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愚鈴
-
2 # 若如倘若
40歲的年紀,這個年紀在職業生涯裡,在奮鬥的年歲裡似乎才將近一半,想想我們一生,25歲之前基本上在學習,60歲以後是步入老年生活,從25歲到60歲這段時間才開始有產值,想想40歲是不是掙錢的時間還沒過半。但是這個年齡卻又是最艱難和無奈的年齡,這個階段的我們,有了家庭有孩子,上面的老人也慢慢需要我們的照顧,而我們的事業似乎也到了瓶頸,一切充滿了變數,但是壓力和負擔卻在增加。所以40歲的年齡彷彿就是一個分水嶺,想要走的更遠,更好,一是要有個良好的心態,不急不躁,冷靜思考當下的工作或者事業還有什麼突破口,這樣打破侷限,找到新的生機,再者如果真的不能再繼續,那麼試著換個方向或領域,說不定找到新的機會也未可知。心態放平和,人這一生有很多可能。
-
3 # 人力EXPERT
職場上:40一枝花,各行大當家
我覺得40歲求職歇菜的觀點,很大程度上,還是個人的心理問題。相反,40歲以上的求職者一般都是精英大佬,求職的職位都是各大企業的高管了。而且企業獲得這些人才的渠道一般也是靠獵頭挖牆角得到的。
通常而言,35歲,是一般公司招聘中層、業務骨幹、技術員等職位時參考的年齡界限。但在很多行業,如果招聘的是總監、vp層級,一般還會放到45歲。所以在不同行業,不同公司,不同職位會有不同的年齡參考限制。但也不是完全絕對不可突破的。
對企業而言候選人的年齡只是參考指標之一,最關鍵的還是要看候選人是否匹配職位需求,未來是否能夠給企業帶來價值。在市場上,慧眼識珠的企業還是很多的。
對候選人而言不要太在意年齡,不管你是35歲還是45歲,只要有能力,就要有職業自信。在某些行業,或某些崗位上,年齡大反而是一個優勢。因為這也意味著你有豐富的經驗和閱歷,較強的承受能力和抗壓能力,很好的人脈資源,以及處理危機和公關能力,等等。
不管怎樣,打鐵還需自身硬。如果求職失敗了,不要把失敗的黑鍋都讓年齡來背。還要再看一看其他關鍵勝任能力是否已經具備了,你的知識、經驗、專業技術有沒有過時,是否具有市場競爭力。如果沒有,那就儘快迎頭趕上吧。
畢竟年齡的車輪是不可逆轉的,但學習和提升是永遠不晚的。
-
4 # 前程簡歷
1.35歲招聘年齡界限,是公務員招聘帶了一個不好的頭,接著一些企業更進的結果,說到底還是一個年齡歧視的問題。
2.40歲的歇菜,就我們團隊瞭解的情況,要一分為二的看,就我們瞭解體制內的情況,40歲,一種是漸入佳境,工作經驗豐富,業務熟練,逐步走上領導崗位或者管理崗位;一種恰恰相反,就是題主說的歇菜了,因為主觀或者客觀原因,事做不好,或者不想做,或者不能做,甚至生產心理上的問題,後半生就混混沌沌的開始了。
-
5 # 山林小屋
職場40歲正是黃金年齡,怎麼就歇菜了呢?
“提問者自述:現在35歲現象愈演愈烈,大多數公司的招聘啟事都會將35歲設定一道坎。過了,好像活在另一個世界似的。
40歲正是人的大好年華,離死還遙遠,經歷、人脈、能力都戛然而止,逼迫進行第二次人生開始,這究竟是社會的進步呢?還是社會的悲哀?”
