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遊歷往事

    由於整個清朝人口暴增4倍,多數底層人口甚至都沒有機會接受私塾道德教育。旗人以外的老百姓的族群意識已被閹割。如果沒讀過孔孟之道,很多人覺得誰來當皇上都一樣,給日本太君帶路,到時候日本人當了皇上說不定還可以封個一官半職。

    而當時日軍在甲午戰爭中,也是想盡一切辦法拉攏中國境內各路起義軍的。何況在整個清朝,反叛頻率一直都是很高的,漠西蒙古諸部時叛時降,廣大漢族群體中的反清復明力量貫穿整個清朝始終,比如,誕生於清初的天地會就是後來同盟會中會黨力量的主要成分。此外,白蓮教、拜上帝教、西北迴亂等宗教群體叛亂也是非常多的,而且規模浩大,破壞力強。捻軍運動後,整個淮河流域各路幫派實力巨大。更糟糕的是清朝國家結構上的滿人優先政策,導致滿洲的八旗兵已經腐敗不堪,而此時的清政府想的是朝廷能否安穩,不希望國家陷入戰亂之中,否則,各個地方的漢族豪強、軍閥會迅速崛起,對自己的政權構成威脅。

    尤其是在1860-1870年代的鎮壓太平天國戰爭中,清政府不得不依靠漢族地主武裝鎮壓太平天國,鎮壓成功後,各地督撫手握重兵,清政府只能靠玩弄平衡術制衡南方各漢族督撫。但是到了1895年甲午戰爭時,中國的經濟重心已經在淮河以南了,但清政府對南方各省的財政、人事 甚至兵權的直接掌握能力都很弱,到了 1901年庚子之變時,南方各省簽署《東南互保協議》,拒不奉詔,再加上西北地區叛亂頻繁。當時清政府的核心統治區就是東北和直隸地區,朝廷能夠百分百掌握的財稅資源僅限於京畿 直隸、河南、山西、陝甘,而經歷過回亂的陝甘的經濟情況在當時看來,是徵不上幾個稅的。好在依靠華北地區的財力、人力資源,清政府還可以對南方各督撫進行制衡。當時清政府能夠直接掌握的財稅資源只是中國的一小部分。

    縱觀整個甲午戰爭,與其說是清政府和日本的較量,不如說是李鴻章一人與日本之間的較量,但是很有意思的是,李鴻章的淮軍在與日本的作戰過程中,被當時山東巡撫所轄軍隊給坑了一把,而朝廷中對李鴻章的明槍暗箭更是多,李鴻章的各路政敵在甲午戰爭中想盡心思拖李鴻章後腿,暗中阻礙後勤,拒不發糧的現象很多,朝中所謂“清流”在戰敗後對李鴻章更是落井下石。

    李鴻章和淮軍的悲劇就是清廷對手握重兵的漢族重臣進行權力制衡結果,不管李鴻章本人是多麼忠於清廷,李鴻章的很多政敵就是清廷精心塑造的。1895年3月,日本陸軍已經重兵集結在山海關了,日本大本營預備了馬關和談破裂後的唯一選項——直隸平原決戰。這是日本國力、以及日本剩餘國家信用借款所能支撐的最後一場大會戰了,也是日本能押上賭桌的最後籌碼了!清廷如果堅持打下去,輸掉直隸決戰仍然是大機率,清廷自然會退守到其他陪都,可能是洛陽、也可能是西安,就像當年抗戰時的陪都重慶一樣。

    但是當時的清政府因為鎮壓太平天國、捻軍和回亂之後,能夠直接掌控資源的地區只剩下東北、京畿直隸、陝甘、山西、河南了。甲午戰爭打了1年,東北和膠東就快完全失守了,清政府當然清楚直隸會戰的結果很可能是再丟掉京畿直隸。那麼剩下能夠讓清政府直接控制資源的領土就要再打對摺,這樣折下去,不管和日本之間的戰爭結果如何,將來清政府中央政權都會被各地督撫、豪強實質性架空。

