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長風伴君行
-
2 # 老六遊戲說
一、農業為本
1.合理發展城邑
初始收益:商業 > 工業 > 農業
最終收益:商 工 農 差別不大
在一開始窮的揭不開鍋、為了擴軍需要賺錢、糧食又比較富裕的時候,可以適當造一些工業、商業建築快賺一筆。但是如果手頭有錢、城邑人口增多,一定要保證農業建築的升級。
2.合理升級城邑
升級城市可以增加一定的稅收。在升級到大城鎮之前,是不需要額外發放糧食的,之後每升級一次城邑,都會額外需求大量的糧食。一定要保證糧食收支平衡。
另外,本作雖然沒有直觀的人頭稅,但是人口帶來的加成,卻是反應在對農業糧食和產值的buff上的。因此,合理管理、升級城邑、重視農業發展,十分重要。
二、合理軍備
1.控制滿編數量
莫要窮兵黷武、盲目擴軍,多看收支平衡是不是綠色的,有閒心的話最好多關注財政報表,保持合理的軍隊規模。
2.減少常備軍
當財政比較富裕之後,減少不是很要緊的常備滿編軍團數量。本作採用部曲制,將領與其部隊是繫結的,之前整編好的部曲,解散後可以直接成編制招募。找準時機、地域招募將領、輔以一系列招募buff,可以在兩回合內拉出滿編軍團,開赴戰場。因此,沒必要維持多常備軍,多花維持費。
3.善用將領
在演義模式中,一名將領的戰鬥力和生命力相當於史真實模式中一整支將領衛隊的總和。每個軍團只編三名將領,一次帶三支軍團(另外兩支以援軍形式出現),就是九隊精銳重騎兵的戰鬥力,但其招募和維持費用都比正常軍隊要便宜不少。因此,可以用其攻擊敵軍不太精銳的部隊,省錢省力。
除此之外,將領常年編在一起打仗,除了經驗升的快、容易成為傳奇將領之外,關係升的也很快,容易獲得“摯友”“義親”的評價。這樣的話,戰場上一人“戰死”,其他全員加了狂暴buff,此戰過後等兩回合,“戰死”的將領又養傷歸來,如此這般,豈不美哉?
三、外交鬼才
1.談生意(真)
多籤貿易協定,尤其是孔北海這種人傻錢多還能苟的老闆,怎能不把他當成好朋友?
2.賣糧食(真)
ai一般糧食虧空嚴重,隨便用糧食交易就可以獲得較多的金錢。
3.談生意(偽)
ai智商不夠用,有時可以選擇用10回合支付總計2000來換他單回合支付5000,有時可以用單回合2000換他10回合5000(前提是那時候這個勢力還活著)。有便宜不賺是王八蛋啊朋友們!
4.賣糧食(偽)
ai不缺糧怎麼辦?在你想交易的ai邊上的城邑里多修食物市場,然後將這座城白送出去,ai智商不夠一般都會接手。這樣他不就開始缺糧了嗎?(笑)
5.賣雜物
一些辣雞隨從、物品、武器等,有時可以在ai那裡換得不少錢。自己不需要的,就賣了吧。
四、治理腐敗
1.派遣太守
本作的腐敗高的恐怖,必須採取有效措施,否則大部分稅收都被貪官們吃掉了。派遣太守可以較好地治理一地的腐敗情況 由於太守數量有限,儘量派到經濟發展比較好的城市裡去。
2.修建建築
工業建築中“官坊”一系,升級到三級之後會有分支升級選擇。升級鑄幣廠、大型鑄幣廠,可以有效降低本城及周圍地區的腐敗,還可以提供中等數量的工業產值。
佔領“銅礦”之後,建議最後升級為銅礦鑄幣廠,可以有效降低整個派系的腐敗。
3.官吏治理
本作操作空間不大,但也要留意幕府、太守的屬性,莫要讓貪婪無度的人擔任官職。
希望可以對你有幫助~
-
3 # 零落化晨
玩全面戰爭三國,到中期經濟崩潰的原因無非一下幾種:
一、腐敗問題,這是最主要的原因,沒有之一
當你的城裡越來越多的時候,腐敗隨之滋生,而且會隨著你的城市不斷的增加而越來越嚴重,如果你不注重這方面的治理,經濟效益減少達到70%、80%也不是什麼天方夜譚。所以治理腐敗是中期後期必須要做的事情。
到了中期、後期必須要建的建築:1、大型鑄幣廠
2、御史府
除了建築以外,還有一些武將技能、特性、寶物可以減少腐敗,我個人覺得沒有必要刻意的去追求這些東西,只要建築合理了,再有一定的武將技能、特技、寶物輔助,使腐敗達到0,或者個位數也不是很難的事情。
二、城市發展合理性,城市發展合理的佈局,能保證你經濟收入保持穩定的態勢