回答:你提的這個問題末尾感嘆:“究竟是社會的進步呢?還是社會的悲哀?” 在此我可以說:職場的雙向選擇,是企業從自身情況考慮設定的工作崗位,許多崗位對年齡有要求,也很正常。這與社會進步、悲哀扯不上關係。
一、為什麼用人單位對40歲年齡的人會限制
剛才,你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因為當今社會經濟發展,市場競爭激烈。同類商品的競爭主要是價格競爭,會引起企業利潤減少,有時激烈到無利可圖的地步,虧損倒閉也是家常便飯的事。除非壟斷不會發生此事。
正是這樣的結果,如何謀求企業生存,科技力量的進步給了企業提供生存發展的機會。現在降低成本的科技手段推陳出新,日益先進。 如原先需要大量人力操作的流水作業工人,密集性產品生產的工廠等,凡是簡單重複勞動企業的生產工人,均被人工智慧機器人代替了,造成失業隊伍不斷擴大。
而且人工智慧機器人取代人的工作範圍在擴大,趨勢在加快。按照“專家人士”的說法,人工智慧的神力進一步會取代律師、會計、醫生、軟體研發等這些白領人的工作呢。這樣說來大部分人都
得失業了。
工作崗位減少了,人沒有減少,反而在增加(人口出生正增長、大學生畢業等)。這樣對企業就有了選擇人才的機會。低端產品淘汰,技術升級,提高對人的質量要求,其中也就包括年齡在內的選擇。40歲的年齡,的確是個年富力強的黃金年齡。論經驗、論體魄、論知識肯定比年輕人強吧。但是企業不是這麼想的:
1、你的知識結構不能更新,無法適應企業轉型的技術要求。用年輕人有活力,接受新事物快,給企業創造價值更快,且成本又低,企業會用年紀輕的人。
2、對於快節奏的企業,40歲的身體體質不如二三十歲年輕人。如果是需要體力的公司,你這個年齡已經不是公司考慮的錄用年齡。需要腦力的公司,40歲的人也比不過年輕人呀,思維敏捷、工作積極性,創造力、加班加點的工作,都不如二三十歲的人吧。
3、40歲的人到中年,家庭瑣事、經濟負擔事牽扯較多,父母、妻子、兒女等煩心事不少。、
4、40歲人如果文化水平低,企業轉型,產品更新換代就會裁員、轉崗在所難免,你轉崗後也不能適應,只能是失業了。
以上4點說明40歲的年齡是個沒有優勢的年齡,是個尷尬的年齡。不客氣的說,莫說你40歲的年齡就找不到工作,比你更年輕的人找不到工作也不少啊。就是前面講到過人工智慧機器排斥人的工作崗位。未來10到15年取代的將是大多數人,危機感是毋庸置疑。
二、40歲的人將來工作怎麼辦?
1、自身轉型,選擇那些將來一般不會被機器人替代的工作。
相對的來說,大概列了以下幾種職業,一時半會兒不會被人工智慧機器人代替:
單位管理人員、職業軍人、教師、醫生護士、律師、會計、作家、維修工、保潔保安、服務員、快遞員、教練、考古學者、公務員、專業消防隊員、建築工程師、電氣工程師、碼農、營養師、、雕塑家、音樂家、、理髮師、心理學家、攝影師、、畫家、美容化妝師,、演員、運動員 、金融分析師、、宇航員、、、等。
2、努力學習,提高自身能力,爭取一職多能的才幹。
今後的社會進步與發展,機器排斥人的工作在所難免,我們無法抗拒,只有主動適應,才是基本的選擇。
40歲的人,並不是沒有工作可幹,其實許多機器人代替不了的工作,如服務行業的工作,也是適合40多歲的人做。在國外甚至飛機上的航空小姐,酒店服務人員並非都是年輕人,四五十歲的大有人在。國內現在酒店、醫院的服務員四五十歲也不少。
其實只要肯學習、多學點工作技能,具備一職多能的才幹,工作眷顧你的機會就多。要讓自己在職場裡遊刃有餘,還是吃苦多準備些絕活。
三、由此引發的一點感想
1、機器排斥人的工作,其實是個老生常談的事情,
前面因談論40歲求職引發的人工智慧發展時,導致失業,就業難的問題,不由得使我對人工智慧產生了一些感想。
早在100年前的馬克思的資本論裡就提到過機器取代人的作用,它能提高勞動生產力,使資本家能獲得更多的剩餘價值。人類自從發明蒸汽機開始就是機器取代人的勞動力的開始,一直演變到現在的人工智慧機器人出現。隨著人工智慧機器人的功能、智慧化程度不斷提升,更多人的工作崗位將會失去。
人工智慧機器人全面取代人的工作崗位的日期相信不會遙遠,一旦人工智慧機器人研發瓶頸突破,機器人腦門洞開,很快人就會依賴機器人的精心服務了。
2、那麼這樣的結果是好事壞事呢?
