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貴州茅臺劉夢雄95
-
2 # 奇聞雜談故事
浣溪沙·端午
宋 · 蘇軾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綵線輕纏紅玉臂,
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端午
唐.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
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
忠貞如不替,貽厥後昆芳。
-
3 # 老鍾文創
分享一首我寫的:
又到一年粽子節,
五香蛋黃紅糖白;
艾葉菖蒲驅五毒,
更有雄黃壯膽色!
-
4 # 道緣易學講堂
端午
端午臨中夏,時清曰復長。
鹽梅已佐鼎,麴櫱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
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
忠貞如不替,貼厥後昆芳。
-
5 # 仙人掌8000
比較有名的幾首:劉禹錫的《競渡曲》、歐陽修的《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豔烘》、蘇軾的《六么令•天中節》,具體見影片~
-
6 # 百味寫春秋
明天就是端午節了,首先我提前祝大家端午節吉祥順意!整理幾首帶解釋的、能看懂的“端午古詩詞”展現給大家,請賞閱:
一、宋•陸游的《乙卯重五詩》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陸游說:端午節到了,火紅的石榴花開滿山村。我吃了兩隻角的粽子,高冠上插著艾草,又忙著儲藥、配藥方,為的是這一年裡都能平安不得雜病。忙完了這些,己是太陽西下時分,家人早把酒菜備好,我便高興地喝起酒來。
在宋朝時,端午節叫“重五節”,因為有以蘭草湯沐浴的習俗,也叫“浴蘭節”。又因這天少女須佩靈符、戴榴花,還稱“女兒節”。二、宋•歐陽修的《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豔烘》五月榴花妖豔紅,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正是浴藍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葉裡黃鸝時一弄,猶瞢松,等閒驚破紗窗夢。歐陽修說:五日是石榴花開得季節,楊柳被細雨潤溼,枝葉低低沉沉地垂著。用五彩的織線包紮多角形的粽子,煮熟了盛進鍍金的盤子裡,送給閨中女子。
這一天,人們沐浴更衣,想祛除人身上的汙垢和穢氣,舉杯飲下雄黃酒,以驅邪避害。不時的,窗外樹叢中黃鸝鳥兒鳴唱聲,打破閨中的安靜,驚了那紗窗後手持雙鳳絹扇睡眼惺忪的女子的美夢。
三、唐•殷堯藩《端午日》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鬢絲日日添頭白,榴錦年年照眼明。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殷堯藩說:年少的時候,每逢節日,都會特別高興,到了上了年紀時,卻沒有了那份衝動,反而產生了許多感慨。按老習俗,到端午節都會在門外懸艾蒿,並貼上符篆以祛除邪氣惡穢,如今也不願做了,然而喝菖蒲酒的習俗還行,主要是能祈願天下大平。
隨著歲月的流失,鬢髮慚白,火紅色的石榴花每年這時都會開得非常燦爛。在無情的歲月面前,不論聖賢和庸俗之輩都是一樣的,有多少無名的人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能幾個人能名垂青史?
四、宋•蘇軾《端午》輕汗微微透碧汍,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蘇軾說:微微小汗溼透碧色的細絹,明日端午節用芳蘭草沐浴。流香酒般的浴水、油膩佈滿大晴的江面。五彩花線輕輕地纏在紅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或赤靈符)斜掛在耳下的黑色髮髻上。
與朝雲同過端午節,天長地久,白頭偕老。
這是一首“民俗詞”,充滿了濃郁的古老民俗氣息。五、宋•楊時《端午日》悠悠南北各天涯,慾望鄉關眼己花。憶得親庭誰共語,應憐遊子未還家。這首詩描寫了一個在外的遊子,遠在異鄉別地,在端午節時,對家鄉望眼欲穿,渴望與親人共歡佳節的遊子之心。
解題至此。
回覆列表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