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深建二代

    我認為不能說誰成全了誰。端午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屈原是我們偉大的愛國詩人。在傳統節日上,我們懷念詩人,發揚詩人的愛國精神這是才最主要的。

  • 2 # 秋水長天H

    這要從端午節的起源說起。

    關於端午節的起源,眾說不一,但大致有四種相對可信的說法:

    其一,夏至避疫說。據說端午節是五毒長大、開始活動的時期。所謂五毒,指毒蛇、蜈蚣、蜘蛛、壁虎和蠍子。於是,為了預防和消滅這些毒物,人們於此日午時前後在屋角及各陰暗處撒石灰、噴雄黃、燃菖蒲,以滅五毒,驅穢氣。

    其二,圖騰祭祀說。聞一多先生在《端午的歷史教育》一文中說,端午節是古代吳越一個以龍為圖騰的團族舉行祭祀的節日。古代的吳越民族以龍為圖騰,並認定它是全族的祖先兼保護神。每年五月初五這一天,他們要舉行一次盛大的圖騰祭,將各種食物裝在竹筒中,或裹在樹葉裡,一面往水裡扔給圖騰神吃,一面自己吃。然後在擊鼓聲中,划著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在水面上作競渡的遊戲。

    其三,紀念屈原說。相傳戰國時候,楚懷王不接受三閭大夫屈原關於聯齊抗秦的主張,被張儀騙到秦國軟禁,不久死於秦國。忠貞的屈原悲憤欲絕,上書新繼位的頃襄王,望其親忠遠奸,選將練兵,為懷王報仇。誰知頃襄王寵信奸佞,將屈原削職放逐。秦國趁機出兵攻楚,楚國滅亡,屈原難忍亡國之痛,於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而死。為了驅趕前來吞食屍體的蛟龍,百姓擊戰鼓、放鞭炮。為了讓魚不吃屈大夫的屍體,他們包好粽子,投入江中餵魚。

    其四,紀念伍、曹說。伍即春秋時期的伍子胥,曹即曹娥。傳說伍子胥死後被棄入長江,卻浮屍江面不沉,隨流逐波,依潮來往,蕩激堤岸,勢不可擋。民間尊祀他為“潮神"、"濤神"。傳說伍子胥死於五月初五,故江浙一帶有迎濤神之俗。

    曹娥是會稽上虞人,她的父親溺死於江中。曹娥為盡孝道,連哭七天七夜後,投江而死。雖然曹娥這樣的孝順毫無道理,實屬封建的畸形道德,但浙江一帶仍有五月初五祭“曹娥投江"之說。

    由此看來,端午節的濫觴肯定早於屈大夫投江,但如今一提到端午節,我們很快想到屈原,這恐怕主要還是出於對屈原的愛國情懷和人格魅力的景仰,屈原成就了端午節更深的內涵。

  • 3 # 樓外斜月

    端午節到了!祝朋友們端午節快樂!

    端午節因屈原而生,屈原因端午節而名!

    試作詩一首。

    吊屈原.端午節有感

    屈子楚辭好,(改為:屈子賦離騷)

    光比日月高。

    端午棕葉香,

    汩羅江滔滔。

  • 4 # 風溯漢水飛

    查資料:端午節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日期是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端午”二字,最早出現在晉代的《風土記》中,但端午的習俗卻早已有之,譬如龍舟競渡,祭祀之俗,號為龍舟節。

    故事這麼描述: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自盡,屈原投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百姓們又怕江河裡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綜上述,應該是端午節在前,而屈原投江在後。端午節因屈原而有了愛國主義教育內涵,變生出多個民間習俗,成為中國幾千年來四大節日之一。屈原因端午節作為載體而流芳百世,讓後世後人紀念敬仰。

  • 5 # 樂活東莞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佳節,古已有之,據說上古時期祭龍飛天演變而來,於是有了扒龍舟的傳統習俗。遠早於屈原的年代,而屈原的故事增添了端午節的文化和愛國主義傳承,有了食粽的風俗。所以沒有屈原端午節仍然會傳承下來,有了屈原的端午節更有歷史和文化底蘊。