每個城市根據城市本身的資源、特產進行合理的佈局才能真正的把經濟效益做到最大化。城市的型別主要分為以下幾個型別:1、糧食生產類,2、商業類,3、工業類,4、綜合類。具體可看城市的附屬建築是什麼,還有城市特性來判斷屬於哪一類城市。你需要根據城市不同的型別進行合理的佈局建築,如果你在商業城市大力發展工業,那可想而知是什麼結果。
各種型別城市的佈局大致可以如此發展:
1、糧食生產類城市,以糧食生產為主,工業為輔;
2、商業類城市,以商業為主,工業為輔;
3、工業類城市,以工業為主,商業為輔;
4、綜合類,具體看有什麼特產,然後來指定發展方向。
除非是在你勢力的可控範圍內的,否則沒有必要非得去打某做成作為重點發展物件,任何一座城市都有其價值,都有一定的產能,不要因為城市沒有特產就放棄不發展,至少應該適當發展。
三、部隊的數量及合理性
到了中後期,隨著勢力的不斷髮展,你將擁有大量的部隊,但是有部隊就需要維護費用,所以不合理的部隊配置也是導致經濟崩潰的原因之一。
個人覺得,武將、部隊的選擇和搭配最好是:
1、武將搭配 傳奇武將優先 每個隊伍至少要有一個水將和一個木將,水將保障有攻城車、有夜戰;木將保障有槍兵、盾牌。具體可為:火木水、金木水、土木水等。(除非是傳奇,否則我一般不帶火將)
2、兵種搭配,我一般帶兵情況:火木水,木將帶6隊槍兵、火將2弓4騎、水將4弓2投石車;金木水,金將6弓、木將6槍、水將4弓2投石車(或者2弓4投石車);土木水,土將2弓4騎、木將6槍、水將4弓2投石車。如果想體會萬箭齊發的快感可帶木水水或金木水(金將最好有火箭),金木水,金將6弓、木將6槍、水將4弓2投石車;木水水,木將6槍、水將4弓2投石車;如果想玩投石車則,木將6槍水將6投石車。
最後,當你經濟穩定以後,帶什麼無所謂,帶多少無所謂,招幾隊無所謂,只要有錢一切都無所謂……
還有個人認為最重要的一點,也是此遊戲最重要的:外交,搞好外交才是重中之重,哪怕是你的附庸,也不要放任不管,儘量跟他們保持良好的關係。
以上都是我在雙傳奇難度下玩的經驗、發展方向。由於,老的檔案打不開了,所以沒法上更多的圖。
-
4 # 遊戲探險家
在全面戰爭三國中,很多玩家開局之後,只要渡過最初的幾個回合,穩定了一兩郡之地後,都會進入快速發展期。但是進入遊戲中期之後,地盤大了,部隊多了,良將也不少,卻會突然崩盤,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其實這主要跟玩家缺乏大局觀,沒有戰略規劃有關。
遊戲中期破產的原因中期為什麼會崩潰,無非是兩個原因,一個是經濟崩潰,一個是軍事外交崩潰,這兩個原因常常又是相互影響,互為表裡。
經濟崩潰很容易理解,在三國全面戰爭中,一旦每月的支出超過收入,就會陷入破產。經濟破產的影響非常大,軍隊會失去補給,傷兵沒辦法恢復,士氣也會非常低落,打起仗來一觸即潰。
軍隊補給
同時還會影響武將的忠誠度,如果武將的忠誠度掉到零,一郡之守會舉城叛逃,帶軍大將會帶領部曲離開,散人武將也會掛印而走,可以說經濟破產影響非常的大。
武將的滿意度
那麼明明發展得非常順利,為什麼會突然經濟就不行了呢?
這無非兩個原因,一個是收入少了,另外一個是支出多了。收入減少一般是因為國家治理不善導致腐敗值過高和外交崩盤導致商路不通,支出過多是因為外交局勢惡劣,四面樹敵,導致要供養過於龐大的軍隊。因此中期崩盤更多是內政外交相互影響的結果,小編這裡將給大家抽絲剝繭,一條一條的分析。
減少腐敗值收入減少有幾個原因,第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腐敗值,三國全面戰爭的為了防止玩家中後期過快的形成滾雪球優勢,保證中後期的可玩度,專門設計了腐敗值的概念。簡單講就是玩家地盤越大,人口越多,國家政權運轉的損耗就越高,上下貪墨的官員胥吏就越多,國家收入會按比例減少。
郡國的腐敗值
在三國全面戰爭中腐敗值是按照城市單獨計算的,腐敗值如果放任不管,在遊戲中期常常能到達70%,這樣的的損耗可以說非常恐怖了。因此玩家可以必須治理各個城市的腐敗情況,玩家可以按照腐敗公式來尋找控制腐敗的要點。
如下假設初始腐敗為A,則最終腐敗=A - Ax科技 - Ax裝備 - Ax太守 - Ax建築 - Ax舉孝廉。
從這個公式我們可以看到,玩家可以從裝備、科技、太守、建築、舉孝廉來控制腐敗。