    所以從清政府維持王朝統治的角度來講,不可能選擇直隸決戰。日本對甲午戰爭籌劃已久,至少已經規劃準備20年了,以當時日本的財政和國力,打到山海關時就已經欠了一屁股債了,截止1895年4月,明治政府從日銀挪用的資金就已經高達1.5億日元了,政府發行了額外2.5億日元的各類公債,僅1894年廣島會議就發行了1億日元戰爭債券。僅1870-1880年間,日本向英國,法國,美國等國投資者發行外債2.4億日元,伊藤博文還在大藏省時,日本政府就在倫敦借了240萬英鎊債務,剛上任時又向英國借了100萬英鎊,日本向歐洲購買軍備經常用分期付款,擔保銀行算利息的,匯豐銀行、花旗銀行催債如果催不上來,結果大家都懂的,直隸決戰時日本如果還拿不到清廷的賠款,那麼日本的經濟將徹底崩潰,國家信用破產,賬面資料連委內瑞拉都不如,何況日本沒有委內瑞拉那樣的資源,戰爭所需的物資日本都要進口,包括煤炭、鋼鐵、有色金屬、石化製品、棉花等等。

    如果沒有足夠的黃金或者白銀去購買戰略物資,即使不考慮日本國內的惡性通膨,日本也無力再打下去,日本陸軍在中國戰場每多待一刻,國家的信用坍塌就會更嚴重。而且後勤保障的坍塌意味著日軍的戰力會直線下滑,如果過於依賴搶奪佔領區資源進行掠奪進行以戰養戰,那麼日本人將直接面臨佔領區民眾的殊死抵抗,此外,屆時虎視眈眈的沙俄勢力也會介入中國戰場,日本將面臨類似五胡亂華期間一樣的貧窮混亂華北戰場,各地豪強結社樹壘,災民遍地。

    李鴻章早在開戰前就瞭解日本全國舉債備戰,當時日本的帝國海軍聯合艦隊無論是總噸位、火炮數量、火炮射速都已經超過了北洋海軍,日本陸軍裝備也更新換代。李鴻章判斷北洋軍取勝難度大,這是正確的軍事評估,同時,李鴻章也看出了日本人的賭局的風險之所在,他也深知日本財政的脆弱性,所以他一直堅持透過西方國家進行外交斡旋,即便非得開戰,也應該堅壁清野,不主動進攻,萬不得已可以放棄朝鮮。李鴻章的戰略就是拖字訣,耗垮日本的財政。但是光緒帝不聽,朝中大臣也都罵李鴻章畏戰,罵李鴻章是主和派。

    最後的結果就是李鴻章硬著頭皮出戰。當時清政府主戰的人不一定都是蠢,有的人就是壞,他們就是想把政敵李鴻章往刀口上推,不在乎歷史後果。

  • 2 # 思水源

    當時甲午戰爭清朝水師已經癱瘓,無力抵抗一個經過明治維新自強的日本,加上日本士氣高漲又有英國進口的最新軍艦,可以說是所向披靡,陸軍方面更是無大規模的調兵,各地要守土安民。西方諸國不斷尋事自擾,再戰就要亡國了,所以才籤不平等條約。

  • 3 # 吐槽能

    因為當時大清已融入世界文明!戰敗割地賠款,即便在歐洲也是這樣……有割有收,直到二戰後,歐洲格局才大定……

    一方打不起了(不是打不過了),就和談。和談當然要付出代價……另一方滅掉對方絕無可能,見好就收。戰爭就是這樣……

  • 4 # 空山醉

    起因向上可追述到收復新疆前後,慈禧和李鴻章利益結合下,先後對滿清權貴及漢族湘軍進行了多次打壓。直到中法馬尾之戰後,湘軍系乃至晚清最後一根頂樑柱左宗棠病逝福州,李鴻章在慈禧支援下對湘軍系展開清算,促使湘軍系倒向帝黨,在甲午前後,帝、後爭權加劇,後黨權貴及李鴻章系長期對日本走私軍火、糧草甚至情報,枉顧國家之安危,最終導致北洋海軍的覆滅和朝鮮半島的丟失。進而走向甲午之賠償

  • 5 # 龍頭喝

    大清朝廷根本就不會放手發動群眾,所以戰敗了哪裡還有繼續堅持下去本錢?滿清朝廷是個獨裁腐敗的朝廷,它根本就沒有能能力去放手發動群眾。就算它(滿清朝廷)的繼任者中華民國也並沒有任何比較大改變,這點上從中華民國的抗戰上就體現的淋漓盡致了。

  • 6 # 隨風a飄揚

    清朝本來就是一個少數民族統治中原文明的朝代!她靠著明末農民起義,才入住中原!不管的政府機制,還是軍隊編成,都防範著當時的中國其他各民族!再加上,當時的中國經濟社會落後,人民文化水平底下,很多人沒有國家民族情懷!慈禧把持朝政,朝廷腐敗!當政著面對對日戰爭的失敗不不敢發動光大群眾!害怕發動的光大群眾危害啦自己的統治!對日和談,並不能失去清朝對中國內地的統治!