  • 6 # 歷史ying

    我認為是端午節成就了屈原。

    今天大多公認屈原和端午節本是沒什麼關係。直到南朝才有人將屈原與端午節掛鉤,而端午早在南朝之前就有了。

    端午祭祀人物一再變換:一開始是伍子胥,後來是屈原,宋代甚至出現張天師和屈原競爭。

    最後屈原與端午節相聯絡的觀念一直流傳至今,重在發揚我們的愛國精神和民族情懷,國家富強人民才能幸福。也因為端午節我們對屈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有人懷疑屈原是否是真實存在的,西漢以前沒人提過這個人,直到賈誼的《吊屈原賦》,再由司馬遷的《史記.屈原即生列傳》傳播出去。

    有古漢語專家認為,“屈原” 其實只是“反切”

    的注音詞,反切音接近“圓”,是女性生殖器

    的象徵,就如同伏羲的反切音是“屍穴”。這又成為了原始的生殖崇拜。

    端午節的習俗有:

    吃粽子:在古代社會,端午是“日葉正陽,時當中夏”的夏至節,節後一段時間是否風調雨順,關係到全年的農業收成。因此要舉行大規模的祭典。粽子是遺留自上古時代祭祀夏至的用品。

    戴香囊、賽龍舟:端午節後是毒蛇猛獸的活躍期,被認為是不祥的,容易發生瘟疫等疾病。龍舟具有“送瘟”的巫術功能,直到明清,各地誌書中記錄的龍舟典禮也主要是為了“攘災”,“只備紙製或茅制的船,行儀式之後,即焚之或泛之。

  • 7 # 半途

    屈原跳汨羅江是端午節的起源,但屈原不用端午節來成全,因為他本身足夠偉大使後人銘記。

    屈原是古代非常厲害的一個詞人,他的《離騷》、《天問》等可以說是神作也不為過,讀起來簡直感覺是神來之筆,讀後讓人回味無窮。

    他的著作因為朗朗上口而又意境深遠,所以能傳承甚遠,被人銘記。說一句屈原是春秋戰國時期最為偉大的詞人,怕是不會有人反對。

    我一直覺得能寫出這種詞章的,稱他為仙人也不為過,楚辭無出其右。

    另外屈原是楚國大夫,優秀的政治家,奈何不被時代所容,眾人皆醉我獨醒。

    他被楚王疏離排擠,鬱郁不得志,整日為家國命運擔憂,但是朝堂日漸昏庸。

    他只能寫詞抒發情懷,整日在汨羅江徘徊,最終投江而死。

    人們懷念楚大夫,就划著舟去江裡為他投食,又怕食物被魚蝦所食,就用葉子包起來,就是粽子的起源。

    久而久之,這種行為就一直流傳下來傳播廣泛,形成一種節日

    一項活動時間久了就自然會融入時間的變化,後來賽龍舟,喝雄黃酒,掛艾蒲等等這些習慣也慢慢加入進來,端午節變得更加豐富和飽滿。

    像是南韓的端午節,就加入了地方特色和我們的過節方式區別就很大,但他們也知道端午節的源頭在中國。

    所以說是屈原的偉大成就了端午節,若是普普通通的一個人跳江,跳再多次也出不了端午節這種節日啊。

  • 8 # 采薇讀書

    魯迅先生說“史家之絕唱 ,無韻之離騷!”。讀史一定要讀《史記》,因為它包含了上自黃帝下至漢武帝之間兩千多年的歷史。而說起離騷,我們不得不說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家,開闢了“香草美人”的傳統,中國浪漫主義文學奠基人。

    端午節在早期老百姓因為五月五前後稻米成熟,紀念豐收過節。因南北朝時期梁·吳筠在《續齊諧記》"楚大夫屈原遭讒不用,五月五投汩羅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並命舟楫拯救之。"民間老百姓便沿襲成了在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的風俗。老百姓是因為屈原的緣故,更喜歡端午。歷史上的屈原是怎樣一個人呢?

