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慕容缺
-
2 # 飛天ZY漫雪
漢書和後漢書,我覺得都有它們各自精彩的風格。
漢書記載的是漢高祖建國,漢武帝征伐匈奴等西漢時代的歷史。漢書,就是記錄漢朝史事的典藉,為東漢班固編篡,前後共一百卷。計有紀十二卷,表八卷,志十卷,傳七十卷,漢書在學術界的地位僅次於史書。
而後漢書講述的是赤眉之亂後建立漢朝,到黃巾之亂,漢室滅亡這段時間的歷史,全書共一百二十卷,為南朝宋范曄撰,志三十卷為晉司馬彪所寫。
漢書一百二十卷,雖說由東漢班固所撰,實則非班固一人所成,先是由其父班彪撰後傳六十五卷,後來在由班固續上,耗時20餘年,班固晚年從車騎將軍竇憲出征北匈奴後,捲入竇憲謀刺皇帝的政治陰謀中,入獄而死,並沒將,八表,和,天文志,完成。其後固妹班昭奉皇帝之命續寫,結果班氏一家共歷三、四十年的歲月,才將漢書完成,漢書與史記皆為記傳體,不同處在史記所載為上古至漢初之通史,漢書因限西漢一代,所以為斷代史。漢書以後之正史,以斷代史為多,漢書可謂是斷代史之先驅
後漢書比三國志稍晚,是在南朝宋年間才開始寫的,以後漢時代為記述物件的歷史書藉,其實在此之前就有很多了,象,光武帝紀,據說是由漢書的作者班固等人所寫的。但是這些史書,在後漢末期到南北朝中期的戰亂期間,輾轉多次,大多己失傳。而范曄所著的,後漢書,是參照東觀漢記等七、八種後漢書編篡而成的,據說在編篡時,范曄引用原始資料刪改史書,從此開了刪改史書的風氣,起初的計劃要完成十記、十志、八十列傳,但是,由於范曄涉及了宮廷裡的叛亂事件,以主謀罪名被處刑,所以,十志,也沒能完成,傳說後人是引用晉司馬彪撰續漢書的,志,來補上的。
多數人認為,漢書,更勝一籌,但我卻更喜歡,後漢書,覺的它更生動。
我讀過前漢書,後漢書,而且是比較認真的讀。若說文筆,我偏向前漢書。因為前漢書記錄的都是膾炙人口的歷史,讀者已經耳熟能詳,經典的段落和金句很多人都能背誦。而後漢書由於歷史比較枯燥無味,讀者相對也少,就算文筆好也輸在了口碑。
所以,前漢書在文筆上勝於後漢書是很輕鬆的。當然面對史記的話前漢書就要識相地退居第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