單郡腐敗值可以透過:委任太守可以減少30%的腐敗值,舉孝廉可以減少50%的腐敗值(需要武將技能支援),鑄幣廠加御史府也可以穩定減少腐敗值。
任免太守給主要城市可以減少腐敗
舉孝廉需要武將技能支援
科技和銅礦支援全域性腐敗值減少。裝備和武將特性有郭嘉鬼謀10,坦率特性5,國語5,王佐之才套裝10點。注意要這些特性發揮作用,一定要擁有這些裝備和特性的武將是太守、丞相、君主或儲君才行,一般地位的武將並不起作用。
任官迴避減少全域性腐敗
多交朋友,搞好外交,低調發展僅僅控制好腐敗,只能說做好了基本功,要穩住中期崩盤,更重要的是穩住外交大局。
很多新手玩家前期破局後一味地猛衝猛打,導致中期四面樹敵,到處開戰。但是由於中期城市發展度過低,經濟收入嚴重依賴貿易,四處開戰導致商路被截斷,無法進行貿易。過低的收入又導致供給不了大量的軍隊,國土四面強敵環伺,一兩隻主力部隊常常陷入連綿苦戰,四處奔波,常常是打贏了一場又一場的戰鬥,但是地盤卻越打越小,實力越打越弱,最終全面崩盤。那麼如何避免這些情況,很多準備在開局時就要做好。
貿易需要商路連線
第一條:找好擴張方向
所謂“金邊銀角草肚皮”,玩家在擴張時應當儘量避免陷入中原混戰,應當選好一個區域全面發展,確保大後方城市不會被別的諸侯威脅。
經典的四個邊角就是遼東、巴蜀、東吳和西涼,這些地方佔據住,基本都能獲得統一全國的基本盤。
遼東的公孫度實力微弱,可以輕易戰勝,唯一的強敵只有公孫瓚擁有最強金將趙雲,玩家需要尋找機會殲滅,就可以一統燕京和遼東,尋找機會平定河北,就有了爭雄天下的資本。
巴蜀的諸多小勢力不值一提,玩家如果大舉入蜀,依靠天府之國富饒的物資,包括精甲、礦產、絲綢等,耐心經營10年,就可以供養起多隻精銳大軍,橫掃全國。
東吳的精華在建業、鄱陽一帶,玩家在東吳發展只需要經營好這兩個地方,就有個割據爭雄的資本,唯一需要注意的是長沙的孫家勢力,玩家要適時打壓,防止其發展過快。
西涼地方貧瘠,但是勝在馬場眾多,玩家可以利用馬場的減費用效果,可以用很低的成本建立起數支精銳的騎兵部隊,待時機成熟就可以便佔據關中,遙控天下。
馬場可以減少全域性騎兵費用
第二條:搞好外交,多交朋友
借用偉人的名言:“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敵人搞得少少的。”
玩家如果出生位置不佳,陷入四戰之地,其實也可以生存,重點就是要搞好周圍勢力的關係。
要搞清楚哪些是不能交往,堅決打擊的,比如狗王袁紹、天下之敵董卓,貪婪反覆的曹操,有些勢力要容易翻臉,有的勢力膨脹過快,都需要打擊。
然後是多交朋友,比如孔融家有錢,劉備家有人緣,都是非常好的朋友,特別要說一說劉備,由於這個勢力和95%的勢力關係都非常好,玩家要重點搞好跟他的關係。開邊貿易都越早越好,聯姻交易全部用起來,只要把跟他的關係好起來,形成聯動效應,玩家會發現再和其他勢力拉關係都非常容易,綠臉刷刷的漲。
和劉備的關係很重要
第三條:廣積糧,緩稱王
由於全戰三國有“強行三國”的設定,在某個大勢力具備稱王的條件時,綜合排名頭三位的勢力會同時稱帝,進入“三國時代”。
很多玩家埋頭髮展,沒有注意到聲望已經發展到可以稱王了,突然一夜之間變天,盟友變成敵人,附庸反叛,全國烽煙四起,陷入了四處捱打的境地。
因此玩家在發展的時候,消滅勢力不要最好不要趕盡殺絕,能收附庸一定要收作附庸,這樣做的好處很多,可以減少全域性腐敗,可以讓附庸出兵協助作戰,還可以減少聲望增長速度。正所謂“廣積糧,緩稱王”,低調發展才是王道。
玩家在發展的時候一定注意聲望情況,時刻關注前三名都是那些勢力。自己則做好準備,多備軍餉,多練精兵,多收小弟,時機一到就席捲天下,一統神州。
一統三國
好了,第一期三國全面戰爭中期破局玩法就介紹到這裡,感謝各位玩家的關注!
-
5 # 張衣衣
全戰系列很簡單,中期崩盤肯定是你的部隊太多了,或者沒有控制好擴擴張方向,一定要吸取二戰德國的教訓,中期小勢力肯定都消滅了,戰略重點只能有一個,其他方向必要採取守勢,穩定後方
回覆列表
你沒有發展城市經濟農業,選幾個好一點的武將每一個城池每一回合都用來造農業水渠什麼的,別光顧著發展軍事,到了一定程度,負增長都會變成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