  • 7 # 楚霸王歸來

    本人觀點認為,沒進行持續抗戰是為了維護滿人在中原的統治。

    客觀因素甲午之戰後,北洋水師盡歿

    1894年9月17日,即平壤陷落的第三天,日本聯合艦隊在鴨綠江口大東溝附近的黃海海面挑起—場激烈的海戰,這是甲午戰爭中繼豐島海戰後第二次海戰,也是中日雙方海軍一次主力決戰。9月15日上午,北洋水師護送4000餘名入朝援軍到朝鮮。返航後在鴨綠江口大東溝(今遼寧省東港市)遭遇日軍阻截,戰鬥由此爆發。北洋艦隊損失“致遠”、“經遠”、“超勇”、“揚威”、“廣甲”(5艘軍艦,死傷官兵千餘人;日本艦隊“松島”、“吉野”、“比睿”、“赤城”、“西京丸”5艦受重創,死傷官兵600餘人。此役北洋水師雖損失較大,但並未完全戰敗。

    李鴻章為儲存實力把剩餘的戰艦集中到威海衛基地裡。1895年1月20日,日軍在大將大山岩指揮下在榮城登陸,2月3日,日軍佔領威海衛城。威海陸地悉數被日本佔據,丁汝昌坐鎮指揮的劉公島成為孤島。見此情景,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拒絕投降殺身殉國。14日簽訂《威海降約》,規定劉公島軍艦及軍事物資悉數交於日軍,17日,日軍登陸劉公島,北洋水師盡歿。

    隨著北洋水師的覆滅,清朝再也沒有與日本對抗的海軍力量。

    2.朝廷裡主和派占主導地位

    以慈禧太后為主的主和派一直都不希望戰爭打下去,在戰爭連連失利的情況下啟用奕訢主持總理衙門,希望求得西方列強對中日戰爭的調停。隨著遼東戰事的失利,北方“龍興之地”慘遭荼毒,日軍佔領旅順後,直接威脅京畿地區,慈禧太后連忙找人與日本構和。

    主觀原因怕漢人功高蓋主,威脅滿清統治

    清朝後期,滿清八旗子弟軍事荒廢,不堪一戰。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給滿清八旗已沉重打擊,以曾國藩,李鴻章為主的漢族人開始辦理團練,打擊天平天國,從此軍事大權落入漢人之手。隨著天平天國與捻軍的消滅,全國軍事力量都有淮軍,湘軍等地方團練軍主成,是清朝的一支生力軍。這些團練軍的領頭人都在朝廷裡位居人臣,左右朝廷事務,如果任由甲午戰爭繼續,這些漢人軍事領導終將會威脅滿清的統治,為避免這種情況產生,草草結束戰爭,對維護滿清統治是有好處的。

    總結,甲午戰爭是清廷內部孱弱對外求和,也是為避免漢人做大威脅滿清統治而對日求和,賠款割地。另願犧牲土地而要保全自己統治的戰爭。

  • 8 # 大沐讀歷史

    分析一下當時情況。 當時的清政府分為兩派。以李鴻章為首的洋務派,以光緒帝恩師翁同龢為首的清流派。派系爭鬥,倉皇應戰。裝備劣勢。無戰略規劃。而且當時清政府壓根就不想打。李鴻章只想儲存淮系實力,翁同龢想借日軍消耗掉李鴻章的淮兵實力。各懷鬼胎,註定一敗。

    反觀日本方面,1890年爆發經濟危機,還將60%的財政加入了軍備中。發動了“以國運為賭”的戰爭。準備充分,戰略計劃詳細。裝備優勢。國民士氣高漲。對比一下,結果可想而知。

