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劉談心事
-
2 # 趙日金141
孔子述而不作,沒作過一本書。《論語》為後儒之作。
述而不作,對後世儒家的影響,就是反作用,作書無數,還打著孔子的名。現代詞兒,正能量,負能量。誰是正能量,誰是負能量,扯不清。
-
3 # 艾中華
述而不作的孔子是中國學術文化陳陳相因的始作俑者,後世儒學都以孔子是非為是非,不敢越雷池一步,學術活動變為闡釋和考據。現在中國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領域仍然是這種述而不作傳統佔主導。大部分的所謂學術成果都只不過是對西方學術思想的解讀、對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梳理、對黨的領導人講話的論證。孔子不鼓勵獨立思考,設定了許多學習思考的禁區:不語怪力亂神、未知生焉知死等等。孔子是影響中國文化幾千年的大師,但孔子對中國文化的保守主義復古主義痼疾是難辭其咎的。
-
4 # 寂語堂齋
孔子為什麼要述而不作?
孔子只所以述而不作,我想這裡邊肯定是有原因的,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
第一個原因應該是無法去作。孔子的思想內容浩瀚無邊象大海一樣,包含了現實世界一切人的領域,整個思想體系是以中庸為主線,就象他自己說的,吾道一以貫之。而現實世界的人五花八門、千奇百怪,根本沒有一個固定的做人方式或者定律。大凡以精神和思想為主體的學說是一種圓通、圓融的狀態,是以隨機啟發、讓學習的人隨機開悟和領會為方便之門,視學習者慧根深淺而教學習的內容。正因為現實社會人們思想太為複雜,根本無法事先寫作出來讓人學習領會,就象佛祖也是述而不作,這都是同樣的道理,思想靈魂是一種圓融複雜的東西,不可能事先就規定出來。
第二個原因應該是那個時代寫作可是太辛苦的事,孔子那個時代寫作可不是寫而是刻,把字刻在竹片上,那是一個辛苦勞力的工作。佛祖在印度,印度那個時代是把字刻在數葉上,那也同樣是一件辛苦勞力的工作。孔子和佛祖若是把時間都用在刻字上了,那可就沒有時間講學和傳經授法了。所以孔子述而不作也有當時寫作太困難的原因。
第三個原因應該含有心傳口授的意思,沒有文字記載別人也做不了假,全是用口傳送的自然都是孔子自己的東西。就象佛祖一樣,阿難記錄佛祖說的經文,而佛祖怕有人做假特意讓阿難在經文前加上如是我聞四個字。所以孔子述而不作也含有害怕別人做假的成份在裡邊,讀了《論語》和《孔子世家》就會知道,孔子在四十多歲的時候就已經被人稱為聖人了,被稱為是上天派下來教化人們的聖人。
孔子這種述而不作對儒家有何影響?孔子的這種述而不作,對後世的儒家影響是巨大的。後世儒者當看到《論語》並非孔子自己寫作的,而是其弟子們根據孔子的教學記錄下來的,所以他們就敢篡改和擴大孔子的思想。後世有兩個代表人物,一個是漢代的董仲舒,另一個是宋朝的朱熹。孔子從沒有講過什麼女子三綱五常,是董仲舒新增進去的,宋朝大儒朱熹按照統治者的意願重新評註《論語》,這樣才使孔子的儒學真正變成了統治者的工具。
總之,現在這個時代要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就應該還原孔子儒學的本來面目。
-
5 # 言者青青
《論語·述而》中記載孔子曾說過這麼一句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我於老彭。”這是孔子對自己評價。這句話意思是說,自己僅僅是在講解和傳述著現有的內容,而不是在進行自創性的工作。
述而不作(網路圖片)
“述而不作”是孔子自謙,是在講明做學問的嚴謹態度和做學問不易。南宋理學家朱熹曾在《四書章句集註·論語集註》解釋:孔子這四個字是在解讀自己,他說的述是講述,指自己所講解傳授的,是那些已有的所謂的舊學問而已。作是創作,而這些都不是自己創始的。為此,朱熹說:“故作非聖人不能,而述則賢者克及。……孔子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修《春秋》,皆傳先王之舊,而未嘗有所作也,故其自言如此。”這就是儒家開創者孔子的思想素質和胸懷。
孔子的這種“述而不作”自謙和治學的態度,對儒家影響深遠,意義非同尋常。經過幾千年的傳播,形成了進行傳述“傳先王(賢)之舊”和創作相結合模式,“述”而非“作”構成了儒家學說始終如一的基本敘事方式,變成了儒家經典詮釋的基本寫作思想形態。
自謙(網路圖片)
“述而不作”這一做學問謙恭治學的態度與所形成的傳授形式,對後世儒家們影響很大。他們在解釋自己的觀點,也不敢直說了,即使心中真有與先輩聖人或前賢長輩,有不盡相同的看法,但為了突出先輩聖人或前賢長輩學說存在的合法性,後生們往往也是自覺不自覺地將其歸結為他們明確的論斷,或為微言大義相一致。這樣做實際上是給“作”披上了“述”的外衣。
例如,中國魏晉玄學和宋明理學,這兩大學問都是他們自己所開創者。魏晉玄學代表人物王弼和北宋理學家周敦頤,他倆的學說思想比較獨特鮮明的,很顯然是中國哲學史上的“作者”。但他們在撰述時卻說是以《周易注》、《老子注》和《太極圖說》等傳注的形式出現的。可見“述而不作”對後世影響有多大多深!