    才華橫溢 讒而見疏

    《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記載“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博聞強識(zhi,四聲),明於治亂,嫻於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這句話是說屈原因能力是個知識廣博,明瞭國家治理,擅長外交辭令的人,對內對外都深得楚懷王的重用。

    但楚懷王是個昏庸無腦的皇帝,在聽了上官大夫讒言“王使屈平為令,眾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為" 非我莫能為也‘’”。楚懷王聽了大怒,立即疏遠了屈原。楚懷王不能明辨是非,選擇不相信屈原的一片忠心讓屈原憂愁深思,做下了著名的“離騷”。整首辭都在表達著屈原的憂愁:“彼堯、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紂之猖披兮,夫惟捷徑以窘步。”以古代帝王的事來諷刺當今社會;“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來哀嘆人民生活困苦,表現了他憂國憂民;“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表達屈原志趣高潔;“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表達屈原維護楚國政治的美好;“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則體現了屈原作為一個至清的浪漫主義詩人的求索精神。

    屈原第一次被罷免 張儀戲弄楚懷王六百里變六里

    秦國準備攻打齊國,因為齊國和楚國結成合縱聯盟秦惠王十分擔憂。就派張儀用厚禮和信物呈獻給楚王曰:“秦甚憎齊,齊與楚從親,楚誠能絕齊,秦願獻商、於之地六百里。”是說如果楚國如果不跟齊國聯盟,秦國願意割地六百里給楚懷王。楚懷王不僅昏庸無腦,還貪得無厭,一聽割地,立馬信了張儀,與齊國絕交。秦國大勝後楚懷王去要地,張儀卻說“儀與王約六里,不聞六百里。”在羋月傳裡戲說羋月是這樣回答楚懷王的:“儀曰割地六里,名為六百。”後來楚懷王說只想要張儀本人,張儀又以重金買通了鄭袖,懷王聽信勸導,抓了張儀後又放走張儀,出使齊國的屈原聽了以後氣憤不已,回國質問楚懷王,但因為自己被疏遠,也提不了及時的建議,楚懷王后悔也來不及了。

    二次流放 楚國危亡

    史記中這樣寫道“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楚懷王不聽勸告入秦死在秦國,長子頃襄王繼位,任用子蘭為令尹。屈原因為怨恨子蘭而被流放。但仍然心繫楚國,盼著王君能悔悟。但屈原終究是個浪漫主義的政治家,未能使當時的頃襄王回心轉意。

    對楚懷王不分忠臣,內被鄭袖迷惑,外被張儀欺騙。疏遠屈原而信任上官大夫,失去了六個郡,最後自己也被困死在秦國這個歷史,被天下人所恥笑。《易》曰:“井渫不食,為我心惻,可以汲。王明,並受其福。”《易經》的意思只有君王賢明,才是天下人的福分。史記是這樣評價楚懷王的“人君無愚智賢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為,舉賢以自佐。然亡國破家相隨屬,而聖君治國累世而不見者,其所謂忠者不忠,而所謂賢者不賢也。”國破家亡是因為沒有聖明君主出現,聖明君主是分得清賢臣和小人的。也是在指楚懷王昏庸愚笨。

    懷才不遇 投江明志

    汨羅江畔,船伕問屈原為何被流放,屈原曰:“舉世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船伕勸道:“夫聖人者,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皆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意思是讓屈原認清形勢隨波逐流,做個聰明人總比流放要好。其實一個漁夫老百姓都能看明白的問題,屈原卻過於執著。所以屈原回答:“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這也算是他最後的明志吧,然後就投了江。

    屈原的懷沙賦裡寫道“修路幽蔽,道遠忽兮。懷質抱情,獨無匹兮。”再現了屈原浪漫的愛國主義情懷”

    對屈原做出最早評價是賈誼,他在《吊屈原賦》裡寫道“般紛紛其離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歷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懷此都也?”這表明他不支援屈原這過於執著的性情。

    司馬遷曾在屈原傳後這樣描述自己的感悟“餘讀《離騷》、《天問》、《招魂》、《哀郢》,悲其志。適長沙,過屈原所自沉淵,未嘗不垂涕,想見其為人。及見賈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遊諸侯,何國不容,而自令若是!讀《鵩鳥賦》,同死生,輕去就,又爽然自失矣。”無論是自己,還是藉助賈誼,都在表達一個國家失去這樣的人才是多麼可惜的事,也為屈原的執著而投了江感到傷心。