怎麼說呢,應該在過程演變中是壞事,因為它剝奪人的勞動權,剝奪人的勞動就是剝奪人的生存權。在人類還在靠出賣自身勞動力掙錢吃飯的時候,肯定是壞事,不勞動哪來的錢呢?沒錢咋吃飯,靠企業搞福利施捨可持續嗎?
大概是前年吧,我曾經在網上看過一個電商大佬的影片,我這裡就不說他的姓名。他很自信的說:“照此人工智慧的飛速發展,再過12年吧,2030年人類將會過上共產主義社會的生活方式。人工智慧機器人全面代替人的生活服務和生產勞動,物資極大豐富,按需分配社會產品物資的可能性很大”。
人工智慧的頂級智慧有如此神奇效果,那麼這不就是人類苦苦追求的幸福美滿的生活嗎?如果真如大佬所願,那麼大力發展人工智慧機器人真是件天大的好事啊。
3、其實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
一個新生事物出現到壯大,評價它的好壞,關鍵是看它是否正面性大於它的反面性,如果是,它是可取的,應大力發展,否則NO。
我們現在發展的人工智慧機器人,是商品經濟利益的產物,說起來是給人類帶來便捷舒適的生活,。其實是降低成本的工具,謀求利益最大化的機器。假如機器人做不到降成本,出利益這六個字,企業會研發嗎?除非是有人出錢搞公共福利事業。
4、人工智慧的研發國家高度重視,
因為它是引領未來的戰略性的新技術,有顛覆世界經濟發展模式的可能。世界發達國家把它作為國家競爭力、維護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來看待。
因為這是一場歷史性的科技推動的技術變革和產業革命,誰佔領這個制高點,誰就引領世界科技革命給世界帶來新的格局,同時也滿足本國人民日益增長美好生活的需求。
所以國家如此重視人工智慧發展,說明它的結果是非常美好。對人類是有極大好處。
5、有人說:“人工智慧大量發展,我們飯碗沒了,咋辦?”
我想新的工作肯定會出現,就像一個皮球,你這邊摁下去,那頭又會鼓起來,得與失總是在互換的。
即便全部被機器人排斥了,大家都在家裡,會影響你吃飯嗎?不會,反而是好事呢。因為機器人創造的價值遠遠超過你人類創造的價值,不是嗎?
機器人不用休息吃飯,日日夜夜工作,讓人省心省力不好嗎?假如種5萬畝地,人工種要500人來種地管理,且效率低,人工智慧機器人10個足夠操控其他機械,再加幾個人管理就可快速搞定。還不用發這麼多的人工費,可是它創造的利潤價值遠大於人工種地,這種巨大利潤反饋於人類生活不是挺好的事嗎?
有人會說:“都讓人工智慧機器人去幹了,那我們空暇來幹什麼?“ 問的好,我覺得沒有那麼玄,機器人再高明也是在人的操控下做任何事情,既然是人操控機器人,那就會有管理維修人員。再則人們還可以從事其他新領域裡工作,探索未知領域的事務能騰出更多的精力來。
6、霍金的預言,怎麼理解?