創新(網路圖片)
今天我們談論這個話題,就是為了正確理解“述而不作”這四個字,做學問的人要有自謙和嚴謹地治學態度,同時,要敢於創新,有自己的觀點和新穎的哲學思想。 -
6 # 文史新視野
孔子述而不作,是因為謙虛。老指老子,彭指彭祖,都是道家人物。說明孔子骨子裡是認同孔子的。
古人修身養德未必要著書。老子五千言也是出關時被關令尹喜要求留下的。
孔子述而不作,是做了個榜樣。更注重師德的修煉。長期而言,是為儒家行為方式做了一個示範。
-
7 # 明心真人
每個人都有困惑,困惑時無所適從。
心被負能量束縛,人就會變得懶惰。
聖人給人講道理,傳道授業並解惑。
解放人的創造力,這就是述而不作。
成仙了道又如何,再入輪迴度眾生。
世間多少迷途客,一一指歸大道中。
大道至簡入人心,人心安使天下平。
太平天下好辦事,聚精會神搞建設。
——論子曰:“述而不作”之真諦[送心]
-
8 # 天馬行空80476
歷史上曾經幾度有人質疑過孔子,批判過孔子。我記憶猶新的是七十年代初“批林批孔“運動。從此,我也對孔子懷有質疑之心,他不配為“萬世師表”之稱號。可以從他的思想,言論中去細究。最有說服力的也是可以顛覆對孔子尊稱的有力證據,就是馬王堆的孔子遺言文物出土。暴露了孔子的“廬山真面目”。
孔子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思想深深融入儒家思想之中,影響了中國幾千年。導致了人的創新能力無法得以很好地發掘,培養,禁錮了人的天性,不敢有個人獨特見解和思想,抑制了創新思維,難怪中國自古至今,原創能力非常低!古代幾千年幾乎沒有科技史,在社會人文領域也幾乎出不了傑作和傑出人才,直至今天,可以說,中國人的科技原創力遠遠落後於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不是嗎?科技原創發明,中國有多少?
所以,必須摒棄儒家思想的毒害了,不要再迷信崇拜孔子了。
-
9 # 老崧
孔子認為,前人的智慧夠用,不需要另外增加什麼。
只是,許多人對前人的智慧不理解,常有誤解,孔子勉為其難,按前人的意境重新述說,避免後人誤會。
但是,孔子沒有想到自己的思想被人治權力樹成了權威。
這導致後人信古迷古,不再有創新精神。
所以,學術界第一要務在於滅【權威】這個概念。
因為【權威】的說法不一定標準。
-
10 # 太極智庫
述而不作的內涵是先述後作,而非死板的只述不作,沒有對知識的繼承,何談對知識的創造?儒家倡導中庸中道,絕不是死板和保守,而是遵循大道,在動態中保持平衡,這個。知道思想很好地體現在儒家乃至中華文化聖典《周易》裡。
-
11 # 真行文化
中國文化很淺顯,人們很多時候是想多了,其實可以理解為就是字面的意思,“述而不作”就是隻說不寫書嗎[呲牙]
在中國文化中學問很重要,“學問”“學問”就是學習要多問,多問為什麼,刨根問底,還要實證,還要形成體系。所以,中國文化其實很注意分析,只是表現方式與西方不同而已。
為什麼“述而不作”呢?因為高度智慧來自於靈感,很多時候是有感而發,突然有所感悟,很隨機,很偶然。一旦坐下來要寫文章了,感悟就跑了,找不到了。
中國文化是很嚴謹的完整體系,但是很多表達方式又是偶發的,書法,國畫,都是如此,即興發揮,很有意思。這也許就是心源文化的特點吧,更是一種創新吧。
-
12 # 雷修遠
我認為孔子的“述而不作”思想不僅對儒家思想具有深刻的影響,而且對之後的數千年
中國文化也是影響深遠,況且這種影響延續到了現代社會,具體分析如下:
第一:“敘而不作”思想是對先賢古聖的著作要加以解釋、擴充及延伸。而不是自成一派將前人的學說予以推翻。這樣做的好的影響就是在儒家思想的學問中數千年來不斷深耕,不斷延伸擴充,造就了中華文化深厚的底蘊,一脈相承,源遠流長。有利於人民思想的統一和穩定。長久的教育已經將儒家思想浸入了中華民族的血脈中,植根於了每個炎黃子孫的心裡。
第二:這種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導致了中華民族思想的單一性與狹隘性。尤其是在“廢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政治的干預下,中國文化缺乏活力,顯得暮氣沉沉。在這種思想的禁錮下,所有創新的思想都被看成了異類而被無情制止。在“尊師重道”的思想下人們都默認了先賢古聖的言論都是毋庸置疑的至理名言,不可加以懷疑。
第三:對現代社會的影響我覺得是在現在飛速發展的多變的時代,很多人遇到人生中的困惑會下意識地從前人的學說中找到出路,而不是立足當下,不斷應時而變,不斷創新。很多人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還是延續祖輩父輩的迂腐思想,不知創新,畏懼改變。當祖輩父輩遺留下來的思想不足以應付當前社會形勢時,人們就會陷入困惑和慌亂中,不知所措,不知道怎麼去生活。這也是當下越來越多的人迷茫、彷徨、抑鬱的原因。