    屈原作為一個政治家,過於浪漫和執著了。而作為一個文學家和詩人,他是完美的。恰逢端午節,讓我們再讀《離騷》,紀念這位浪漫的愛國主義詩人吧

  • 9 # 隴中塵埃

    如果分析一番∶端午節在每年五月初五,屈原投江而逝恰是五月初五。;也許,這只是時間巧合而已,這正如每年五月初五都會有人逝去。因此,似乎談不到誰成全了誰。不過屈原的忠君愛國、正直磊落、為國殉身的事蹟深深震撼了當時的楚湘之人,加之他是詩人,是中華的詩祖,他投汩羅之後,他的詩賦和事蹟在楚湘大地就廣泛地流傳起來,每年五月五人們在驅五毒這日就會祭祀他。這種風俗又隨著歲月前進,傳至神州萬方。

    在中華古代,其實像五月初五驅毒禳邪的節日很多,幾乎每月都有,如三月三賽神,四月八祭神,六月六驅暑……不勝列舉。

    端午節的歷史十分悠久,可以追溯到上古。因為農曆五月,天氣開始大熱。隨之而來的是一些毒蟲害蠖開始作崇,即所謂五毒。於是,為了預防和消滅這些毒物,人們於此日時在住寢內外撒石灰、噴雄黃、燃菖蒲,以滅五毒,驅穢氣。還搞一些滅毒驅邪的迷信活動。

    聞一多先生又在《端午的歷史教育》一文中說,端午節是古代吳越一個以龍為圖騰的團族舉行祭祀的節日。古代的吳越民族以龍為圖騰,並認定它是全族的祖先兼保護神。每年五月初五這一天,他們要舉行一次盛大的圖騰祭。

    可見端午節的歷史是早早於屈原的。

    而端午節能成為中華民族繼春節後的第二大節日,屈原的故事卻是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因此上,是屈原成就了、也豐富了、壯大了端午節。

    其實端午節來歷以及風俗文化上的另一種最為可信的傳奇故事是紀念伍子胥說。當然我們不是史學家;我們只按千百年來中華傳統行事。其餘,姑且不論。

  • 10 # 使用者屈之子

    屈之子來回答這一提問,也願意與大家一起分享答題的觀點與心得。

    毫無疑問,是屈原成全了端午節。

    屈原出生於楚國的貴族家庭,因為家族衰落,屈原只擔任了楚國的大夫。屈原是楚國貴族中傑出人才,精通曆史、文學,能十分洞悉各國形勢和治世之道。他二十來歲就做了楚懷王的左徒(相當於現在國務院副總理職務),對內他時常與懷王討論國家大事,釋出號令,對外接待各地賓客與使臣,應對諸侯。楚懷王還讓屈大夫草擬法令,又讓他出使齊國,聯齊抗暴秦。

    屈原的開明政策,曾一度使楚國出現了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但是楚懷王對屈原的信任以及屈原的改革精神和措施,卻招來了楚國貴族大臣們的反對和忌妒。他們只知道維護自己的個人利益,而將國家與大眾的利益置之腦後,於是對屈原的詆譭之聲終日圍繞懷王四周。真是眾口鑠金、 積毀銷骨啊。 終於,昏聵的楚懷王聽信讒言,漸漸疏遠了屈原,屈大夫被逐出郢都(楚國首府)並遭流放至漢北。

    公元前299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楚懷王被秦國扣留,最終客死秦國。 楚華人因為此事心裡很是不平,本來就有深厚愛國情意的屈原更是氣憤,力勸楚國的繼任者楚頃襄王蒐羅人才,操練兵馬,為國家和懷王報仇雪恥。但楚國少部分整日過著花天灑地,奢靡生活的當權者不願打仗,於是,屈原的積極建議再一次招來了象令尹子蘭和靳尚這些人的仇視。他們天天在頃襄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並給剛正不阿的屈大夫下套子、使絆子,楚頃襄王於是就把屈原革了職,放逐到了更遠的地方湘南。這是屈原第二次被放逐。

    由於不願意隨波逐流,在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楚國都城被攻破的那天,屈原抱著一塊大石頭,跳到汩羅江(今湖南東北部)自殺了。附近的漁民沒有找到屈原的屍體,便把竹簡子裡的米撒下去,希望魚兒吃這些米,不要咬食屈原。對此可以看出,楚國的老百姓心裡面是很敬重、愛戴屈大夫的。

    歷史上每年的五月初五從此被稱為端午節。 直到今天,人們還在每年的這一天舉行划船競賽和吃粽子,表示對屈原營救行為的不輟。

    在中國上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日數不勝數,各民族的,各區域的……。但,從沒有一個傳統節日是因為一個人的離去而確立的,並且源源流長。