    當時滿人統治的清政府以天下漢人為奴隸,肆意收取民脂民膏。在想著如何完美退出,逃回東北。根本不關心主權啊,民生疾苦啊。所以簽訂了一系列的喪權辱國的條約。

    綜上所述,在這種背景下籤訂合約必定是對清政府而言最好的結果,維持現在的爛攤子,和帝國主義共同剝削勞苦大眾,繼續壓迫。也是他們想要的結果。所以根本不可能積極應戰,更不會為了大多數漢人生活的土地和各帝國開戰。損耗自己實力,動搖根本。

    馬關條約的簽訂,日本嚐到了甜頭。各帝國蠢蠢欲動。企圖瓜分中國這個地大物博的寶地。將這裡變為殖民地,成為各帝國賺取無限利益的地方。狼子野心,昭然若雪。

    幸好出了毛主席這麼偉大的人物,帶領共產堂團結一心打跑了這些帝國主義。免於勞苦大眾的繼續被剝削。

    落後就要捱打!這是萬古不變的定律。

  • 9 # 戰爭那些事

    不是清政府不戰,而是失去民心的清政府不敢再戰!甲午戰爭失敗以後,清政府投入很多心血的北洋海軍幾乎全軍覆滅,日本完全掌握制海權,既可以配合陸軍進攻陸地目標,也可快速運送兵力。而陸軍方面也被日本人從朝鮮的平壤之戰,一路越過鴨綠江,進攻東北地區。後來攻下清朝軍事重鎮旅順以及威海等地之後,日軍已經完全控制渤海灣。意味著日軍可以渡過渤海灣,直接進攻直隸平原,威脅清政府統治中心。

    戰敗的原因自然離不開清政府的腐朽無能,這裡就不多贅述了。

    甲午戰爭之前,清政府內部就已經不太平了。洪秀全1851年領導的太平天國農民起義,雖然1864年起義失敗,但是13年的時間,範圍波及了東南沿海十餘個省份。徹底動搖了清政府的統治,反抗的浪潮持續不斷。這些地方的漢人封疆大吏也逐漸脫離清政府的掌控,只能透過一些手段制衡,想讓他們為清政府出兵、賣命,基本上不可能了。包括後來爆發的辛亥革命以及北伐戰爭,反而都是從廣東等地開始的。

    同時西北方面也不太平,另外作為清政府發家之地的東北也已不用說了。還能實實在在控制的區域只剩下京都、河南、陝甘、直隸等地。這個時候清政府如果不向日本求和,而是繼續抗爭到底,正面戰場上很可能也是幹不過日本人的,到時候不僅要求和,損失還會更大,風險也會更大。

    繼續打下去無非兩個結果:戰勝,也是慘勝。到時候也要面臨西方列強的瓜分,以及來自國內的反抗,最終落不了好。戰敗,會更慘。如果再敗了,就是要和日本簽訂城下之盟了,條件肯定更加苛刻,代價更高。國內反抗勢力同樣會抓住機會。

    所以,清政府在甲午戰爭戰敗後沒有持續抗戰,而是選擇和日本簽訂《馬關條約》,也是清政府的無奈之舉!誰讓清政府這麼不得人心呢,這也是咎由自取以及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

  • 10 # 劉叔講作文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一、宏觀背景

    甲午中日戰爭發生在十九世紀末,即1894——1895年。當時的日本已經透過明治維新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實力極大提升,並向“帝國主義“過渡,同時也開始了對外擴張和侵略。他們的“大陸計劃”目標明確的指向中國,但不止步於中國,而是稱霸世界,野心勃勃的日本早已不再是當年的“中國之學生”。

    反觀清政府,一味的封建,一味的腐敗,其根本目的一直都是維護自身的統治,只要可以保持滿族貴族地主階級的地位,他們可以接受失敗。而之前先敗於英法,後敗於美俄,割地賠款便是很好的證明。

    二、落後的政治制度是根本原因

    學過歷史的應該知道,落後的農業文明不能戰勝先進的工業文明,或者說落後的封建制度是戰勝不了先進的資本主義制度的。

    三、客觀因素

    甲午戰爭開始後,無論是朝鮮戰場,海上較量還是本土的大連,旅順之戰,乃至威海衛之役我們都以失敗告終,損兵折將,北洋水師全軍覆沒,艦艇被獲,人民被屠,國土丟失,實力大打折扣,幾乎無以再戰。

