕頂,天下無雙的唐玄宗聽著了覺得很有道理,非常高興。

    究其原因,是因為唐朝的文壇改革導致文化壁壘已經形成———以提出平仄韻律規制嚴格的新體詩為標誌。詩歌作為科考重要內容,能夠提出這種要求的肯定是唐朝的管理層,絕對不是一兩個人的意思————這種力量強到即使是詩仙太白也無法抗拒。

    看似被矇蔽的唐玄宗也僅僅是唐朝管理層這種思想氛圍的一個集中表現,李林甫也只是順著他的意思辦事,稍微誇張了一點而已。

    唐朝建起文化壁壘,等於就堵上了民間往上訴求的一種重要通道————早期的時候,舊體詩門檻寬大,包容靈活,民間創作活躍,出過不少佳作。

    此風之下,李林甫、楊國忠等人迫害張九齡等忠誠愛國、堅守社稷的利民派的行為,其實就是贏得天下後李氏家族洋洋自得、急不可耐要排除外人的一幫低素質內戚與外戚毫不掩飾的露骨表現。

    這樣的唐朝,最終導致了安史之亂爆發,歷史的結局人們已經知道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攝影怎麼拍“晝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