    端午節從確立以來,日益影響著以後的各個時代,直到今天依然是中國重要的歷史傳統文化節日。

    端午節傳承下來的不僅是粽子、艾葉、龍舟賽,還有詩歌,更應該為我們深刻牢記並頌揚的是:偉大的、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懷。

  • 11 # 小馬說易

    端午節,又叫端陽節,龍舟節,原本是南方吳越先民創立用於拜祭龍祖的節日。因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因此,我認為是端午節成就了屈原。

    原因(一)

    即使沒有屈原,端午節也是一樣存在的。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划龍舟和吃粽子是端午節的特色。因為楚國詩人屈原,跳汩羅江的日子正好在五月初五,端午節,便賦予了新的意義和哀思。端午節是一種民間風俗,一個文化傳統,隨著屈原的跳江,他與這種文化和風俗融為了一體。

    古往今來,為忠勇大義而死的名人,比比皆是,為何唯獨屈原卻深入人心?就是因為他在端午節這天跳江自殺。一個人的名字可能在歷史的長河中被湮沒,但是一個文化,一種傳承,在歷史的沉澱中卻會越發香醇。屈原與文化傳承一起被洗禮,因此他的聲名,不僅不會被遺忘,還會更加的嘹亮。

    原因(二)

    在端午節時,吃粽子和划龍舟,是人們的節日習俗。當時楚國國都被攻破,屈原悲痛欲絕,懷石投江。於是四面八方的人便劃舟來救,並把粽子投入江中,意思讓江中的魚蝦吃這些粽子,不要吃屈原的屍體。後來人們在端午節划龍舟和吃粽子時,就想起了屈原。再後來人們就把划龍舟和粽子與屈原聯絡到了一起,把這兩種習俗做為紀念屈原忠君愛國精神的一種儀式。

    因此一年一度得端午節就變成了提醒人們想起屈原的“鬧鐘”。屈原之名在一年一年的喚起和沉澱中,便深入了人心,融入了骨髓。

    端午節成就了屈原的忠義之名,屈原也讓端午節有了更好的傳承下去的澎湃之力。總得來說是端午節成就了屈原,但是屈原也讓端午節有了一個新的高度。

  • 12 # 樹德漢碩

    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端午節成全了屈原,屈原也成全了端午節,二者是相互促進,相互為用的。難分伯仲先後主次。

    端是開始,初之意,午是月建午,對應於陰曆五,五是陽數之中,五月五是重中,午五同,也是重午,也為陽辰,故端午又叫端陽。中國節日喜用重日來做之紀念之,這樣簡單易記易認。如正月初一春節,二月二龍抬頭土地誕,三月三壯族歌節,五月五端午節,七月七,七夕節,九月九重陽節等。

    端午,有了屈原而更揚名,從某種意義上說,是端陽成全了屈原,使華夏兒孫,婦孺皆知了愛國詩人屈原。反之,屈原也成全端午,使端午更有名氣,有文化底蘊,讓人過節時要知有操守節義,懂得愛人愛家愛國。能好好教育人感化人,培養人成全人。

  • 13 # 沁蓮三分

    “端午”成全了屈原,屈原成就了“端午節”。

    “端午”還有“端五”、“重五”等名稱。

    “端”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端五”也就是

    “初五”。“午”,古人與“五”通用,但在唐朝時候,因唐太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為了避諱,改“五”為“午”,從此,“端午”之稱更加普遍。

    端午龍舟競賽的習俗,早在屈原之前已經存在。屈原本人的詩作中,也可以反映出當時競賽的風俗,如《楚辭.涉江》中就有:“乘舲船余上沅兮,齊吳榜以汰。船容與而不進兮,淹回水而凝滯。朝發枉渚兮,夕宿辰陽。”屈原所乘的這種狹長而輕小的舲船實質上也就是當時一種競賽所用的船。

    “端午”是入夏後第一個節日,氣溫上升,“蟲蟻”出沒、又是疾病多發的時期,所以人們會在家門口掛幾株艾草,由於艾草特殊的香味,人們用它來驅病、防蚊、辟邪。由此可見,“端午”時候的一些民俗,在屈原之前就有了。

    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帶兵南下,攻破了楚國國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滅,對前途感到絕望,雖有心報國,卻無力迴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懷恨投汨羅江自殺。但屈原投江的準確日子無法確定,他可能是五月初五,或距這一天很近的一個日子投江的。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讓後人可以永懷他的愛國之情,教育人們要“忠君愛國”,就把這一天作為紀念屈原的日子。在這天,人們賽龍舟、吃粽子、家人團聚,共同懷念屈原,就像過“春節”、“中秋節”、“清明節”一樣,受到人們非常的重視,還形成一些特殊的祭典儀式,成為一箇中國傳統固定的節日——“端午節”!

