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和“雞升茅店月,人跡板橋霜。”為什麼一個被人說意象冗雜堆砌之感,另一個卻為溫庭筠名句。
15
回覆列表
  • 1 # 亦有所思

    細品一下,題主所言的“有人說”還真有幾分道理。拋開名氣,純色詩而論,《商山早行》的確強於《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所謂的“意象冗雜堆砌”真正的含義就是順序太亂,忽遠忽近。我們來看李白那首詩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第一句,水聲中應當是中景,桃花露是遠景。

    第二句,能看到鹿,顯然是中景,聽不到鐘聲,自然是遠景。而且第一句已經有聽覺“犬吠”,這一句又有一個聽覺“聞鍾”

    第三句,突然又切換成了一個近景,一個遠景。而且又冒出一個野竹,要知道第一句有桃花,第二句有樹林,第四句還有松樹,不禁要問,李白當時站在哪裡。左邊桃林?右邊樹林?前面竹林?後面是森林?

    第四句,那個松樹如第三句所言,彷彿人處在公園一般。

    全詩有四種樹,還有四種液體,“水”、“露”、“溪”和“泉”,更有兩種幾乎相同的顏色“青”、“碧”。

    這難道還不算堆砌麼?

    這難道還不算冗雜麼?

    再反看溫飛卿的《商山早行》

    晨起動徵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第一句早起遠行,車鈴聲聲。

    第二句為千古神句,拋開神韻不談,僅看意象,聲音對時間,中景對中暗,沒有隨意切換。

    第三句遠交融合,卻沒有胡亂交叉。

    邏輯順序極為合理,早晨起來,騎馬欲行,月色之下,雞聲陣陣,前面橋上已有行人足跡。遠處葉落山路,腳下驛牆邊開滿了枳花。不由想起了故鄉,以及從前的日子。

    反觀李白詩

    水邊狗在叫,桃花含露盛開。樹林深處可以看到鹿,然而我在溪邊卻聽不到遠處鐘聲。遠處的竹林接上雲採,山林上掛著瀑布。我不知道走向哪裡,只好倚在松樹上。

    李白詩中意象,溪,露,水,泉,狗,鹿,桃花,樹林,竹林,松樹,遠處森林,雲。不但多,而且重複。

    飛卿詩中意象,車鈴,驛站,月,足跡,橋,霜,葉,路,花,牆。雖然多,但不重複!

    單以此詩而論,溫八叉強於李太白!

  • 2 # 漂泊在北京的楊

    從寫景抒情的角度來說,我都喜歡!

    每個人欣賞的角度不同,只要“於我心有慼慼也”,都是美的!

    比如李叔同的《送別》,幾乎囊括了所有送別詩裡出現的惜別意象,但只要你能體會得到,它就是美的!當然,這是一種悽美!

  • 3 # 塗之人995

    犬吠水聲中,

    桃花帶雨濃。

    樹深時見鹿,

    溪午不言鍾。

    野竹分青靄,

    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在,

    愁倚兩三松。

    (李白《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晨起動徵鐸,

    客心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

    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

    枳花照驛牆。

    因思杜陵夢,

    鳧雁滿橫塘。

    (溫庭君《商山早行》)

    《訪戴……》,以前不曾讀過。“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雨濃。”開頭,奇!我們想不到——犬吠、水聲交織混響,起句奇絕,非聖手不能。

    頷聯不如頸聯好。

    結尾“無人知所在,愁倚兩三松”,引人遐想——訪人“未遇”,“愁”上心來,在這棵松靠靠,到那棵松拍拍。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是公認的名句!非有凌晨早起、早行經歷的,難得體會。一般士子也寫不出來。雞聲,茅店,下弦月;足跡,小橋——不是大橋,霜痕,六種物象,十字概括,且意味醇香,很少見的。

    槲葉飄落,枳花映牆,比野竹青靄,飛泉碧峰體察更細,更具體,因而更生動。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橫塘”卻不如“不知人所在,愁倚兩三松”。

    兩詩相比,覺得還是《商山早行》更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德雲社孟鶴堂上綜藝,購買“機器人軟體來轉發點贊做資料”你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