    四、主觀因素

    這是主要原因

    1.清廷的腐敗

    甲午中日戰爭時,慈禧太后過六十大壽應該都知道吧。當時為了討慈禧太后歡心,京城官員乃至朝廷的各部門都自發向慈禧太后捐獻壽銀。這種表面上的自發其實是帶有脅迫性的,就連當時的重要國防部門海軍衙門也不能避免。根據現有檔案文獻資料,頤和園工程經費超800萬兩。其中出自海軍衙門經費730萬兩,總理衙門經費77萬兩。除本為頤和園工程而籌的“海軍鉅款”息銀32萬兩外,屬於“挪用”性質的海軍衙門經費數額約705萬兩,這樣龐大的資料讓後人看了觸目驚心。這筆鉅款本來是用來改善北洋艦隊裝備和新增新戰艦的,慈禧卻將它挪用可以說是自掘墳墓。我說到這裡,諸位可能對挪用北洋水師軍費還是沒有具體概念,我舉個例子:當時北洋水師的主力艦之一——定遠艦,加上火炮,一艘造價約160萬——170萬兩。這下大家明白了吧。而這只是清廷腐敗的冰山一角。

    2.慈禧太后害怕戰爭威脅到自己的統治地位

    慈禧慌忙與日本議和,此時她已經暴露出後來“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賣國嘴臉了。

    3.官員的保守或者叫自保實力

    當時清政府的北洋艦隊實力在亞洲海軍裡是數一數二的。黃海大戰中,就是民族英雄鄧世昌英勇犧牲的那場海戰。日本在率先偷襲的情況下,也和我們打了個平手。日本還是拼盡全國之力,而我們未出動所有戰艦,況且還有南洋和福建兩支水師做後備。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李鴻章為求儲存實力,竟命令北洋水師全部回威海衛基地,用鐵鏈鎖在港口,不許再出去迎戰,白白送出了制海權。可憐我清軍愛國官兵最後全部陣亡在威海衛基地,流血犧牲卻換來一紙《馬關條約》!這樣的情況同樣出現在後來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清廷各部隊之間毫無配合不說,甚至故意見死不救,借洋人的刀除掉同僚對手。

    所以,這樣的清政府,我們還能給予它什麼期望呢?而所謂的繼續抗戰更無從談起

    以上,是我的一些淺見,希望可以幫到您。

  • 11 # 筆談夢溪

    之所以要趕快簽訂條約,不是清政府不想打,是打不起,甚至是打完以後家都沒了。

    在回答之前,我們要明白這件事情發生的基本邏輯,甲午海戰,清軍失敗,導致簽訂不平等條約。而您想要知道,為什麼清朝不抵抗到底,反而是草草的簽訂了條約,使得我國社會跌落深淵。

    那您就需要從這幾方面來看一下:

    一、當時中日軍力對比懸殊,沒有打下去的動力。

    ①海軍軍艦噸位對比:

    北洋水師成軍的1888年,日本還沒有像樣的現代化海軍。甲午戰爭前4年,清朝依然佔有27000噸比17000噸的海軍總噸位優勢。但不到十年的時間裡,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時,日本海軍總噸位暴漲至72000噸,全面壓倒清軍。

    ②海軍裝備對比:

    清政府在洋務運動之後,雖然兵力也有了長足的進步,同時在李鴻章“海防”思想引導下,清政府當時能夠參加海戰的兵力有鐵甲艦2艘,巡洋艦11艘,魚雷艇12艘,加上炮艦等總噸位41200噸。

    而反觀日本由於進行明治維新,全面向西方學習,掌握了西方先進的武器裝備,而這些裝備也都直接運用到了甲午海戰之中,在海戰中,日本出動了鐵甲艦、半鐵甲艦3艘,巡洋艦19艘,魚雷艇37艘,加上炮艦等59000噸,也全面壓倒了清軍的裝備配置。

    清政府的海軍部隊,大多還都是封建時期的舊兵,對於新式武器使用不太熟練,而且由於清末長期軍備廢弛,能夠打仗計程車兵也不多,還大多數都是靠著世襲關係傳承下來的八旗子弟,所以清軍雖然稱自己的人員配備充足,但是真正的戰鬥力卻低的嚇人。