  • 14 # 妙音芳芳

    我認為端午節成全了屈原,而屈原又是端午節的延續變得更有意義。

    實際上,上古傳說舜帝南巡死於湘水,娥皇,女英追尋至此,發現舜帝已死,兩人也殉死於至,死後化身湘妃竹。舜帝有多個名字,舜也稱“夋”、“俊”,帝俊是《山海經》中的太陽神。舜是楚人的祖先,號稱“祝融”。楚俗以五月五日為“祝融(火神)生日”,所以為紀念舜帝祝融,後人則舉行龍舟競渡的風俗,延續至今!

    五月五日端午,上古以為夏至為陽盛之日。殷商時以夏至為嘗麥、種黍之新年節日。因此人們包粽子來慶祝夏至的節日。

    楚人自命為火神祝融之後裔,當屈原於政治失意後乃擇此日而悲憤沉江,後人為懷念屈原,遂以此日作為祭屈原之日也。同時將吃粽子以及將粽子投入江河餵魚蝦,祈禱屈原身體不被魚蝦所食。由於年代久遠,祭祀火神的傳統逐漸被紀念屈原所取代和傳承,今人不明本末,反而以為只是由於紀念屈原而方有端午。因此說,端午節成就了屈原不朽,屈原也使端午的傳承持續而深遠!……

  • 15 # 新聞評論創作者

    有人說屈原是愚忠,不值得效仿!但是屈原的忠君愛國顯示出了高尚的道德品行。《離騷》證明了屈原的大才,作為華人的先祖,應是我輩楷模!我的結論是屈原成就了端午!

  • 16 # 囈語君

    題主問:是端午節成就了屈原?還是屈原成就了端午節?

    世界就是如此奇妙,你本往東,我本往南,看似兩個無關的人或事,在歷史時空的某一個點上相遇了,說是成全,不如說是巧合,是時間、地點、時空的巧合,讓一件看似平常的事情,產生了一個巨大的化學反應,而這個反應卻觸發了很多人的認同,而端午節就是如此而來。

    像秦始皇一樣,秦國統一天下的機會留給了他,所以他成為了千古一帝;像漢武帝一樣,祖上積攢夠了足夠的資本,所以漢武帝開啟了大漢的盛世;像唐玄宗一樣,躺著都可能出現盛世,不需要他多麼的出色,一切就水到渠成,唐朝整體的強大,將它推到了人生的巔峰;又比如美國的總統特朗普,看似一無所長,然而歷史永遠都會記住這位看似“奇葩的總統”,掉進錢眼裡的“商人總統”。屈原也許沒有這些大佬霸氣,但是他能夠被世人記得,也是有著特殊的意義。

    屈原的一生

    屈原

    前340—前278

    戰國時,楚國的政治家,愛國詩人。名平,字原;又名正則,字靈均。

    據《史記·屈原傳正義》雲:“楚王始都是,生子瑕,受屈為卿,因以為氏”。在周幽王期間,孫武王求爵位而不得,故建立楚國,屈為封地,故成姓氏。楚國屈原三大姓氏分別為:昭、屈、景。

    楚懷王時,屈原因其博聞強識,明於治亂,嫻於辭令,備受信任。約於楚懷王十一年(前318),任為左徒。

    十六年(前313),參與造憲令。推動改革內政,修法度,限制貴族之特權,舉賢任能,以期富國強兵;對外東聯齊國,西抗強秦。在“合縱”與“聯橫”的政治鬥爭中,曾三次出使齊國,以圖聯齊制秦。

    由於楚懷王,聽信親秦者令尹子蘭、上官大夫靳尚等人讒言,被貶為“三閭大夫”。楚頃襄王二年(前297),被放逐於長江以南沅湘流域等荒野地區。二十一年(前278),楚國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被秦攻破,楚君出逃。