社會的發展勢必是伴隨著人類的進步,中國傳統思想不能絕對的說對或者錯,有用或者沒用。我們一定要謹慎地去看待這些思想文化,真正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最終能夠做到為我所用,有利於自己的人生髮展。
-
13 # 東方國學
“述而不作”是儒家經典《論語》裡孔子自我評價的一句話,反映了孔子做學問的習慣,這種治學方式也對後世儒家產生深遠影響,但千百年來很多人對“述而不作”存在一些誤解。
對述而不作的誤解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很多人因為這句話誤以為,孔子只會轉述先賢的思想,但沒有自己的思想創新。
誠然,孔子確實喜好古代文化,擁護周禮,但並不代表他在治學、講學方面沒有做過創新,相反他在宣講轉述古代經典的過程中,對其賦予了很多自己的見解。
比如他概括出《詩經》的道德價值為:“《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再比如他以“禮”解釋“仁”、又用“忠恕之道”解釋“仁”等等,這些思想都是前人沒有的。
正是因為他能在承襲古代經典的基礎上有所創新,才得以從眾多儒生中脫穎而出,在先秦諸子百家中自成一派,成為儒家學派創始人。
因此,孔子評價自己是“述而不作”,並不是說真的在學說上沒有創新,而是傳遞了另外兩層意思。
另一層意思是說自己雖然四處遊學,但從來不自己寫書。這主要受當時社會環境的影響,在孔子的時代,還未興起私人自撰著作的風氣,讀書人能接觸到的文獻經典都是官方著作,因此述而不作是當時幾乎所有讀書人做學問的主要方式。
基於以上這兩層含義,孔子的“述而不作”對後世儒家治學產生深遠影響。
述而不作對後世儒家的影響
首先,影響了後世儒家的研學方式。述而不作雖然不反對學說創新,但更重視這種創新需要以尊重、因循前人學說為前提。
這就決定了後世儒家的思想理論成果,主要以詮釋、延伸前人學說的面貌展現於世人,比如各種以注、傳、說命名的經典文獻,像《論語集註》、《易傳》、《太極圖說》等等。
其次,影響了後世儒家思想的傳承性。前面已提到述而不作的治學方式重視傳承前人思想,較少有鮮明的個人色彩。因此這樣的治學方式有助於前人思想順利傳承下去,從而得以保證文化的連貫性。
眾所周知,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延續下來的,這不得不歸功於綿延不斷的中國傳統文化。而在秦始皇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正是儒家文化,因此後世儒學代代相傳為中國傳統文化一脈相承做出了巨大貢獻。
最後,孔子述而不作為後世儒家學者研究孔子思想,提供了更多發揮創新的空間。
眾所周知,孔子述而不作的第二層含義是說他只是編纂、闡釋前人的著作,自己並沒有寫過書,很顯然述而不作的治學方式就相當於口口相傳,所以我們看到《論語》是一部記述孔子語錄的儒家經典。
這些口口相傳的名言雋語大都比較簡短,彼此之間沒有特別直接的相關性,所以需要後世儒學研究者去發掘它們之間的聯絡,從而構建一個系統的思想體系;而且這些口語多以比喻舉例的方式出現,富含隱喻色彩,所以需要後世儒學研究者去揭示它們背後的各種可能性。
綜上,只有先澄清對孔子述而不作誤解的基礎上,才能進一步準確定位述而不作對後世儒學產生的影響,否則就無異於給孔子亂扣上固執落後、沒有創新的帽子了。
-
14 # m443
孔子的述而不作不是主動性行為而是被動的接受 因為一些史料缺失孔子不能按自己的臆想去改動歷史事件 這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他沒有辦法 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 只能如實記錄以備後人考證。這是一個非常嚴謹的科學態度 不象現在有些學者到處捕風捉影 道聽途說 來忽悠大眾尤其那些公知們
回覆列表
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孔子治學的一種態度。他和我們這個時代提倡的創新懷疑看似相違背,但是孔子的這種治學態度確實得到了世世代代的人驗證,也就是說要想在聖學上有所成就,還得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這條老路。孔夫子一生最佩服的是上古時代的聖賢,也就是孔老夫子並沒有發明自己的東西,為什麼不用發明?首先一點,聖學是一種心學,教我們如何去用心,和我們學知識是有區別的,知識隨著時代更替不斷變化,聖學是智慧,啟發人的智慧,這種方法不會隨著時間而改變,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儒家不過不是延續先賢的智慧,倘若發明自己的東西,儒家將迷失在歷史的長河中,最終湮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