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霍金,曾經在2017年倫敦舉行的時代精神會議上表示,“人工智慧可能是人類文明史上最糟糕的事情,也可能成為最美好的事情。”
以後他又講過:“計算機及人工智慧(A.I.)將在100年內取代人類,所以目前必須確保計算機的目標與人類是一致的。”
從霍金的話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人工智慧是把“雙刃劍”,他既讓人擔心又讓人期待,憂愁和喜悅並存。所以,作為我們人類,要充分發揮人類的智慧,掌控發揮好人工智慧作用,讓它始終朝著為人類服務的方向走。我們完全沒有必要擔心有人說的:“人工智慧搞不好會反噬人類”。因為管住人工智慧行為的金鑰匙是掌握在人的手裡,人怎麼會丟棄“金鑰匙”任由智慧機器人使性子呢?
人類研發人工智慧的腳步是不會停止,我們有理由相信它會實現為人類美好生活的願望而揮巨大作用。
結語:人類在進步,社會在發展,科技在創新,讓我們坦然接受暫時的衝擊,調整好自己,提高工作技能和自身價值,迎接新的挑戰。相信明天會更美好!加油!
-
6 # 房地產小百科
針對職場40歲正是黃金年齡,怎麼就歇菜了?這個問題,我的觀點如下:
第一,這個問題提的很好,我曾經就職場這種怪象發表過自己的觀點,發出了自己吶喊,但音量有限沒有引起反響,我希望社會上有更多的人士站出來發聲,以引起社會和政府的重視,採取必要政策支援措施。
第二,現在職場上招聘,確實許多公司都喜歡找35歲以內員工,到了40歲好像“無企問津”,其實客觀的講,如果從公司招聘高層崗位來說,40歲是最合適的,要經驗有經驗,要歷練有歷練,要成熟有成熟。35歲有些經驗,處事老練度,思考問題的能力,相對來說可能比40歲要弱點。
第三,有一點我們得承認,35歲是一個男人精氣神的分界點。過了這個年齡,身體就逐步在走下坡路。面對有些崗位高強度的工作,精力和身體健康方面可能有時候有點跟不上。
第四,但從我的角度來看,這也是社會的一種亂象,是社會退步的一種表現,大家試想一下,40歲正是一個男人的黃金年齡,擔負著社會很大的重任和巨大生活壓力“上有老下有小”,如果這個時候面臨著下崗的話,或者自己創業(但創業只適合少部分人,多數人還是不適合)失敗,怨氣積累到一定程度,無形中會成為一種社會問題,故希望政府要合理的干預,和政策引導企業合理用工,這也是企業所應承擔的社會責任。
現在35歲現象愈演愈烈,大多數公司的招聘啟示都會將35歲設定成一道坎。過了。好像活在另外一個世界似的。40歲正是一個人的大好年華,離死還很遙遠,經驗、能力、人脈都戛然而止,逼迫進行第二次人生開始,這究竟是社會的進步呢。還是悲哀呢?
回覆列表
其實,某種意義上講這就是社會的悲哀!一味追求年輕化,簡單地搞一刀切。說實話,正如題主所說,四十歲正是一個人的黃金時期——當然排除不求上進混吃等死之輩,這類人到任何年齡都是一樣!人到四十歲的年齡,正如孔子所說剛好進入不惑之年,這個年齡沒有二三十歲的青澀、浮躁、幼稚、不成熟,也沒有五十歲的保守、消沉、老氣橫秋、得過且過,經過十多年的磨鍊,工作能力已經得到充分提升,又有長期的工作閱歷積累,對待工作、事業也有了自己穩定的想法,會更加珍惜工作崗位,也更能踏踏實實幹好工作!同時,四十歲的人也正是生活壓力最大的時候,上有老下有小,如果僅僅因為年齡原因就將他們關在求職的大門外,是對他們的不公平,也是對社會人力資源的極大浪費,更是社會不穩定的重大隱患!所以,在招聘時,不應該單純就年齡設定門檻,而應該綜合考慮崗位需求,從學歷、工作經歷、工作技能等多方面綜合考核聘用!即使要設定,也起碼應該設到45歲——因為按現行社保政策,超過這個年齡如果新參保則繳費年限不夠15年,60歲無法退休,如果考慮到延遲退休的因素,那這個年齡其實也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