    屈原既無法實現其政治抱負,面對大廈將傾的楚國,無能為力。逐於五月初五滿懷悲憤投汨羅江。主要著作有:《離騷》、《天問》、《招魂》、《哀郢》、《懷沙》、《九歌》、《九章》、《惜往日》、《涉江》約25篇。

    端午節

    端午節又叫龍舟節、重午節、端陽節、端五節、重五節、當五汛、天中節、夏節、艾節、五月節、菖蒲節、天醫節、浴蘭節、女兒節、午日節、地臘節、正陽節、龍日節、粽子節、五黃節、詩人節、屈原日、躲午節、解粽節、端禮節、五月初五、五月當午等二十多個,而屈原日僅僅是其中之一。在唐代之後,端午成為主流的稱呼,被廣泛推廣,每年的五月初五,即為端午節。

    然而名稱雖然統一,但是風俗習慣卻並沒有統一,所以端午節的龍舟活動,這也僅僅限於南方,而北方沒有划龍舟的習俗。歷史記載中,端午節的由來有大概幾種說法,一為紀念伍子胥,二為紀念孝女曹娥,三為紀念介子推。

    因屈原的文學傳承較為廣泛,在南北朝時,南梁神話志怪小說家吳均在《續齊諧記》中,最小將屈原與端午節結合在了一起。在東漢年間,最早出現了紀念屈原與端午節重合的痕跡,但並沒有得到推廣。隨著時間的推廣,因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而作為忠君思想為主導的前提下,屈原的故事得到民間和統治層的大力渲染。因此,端午節紀念屈原之說,佔據了主流地位。

    致使後世影響最廣最深,而其他民俗文化也就逐漸融合於端午節,逐漸失去原有的意義。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也就成了紀念屈原的專屬活動,但古代更多的也僅限於南方而已,到了現代才被北方所接受。

    結束語

    端午節的傳統,在歷史中,是要早於屈原,紀念屈原僅僅是這個節日裡其中的一種,更多的侷限於楚地,然而隨著歷史的變遷,在眾多五月五日這個節日裡,其他的紀念活動,逐漸被屈原的影響所超過,所以慢慢的行成了端午節紀念屈原的理念。

    歷史的巧合,歷史的重複,端午節於屈原本身並無交集的兩個事,因為時間的巧合,重合於一體,如果非要說成就的話,那便是,端午節成就了屈原,而屈原也成就了端午節,沒有端午節,屈原不會有如此大的影響力,充其量是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而已。而沒有屈原,也許端午節在歷史長河中如此璀璨,因為屈原的忠君思想,所以受到歷代君王文人的推崇,以至延續幾千年的歷史。

    ENT

  • 17 # 桃博博

    這個問題就很像到底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其實,端午節的一些習俗,在很久之前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昇至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日子,即如《易經·乾卦》第五爻的爻辭曰:“飛龍在天”。端午日龍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雜揉了多種民俗為一體,節俗內容豐富。端午節,本是南方吳越先民創立用於拜祭龍祖的節日[5][6][7]。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

  • 18 # 醉眼看世界丶

    我認為不能說誰成全了誰。端午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屈原是我們偉大的愛國詩人。在傳統節日上,我們懷念詩人,發揚詩人的愛國精神這是才最主要的。

  • 19 # 文案館長兼攝影師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為古代百越地區(長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戰國時期的楚國(今湖北)詩人屈原在該日抱石自投汨羅江身死,統治者為樹立忠君愛國標籤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

    春秋時已有端午節 是祭祀龍王的節日 屈原投江只是恰好同天 之所以認為是為了紀念屈原 只是因為影響大 提倡愛國忠貞

  • 20 # 趙建國律師

    “端午”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晉,唐代以前稱呼“五月初五”,唐代以後,“端午”取代了“五月初五”的稱呼。端午節最早是以龍舟競渡的形式祭祀龍祖的節日,要早於屈原。屈原跳江自盡正是端午這天,因其在歷史上具有相當的影響力,所以,每當節日來臨時,大家都會想起這位為國殉節的人物,於是,亦將端午節這天作為紀念他的日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代寫實油畫在繪畫史上是否可以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