    反觀日軍,清一色的新式裝備,日軍各個訓練有素,對於新式裝備使用也是得心應手。而日軍雖然人力配備沒有清軍人數多,但是各個能力超強,素質很高。

    所以,就兩軍軍力來說,清朝政府的海軍是根本不夠日軍打的,這也是北洋水師全軍覆沒的重要原因。而整個國家的主力海軍都喪失了戰鬥力,這個時候還繼續打下去不服軟,那就是不明智地選擇了。

    二、清朝經濟崩潰,沒有持續打下去的資本。

    我們都知道,戰爭是最燒錢的行為,而國與國之間的戰爭更是如此。甲午戰爭開始前,清朝政府已經割地賠款多次,國內經濟已經是非常衰弱。雖然有著深厚的經濟發展基礎,但是由於清末政府沒有抓住經濟轉型的機會,農耕經濟仍然是清末經濟的主要成分。

    而同時,以慈禧太后為代表的清末腐朽階級,為了給自己過大壽,不惜動用軍費,使得清朝海軍在關鍵時期軍費不足,沒有辦法更新裝備,同時給各個部隊發放的軍餉也不夠,一些士兵,甚至是不拿錢在給國家賣命。

    國恥長銘甲午年,憑高目注海東邊。

    閒雲猶在波心蕩,戰艦誰知水底眠。

    清祚命懸慈禧掌,楚王屍欠伍員鞭。

    何當衛霍生今世,好使中華夢再圓。 ------原韻奉答香港林峰先生《甲午風雲》

    但是,反觀日本。剛剛明治維新,各項事業百廢待興。同時,日本還特別抽出了連續將近十年的菸酒稅收用於軍備建設。而就軍費和GDP的關係來看,日本更是把GDP的將近60%都投入到軍備之中,購進了大量的新式裝備,這也是日本海軍實力能夠在幾年內快速增長的關鍵原因。

    所以,對比兩國的經濟實力,清朝政府哪裡有資本繼續打下去,而統治階級又把關乎將士的生命的軍費剋扣,可以說當時的海軍根本沒有錢繼續把仗打下去。

    三、中日心態對比,沒有繼續打下去的慾望。

    首先我們看日本,日本作為我們的領國之一,自古就和我們國家的關係密切,從唐朝開始,便派遣使者來大陸學習交流,而隨著清政府的日益腐敗和閉關鎖國政策,日本也逐漸放棄對中國的學習,轉向對西方的學習。而面對一直的老師,日本把甲午海戰更是看作一次必須勝利的戰役。

    明治維新之後,日本首相野心勃勃,制定了獨霸亞洲的“大陸政策”,奉行對外擴張方針。日本首相田中義一召開“東方會議”,會議制定了《對華政策綱領》,(會後上奏天皇,也稱“田中奏摺”)聲稱: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是“大陸政策”實施的具體步驟。

    但是,再看看清朝政府,這個時候剛剛簽訂了幾次不平等條約,面對西方列強的侵略已經表現出了無所謂的姿勢,甚至已經準備好躺著捱打了。同時,統治階級也日益腐敗不斷開歷史的倒車,走下坡路,不再充滿生機和活力。雖然,在此之前已經進行了洋務運動,但是在各個所謂的當朝大臣的運作之下,我們看不見的增長的國力,只能看到一個個富得流油的官員。

    這就好像是一匹飢餓兇猛的惡狼,碰到了一個生命垂危的獅子,雖然獅子看起來還是很厲害,但是它自己也明白自己活不了太久了,因此,在面對惡狼的兇狠攻擊下,不僅放棄了抵抗,甚至是都準備好了怎樣死去。

    而清政府的統治者雖然還沒有到達那個地步,但是也確實是那個心態,只想著能夠賠一些白銀,儘早結束這個爛攤子,繼續過自己的糜爛生活。

    總結一下:在軍力、財力、社會心態的多重作用之下,清軍根本不是日軍的對手,而在失敗之後,清朝統治者在沒有任何動力和資本的情況下,只能夠被迫接受不平等條約,不可能繼續和日軍死纏下去,耗盡自己統治的最後機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戒賭吧名言是怎樣誕生的?